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渊源及对乡村振兴的现实意义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in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部分,本文分别从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文明思想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两个角度重点研究追溯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对乡村振兴的现实指导意义。旨在引起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再思考、再认识,从而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合历史逻辑地开展乡村振兴,达到人与自然的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最终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美好愿景。
  【关键词】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论渊源;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126-03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关系” ①,人类社会发展一定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协调发展,人类在最初的阶段以木枝为“武器”、以野果为主要实物的原始文明,人类基本处于屈从自然,甚至对自然的畏惧和崇拜,而后人类过渡到农业文明社会,在这个时期人类对自然的改造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还远没有造成人与资源关系的紧张矛盾,人类进入了工业文明以来,为了片面追求经济价值极大地征服和破坏着自然界,人与自然关系越来越严峻。从人类屈从自然的原始文明到人类征服自然的工业文明社会,尤其是人类在经历了工业文明后,人类为了征服自然获取更多的经济价值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地矛盾以及人与人、人与社会矛盾越發紧张致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全面准确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论渊源以及对现实指导的意义,对于指导乡村振兴建设、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思想有着重要的价值,最终实现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对马恩人与自然关系
  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思想的基础和精神源泉,是对马克思人与自然生态思想的丰富和实践。
  (一)人是自然的产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西方国家达尔文“进化论”标志下的科学“生态学”成立之前,西方国家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主要认识来自宗教的观念,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在认识上也存在的不同程度的错误观点。为此,马克思立足对西方生态伦理生态学批判的基础上指出:“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产生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 ②,因此,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形成和演变,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作为社会领域的人来讲,同样是自然的产物。自然为人类提供了基本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是人类无机的身体,因此,人类保护自然就实质上就是保护自己的身体,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共同体观念,维护整个自然界色生态平衡,按自然规律在做事,树立尊重自然的科学生态价值观。人类如果无限制地任意掠夺和破坏自然界的资源,就一定会在现在抑或是不远的将来遭到大自然的报复。
  (二)人与自然互为对象性存在物,系统认知人与自然有机整体性
  人类和其他生物一样,在整个自然生态系统中属于大家庭的一员,人类和其他万物互为存在物,人类在开展社会活动的同时也同样参加自然界的生活,人类不仅有社会属性同时也有自然属性。人与自然互为对象性存在,自然界万物作为人类存在的客观对象物,同样人也作为自然界万物的客观存在物,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系统整体,某一方的变化必然引起另一方的变化。因此,人类在面对和处理生态问题的同时要具备全局观和整体观,在改造自然的同时要考虑到自然的存在和发展规律,系统认知人与自然的有机整体。要坚持人与自然互为对象性存在的整体观、大局观,既要发展又要保护自然,坚持保护优先、节约资源。同时,人类作为自然的存在物,是自然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应该主动关心和爱护大自然,爱护身边的环境,像关心自己一样关爱人类共同的大自然家园,要树立人和自然融合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同样要意识到自然界其他动物、植物等自然资源的繁衍、濒临危机等生态平衡问题,人们更应该自觉能动地保护自然的整体的系统平衡性。
  (三)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是实践,在实践中实现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人有自己的意识、思想以及能动地实践能力,这也是与人类与其他自然界生物的不同之处,因此人类是主观明确自己的类存在物。人不仅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主观见之于客观自然对象化,客观外界拥有对自然权利和实现自己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实践使自然受动于自己的支配。据此,首先肯定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作为自然的存在物存在,但是要明确的一点就是人进一步来讲是属人的存在物,是作为自然的主体存在的,因此在实践过程当中不能完全隔离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不能导致像西方“生态中心学”的环境主义、无主体主义等情况。因为西方“生态中心主义”某种程度从根本上是反人类的极端环境主义价值观,更不能像当代西方绿色运动学派那样一定程度上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甚至主张人与自然对立。这种决定的非生态人类中心主义把人和自然的主体关系和地位混淆,其结果一定是不合历史逻辑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因此,应该合理地主动去在尊重自然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适度地开发自然资源。通过自身的劳动同自然界进行对象化的关系和进程,在实践基础上的相互联系构成人与自然的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
  吸收和传承
  中国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蕴含了丰富的人与自然的生态理念和生态元素,为今天人们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渊源。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蕴含的“天人合一”生态哲学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以及佛家的“众生平等”等思想都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形成、发展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   人和自然是一个和谐统一体、互为对象性的存在物。从历史的逻辑过程来看中国从古至今的传统文化中历来就蕴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为共进的文化意蕴。从原始时代因为生产力极其低下,人们对自然界只有屈服和尊崇,因而在当时更多地表现为对自然的崇拜、敬畏。到先秦时期文化兴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下人与自然交融相处的各种文化交相辉映,“道法自然”等主流文化价值观所呈现。儒家孔子“知天”“畏天”“乐山”“乐水”,孟子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与“上下与天地同流”的自然观,荀子“天人相参”“制天命而用之”。道家提倡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以及佛家主张的“万物有灵、众生平等、天人合一”都不同程度地表达了人与自然生命和谐相处天人合一以及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理念。宋代理学家张载在传承前人生态等哲学思想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思想,侧重论述的是人们对自然界事物的和谐相处,将自然界万物视为人们平等的一部分,而不是为了人类的发展和人们的生存无限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和破坏自然界,更不主张人们无限制地征服和改造自然。不难看出,儒家的仁爱思想在张载这里被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因此,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系中,“天人合一”“山水林田湖草整体”思想等生态哲学思想对中国人们的成长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人与自然的相处、人与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是新时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吸收和继承发展,一定程度上成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理论基础和渊源。
  三、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
  当今新的产业革命和信息革命正在迅猛发展,生态问题已由隐性危机逐渐凸显为当前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生态危机越来越成为人们生存的危险和挑战。如何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带来的生态问题,都将成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现实意义所在。
  (一)将“自然生产力”因素纳入生产力要素发展绿色经济
  劳动生产使用价值,自然生产力同样生产出对人们有意义的使用价值,人类物质社会的生产是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可以知悉,一方面人们实现社会物质的生产和再生产不仅仅来源于社会生产力,而是社会生产力和自然生产的结合。另一方面要认识到只有适合社会生产力的自然生产力才是“生产的自然条件”,才能为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同时,人们要认识到“生产的自然条件”的有限性,也就是说适应社会生产力的自然生产力是有限存在的,其自然资源不是无限度掠夺和攫取的。因此人们要立足生产力与“生产的自然条件”相结合的前提,树立人与自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经济的发展必须把“生产的自然条件”的所能容纳的污染废弃排放能力作为生态底线依据。人们在进行产业发展过程中进行的社会生产,不仅是生产产出的过程,同时也是物质的排除过程。因此在发展经济产业的前提依据就是要考虑生产的自然条件的容纳能力和自净能力以及环境废物分解的周期等因素,才能保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看是要求人们的经济发展和生产的自然条件有效结合。据此,人们在经济产业发展方面要重在可再生、循环利用,实质上就是在接下来的产业发展上实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循环经济”。利用3R原则,实现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方式,尽量减少产业发展中带来的浪费和污染,把生产带来的污染物尽可能多地回收再利用,总体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出”的绿色产业目标。
  同时,要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的自然条件”相结合,尽量减少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的对自然的破坏因素,合理地利用科学技术在考虑自然条件前提下对产业发展带来的积极作用。这实质上不仅强调了人们在产业发展向自然索取的资源来无限度地单向满足人们的需要,而是要实现人们对自然的需要与自然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双向对的结合,因此传统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产业发展的“尺度”了,绿色的满足“生产的自然条件”的科学技术才是产业发展的真正可持续的“尺度”。所以人们要发展绿色科技,充分考虑自然的环境因素,发挥环境友好型产业经济。用现代科学技术取代传统产能低环境污染大的低产出高资源投入的技术设备,发展生态产业,植树造林、净化环境,只有从质底上发展“绿色生产”,处理好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才能最终发展绿色经济。
  (二)理性认知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科学合理地占用和消耗自然资源
  工业文明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市场经济追求经济为主的思维下,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占有和掠夺越来越多,强度也越来越大。当代已经不再是原始文明和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对自然的需要可以满足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范围,因此现在人类生态危机从生态的视角来看是人与自然资源的矛盾,即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无限制地索取,超出自然资源的可再生能力。如果人们不能理性认知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不能及时合理地调整对自然资源的有效节约占用和合理消耗,生态危机将威胁人们的生存和发展。人们在对自然资源的占有和消耗越来越多,而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再生周期性不能满足人们的极大需要,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将失去平衡,人与自然这种越发紧张的关系反映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现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认知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人们要践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科学合理地占用和使用自然资源,要从整体上认识人与自然的系统性和和谐统一性,科学调整人对自然资源的占用方式,用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解决经济问题和自然资源的对立问题,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现实意义。
  (三)绿色消费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需要以及消费的价值体现已经不再是满足人们基本生产和生活的需求,人们在工业文明以来的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对高档次追求,高消费的价值观不断加强,这种消费需求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人们对经济的无限追求而导致人与自然矛盾的现实本质。消费需求的不限制跃进所造成的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使本已脆弱的生态系统走向了承载能力的极限。因为,如果要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们不得不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构建的新时代背景下,改变自己的消费方式,走绿色消费之路,从而使人们的消费适应环境的发展和资源的保护,而人们树立了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人们的消费行为就具有了保护环境、平衡人与自然关系的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和性质,人们就真正实现了绿色消费。在新时代的中国,在推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人们要树立绿色的消费观念,建立绿色消费模式,从物质享受的消费观逐步转变为追求精神生活。在绿色消费的观念和意识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共同体。因此人们要倡导适度消费,绿色低碳出行等生活方式,反对过度消费和奢侈浪费,只有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人的意识中,才能真正实现绿色消费。同时,要建立绿色消费的社会机制。通过相关法律法规制约和规范人们的消费观念,把全体国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规模纳入适度的、生态化的低代价消费的模式和轨道。因此必须建设相应的社会机制,比如限制捕杀野生动物,严厉打击过度透支自然资源的违法行为。针对人们购买高消费的奢侈品实行税收的杠杆作用。针对人们产生的生产生活垃圾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社会垃圾处理机制,取代以前的污染环境的处理垃圾做法。
  四、结语
  总的来讲,习近平总书记的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是对人与自然关系辩证的统一的论述,是新时代人们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强调人与自然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的整体观,在建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同时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们要深刻把握和理解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理论渊源和深刻内涵,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生产、生活和綠色消费,建设系统性、根本性的生态文明道路,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注释: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②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页。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综合国力与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之下,各个行业和领域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和质量不断提升,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实际意义上来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我国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建设和宣传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此有所重视。在这其中,博物馆陈列展览是重要的宣传教育形式,通过向参观者展示物品并
期刊
【摘要】 伟大的时代之所以受到赞美,不仅是因为它孕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伟人,还因为那些流传至今的艺术巨作。艺术的发展少不了艺术赞助的推动,俄罗斯艺术赞助是世界艺术赞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兴衰与其国家不同时期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有着脱不开的关系,尤其是1917年以后,俄罗斯的艺术赞助传统完全被中断,想要重回巅峰时期并不容易。本文从当代俄罗斯艺术赞助这一角度入手,进而探讨中国的艺术赞助以及俄罗斯带给我们的
期刊
【摘要】 译者是翻译的主体,也是民族文化建构的重要参与者,然而译者主体却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随着翻译研究从语言层面转向文化层面,译者在翻译活动中的作用得到了应有的重视,并逐渐成了翻译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聂绀弩的散文《我若为王》为例,从语言和情感两个层面对张培基和刘士聪两位翻译家的英译进行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借此探讨散文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显现。  【关键词】 散文翻译;译者主体性;《我若为王》
期刊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持续向好,中西方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在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公示语有着其对应的英语翻译,这对中西方人们的交流提供了更大的便利,但在对公示语进行英语翻译时极易出现中式英语问题,这不仅有损国家形象,还阻碍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本文针对公示语翻译中容易出现的中式英语现象提出解决策略,进而使公示语的翻译更加准确,促进中西方人们的文化交流。  【关键词】 中
期刊
【摘要】 中日签订《塘沽协定》,大规模军事对抗暂停。日军一改军事进攻手段,妄图以“和平演变”推动“华北自治”,扶持伪满第二,达加强华北经济同“伪满洲国”及日土联系之目的。1933年初,美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临危履任,内采国家干预手段整顿经济,外奉孤立主义。对日在华北的步步紧逼,南京政府力有未逮,美则似有力无心。然寰宇变局丛生,美事实上作用于华北之经济政策与日在华北之经济策略构成某种对抗—合作关系,
期刊
【摘要】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一种思维方式。谚语流传久远,蕴含深意,反映了人民长期劳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是研究隐喻的重要资料之一。在众多谚语中,其中不乏关于女性的相关谚语。本文通过对日语女性谚语的概念隐喻,探析日本女性社会地位。  【关键词】 日语谚语;概念隐喻;女性相关谚语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1
期刊
【摘要】 可译性问题一直是翻译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可译性问题不但存在于学术界,对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话语也有着独特的影响力。随着中俄关系日益紧密,俄剧以其独特的幽默方式和话语表达赢得了中国观众的喜爱。本文将以俄剧《入乡随俗》中的话语作为范本进行分析,探寻中俄影视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并从中归纳可供借鉴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 可译性;《入乡随俗》;影视翻译  【中图分类号】H35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 面对新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背景,黔西北地区虽然快速发展并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凸显了与新时代公共需要不相适应的困境或不足,其中强化推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黔西北地区的发展是助力该地区高质量发展的举措之一。  【关键词】 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黔西北地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121-02  基金项目:
期刊
【摘要】美国现当代著名文学理论家、康奈尔大学教授M·H·艾布拉姆斯在其著作《镜与灯: 浪漫主义文论与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批评四大要素,他考虑了作品与外界的联系以及欣赏者和作者的内在要求的联系,文本的意义从一元论转变为多元主义,后来在文学批评研究中普遍采用了这种文学理论。此文论以艺术作品为中心,构建了艺术批评的坐标(图1)。艺术作品作为艺术生产的成果,在艺术生产活动中处于中心地位。在这个
期刊
【摘要】 《人鼠之间》是约翰·斯坦贝克的经典之作,也是他創作的“剧本小说”的经典代表作。在本书中,斯坦贝克用多种戏剧元素塑造了两个流动农业工人的形象以及他们的悲剧结局。本文选取了冯涛以及刘勇军两位译者《人鼠之间》的汉译本,旨在分析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是如何处理戏剧情境、戏剧对白以及戏剧动作等戏剧元素。  【关键词】 《人鼠之间》;剧本小说;戏剧情境;戏剧对白;戏剧动作  【中图分类号】H3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