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课外语文·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shui80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群文阅读是当下小学语文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教学中已得到广泛的运用。本文在分析群文阅读教学的教学意义的基础上,依据小学语文课堂实践,总结多元化的阅读教学策略,促进小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教育;语文课堂;创新思维;培养方法;能力探索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群文阅读是近几年新兴的一种阅读教学实践。所谓群文阅读,就是在单位时间内,教师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一、实施群文阅读的教学意义
  (一)有利于增加学生的阅读数量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倡“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从我们目前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对语文科目的重视程度来看,现实生活中学生实际的阅读量与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目标有很大的差距。对于缓解目前存在的阅读量不足的状况,群文阅读相对来说是比较科学的方法。群文阅读主要是教师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这样就既能保证学生阅读量的提高,又能保证学生所读文本的质量。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方式相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具有明显的优势。群文阅读主要是围绕某一议题,在多篇课文中选择相关的内容展开教学,以达到以一带多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起到提高鉴赏能力的作用。
  (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新课标中位于读、写、听、说四项能力中的前两位,可见其重要性。阅读能力是写作能力的前提,只有在保证一定阅读量的前提下,学生的写作能力才会得到提高。“以读促写”是将读写相结合的最佳方式,使学生的两种能力都得到提高。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就是以多篇课文作为教学文本,这样,学生的阅读数量将大幅度增加,对同一类型文体中的人物形象、写作手法等内容的掌握得更为扎实,在写作中也能灵活运用。
  二、群文阅读的教学策略
  对于群文阅读,教师可以采取多元策略,促进学生的提高。下面以李莹老师讲授的《童趣》一课为例,梳理教学策略。
  (一)依据学情选择议题
  在设计议题时李莹老师依据学情,她所选定的文本均涉及作者孩童时期因好奇心强而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初读文本时就能感受到学习内容的趣味性,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
  (二)依据内容相关性选择文本
  群文阅读就是围绕一个议题对一组文章进行探讨从而达成共识,文本的选择对课程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群文阅读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单单局限于一種体裁,不同体裁的内容也可以进行整合,形成一个文本展开教学。即使是课外的文本,只要议题相关,也可以组成教学内容的文本。因此,根据文章内容的相关性来选择文本是解决文本范围广、体裁多的一个高效的办法。以李莹老师设计的“童趣”为例,李老师在设计教学时选择将《表里的生物》 《冬阳 童年 骆驼队》《挖荠菜》三篇作为一个文本进行教学。常规教学中并不相关的三篇课文,经过李莹老师别出心裁的解读,找出文本中的共性,则成了一个成功的群文阅读文本。
  (三)依据教学特点设计问题
  群文阅读中的问题设计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课堂开始,教师设计的问题应该具有综合性和比较性,群文阅读的一个特点就是几篇课文同时阅读,耗费的时间比较多,前后课文时间间隔比较长,如果教师在阅读前不给予学生一些问题,学生可能就会出现遗忘的现象。这就要求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尽量提出一些综合性或者比较性的问题,避免出现课堂环节衔接不连贯的问题。 比如,李莹老师设计的问题就符合综合性原则,即让学生描述课文分别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再概括出文章的共性。这样就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说出了本课的特点,既达到定格组文特点的作用,又使学生小有成就。
  (四)传授学生阅读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某种程度上,方法可能是更重要的。教会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是帮助学生增加阅读量的当务之急。在带领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时,第一遍阅读:采取快速默读的形式,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意,考虑各文本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第二遍阅读:侧重于文本当中自身觉得有特色的部分加以分析。只有在掌握之后,学生才能真正立足于课内,放眼于课外,得益终生。
  李莹老师以“童趣”为议题的这一教学设计中,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在教学目标中设定了带领学生学习并运用鱼骨图这一工具的部分。李莹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渗透,使学生在课堂中自然地掌握了一种学习的方法,这样也就真正做到了授之以渔的目的。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运用群文阅读教学法不仅能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而且还能确保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提高,这也正是语文教学改革真正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2).
  附 注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课题名称: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群文阅读大规模推广实验研究;项目编号:FHB160575)
  (编辑:马梦杰)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思路的提出和新课程理念在众多学校的普及,在教育层面关于如何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逐步获得新的灵感。其中“情境教学”的教学思想,因其能够充分地营造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的积极性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认可,情境教学的注入大大吸引了学生对于课堂的注意力。对于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而言,通过教学情境的精心设计,能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更多的可能性去探索文字之美。情境的设置,增
【摘要】我们在解读文本的同时,也要解读文本中一幅幅精美、有趣的插图,认真揣摩编者的意图,让每一幅小小的插图都“动”  起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小小的图片中了解精彩的世界,使插图亲近文本,亲近孩子,亲近我们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插图;语文课堂;文本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日益丰富的语文课程课外学习资源,如工具书、各种
父亲卧病不起,已近两年了。虽身不能动,口不能言,但他思维清晰,因此整日困闷不堪。八年前,他第一次因脑溢血收到病危通知书,其间又犯过两次,后遗症愈发严重,但庆幸的是生活尚能自理。然而这一次,却没有奇迹发生,果如医生所断言,父亲再无下床的可能。一身沉疴旧疾的母亲照料起他,力不从心,我能做的也唯有每天早晚抽时间回老家,给他洗漱擦拭、揉捏拍打一番。经年累月的卧床,不仅让原本还算壮实的父亲日渐消瘦,还不断侵
在歌曲《以梦为马》中,中国体操队的肖若腾有一段精彩的说唱。歌词是他自己写的,也是这些年他运动生涯的真实写照:“其实没有时间思考,要去争取每分每秒,从4岁练习体操,到7岁独身住校,无论金牌或是银牌,都是我的骄傲,既然要做,那就做到意想不到……HIPHOP它是我的喜爱,但它不是我的工作,不像是体操比赛,没有对错,无需通过,只是把我想说的,全都对着你去诉说,如果还有梦想,就请你现在去做,行动起来不怕失败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精读课文常常是语文老师教学的重点,一篇篇课文仿佛是优美迷人的风景让人驻足欣赏留恋,而略读课文似“鸡肋”一般,长期处在可有可无的地位,它的价值常常被人忽略。其实略读课文的作用很大,本文就略读课文的有效性教学进行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略读课文;阅读方法;读写结合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从三年级开始,语文教材中就分为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精读课文常常是语文
你见过一座能吃到嘴里的小镇吗?  在英国的西约克郡,有一个名叫托德摩登的小镇。它虽然没有优越的地理位置,人口不过2万,却因一个令人神往的标签“可以吃的小镇”而火爆全球,吸引了大批的游客。  走进小镇,就走进了一个别有洞天的花草世界。小镇所有的公共空地,都种满了蔬菜、瓜果、花卉和草药,甚至包括荒芜的花园、警察局的门前、墓地、保健中心等。无论当地居民,还是外地游客,渴了,饿了,都可以随时采摘路邊的瓜果
【摘要】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然而目前小学生普遍存在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某辅导机构小学三年级作文,总结概括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关键词】小学生作文;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重要方式,作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语言组织运用能力、表达技巧,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写作,学生的语言
我爱读书,也爱喝茶,书香悠悠,茶香缕缕,伴我流年的好时光。  小时候,在姥姥家生活,姥爷爱读书饮茶,姥姥爱养花做美食。每每回想那时候的生活,是那么快乐美好。退休在家的姥爷每天早早起来,姥姥已烧好热水,为姥爷沏好一杯茶,自己顺手也倒了一杯。顿时,馥郁的茶香扑鼻而来。姥姥手艺高超,早餐自然也是丰富可口好吃的。饭后,我在院子里玩耍,姥爷戴着老花镜读书,姥爷珍藏的书籍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四大名著,受其熏陶,
【摘要】《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教育;微笑;课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案例背景  轩轩,是开学就备受“关注”的孩子。不知是先天还是后天的因
【摘要】“送别诗”是表达诗人离情别离的诗歌,古往今来广为传诵,本文通过对两首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的意象、情感进行分析归纳,以达到对“送别诗”的深层解读。  【关键词】送别诗;意象;意境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一、小议《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一)解标题  “之”動词,讲成“到、去”。  (二)解诗歌  1.故人西辞黄鹤楼。  “故人”是老朋友,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