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融合视域下中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索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54231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质量,是提升中等职业学校办学内涵的应有之义。以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周庄校区模具专业为例,通过对地方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调研,分析诊断本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认为应引企入校,实现校企深度融合,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拓展校企合作机制,营造“双元”育人氛围,创新中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方式。
  关键词:校企融合;中职;模具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11C-0045-05
  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是人人需要的教育,具有普适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2019年1月,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从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构建职业教育国家标准、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建设多元办学格局、完善技术技能人才保障政策、加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督导评价、做好改革组织实施等方面,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明晰了方向,提出了具体要求。
  作为职业教育办学主体之一,中等职业学校在彰显办学内涵与凸显办学成效时,应回归到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将人才培养质量作为重要考量。《方案》强调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提出“坚持知行合一、工学结合”“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打造一批高水平实训基地”“多措并举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这对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具有指导意义。
  中等职业学校在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人才培养时,应对接地方产业结构,加强调研,了解地方产业发展、趋向与人才需求,加强现有专业人才培养诊断,主动调整专业方向,优化人才培养策略。本文以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周庄校区(以下简称“江阴中专周庄校区”)模具专业为例,拟从校企融合这一视域出发,探索基于校企融合的中职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一、基于地方产业发展与人才需求的调研
  江阴中专周庄校区位于江阴市周庄镇。作为江苏省文明古镇、工业重镇、教育大镇,周庄镇经济社会事业一直位列江阴诸镇之首,为全国百强乡镇之一。全镇总面积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各10万人,工业门类齐全,有纺织、橡塑、机电、冶金、化工、建材等十多个门类1100余家工業企业,其中上市企业达7家。
  为了解本镇企业产业发展分布及企业用工需求情况,我们于2019年3月在全镇范围内向部分企业发放了《2019年周庄镇产业分布及用工需求调查表》,共抽取133家企业发放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127份。被调查企业涉及纺织、机械制造、金属加工、工业化纤、橡塑制品、服务业、建筑材料、电力电子、造纸印刷、汽车配件等行业,涵盖了本镇主要工业门类。其中纺织42家,机械26家,金属制品16家,工业化纤13家,橡塑制品12家,建筑材料4家,服务业4家,造纸印刷3家,电力电子5家,汽车配件2家。
  统计抽样企业的用工需求情况,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操作人员的需求比例为1.2:1.5:7.3。其中,操作人员是本年度企业用工需求的主体,共有10975人,占73.12%,主要集中于纺织、金属制品、机械、工业化纤、橡塑制品等劳动密集型的制造型企业,而技术人员需求则主要集中在纺织、机械、金属制品、工业化纤、汽车配件等领域。在对2019年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中,共收回有效问卷100份。统计结果显示,抽样企业需求人数共计5184人,实招收2849人,缺口为2335人。从本年度春季用工需求来看,电力电子行业用工表现出良好的态势。
  纺织类企业用工缺口最大,占到总人数的69.08%。其他金属制品、机械、工业化纤等行业则情形相当,普遍面临用工的危机。企业对一些技术工种以及重要岗位提出了较高的技能要求。
  通过对上述关于企业产业分布、岗位分布与用工需求的调研,我们发现本镇产业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纺织、机械等行业产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较大份额,企业缺乏足够的生产技术工人,用工需求较大。因此,培育一支本地化的技术工人产业大军,实现产业工人的本地化,成为本镇经济发展刻不容缓、亟需解决的问题。这也为根植于地方、旨在培养技术人才的中等职业学校实现与企业的深度合作提供了契机。
  根据本镇产业特点,我们进一步以本校重点专业模具专业为例,对抽样的企业进行聚焦,调研了部分模具类企业用工依据、中职类毕业生的能力需求与校企合作意向。参加调研的企业共14家,其中注塑模具企业5家、型材模具企业4家、冲压模具企业5家。调研发放问卷18份,收回有效问卷18份。其中,从学历、职业资格证书、工作经验、职业素养四个维度,对企业招聘员工最看重的标准进行了调查。
  调研显示,本镇模具类企业招聘员工最看重的是工作经验,其次是职业素养、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要求相对不高。在对中职毕业生能力需求上,我们从非常重要、比较重要、不重要三个维度,调研了企业对毕业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职业道德、表达与沟通能力的需求评价情况。具体如图1所示。
  调查显示,模具类企业对中职毕业生更注重的是专业技术能力,职业道德、计算机操作能力、表达与沟通能力则较为重视,外语能力则普遍不看重。
  在对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意愿上,我们从愿意、较愿意、不愿意三个维度进行了调研。统计显示,相关模具企业普遍希望能够与学校进行合作,其中愿意达66.67%,比较愿意达33.33%。调研发现,本镇模具类企业对模具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中小型企业缺少能够熟练操作车床(铣床)、数控机床、电加工机床的操作工;大型模具企业缺少了解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塑料成形与模具设计工作,熟练操作车床,掌握钳工与装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二、关于学校模具专业人才培养现状的诊断分析
  近年来,江阴中专周庄校区从本镇产业特点出发,以机械制造类专业为重点打造专业群,形成了以模具制造技术为龙头,以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为骨干的四大特色专业。其中,模具制造技术专业现为无锡市示范专业。本专业旨在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及改革创新和自主创业精神,在制造类企业能从事模具设计与制造、装配与调试、模具企业管理工作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   校企融合是一个丰富的命题,如何拓宽校企合作的边界、内涵,更好地实现校企协同育人,这对于校企双方来说任重道远,也是值得广大职业教育工作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参考文献:
   [1]童礼荣.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江苏教育研究,2019(2C/3C).
   [2]方健华,张宏.苏南地区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现状与企业需求吻合度的调查与分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5(12C).
   [3]丛茂柠.产教融合背景下人才培养目标及路径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9(4C).
   [4]謝燕.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江苏教育,2018(9).
   [5]宋晶.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工匠精神”:诉求、价值与培育策略[J].职教论坛,2019(6).
  责任编辑:章跃一
  Exploring the Talent Training Practic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Mould Special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A Case Study
  HE Sanhua
  (Jiangsu Jiangy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Zhouzhuang Campus, Jiangyin 214423, Jiangsu Province)
  Abstract: To deepen th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to optimize the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is the proper meaning to enhance the connota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Taking the mould specialty of Jiangsu Jiangy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Zhouzhuang Campus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local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talent demand,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agno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alent training in mould specialty in the school, and believes that enterprises should be introduced into the school to realize the in-depth integration of the school and the enterprises, optimize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s, expand the cooperation mechanism between the school and the enterprises, create a "dual" education atmosphere, and make innovations in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mould talen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 school-enterprise integr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mould specialty; personnel training
其他文献
摘要:素质教育视角下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构建应遵循终身发展原则、职业人文原则、多元整合原则等五大原则;构建以人文教育为导向的、以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培养要求为导向的、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导向的三种课程类型;采取素质教育分别与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融合的实施路径。课程体系构建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素质教育视角;中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要:从语文课堂思维力缺失的现象看起,在对说理文《学与问》一课的公开课研讨过程中,“这一篇”的课堂经历了从“理解内容”到“领悟表达”,再到“运用语言”的变形。在一次次的变形中收获“这一类”说理文教学的质变智慧:有梯度,会比较,重语言运用,更促发了对“那一片”语文课堂的核变思考,语文课堂须追求深度,学会等待,扎实发展学生思维力。  关键词:说理文教学;思维力;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
【项目简介】  江苏省通州高级中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了师生共同发展的共生文化特色,始终关注学校文化、体育、艺术等活动对师生的精神濡染。多年来,学校着力提升以审美情趣为价值导向的文化软实力,培养未来引领者的审美情趣,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基文化自觉。基于这种文化诉求,我们形成了丰富的校本选修课、社团活动、三大节和读书月等审美教育载体。2018年6月,“以审美为价值取向的共生课程建设”成功申报江苏省基
摘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新时代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但“产教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学校共同发力,各自发挥主观能动性,在现有职教环境下共同推进。作为江苏省首批示范性高职学院,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注重顶层设计,主动分析“产教融合难”的动因,学习其他标杆兄弟院校先进经验,与区域内企业一起深度谋划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工作,建成了一些颇具示范意义的典型项目和案例,实施成效显著,为学
摘要:“让家风家训滋养人的生命更好成长”,其基本意蕴是引导每个家庭用自己已形成的做事方式和长辈提炼的为人要求陶养其成员的精神生命;其价值意义是生命成长、家庭繁衍、教育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实践策略为引导家长和学生学习家教经验,寻构良好家风,凝练家训格言,实践家训思想,互评亲子行为。  关键词:家风家训;生命成长;江苏省洪泽中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摘要:数学教学应是一个开放性的动态生成过程,整个过程通过师生对话与合作共同参与,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来推进。在数学生成课堂中,教师需整合多媒体和传统学具的优势,让传统学具扮演各种有趣的“角色”,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去体验、去感受,激发学生探索欲望,制造认知冲突,挖掘知识本质,以促进学生自主生成。  关键词:学具;数学课堂;生成;角色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
摘要:校本课程内容既是对国家课程的一个补充,更是学生与未来生活和学习的联系桥梁,需要充分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无锡市藕塘中心小学通过地方文化资源的挖掘与梳理,以水墨为媒介设计了校本主题活动系列,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个体需求。在形象的辨析、情感的表达、文化的熏陶中,学生获得了美的享受,在艺术与心灵的旅程中完善自我修养,成全成长。  关键词:校本课程;水墨;主题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志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教学中学生和教师都是被情景感染、启迪与激励的情感主体,都是情境的创设者与生成者,共同分享着音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世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法,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创造性思维和适应能力,能激发、推动、维持、强化和调整学生的认知活动、情感活动和实践活动,在教学全程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生活展现情境  生活展现情境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
摘要:针对中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問题,探索构建基于生活情境的“三化四步”实施策略,通过教学内容任务化、教学任务情景化、教学情景生活化创新口语交际教学设计思路。教师创设生活情境,运用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自主建构、迁移应用,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提升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生活情境;“三化四步”;教学设计;口语交际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
摘要: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部分县域中职校的办学理念、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等存在短板,柔性化培育准新型职业农民是县域中职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面向“三农”补短板,在改善供给、专业设置和输送基地上下功夫,柔性化培育入“农门”产业链人才;根植“三农”建平台,在培育网络、方式和基地建设上动脑筋,柔性化培育区域特色型人才;服务“三农”固根基,在政策扶持、培养机制和保障体制上求创新,柔性化培育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