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下我国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新人,在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学校不仅要紧抓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要注重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的教育,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品质,从而引导学生逐渐成长为一个社会需要的人。在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过程中,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为频繁的教育工作者,理应承担起学生的德育建设工作以期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质。本文主要探究学校教育中以班主任为主导的初中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措施;班主任工作
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学生身心都发生变化的关键阶段,班主任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要意识到学生的这些心理变化,采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行为规范。
一、借助社會实践,组织开展道德活动
德育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具体的行动,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身去经历,去感悟,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达到德育的预期效果。
比如,班主任在班会的时候可以倡导成立一个社会实践小组——“环保行动者”,借助这个小组以期让学生养成一种保护环境的道德意识。为了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这个小组实践中来,班主任在班会课的时候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当学生讨论结束以后,班主任设定具体的操作规范:“每周小组成员要搜集一些关于环保工作的新闻、故事、方法,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假期的时候,小组成员相互协商,组织环保小队,具体的做一些环保工作。”借助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些环境保护的意识,还能够让学生借助具体的行动来践行环保的理念。如此,有助于学生成长为一个有环保意识的青少年。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也要善于将一些教育内容转化成具体的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身的道德意识,这样的德育工作才是真实有效的,所以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时要善于组织实践活动。
二、组织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
道德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理念。班主任在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时候要避免形式化的教学,而应该让学生将道德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真正将教育工作落实。因此,班主任可以借助家校合作的形式开展德育活动,帮助学生养成一种长期坚持的道德习惯。
比如,班主任想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希望学生能够体会父母的辛劳,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参与一些能及的家务活动。为此,班主任可以根据这个主题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将其告知家长,借助家长的监督力量,来帮助学生养成勤劳的道德习惯。比如,班主任设置一个“一周打卡”任务清单,在这个清单中,班主任安排了一周的任务:周一写完作业后拖地,周二写完作业后收拾房间,周三写作完作业和妈妈洗衣服,周四写完作业以后和爸爸擦窗户,周五在父母回家之前为家人做一顿晚饭。然后,班主任将这份清单告之家长,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家长进行情况的报备。这样借助外力的监督,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勤劳的道德习惯。避免学生成为家里的甩手掌柜,这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总之,班主任要善于借助家校合作,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并且能够长期坚持的道德习惯。
三、开展系列讲座,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
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毕竟是有限的,班主任要积极寻找各种方法让学生接触到一些道德模范,听过聆听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班主任可以邀请一些社会道德模范走进校园,让学生在榜样力量的引导下,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怀。
比如,班主任可以邀请本地区一些优秀的志愿者来到学校里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为了强化讲座的效果,班主任可以设计行之有效的活动流程。首先,班主任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为学生介绍这些道德模范的先进实际,然后向这些道德模范提出问题:“你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些道德模范根据班主任的问题展开回答。最后,当学生的精神受到感召以后,学生与这些道德模范进行深入的交流,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在整个讲座活动,班主任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些道德模范身上的精神力量,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总之,为了深化德育的效果,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与道德模仿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密切的接触,以此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深化德育的效果,让学生真正拥有道德情怀。
结语:笔者认为,德育是智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才是有意义的,才是真正有助于他们发展的。班主任在进行教育指导工作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并且班主任要善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促成一种合力来帮助学生的德育建设工作,以期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王万枨.以班主任为主导的初中德育教育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1):127.
[1]庄晓华.以班主任为主导的初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8):3-4+34.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措施;班主任工作
初中生正处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学生身心都发生变化的关键阶段,班主任在进行教育工作的时候要意识到学生的这些心理变化,采用恰当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以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行为规范。
一、借助社會实践,组织开展道德活动
德育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具体的行动,班主任进行德育工作的关键就是让学生亲自参与到道德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身去经历,去感悟,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达到德育的预期效果。
比如,班主任在班会的时候可以倡导成立一个社会实践小组——“环保行动者”,借助这个小组以期让学生养成一种保护环境的道德意识。为了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这个小组实践中来,班主任在班会课的时候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当学生讨论结束以后,班主任设定具体的操作规范:“每周小组成员要搜集一些关于环保工作的新闻、故事、方法,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在假期的时候,小组成员相互协商,组织环保小队,具体的做一些环保工作。”借助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些环境保护的意识,还能够让学生借助具体的行动来践行环保的理念。如此,有助于学生成长为一个有环保意识的青少年。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的时候,也要善于将一些教育内容转化成具体的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身的道德意识,这样的德育工作才是真实有效的,所以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时要善于组织实践活动。
二、组织家校合作,培养学生的道德习惯
道德意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种需要长期坚持的理念。班主任在进行道德教育工作的时候要避免形式化的教学,而应该让学生将道德转化为自己的行为习惯,真正将教育工作落实。因此,班主任可以借助家校合作的形式开展德育活动,帮助学生养成一种长期坚持的道德习惯。
比如,班主任想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希望学生能够体会父母的辛劳,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参与一些能及的家务活动。为此,班主任可以根据这个主题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并将其告知家长,借助家长的监督力量,来帮助学生养成勤劳的道德习惯。比如,班主任设置一个“一周打卡”任务清单,在这个清单中,班主任安排了一周的任务:周一写完作业后拖地,周二写完作业后收拾房间,周三写作完作业和妈妈洗衣服,周四写完作业以后和爸爸擦窗户,周五在父母回家之前为家人做一顿晚饭。然后,班主任将这份清单告之家长,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家长进行情况的报备。这样借助外力的监督,学生能够养成一种勤劳的道德习惯。避免学生成为家里的甩手掌柜,这对学生责任心的培养是十分有必要的。总之,班主任要善于借助家校合作,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并且能够长期坚持的道德习惯。
三、开展系列讲座,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
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毕竟是有限的,班主任要积极寻找各种方法让学生接触到一些道德模范,听过聆听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来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班主任可以邀请一些社会道德模范走进校园,让学生在榜样力量的引导下,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怀。
比如,班主任可以邀请本地区一些优秀的志愿者来到学校里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为了强化讲座的效果,班主任可以设计行之有效的活动流程。首先,班主任以一种旁观者的视角为学生介绍这些道德模范的先进实际,然后向这些道德模范提出问题:“你为何做出这样的选择?”这些道德模范根据班主任的问题展开回答。最后,当学生的精神受到感召以后,学生与这些道德模范进行深入的交流,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悟。在整个讲座活动,班主任要让学生意识到这些道德模范身上的精神力量,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怀。总之,为了深化德育的效果,班主任要善于组织学生与道德模仿进行深入的交流和密切的接触,以此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并深化德育的效果,让学生真正拥有道德情怀。
结语:笔者认为,德育是智育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学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他们所做的一切事情才是有意义的,才是真正有助于他们发展的。班主任在进行教育指导工作的时候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并且班主任要善于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力量促成一种合力来帮助学生的德育建设工作,以期把青少年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参考文献:
[1]王万枨.以班主任为主导的初中德育教育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0(21):127.
[1]庄晓华.以班主任为主导的初中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08):3-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