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1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前期(IGR)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转归结果不同进行研究,找出影响社区综合干预效果的因素,为更好的制定糖尿病早期防治对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 在某社区筛选350例糖尿病前期(IG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11例每3个月对其进行社区综合干预。一年后根据该人群的糖代谢情况分成两组,糖代谢异常组与正常组,统计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数据,找出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另外239例不参加社区综合干预的IGR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GR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转阴率;初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餐后2小时血糖(CGLU)水平对于干预效果也存在负影响,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脂、胰岛素等其它因素影响不明显。结论:对IGR人群进行社区综合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转为正常糖耐量的机率。控制血糖越早干预效果越明显,同时建议在检测血糖的同时应当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帮助提高社区综合干预的总体效果。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社区综合干预:糖尿病前期
近年来,2 型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 占全球发病的第三位,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致死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研究表明新诊断的 DM患者中25%已经存在微血管并发症[1],因此筛选IGR患者早期进行干预对DM的防治的卫生预防工作有很重大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成立“家庭健康医生责任团队”,对无锡市清名桥街道IGR患者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延缓IGR的进展、改善预后、减少治疗费用,为探索适合我市糖尿病防治网络体系提供可行性依据,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来自2011年4月-10月无锡市南长区清名桥街道10个社区的体检人群。纳入标准:(1)清名桥街道常住居民;(2)6.1mmol/L≤FPG<7.0mmol/L和/或7.8mmol/L≤OGTT2hPG<11.1mmol/L;(3)自愿参加此项研究。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脑血管病史;(2)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改变;(3)尿微量白蛋白>30mg/d;(4)有眼底视网膜病变。筛出350例IGR患者,年龄45-70岁,男性116人,女性234人。其中111例愿意接受综合社区干预,作为干预组,239例愿意作为对照组。
1.2调查内容和研究指标
所有受试者隔夜禁食 10 -12 h,于清晨空腹到达调查现场,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对其进行询问填表,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采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 ( FP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取血后在5 min 内服无水葡萄糖75 g( 溶于250~ 300 ml 水内) ,服糖 2 h 抽取静脉血,测定餐后 2 小时血糖(2hPG)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OSHIBA TBA-40FR型检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采用挪威 NycoCard READERⅡ特定蛋白金标检测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1.3干预方法:
成立糖尿病健康咨询室,配备专门的医生指导,给每一个在管IGR患者计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判断劳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计算食品交换份数,制订食谱(饮食处方),控制体重。开展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相关知识讲座及饮食、运动知识讲座。一对一指导,巩固他们所学到的相关知识。对膳食、运动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调整,并在随访中重复饮食处方及运动量的相关知识教育。每3个月一次,同时测量相关指标。
1.4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了X±sd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第一次结果比较见表1,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经过一年干预后结果比较见表2,干预组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针对干预一年后的干预组检验结果将该组分成糖代谢正常组和异常组,结果比较见表3,正常组初始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异常组,其它数据无统计学差异。
3.讨论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是人体处于糖代谢紊乱的早期阶段[2]。IGR患者一般没有“三多一少”症状,绝大多数在健康体检或诊治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3] 。我国以社区人群为对象的研究表明,IGR转化为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0% 左右[4]。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是目前公认的有效干预措施,大多数2型糖尿病可通过控制体重、加强锻炼、节制饮食、戒烟和限量饮酒而得以预防[5]。有研究表明:医院-社区-患者一级预防模式是有效的糖尿病预防保健模式[6]。社区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既可以延缓或停止向糖尿病进展,又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在糖尿病前期阶段采用积极社区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减轻体质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能明显改善其转归,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然而通过本研究发现,经过社区综合干预一年之后,干预组人群综合糖代谢明显改善,有人血糖各项指标控制很好已不属于IGR人群,但也有人基本不变仍然属于IGR,更有少数人经过干预依然转化成为糖尿病,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社区综合干预其效果存在差异,通过分组比较发现,干预初始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干预的效果存在负相关,而其它一些因素未见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因为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是受糖尿病进展的进程决定的,水平越高说明平时血糖水平越高,越不容易控制。因此社区对糖尿病的管理应制定一套完整的社區干预管理计划,包括干预目标、内容、方法、形式、时间、地点、效果评价等,固定管理的工作小组,社区干预管理最关键应该注意个体化,根据不同的人群、初始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等不同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实现预期的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BAO YUQIAN,MA XIAOJING,LI HUATING,et al.Glycatedhae-moglobin A1C for diagnosing diabetes in Chinese population: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J].BMJ,2010,340: c2249
[2] 申新林.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3769 -3770.
[3] 王勇前,郑方梅.IGR 干预治疗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0,2( 11) : 57 - 58.
[4] 李春霖.糖尿病减低者二年后的转归[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7,13( 92) : 86.
[5]Frank B, Joann HU, Manson E, et a.l Diet, lifestyle, and the riskof type 2 diabetesmellitus in women [J]. N EnglJMed, 2001, 345
(11): 790.
[6]李雯霞,万斌,陈捷,等.医院)社区)患者模式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转归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9):28-29.
【摘要】目的:对糖尿病前期(IGR)患者社区综合干预的转归结果不同进行研究,找出影响社区综合干预效果的因素,为更好的制定糖尿病早期防治对策提供更科学的依据。方法: 在某社区筛选350例糖尿病前期(IGR)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11例每3个月对其进行社区综合干预。一年后根据该人群的糖代谢情况分成两组,糖代谢异常组与正常组,统计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基础数据,找出影响干预效果的因素;另外239例不参加社区综合干预的IGR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GR患者的社区综合干预能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提高转阴率;初始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餐后2小时血糖(CGLU)水平对于干预效果也存在负影响,而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血脂、胰岛素等其它因素影响不明显。结论:对IGR人群进行社区综合干预能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转为正常糖耐量的机率。控制血糖越早干预效果越明显,同时建议在检测血糖的同时应当监测糖化血红蛋白的变化,帮助提高社区综合干预的总体效果。
【关键词】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甘油三酯:社区综合干预:糖尿病前期
近年来,2 型糖尿病( diabetes mellitus,DM) 占全球发病的第三位,已成为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致死性疾病,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研究表明新诊断的 DM患者中25%已经存在微血管并发症[1],因此筛选IGR患者早期进行干预对DM的防治的卫生预防工作有很重大的意义。本研究通过成立“家庭健康医生责任团队”,对无锡市清名桥街道IGR患者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控制相关危险因素,从而延缓IGR的进展、改善预后、减少治疗费用,为探索适合我市糖尿病防治网络体系提供可行性依据,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来自2011年4月-10月无锡市南长区清名桥街道10个社区的体检人群。纳入标准:(1)清名桥街道常住居民;(2)6.1mmol/L≤FPG<7.0mmol/L和/或7.8mmol/L≤OGTT2hPG<11.1mmol/L;(3)自愿参加此项研究。排除标准:(1)有严重心脑血管病史;(2)心电图检查有心肌缺血改变;(3)尿微量白蛋白>30mg/d;(4)有眼底视网膜病变。筛出350例IGR患者,年龄45-70岁,男性116人,女性234人。其中111例愿意接受综合社区干预,作为干预组,239例愿意作为对照组。
1.2调查内容和研究指标
所有受试者隔夜禁食 10 -12 h,于清晨空腹到达调查现场,采用统一的调查表,由经过专门培训的调查员对其进行询问填表,测量血压、身高、体质量、腰围,采空腹静脉血检测空腹血糖 ( FPG)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取血后在5 min 内服无水葡萄糖75 g( 溶于250~ 300 ml 水内) ,服糖 2 h 抽取静脉血,测定餐后 2 小时血糖(2hPG)水平。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TOSHIBA TBA-40FR型检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采用挪威 NycoCard READERⅡ特定蛋白金标检测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
1.3干预方法:
成立糖尿病健康咨询室,配备专门的医生指导,给每一个在管IGR患者计算出每个人的标准体重,判断劳动强度,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计算食品交换份数,制订食谱(饮食处方),控制体重。开展糖尿病前期与糖尿病相关知识讲座及饮食、运动知识讲座。一对一指导,巩固他们所学到的相关知识。对膳食、运动的不足之处进行指导调整,并在随访中重复饮食处方及运动量的相关知识教育。每3个月一次,同时测量相关指标。
1.4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了X±sd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应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的第一次结果比较见表1,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经过一年干预后结果比较见表2,干预组的血糖控制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针对干预一年后的干预组检验结果将该组分成糖代谢正常组和异常组,结果比较见表3,正常组初始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异常组,其它数据无统计学差异。
3.讨论
糖尿病前期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FG)和糖耐量受损(IGT),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是人体处于糖代谢紊乱的早期阶段[2]。IGR患者一般没有“三多一少”症状,绝大多数在健康体检或诊治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3] 。我国以社区人群为对象的研究表明,IGR转化为糖尿病的发生率为10% 左右[4]。健康教育、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是目前公认的有效干预措施,大多数2型糖尿病可通过控制体重、加强锻炼、节制饮食、戒烟和限量饮酒而得以预防[5]。有研究表明:医院-社区-患者一级预防模式是有效的糖尿病预防保健模式[6]。社区干预糖尿病前期患者既可以延缓或停止向糖尿病进展,又可以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在糖尿病前期阶段采用积极社区干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控制饮食、加强运动、减轻体质量、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能明显改善其转归,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然而通过本研究发现,经过社区综合干预一年之后,干预组人群综合糖代谢明显改善,有人血糖各项指标控制很好已不属于IGR人群,但也有人基本不变仍然属于IGR,更有少数人经过干预依然转化成为糖尿病,不同的人对于同样的社区综合干预其效果存在差异,通过分组比较发现,干预初始患者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干预的效果存在负相关,而其它一些因素未见明显差异。这可能是因为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是受糖尿病进展的进程决定的,水平越高说明平时血糖水平越高,越不容易控制。因此社区对糖尿病的管理应制定一套完整的社區干预管理计划,包括干预目标、内容、方法、形式、时间、地点、效果评价等,固定管理的工作小组,社区干预管理最关键应该注意个体化,根据不同的人群、初始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等不同制定个体化干预措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实现预期的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BAO YUQIAN,MA XIAOJING,LI HUATING,et al.Glycatedhae-moglobin A1C for diagnosing diabetes in Chinese population: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urvey[J].BMJ,2010,340: c2249
[2] 申新林.社区综合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病情进展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1):3769 -3770.
[3] 王勇前,郑方梅.IGR 干预治疗的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0,2( 11) : 57 - 58.
[4] 李春霖.糖尿病减低者二年后的转归[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7,13( 92) : 86.
[5]Frank B, Joann HU, Manson E, et a.l Diet, lifestyle, and the riskof type 2 diabetesmellitus in women [J]. N EnglJMed, 2001, 345
(11): 790.
[6]李雯霞,万斌,陈捷,等.医院)社区)患者模式对糖调节受损患者转归的影响[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9):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