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教学中教化意义的导申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mg06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的教化功能是教学活动的内在意蕴,是教学意义延伸的方向,也是课堂教学的立足点。学生可以因此得到一些人生思索,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奠定基础,同时也为课堂教学的意义延伸提供了中心点。
  一、朗读过程中教化意义的导申
  阅读是走近文学的首要途径,没有阅读,无法真正地走进文学,对文学语言的理解也无法得以实现,文学的教化功能也就无法在课堂立足。
  阅读是文学接受的方式,通过阅读,学生对课文的整体内容情感有了概括性了解,为进一步了解文学的语言形式以及藏匿其中最深层的内蕴思想,做了很好的铺垫。文学的教化功能潜藏在文学文本的各个层面,在阅读中,我们通过对字句的把握,找到通向城堡的路径,并感受到文学情感对心灵的激荡。
  所以,在阅读文学作品之后,我们会合卷冥思,称道文学语言的美以及贯穿在语言形式中感情的芬芳。在无意识里,我们的精神情操得到陶冶,价值观也会受到影响。由此,文学的教化功能便体现出来。
  由于阅读兴趣、情感倾向的不同,常常会出现阅读“偏食”的情况,甚至是不喜于阅读。所以教师在阅读活动展开前要让学生明白自己所偏好的文学样式只是万千世界中的一粒沙,“万不可求一家而舍百味”,要拓展阅读空间,提高阅读水平。
  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这是一篇脍炙人口歌颂父爱的文章,其笔触细腻,感情丰沛,以一件小事就将父亲伟岸的爱娓娓道出,能够让人潸潸泪下。
  在阅读的过程中,仿佛也看到了自己父亲的音容笑貌,给人以教化作用。所以教师立足文本内容的特点,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音效画面情景,激发起学生内心的易感因素,让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对于这篇文章来说,车站父亲去买橘子那段最感人至深。
  为了让学生更能了解父亲的爱子情深,也为使阅读活动不单一,能够让学生产生更多的阅读兴趣,教师可以摆脱传统课堂阅读的方式,让学生的肢体也进行阅读参与。教师可以找学生将父亲买桔子的一系列动作表现出来。这既让学生觉得新鲜,在动作的体验过程中也能对父亲买橘的艰难、爱的伟大而有所了解。在这一过程中,台下学生可能会发笑,这时教师要进行注意力的引导:同学们,你们在笑过之后是否感觉到一种心酸的滋味涌上心头,那就是感动,对伟大父爱的感动。这是阅读的升华,教化功能自在其中。
  二、分析过程中的教化意义的导申
  文学作品里的意蕴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形成很大的审美空白,我们需要在分析过程中将这种空白填补,让文学作品见肉、见骨、见魂。读者在空白中所填补的,可能也是作者要吐露的,文学因为这种填补而变得实实在在,其教化功能彰显出来。
  所以,教师要有效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对文本进行分析的过程中汲取到人生的真谛,促成文学修养的生成。从文学作品本身来看,在语言表现、行文技巧、情感蕴藉、思想升华等方面,都呈现着不确定性的美,需要学生扎根于文学作品,用一双审美的眼睛兼一颗审美的心灵去感知。感知也是分析的过程,文学中所具有的潜在教化意义得到挖掘,美的外泄也是教化意义的延伸。
  分析针对的对象依文学体裁的不同而不同。叙事体裁要分析叙事的特点、所叙事件的内容以及内容的内延和外延;抒情体裁要分析其抒情特点、情感的内容以及思想精髓等等。
  朱自清的《背影》是叙事、抒情一体的文章,学生通过阅读已经对文章的感情线索有所掌握,但是有的地方,学生的理解还有些欠缺,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分析。
  没有问题的分析是漫无目的的,在分析之前,教师要进行有效设问:“作者为什么以背影为题?针对文章,谁能说出背影这一词汇的引申及象征意义?”带着问题的分析,使学生的思考有的放矢,为文章中的留白填充色彩。
  通过深刻的分析,学生发表自己所填充的色彩:“父亲为我买橘子的时候,我看见父亲吃力蹒跚的背影,这使文中的我感动。当父亲走的时候,我又看到淹没在人潮中父亲的背影。在读信之后晶莹的泪光中我又看到父亲的背影。文章将叙事镜头多次对准父亲的背影,所以该文以背影为题。”学生在分析的时候将背影连起来,对文章更能有深刻的体味。
  针对“谁能说出背影的引申意义”这一问题,学生填充空白的空间变得更加自由,这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以背影为题,象征着父亲渐渐衰老,在岁月里越走越远;也象征着父亲的爱不张扬,总会以缄默的背影叙述关于爱的一切”等等。这样一来,课堂变得丰富,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也受到其情感的涓洗和教化。
  三、复述过程中教化意义的导申
  只有形成了清晰的记忆,人们才会将所看到的、读到的复述下来,相反,只有试着将其复述下来,才能对其轮廓进行清晰的记忆,然后顺着记忆的辙线添枝加肉,进行细致的铭记。尤其是对学过的课文的记忆,复述这一方式的作用更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为了改变由于考试大多数并不涉及到对现代课文内容的记忆,学生在学完一课之后,将课文内容完全抛在脑后,逐渐淡忘,教师应该针对具有情节特点的课文,进行复述指导,让学生对情节进行总结复述,让其像烙印一般存在在心里。
  这样一来,学生的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对故事的把握能力都会有所提高,同时,还会对课文进行再次切入地理解,受到教化洗礼。这就是所谓的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又何况是针对文本进行复述。
  比如,在讲解契柯夫的《变色龙》后,可由学生来将小说故事情节经过复述出来,在复述的过程中,学生简明扼要地从文本文字的血肉中抽出小说故事的经脉核心,就是所谓的故事轮廓,并对其进行记忆。由此,故事反复在学生的头脑中被打碎、被瓦解,然后以原文为本,不改其意地进行简明连接、建构。
  故事的大致脉络走向不变,只是多余的血肉被剔除了。学生形成了清晰的记忆,并在对故事进行反复锤炼的过程中,对文本的讽刺意味又进行深层次的了解,更加理解契柯夫笔下所刻画奥楚蔑洛夫穿大衣这一细节以及其对狗的几次态度变化的作用和意义,更加强烈的感受到小说中人物的那种专横跋扈、见风使舵、欺下媚上的嘴脸,教化意义在课堂中得以形成。
  文本中所承载的教化意义高于单纯的说教,它是存在在文字表层及深层的魅力元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文学修养,为学生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提供保证。所以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既探求到文章表层的教化意义,又要探求到隐藏在文章深处的意蕴价值,让语文课为学生的道德养成领航。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育才中学(226300)
其他文献
学生怕写文章,究其原因是学生不知道作文中“写些什么”,也就是在写作素材的选择方面遇到了困难。笔者对七、八、九三个年级10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有近80%的学生怕写作文,其中
为了克服微米铁重力沉降,提高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效果,选用黄原胶(Xanthan gum,XG),以其不同的投加配比(0~6g/L XG:10g/L Fe),对微米零价铁进行了表面改性,系统研究了改性
根据东营城区内建筑物较多,环境干扰较大,地下构造复杂,断裂非常发育,目的层埋藏深,资料信噪比较低的特点,以地震老资料和钻井资料为基础,建立地震地质模型,利用射线追踪技术
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低下成为制约教学成效的重要因素。作为语文教师,应当对此进行分析研究,寻找根源,采取措施,实现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个永恒的信念,奏响了北方冬天优美的乐章;一个冰封大地的季节,你铺天盖地地从季节的深处飘来,潇潇洒洒,纷纷扬扬,在天地这本稿纸上,洒下了一首首壮丽的诗行。
以浮游植物量、浮游动物量、营养盐浓度(包括无机氮和无机磷)以及碎屑量为生态变量,在HAMSOM水动力学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了1个三维浮游生态动力学NPZD模型.采用此模型研究了渤
期刊
阅读是主体对文本的主体性解构过程,虽然初中学生因知识基础和阅读经验等不能全面解读文本,但教学中也不能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混凝土开裂使得环境中腐蚀离子能快速渗透到内部并诱导钢筋混凝土腐蚀.研究了防腐剂对混凝土抗裂、收缩与抗硫酸盐腐蚀性能的定量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防腐剂使得混凝土28d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建构高效的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呢?只有读书,才能建构语文高效课堂。本文从课前预习、课堂训练、课后拓展三个方面着手,思考了读书促进语文高效课堂的问题,希望对语文教学有所补益。  一、预习导读  问题设计,读书解惑。应对预习,要讲究预习策略。在设计导学案时,要精心设计预习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启读书旅程。预习问题的设计要有指向性,即指向课标、课堂读书活动和学生的读书需求。预习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