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系统性金融风险:部门分布、内外冲击与化解策略

来源 :俄罗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xin0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发展格局下,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既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性任务,也是贯彻“统筹发展和安全”思想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主要分布在四个方面:非金融企业债务、居民债务、地方政府债务以及中小金融机构业务.2020年以来,在经济潜在增速下行、房地产调控政策持续、新冠疫情与中美博弈加剧的内外四重冲击下,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有重新抬头的迹象.为了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本文建议政府采取“新老划断”的处置办法,一方面严控增量金融风险,另一方面推动存量风险有序出清;与此同时,应该保持适当的资本管制,并且积极制定危机应对预案.
其他文献
[摘 要]深入开展高校主题党日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现阶段高校主题党日活动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梳理,提出高校主题党日活动应细化工作流程、适应社会协调发展、提高社會服务能力、丰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坚持品牌化等建议,就如何提高主题党日活动质量、提升主题党日活动的教育性,以及对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的创新路径进行了探讨,明确了高校党建工作新的方向。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主题党日活动;创新路径  [中图
[摘 要]国外对私人数字货币的研究起步较早,随着我国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不断深入,国内对法定数字货币的研究持续涌现。但总体上看,学界对法定数字货币的本质和功能的探讨还远未达成共识,并且大多沿袭西方经济学的货币范畴和分析工具。有必要运用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对法定数字货币的本质、功能及其发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进行更为系统而深入的分析。  [关键词]法定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货币本质;货币功能  [中图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舆情逐渐成为社情民意最主要的一种表现形式。大数据时代爆炸性增长的数据信息使网络舆情更加复杂化,网民失范和失序的在线行为导致极端言论和负面情绪大量汇集于网络空间,不断放大了社会转型期的社会矛盾与利益分化现象。政府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着新的形势、要求与挑战。目前,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实践中依然存在应对被动与回应滞后的困境、内部协同与外部诉求的治理难题、发声自由化与传媒市场化的
[摘 要]领导干部应急处突能力关系到能否及时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和突发公共事件,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的安定平稳,更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紧密相连,因此,提升领导干部的应急处突能力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对领导干部而言,应急处突能力是一种政治要求,更是一种素质本领,不仅需要从政治高度严肃对待,更要从具体能力层面把握梳理,谨防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应对局促、措施不当。  [关键词
[摘 要]消费本是当代大学生社会活动中一项不可或缺的实践内容,蕴含其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然而,从现实的大学生消费情况来看,存在一部分非理性消费的现象,如盲目从众消费、消费结构不合理、重物质性消费、超前消费过度、攀比消费等。储蓄观念的缺失、从众心理、虚荣心理和攀比心理、盲目追星等内在因素,加之大众传媒的倾向性引导、移动支付的消极影响等外在因素皆为其诱因,因而在大学生消费观教育中要充分发挥高校的主阵地
[摘 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我国实际,高瞻远瞩、放眼世界,提出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新发展格局,蕴含着丰厚的科学思维,是理解和把握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智慧之匙。这些科学思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统一并蕴含于新征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战略思维为发展全局指明了方向,辩证思维为想问题、办事情提供了根本方法,创新思维为发展的关键环节打
阿尔都塞认为,在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条件下,劳动力再生产的非物质条件包括技术能力资格和对资本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臣服意识两个方面.依据技术能力所做出的看似价值中立的劳动分工,实则是一种带有鲜明阶级倾向性的意识形态操作.为构建并维护劳动技术分工的意识形态,资产阶级启用了以学校系统为代表的意识形态的国家装置,在将工人阶级驯化成“顺民”的同时,也缔造了一批从被雇佣者阶层升迁上来的意识形态的“卫道士”.正是在意识形态的国家装置的高效运作中,资本主义再生产得以顺利开展.
[摘 要]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作为新的生产要素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学界关于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在社会生产中的贡献、参与分配的理论依据和实现形式等研究大量涌现,但总体呈现观点众多、共识不足的局面。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分配理论,对现有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廓清研究贡献和不足,指明尚待研究的问题,对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作用,促进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机制落地落实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摘 要]总部经济是信息经济充分发展的产物,是重构区域经济的动力,是推进产业升级、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战略选择。总部经济以总部基地为载体,以企业总部为集聚对象,通过企业集聚形成产业集群,引发外部经济效应,使聚集的企业总部相互受益,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的发展。从总部经济对城市发展的影响途径、传导机制等方面进行深层次解构,研究建立以“总部经济—企业—产业—城市发展”为主线的逻辑关系链,分析识别总部经济影响城
[摘 要]意识形态工作从另一个角度可以理解为思想信息传播工作。思想信息传播的基本路径是:信息源头(即信源)→传播媒介(即信道)→社会公众(即信宿)。人民法院是党领导的国家机关,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审判机关,应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形势并抓住数字中国建设带来的重大战略机遇,充分运用信息的传播规律,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推动思想信息传播的工具重塑、流程重塑和规则重塑。  [关键词]意识形态;信息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