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四”是张有故事的纸

来源 :中华手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ian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造纸作坊『遗址』上重生的铅山连四纸,美丽如昔。其喜忧参半的现状,注定还会在将来演绎更多曲折的故事。
  铅(yán)山,隶属于江西,是武夷山下的一个小县城,这里林海葱茏、翠竹绵延。1200多年前,当地人以竹为主料,加入山泉、阳光、雨露和时间等辅料,制作出一种洁白莹辉、细嫩绵密的纸,名曰“连四纸”。
  翻开《辞源》,可以看到有关连四纸的记载:“白,质细,经久色质不变。旧时,凡贵重书籍、碑帖、契文、书画、扇面等多用之。产江西、福建,尤以江西铅山县所产为佳。”与其他古纸相比,连四纸防潮、耐热、保存时间长,素有“千年寿纸”之美誉。
  寻访浆源村
  浆源村是连四纸的原产地,也是它的重生地。从县城出发向南,车行两小时便可到达。这里原是一个安静的小村落,自恢复连四纸生产后,浸塘、洗塘、水碓、大煌锅等造纸设施相继修建,随处可见造纸匠人忙碌的身影,整个村子都变得热闹起来。
  见到连四纸的传承人章仕康时,他正在造纸作坊里抄纸。章仕康个子不高,看上去和蔼、朴实。一双沧桑的手,记录了他对连四纸的痴情付出。今年44岁的他15岁就跟着父亲进入村里的造纸厂,当了一名抄纸学徒工。“抄完一槽纸浆,要站八九个小时,经常累得直不起身。”虽然辛苦,但章仕康一干就是十多年,从一名学徒工成长为一名抄纸熟练工,完全掌握了抄纸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和要领。
  未成绿竹取为丝,三伐还须九洗之。
  煮罢煌锅舂野碓,方才盼到下槽时。
  双竿入水搅纷纭,渣滓清虚两不分。
  掬水捞云云在手,一帘波荡一层云。
  虽然读书少,但这首清代田园诗人程鸿益所作的《铅山竹枝词》,章仕康却能倒背如流,因为它描述的正是铅山连四纸的制作工艺。
  小满前后,选刚出一两对枝的毛竹,砍下,放在山上的阴凉处,晾十天左右,运下山来,堆放整齐,压实,再引来山泉水不停地淋洒。三个月后,再开始剥竹丝、槌丝、洗丝、榨浆……一张质量上乘的连四纸,从备料到成品,要经过72道古法工序,耗时一年时间方能完成。一年的风霜雨雪,一年的阴晴昼夜,一年的日晒夜露,一丛丛翠竹变成了一张张洁白绵密、永不变色的纸。
  浆源村上了年纪的老人们常常会说起清末民初时连四纸的辉煌。那时,全县生产连四纸的纸槽有1400多个,仅浆源一个村就有近百个,每年外销连四纸20多万件,北京的“荣宝斋”、上海的“怡太”、“恒通”等都是专门经营铅山连四纸的大纸号。然而,随着机制纸的出现,连四纸工序繁琐、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的“弊端”日益突出,最终不可避免地衰落了。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纸都”铅山已经无人再制作连四纸。章仕康所在的浆源造纸厂倒闭后,为了生计,他也远走他乡务工,连四纸,成了他内心深处的痛。
  在“遗址”上重生
  2006年6月,铅山连四纸制作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这个好消息传回铅山,有一个人特别兴奋,他就是江西含珠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鄢中华。和章仕康一样,鄢中华也是铅山本地人,是听着捶丝、捣浆、抄纸声长大的。“这些年虽然忙着做生意,但儿时的记忆经常浮现在脑海里。”听到这个好消息后,鄢中华知道重振连四纸的时机终于到了。
  “重建造纸坊,恢复古法连四纸生产。”尽管在决策之初就充分估计了难度,但项目开始实施后,难度之大还是超出所有人的预料。由于长期中断生产,铅山县境内所有的连四纸作坊都成了“遗址”。此外,由于连四纸制作技艺从来都是口传心授,除了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寥寥数笔的记载,再无任何文字资料。鄢中华好不容易找到全县仅有的四位连四纸传承人,但他们年事已高。其中,唯一一位掌握纸料制作这一关键环节的翁仕新,当时已经84岁。“如果再不争分夺秒,将会遗憾终生!”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压在鄢中华的心头。
  很快,一条连四纸生产线在浆源村原作坊遗址上建了起来,并用村民家里保存的20年前的原料按整理出来的古法工序开始试制。半年后,第一张样纸被制作出来。然而,当把样纸送往西泠印社鉴定后,在克重、色泽、抗拉性、PH值等多方面均不合格。这样的结果就像给鄢中华泼了一盆冷水,他迟疑了,前后数年奔波,上百万元的投入,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连四纸制作技艺到底能不能恢复?还继续多久?多少个夜晚,他都无法入眠。
  “再搏一回!”性格倔强的鄢中华不想就这样认输。接下来,他除了整理老造纸匠人的经验外,还争取到西泠印社的技术支持,并和上海复旦大学文博系合作,共同进行技术研发。改进、送检、再改进、再送检……在之后的两年时间里,鄢中华与西泠印社“纸来纸往”近百次。
  “成功了!”当西泠印社的权威鉴定结果出炉后,鄢中华激动得差点喜极而泣。他又将样纸送往国家图书馆鉴定,结果表明,送检样纸的各个指标均高于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古代连四纸。
  铅山连四纸终于获得了重生!含珠实业有限公司被西泠印社列为连四纸定点生产基地,国家图书馆以及国内几家著名古籍出版社也把铅山连四纸作为修复、印刷名贵古籍的首选纸。
  更好地传下去
  章仕康又拿起了抄纸网,而且还成为铅山连四纸的国家级传承人。在含珠实业有限公司的造纸车间里,他在一群年轻人的围观下示范着抄纸要领,随后再一对一地耐心指导。“在抄纸这个环节,我已经带出了20多位年轻徒弟。”章仕康用自豪的语气说。
  曾经因连四纸的衰落而失业的章仕康,深知“72道古法工序”是把双刃剑,在确保纸品质量的同时,也因为工序过于繁琐,并且全为人工操作,导致产量偏低,成本过高。“古法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如今可以做一些整合。”为此,他通过探索,将传统的双人吊帘抄纸改为单人吊帘抄纸,并且将机械化操作引入连四纸的生产环节,比如用机器取代传统人工槌打获取竹丝的方式,明显提高了生产效率。去年,含珠实业有限公司的连四纸产量达到了4万刀。
  然而,光卖纸并不是鄢中华的目标,他还要将连四纸产业再延伸。江西有非常灿烂的历史文化,也是古籍文献大省,遗憾的是,却没有一套文献丛书来集中展示。由“连四”这张“有文化”的纸,鄢中华想到了另外一件同样“有文化”的技艺——雕版印刷术。“如果将两者结合起来,用古老的雕版印刷术在连四纸上印刷古籍,这是多么风雅的事,并且为这两项技艺还原了生存的土壤。”鄢中华说。不久,《紫阳遗墨》、《董仲舒集》、《稼轩词》等近十种精美的线装书相继出版上市。
  走进鄢中华新建的古籍线装书印刷厂,雕版工和印刷工正各自忙碌着。从展示室的书架上取下一本装帧精美的线装书,打开函套,轻轻翻动书页,一阵阵沁人心脾的墨香迎面扑来,让人爱不释手。
  虽然线装书市场前景看好,但鄢中华十分清楚,人才奇缺仍然是连四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难题。当前,制浆、抄纸、焙纸等几个关键工序的工人,年龄普遍在40岁以上,虽然不停地在招年轻人,但他们大都坚持不了多久。从2011开始,鄢中华联合铅山县职业中学开设造纸工艺班。精美的招生简章倒没有少发,章仕康也期待着到学校去给学生讲课,但是四年过去了,一名学生也没有招到。
  从造纸作坊“遗址”上重生的铅山连四纸,美丽如昔。但20年后,当这一批造纸工人退休了,谁来传承?
其他文献
上翻的白眼、露金牙的大嘴、傻傻的坐姿,这是雕塑家朱映安创作的河马雕塑家居艺术品,它们的每一个姿态与眼神都是艺术家对当下社会现状的独到认知和敏锐感触。这些五颜六色的河马由玻璃钢制成,虽然有着厚厚的皮肤褶皱,但背部线条却柔美饱满,让笨重的河马有了憨态可掬的艺术美感。  经过艺术创作的河马雕塑,可坐在柜上,趴在桌上,用小且犀利的眼神瞧着你,凶猛的野兽也变得萌萌哒,成为现代家居生活中一件有趣的装饰。  英
在台南市某高中校门前,站着一位即将应考的学子,他的胸前挂着一个醒目的瓶形吊坠。透明的瓶子装着一片金箔做成的羽毛,羽毛立在一颗红玛瑙珠子上,微微舒张,轻盈得仿佛要隨时飞起来。这个吊坠有一个非常应景的名字——轻翼就中,它是台湾著名纸雕大师陈一中的作品。许多台南的家长会买陈大师这种金箔工艺品送给孩子,他们觉得这能为孩子的升学讨一个好意头。  作为台湾纸雕协会创会理事长、台南陈一中纸雕馆主人的陈一中,自1
热爱生活的女艺术家以神奇的想象力,塑造了一系列不存在于世的奇幻生物雕塑,带领人们进入超现实的魔幻之旅。  “看见它的第一眼,我屏住了呼吸。”初见埃伦·朱厄特(Ellen Jewett)的动物形态雕塑,有人发出了这样的感慨。颓败的狐狸骨架里嵌满了鸟笼和齿轮等物件;形态逼真的金鱼身上长出绿色的枝桠;双眼灵动的兔子骨架被藤蔓包裹,上面落着黄色的蝴蝶……雕塑出的动物真实又怪异,仿佛美好的童话故事里,女巫念
27年,在与鞋为伴的路上,农家姑娘刘琼英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蜕变,由她一手打造的sheme也成为首个登上国际时装周T台的中国高端女鞋品牌。  刘琼英总是很忙,爱穿12厘米高跟鞋的她走起路来风风火火,仿佛娇小的身体里蕴藏了无限的能量。“做鞋就像谈恋爱,没有激情可不行。”这场“恋爱”,她一谈就是27年。想起了她的一张照片:双手捧着一双sheme鞋子,面带微笑,那含情脉脉的眼神,就像望着恋人的脸。  东方文
什么是中国设计?  随着2014北京保利春拍中响亮的锤击声,答案已有分晓。“看见造物”设计总监、设计师、雕塑家卢志荣的作品“看见·戏石屏风”以80万元的全场最高落槌价惊艳四座,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此外同去竞拍的还有“看见·听园提盒”、“看见·提方茶器”、“看见·木玉首饰”等5件作品,均以精湛上乘的工艺以及独特的东方现代美学受到众人追捧,掀起了拍卖会上的高潮。  “看见造物”艺术总监、独立音乐家朱哲
传统老字号承载着中华古老文明,但在现代商业文明的冲击下,许多老字号因为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纷纷沉寂甚至消失。“内联升”无疑是老字号里的一块金字招牌,不但在全球化商业环境下稳健发展,最可贵的是,仍然不折不扣地保持着传统技艺。    老字号的故事    清朝咸丰三年(公元1853年)的一天,北京城繁华的东江米巷(后来的东交民巷)鞭炮齐鸣,一家豪华气派的布鞋店开张了。像那个年代众多鞋店一样,采取前店、后厂
“戒骄戒躁,在缓慢的时间里努力把自己手中可控的事一点一点做到最好,成为做每一件事的起点,这是玻璃教授于我的最重要的一课。”  对杜蒙来说,2009年的美国之行改变她之后的很多生活轨迹,最重要的,就是她毅然放弃在北京的平面设计工作,到美国学习玻璃艺术。“当走进正在举办玻璃艺术大师戴尔·奇胡利回顾展的旧金山笛洋博物馆,看到那些美轮美奂的玻璃艺术品时,我被深深地震撼了,几乎没有考虑,当即做出这个决定。”
甘南藏区牧民们在山谷间建立了工厂,开始自己挑选牦牛绒、纺线、染色、设计,在木制的织布机上织造。这些不插电、纯手工织造的精美围巾和披肩,被欧洲二十几家顶级品牌时装店订购,然后贴牌作为自己的产品,放在门店里以650~1300欧元的价格出售,并大受欢迎——其中既有号称“法国最时髦男装店”的Arnys,也有“当代手工艺大师”爱马仕。  这间工厂,叫做诺乐(Norlha),创始人德成(Dechen)是一个美
在缤纷多彩的手工世界里,爱好者们愉快地玩耍着。从五彩斑斓的拼布中,去感受不同材质结合带来的奇妙;从硬朗线条的皮艺里,去体验个性张扬的匠人态度;从繁花似锦的刺绣中,去聆听缝纫机穿刺的声音;从清新可爱的羊毛毡里,去分享欢乐童趣的温暖世界……种类繁多的DIY项目让人眼花缭乱,这个秋天让你玩个够!  DIY互动人气高  十月的上海,是晴朗明媚的好天气,位于徐汇区的东亚展览馆迎来了一场手工盛宴。由上海毅展展
清晨弥漫着些许凉意,老街柴桥店铺的大门自然开得迟些。早上八点钟左右,秤店的拉栅门像往日一样“吱嘎”一声拉开,企盼着每日的第一笔生意。这是柴桥街唯一一爿([pán])制木杆秤的店,它坐落在宁波北仑芦南社区薪桥南路。店内临街摆设一张工具桌,三面内壁挂满了各种规格的木杆秤;有大小钩子秤,长短不一的铜盆秤,还有落地排列的电子秤等,可谓琳琅满目,任凭选购。  女老板郑银娥今年67岁了,却依然一头乌黑的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