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老舍的《想北平》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舍创作了大量的散文作品,《想北平》是其中较为特殊的一篇。在这篇散文中,作者通过详细描述故乡的人物、景物以及事物,表达了内心深处对北平的深切思念。作者的创作活动与其出生环境、生平经历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同学们想要真正读懂《想北平》,体会其中的特殊情感,就必须了解作者的特殊经历以及他所处的特殊时代。
  一、特殊的人生经历
  1899年,老舍出生于北平西城一个贫苦的旗人家庭。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老舍家也遭到洗劫。当时的老舍年仅一岁半,险些葬身于侵略者的刀下。但其父终究未能幸免,被侵略者杀害。老舍是被自己的母亲抚养长大的。由于家庭贫困,直到九岁时,他才受人资助进入私塾就学。1913年,老舍成功考进京师第三中学,但不久便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之后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毕业后曾在北京中担任教职,之后赴国外工作。他于1930年起前往山东一带,一边教书一边学习,之后迁居山东青岛。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任教大学对日军的态度过于软弱,老舍愤而辞职,开始全职写作。此时的老舍已经年近四旬,从幼年苦寒,到青少年时旅居异乡,可以说是受尽了辗转飘零之苦,再加上当时刚刚失去工作,经济上异常困窘,倍尝寄人篱下之苦,不禁开始思念起自己的故乡北平。北平的人、一草一木、市井牌楼、瓜果蔬菜,在他的脑海里变得格外清晰。老舍想北平,想的并不是宏伟大气的故宫,也不是那些名胜古迹,而是“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温和的香片茶”“草儿花儿”。这些事物虽然再寻常不过,却是老舍心中最美的风景。细读《想北平》一文,我们不难发现,老舍对北平的思念之情既源于儿时那些平淡美好的记忆,也源于如今艰苦的现实生活。对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孩子而言,能吃饱饭便是最美好的记忆,因此,老舍提到了许多与北平有关的吃食,比如“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又如“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这些事物不仅是北平最为常见的,也是老舍思乡之情的载体。
  二、特殊的时代背景
  老舍对北平的特殊情感还与他生活的时代有关。《想北平》一文初次发表的时间是1936年,而1936年对整个中国而言都是不平静的一年。1936年1月,平津学生组成南下抗日宣传团;2月,红军方面发表《东征宣言》;4月,张学良与周恩来密谈合作抗日;5月底,救国联合大会正式在上海宣布成立……这一切都围绕着一个共同的核心,那就是抗日!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了侵华的脚步,东北三省相继沦陷,满州伪政府成立之后,日本继续朝着北平的方向挺进,国内抗日的呼声一日高过一日。此时,老舍先生虽然已经离开家乡,但在心中还是时刻牵挂着北平的安危,他想念北平,想念仍然留在北平的母亲,想念北平那些曾给他留下美好印象的物事,哪怕是一座坊、一座楼、一块城砖、一片芦苇叶子,对他而言都有着特殊的意义。“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可见,北平在作者心中的分量。老舍身为一介文人,无法冲锋陷阵、保家卫国,只能以手中的笔来诉说自己对故乡的无尽担忧。老舍思念北平,但是这种思念并非普通的牵挂,而是带着深深的忧虑。他想立即回到北平去,可是,纵然他真的回到了北平,面对这种时局,他又能如何呢?
  三、特殊的思想情感
  老舍对北平的感情是深厚的,也是独特的,其独特之处在于他是站在一个游子的角度来表达对北平的思念的。在文章中,作者反复强调“我真爱北平”“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啊”,此类语句有很多,作者不厌其烦地说了许多遍,并不是因为他啰唆,而是因为他确确实实是这样想的。正因如此,作者才会在文中写道:“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突出自己与北平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强调自己与北平之间如同母子般的关系。这种独特的表述完全超越了普通的思鄉作品,一定是在外游历多年的游子才能写出这般深沉的文字。此外,作者对北平的“想”还隐含着对战争的忧虑,对保家卫国的强烈呼吁,作者正是希望通过这样一篇文章来唤醒天下无数人对家庭、对国家的强烈情感,号召所有爱国人士同仇敌忾,共同抵御外敌,捍卫祖国的尊严!所以,《想北平》一文的情感是复杂而深沉的,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祖国的热爱。
  老舍将一个“想”字冠于“北平”之前,且文章中的每一句话也离不开“想”字,可谓字字扣题,句句剜心。总之同学们在读这篇文章时,须结合作者的人生经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才能理解其中的情感。
  (作者单位:江苏如皋市搬经中学)
其他文献
燕园西门古色古香,挂着宫灯的那一座原是燕京大学的正门。当时车辆进出都走这个门,往燕南园住宅区的大路也是从西边来。上一个斜坡,往右一转,可见两个大龟各驮着一块石碑,分伏左右。这似乎是燕南园的入口了,但是许多年来,并没有设一个路牌指出这一点,实在令人奇怪。房屋上倒是有号码,却也难寻找。那些牌子很特别,有的颇为浪漫地钉在树上,有的妄想高攀,快上了房顶。循规蹈矩待在门口的也大多字迹模糊,很不醒目。  
期刊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任务重、压力大,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无法将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对此,笔者建议教师采用情景教学法,将抽象难懂的内容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下面,笔者就谈谈如何在古诗词教学中创设情境。  一、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创设情境  好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各种课堂活动,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可以
期刊
相较于城区,农村普遍存在缺少教学资源的问题。农村地区的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只关注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了其人文性,导致学生不喜欢上语文课,甚至害怕上语文课。下面,笔者就简要谈谈农村学校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策略。  一、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单一,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当前,在很多语文课堂上,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授知识,学生只能在台下默默地聆听,原本充满生气的
期刊
教师如何利用已有的阅读资料,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让他们不再感到疲惫,不再为考试而学习语文,不让名著阅读程式化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下面,笔者就以《边城》为例,谈谈如何开展阅读教学,希望能为同行们提供一些帮助。  一、制定教学目标  考虑到《边城》这部小说是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的,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笔者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制定《边城》的阅读
期刊
你不能为了所有的人成为任何人或做所有的事。  不设限的人生意味着极少说“不”,把所有其他人的感受放在自己的感受之前。这些取悦他人的习惯不但会让你彻底筋疲力尽,还会让你直接走向崩溃,严重危害你的健康。  我们咨询了范德堡大学“员工工作与生活援助项目”的临床心理学家、设限专家查德·巴克,请他来告诉我们如果能明确自己愿意承受的限度,会给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如果你学会了设限,就会得到以下几点好处:  1.
期刊
分段函数是函数中的一种常见类型,但由于函数的解析式受定义域区间的限制,所以不同区间上函数的解析式不相同,虽然分段函数的图形有可能不连贯,但它是同一个函数,并非是几个函数,因此,在解答分段函数的问题时,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分类讨论思想,对不同的区间进行分类讨论,分段函数的常见題型有求分段函数的值、求分段函数中参数的取值范围、求分段函数的最值,下面,我们结合一些实例来谈一谈分段函数的常见题型及其解法。  
期刊
我那小阁楼的后墙外,居高临下是一条又长又深的胡同,我称它为猫胡同。每日夜半,这里是猫儿们无法无天的世界。它们戏耍、求偶、追逐、打架,叫得厉害时有如小孩扯着嗓子号哭。吵得人无法入睡时,便常有人推开窗大吼一声“去——”,或者扔块石头瓦片轰赶它们。我在忍无可忍时也这样怒气冲冲干过不少次,每每把它们赶跑,静不多时,它们又换个什么地方接着闹,通宵不绝。为了逃避这群讨厌的家伙,我真想换房子搬家。奇怪,哪来这么
期刊
在《红楼梦》这部旷世之作中,曹雪芹不仅塑造了数百个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还描写了人物活动的典型环境。在“托内兄如海荐西宾,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一节中,作者借林黛玉的眼睛为我们展现了贾府内外的环境,并用典型的环境来衬托和点染人物的性格,非常巧妙。下面,笔者就详细谈谈其中的巧妙之处。  一、景随人现  《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的第三回。在这一章节,作者将林黛玉作为描写的主要对象,以林黛玉的视角带领
期刊
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他的词作大都雄浑大气,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创作的一首怀古词,词的上半阕以写景为主,下半阕在凭吊古人的同时,抒发了心中强烈的情感,融写景、叙事、抒情于一体。下面,笔者就简要分析一下该词的构思艺术。  一、空间转换巧妙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在赤壁一带游历时所作。他目睹赤壁矶一带壮美的风景,不禁想起三国时期那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因而心潮激荡,挥笔
期刊
奥尔多·利奥波德是美国著名的科学家和生态学家,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像山那样思考》是他创作的一篇随笔,作者从一声狼嗥写起,表达出对生态的思考,文笔优美,思想深邃,独具特色。下面,笔者就分析一下《像山那样思考》的艺术特色,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作品。  一、主题含蓄而深沉  该作品的特色之一就是具有含蓄而深沉的主题。作者从一声狼嗥着手,以“不驯服的”“对抗性的”等词语来形容狼的嗥叫声,为后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