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舍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想北平》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篇。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通过详细描述故乡的人物、景物以及事物,表达了内心深处对北平的深切思念。作者的创作活动与其出生环境、生平经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同学们想要真正读懂《想北平》,体会其中的特殊情感,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特殊经历以及他所处的特殊时代。
一、特殊的人生经历
1899年,老舍出生于北平西城一个贫苦的旗人家庭。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老舍家也遭到洗劫。当时的老舍年仅一岁半,险些葬身于侵略者的刀下。但其父终究未能幸免,被侵略者杀害。老舍是被自己的母亲抚养长大的。由于家庭贫困,直到九岁时,他才受人资助进入私塾就学。1913年,老舍成功考进京师第三中学,但不久便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之后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曾在北京中担任教职,之后赴国外工作。他于1930年起前往山东一带,一边教书一边学习,之后迁居山东青岛。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任教大学对日军的态度过于软弱,老舍愤而辞职,开始全职写作。此时的老舍已经年近四旬,从幼年苦寒,到青少年时旅居异乡,可以说是受尽了辗转飘零之苦,再加上当时刚刚失去工作,经济上异常困窘,倍尝寄人篱下之苦,不禁开始思念起自己的故乡北平。北平的人、一草一木、市井牌楼、瓜果蔬菜,在他的脑海里变得格外清晰。老舍想北平,想的并不是宏伟大气的故宫,也不是那些名胜古迹,而是“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温和的香片茶”“草儿花儿”。这些事物虽然再寻常不过,却是老舍心中最美的风景。细读《想北平》一文,我们不难发现,老舍对北平的思念之情既源于儿时那些平淡美好的记忆,也源于如今艰苦的现实生活。对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孩子而言,能吃饱饭便是最美好的记忆,因此,老舍提到了许多与北平有关的吃食,比如“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又如“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这些事物不仅是北平最为常见的,也是老舍思乡之情的载体。
二、特殊的时代背景
老舍对北平的特殊情感还与他生活的时代有关。《想北平》一文初次发表的时间是1936年,而1936年对整个中国而言都是不平静的一年。1936年1月,平津学生组成南下抗日宣传团;2月,红军方面发表《东征宣言》;4月,张学良与周恩来密谈合作抗日;5月底,救国联合大会正式在上海宣布成立……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核心,那就是抗日!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了侵华的脚步,东北三省相继沦陷,满州伪政府成立之后,日本继续朝着北平的方向挺进,国内抗日的呼声一日高过一日。此时,老舍先生虽然已经离开家乡,但在心中还是时刻牵挂着北平的安危,他想念北平,想念仍然留在北平的母亲,想念北平那些曾给他留下美好印象的物事,哪怕是一座坊、一座楼、一块城砖、一片芦苇叶子,对他而言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可见,北平在作者心中的分量。老舍身为一介文人,无法冲锋陷阵、保家卫国,只能以手中的笔来诉说自己对故乡的无尽担忧。老舍思念北平,但是这种思念并非普通的牵挂,而是带着深深的忧虑。他想立即回到北平去,可是,纵然他真的回到了北平,面对这种时局,他又能如何呢?
三、特殊的思想情感
老舍对北平的感情是深厚的,也是独特的,其独特之处在于他是站在一个游子的角度来表达对北平的思念的。在文章中,作者反复强调“我真爱北平”“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此类语句有很多,作者不厌其烦地说了许多遍,并不是因为他啰唆,而是因为他确确实实是这样想的。正因如此,作者才会在文中写道:“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突出自己与北平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强调自己与北平之间如同母子般的关系。这种独特的表述完全超越了普通的思鄉作品,一定是在外游历多年的游子才能写出这般深沉的文字。此外,作者对北平的“想”还隐含着对战争的忧虑,对保家卫国的强烈呼吁,作者正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篇文章来唤醒天下无数人对家庭、对国家的强烈情感,号召所有爱国人士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敌,捍卫祖国的尊严!所以,《想北平》一文的情感是复杂而深沉的,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祖国的热爱。
老舍将一个“想”字冠于“北平”之前,且文章中的每一句话也离不开“想”字,可谓字字扣题,句句剜心。总之同学们在读这篇文章时,须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才能理解其中的情感。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搬经中学)
一、特殊的人生经历
1899年,老舍出生于北平西城一个贫苦的旗人家庭。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老舍家也遭到洗劫。当时的老舍年仅一岁半,险些葬身于侵略者的刀下。但其父终究未能幸免,被侵略者杀害。老舍是被自己的母亲抚养长大的。由于家庭贫困,直到九岁时,他才受人资助进入私塾就学。1913年,老舍成功考进京师第三中学,但不久便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之后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曾在北京中担任教职,之后赴国外工作。他于1930年起前往山东一带,一边教书一边学习,之后迁居山东青岛。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任教大学对日军的态度过于软弱,老舍愤而辞职,开始全职写作。此时的老舍已经年近四旬,从幼年苦寒,到青少年时旅居异乡,可以说是受尽了辗转飘零之苦,再加上当时刚刚失去工作,经济上异常困窘,倍尝寄人篱下之苦,不禁开始思念起自己的故乡北平。北平的人、一草一木、市井牌楼、瓜果蔬菜,在他的脑海里变得格外清晰。老舍想北平,想的并不是宏伟大气的故宫,也不是那些名胜古迹,而是“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温和的香片茶”“草儿花儿”。这些事物虽然再寻常不过,却是老舍心中最美的风景。细读《想北平》一文,我们不难发现,老舍对北平的思念之情既源于儿时那些平淡美好的记忆,也源于如今艰苦的现实生活。对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孩子而言,能吃饱饭便是最美好的记忆,因此,老舍提到了许多与北平有关的吃食,比如“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又如“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这些事物不仅是北平最为常见的,也是老舍思乡之情的载体。
二、特殊的时代背景
老舍对北平的特殊情感还与他生活的时代有关。《想北平》一文初次发表的时间是1936年,而1936年对整个中国而言都是不平静的一年。1936年1月,平津学生组成南下抗日宣传团;2月,红军方面发表《东征宣言》;4月,张学良与周恩来密谈合作抗日;5月底,救国联合大会正式在上海宣布成立……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核心,那就是抗日!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了侵华的脚步,东北三省相继沦陷,满州伪政府成立之后,日本继续朝着北平的方向挺进,国内抗日的呼声一日高过一日。此时,老舍先生虽然已经离开家乡,但在心中还是时刻牵挂着北平的安危,他想念北平,想念仍然留在北平的母亲,想念北平那些曾给他留下美好印象的物事,哪怕是一座坊、一座楼、一块城砖、一片芦苇叶子,对他而言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可见,北平在作者心中的分量。老舍身为一介文人,无法冲锋陷阵、保家卫国,只能以手中的笔来诉说自己对故乡的无尽担忧。老舍思念北平,但是这种思念并非普通的牵挂,而是带着深深的忧虑。他想立即回到北平去,可是,纵然他真的回到了北平,面对这种时局,他又能如何呢?
三、特殊的思想情感
老舍对北平的感情是深厚的,也是独特的,其独特之处在于他是站在一个游子的角度来表达对北平的思念的。在文章中,作者反复强调“我真爱北平”“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此类语句有很多,作者不厌其烦地说了许多遍,并不是因为他啰唆,而是因为他确确实实是这样想的。正因如此,作者才会在文中写道:“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突出自己与北平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强调自己与北平之间如同母子般的关系。这种独特的表述完全超越了普通的思鄉作品,一定是在外游历多年的游子才能写出这般深沉的文字。此外,作者对北平的“想”还隐含着对战争的忧虑,对保家卫国的强烈呼吁,作者正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篇文章来唤醒天下无数人对家庭、对国家的强烈情感,号召所有爱国人士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敌,捍卫祖国的尊严!所以,《想北平》一文的情感是复杂而深沉的,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祖国的热爱。
老舍将一个“想”字冠于“北平”之前,且文章中的每一句话也离不开“想”字,可谓字字扣题,句句剜心。总之同学们在读这篇文章时,须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才能理解其中的情感。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搬经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