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术学科拒绝整齐划一。没有个性的教师很难培养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学生。人的个性需要自信心和真实能力的支持。注重积累知识和有能力的教师,自然会在青涩中趋向完善,在发展中走向成熟。
关键词 审美 个性思维 美术教学 职业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教师对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不同选择,必然对学生的认识、体验、个性产生不同的影响。站在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的高度上,遵循合乎学生个性的思维方式去培养学生,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努力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在矛盾中寻求统一,为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铺路
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在本质上,它是一种介于学习和游戏之间的活动——既包含着思维活动又包含着肢体活动,既遵从高度的理性又能够畅游于感性的自由世界。正是由于美术课程的空间格外广阔、内容庞杂,合理地驾驭它,引领学生正确地欣赏、表现、探索它,成为我们设计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在设计之先,教师明确美术课学习带有主观性、强制性、组织性,与美术课活动带有的游戏性、随意性、无目的性相悖。
美术课的学习要求有开头、过程、结果,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有可量化、评价、分层的依据。而美术课活动的游戏的特质使它在许多时候是以心灵的体验、情感的激发为结果,甚至它是短期内无法看到效果的、必要的活动。在形式上,美术课学习和美术课活动是有着巨大的矛盾冲突的,在学习和游戏之问寻找和探索一条兼容的路径变得尤为重要。
二、把握艺术发展的脉搏,在大美术中上好小美术课
许多人说过类似的话,我们的美术课堂又不是培养艺术家,何必在专业上较真儿。很多成年人遗憾地说,他们学过美术,可现在连最基本的色彩知识都没有。其实,这是审美能力没有得到及时的开发所至。语文课堂也不是专门为了培养大作家,美术课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才是关键,让学生在过程中积累和完善,在过程中期待偶然和必然,既考虑艺术的内在规律性,又尽可能减少强制性的痕迹。美术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空幻的想象,它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形形色色的历史事件,与大大小小的文化现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教师要对动态的艺术发展现象有敏锐的把握。在艺术的大视角下审视我们的美术课堂,会剔除许多不必要的废话、想当然的话、外行话,会自然地删除和调整不适当的课、过时的内容。每一堂小小的美术课都要贯穿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线,用多样的美术知识、技能充实学生的头脑,同时接纳学生喜欢或不喜欢的自主选择的态度,相信总有这样那样的内容适合这样那样的学生。
三、熟悉美术发展的历史,以史为鉴,尊重学生认知的多元化
美术教师可能不是一个专职的艺术家,但一定应该是一个热衷于美术历史的人。在授课过程中的信手拈来对学生就可能引发不小的触动。熟知美术的历史会使教师由内而外地发挥民主精神,纵观美术史我们会看到美术史与人类历史的发展相伴相生,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甚至在同一时期各种艺术现象、美术活动或者发展递进,或特立独行,或多足鼎立,流派纷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如此广阔的艺术天空下,仅仅了解几个学派,只知道抽象派、野兽派、立体派,只知道马蒂斯、毕加索是远远不够的。美术教师还必须是杂家。在专业的知识体系中编织经纬交织的综合体,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在面对学生时收放自如。在美术史中,新的艺术现象、新的流派出现时,颂扬与争议总是此消彼涨;每当有新事物出现时,艺术批评家们的声音越大,社会的关注度越高,它的生命力就越持久。客观上,美术的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最民主的世界,它已经最大程度上包容了万象。美术课堂上学生体现出的种种表象也自然有它的合理性。艺术是多元化的,学生作品、学生的认知也是多元化的。教师对学生作品的尊重其实就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尊重,是对多元世界的尊重。
四、探求美术发展的真谛,坚定教师追求的方向
关于美术课堂的探索课、研究课、表演课太多,新的尝试不少。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照搬,要在研究自己的学生的过程中把握课程调整的角度和方向。形形色色的课件无法完全取代教师的基本功展示,几分钟之内产生的一幅活灵活现的作品对学生的震撼远胜过制作精良的课件。其原因在于人与人的交流远比人与机器的交流更直接、更真实、更容易产生共鸣和交响。这就是为什么在美术专业领域中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手工作坊的模式从来就没有没落过的原因。美术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原生态的沃土。
五、在人性化的交流中完善,为学生审美能力发展架桥
语言是人类相互之间最好的交流手段。教师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留心学生在教师各种表达方式中的不同反映,从而找到最佳的沟通方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已经养成千差万别的习惯,有的容易沟通和交流,有的交流不通畅。需要教师从学生的细微表现中挖掘和寻找,找到最适当的沟通方式。肢体语言也很必要,一个真诚、赏识的微笑,一个称赞、满意的点头,一个恰如其分的皱眉,都在简省赘述的同时传递着最宝贵的师生默契,蕴涵着最宝贵的师生情谊。
学生还是孩子,在他们身上单纯、可爱、调皮、任性都很正常。美术教师要经常自省,才能保持鲜活的工作热情,因为这份职业是不能够懈怠的职业。时代在发展,学生在变化,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无法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要做一个有个性光辉的职业人。
关键词 审美 个性思维 美术教学 职业
尊重和保护人的个性是现代社会进步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学生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教师对授课内容和教学方式的不同选择,必然对学生的认识、体验、个性产生不同的影响。站在尊重和保护学生个性的高度上,遵循合乎学生个性的思维方式去培养学生,是我们在新课程改革中努力研究的主要课题。
一、在矛盾中寻求统一,为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铺路
美术课程是最尊重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在本质上,它是一种介于学习和游戏之间的活动——既包含着思维活动又包含着肢体活动,既遵从高度的理性又能够畅游于感性的自由世界。正是由于美术课程的空间格外广阔、内容庞杂,合理地驾驭它,引领学生正确地欣赏、表现、探索它,成为我们设计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在设计之先,教师明确美术课学习带有主观性、强制性、组织性,与美术课活动带有的游戏性、随意性、无目的性相悖。
美术课的学习要求有开头、过程、结果,有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事物,有可量化、评价、分层的依据。而美术课活动的游戏的特质使它在许多时候是以心灵的体验、情感的激发为结果,甚至它是短期内无法看到效果的、必要的活动。在形式上,美术课学习和美术课活动是有着巨大的矛盾冲突的,在学习和游戏之问寻找和探索一条兼容的路径变得尤为重要。
二、把握艺术发展的脉搏,在大美术中上好小美术课
许多人说过类似的话,我们的美术课堂又不是培养艺术家,何必在专业上较真儿。很多成年人遗憾地说,他们学过美术,可现在连最基本的色彩知识都没有。其实,这是审美能力没有得到及时的开发所至。语文课堂也不是专门为了培养大作家,美术课堂熏陶和潜移默化的才是关键,让学生在过程中积累和完善,在过程中期待偶然和必然,既考虑艺术的内在规律性,又尽可能减少强制性的痕迹。美术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空幻的想象,它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形形色色的历史事件,与大大小小的文化现象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美术教师要对动态的艺术发展现象有敏锐的把握。在艺术的大视角下审视我们的美术课堂,会剔除许多不必要的废话、想当然的话、外行话,会自然地删除和调整不适当的课、过时的内容。每一堂小小的美术课都要贯穿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主线,用多样的美术知识、技能充实学生的头脑,同时接纳学生喜欢或不喜欢的自主选择的态度,相信总有这样那样的内容适合这样那样的学生。
三、熟悉美术发展的历史,以史为鉴,尊重学生认知的多元化
美术教师可能不是一个专职的艺术家,但一定应该是一个热衷于美术历史的人。在授课过程中的信手拈来对学生就可能引发不小的触动。熟知美术的历史会使教师由内而外地发挥民主精神,纵观美术史我们会看到美术史与人类历史的发展相伴相生,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年代,甚至在同一时期各种艺术现象、美术活动或者发展递进,或特立独行,或多足鼎立,流派纷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如此广阔的艺术天空下,仅仅了解几个学派,只知道抽象派、野兽派、立体派,只知道马蒂斯、毕加索是远远不够的。美术教师还必须是杂家。在专业的知识体系中编织经纬交织的综合体,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在面对学生时收放自如。在美术史中,新的艺术现象、新的流派出现时,颂扬与争议总是此消彼涨;每当有新事物出现时,艺术批评家们的声音越大,社会的关注度越高,它的生命力就越持久。客观上,美术的世界已经成为了一个最民主的世界,它已经最大程度上包容了万象。美术课堂上学生体现出的种种表象也自然有它的合理性。艺术是多元化的,学生作品、学生的认知也是多元化的。教师对学生作品的尊重其实就是对学生思维方式的尊重,是对多元世界的尊重。
四、探求美术发展的真谛,坚定教师追求的方向
关于美术课堂的探索课、研究课、表演课太多,新的尝试不少。教师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照搬,要在研究自己的学生的过程中把握课程调整的角度和方向。形形色色的课件无法完全取代教师的基本功展示,几分钟之内产生的一幅活灵活现的作品对学生的震撼远胜过制作精良的课件。其原因在于人与人的交流远比人与机器的交流更直接、更真实、更容易产生共鸣和交响。这就是为什么在美术专业领域中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论中国还是外国,师傅带徒弟的模式、手工作坊的模式从来就没有没落过的原因。美术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原生态的沃土。
五、在人性化的交流中完善,为学生审美能力发展架桥
语言是人类相互之间最好的交流手段。教师要注意锤炼自己的语言,留心学生在教师各种表达方式中的不同反映,从而找到最佳的沟通方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已经养成千差万别的习惯,有的容易沟通和交流,有的交流不通畅。需要教师从学生的细微表现中挖掘和寻找,找到最适当的沟通方式。肢体语言也很必要,一个真诚、赏识的微笑,一个称赞、满意的点头,一个恰如其分的皱眉,都在简省赘述的同时传递着最宝贵的师生默契,蕴涵着最宝贵的师生情谊。
学生还是孩子,在他们身上单纯、可爱、调皮、任性都很正常。美术教师要经常自省,才能保持鲜活的工作热情,因为这份职业是不能够懈怠的职业。时代在发展,学生在变化,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无法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教师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要做一个有个性光辉的职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