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 科学发展

来源 :景德镇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uximu198404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明清景德镇高档艺术瓷发展的成功经验对当代科学发展有积极的启示意义。明清官窑瓷的精品意识、创新精神、领导才华等;民窑内销精品瓷的与时俱进、分工合作、行业自律等;民窑外销精品瓷的开放理念、中外合璧、异地加工等经验,为景德镇高档艺术瓷的发展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高档艺术瓷 明清景德镇 当代 启示
  
  引言
  
  明清时期的景德镇居于中国瓷业的鳌头地位,无论是高档艺术瓷的质量还是数量都远远超过其他产瓷区,产品行于九域、施及外洋,成为举世闻名的瓷都。当代景德镇尽管在高档艺术瓷生产的许多方面仍然领先于其他地区,但与明清时期的繁荣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很多问题,面临着如何持续发展的问题。当然,今古景德镇在政治、经济、文化及国际背景方面存在复杂差别,明清景德镇瓷业的称雄天下是一段不可复制的历史,今天的景德镇不可能复古式仿效明清做法,但我们从明清时期景德镇高档艺术瓷的成功发展中可以深入挖掘出具有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的有价值的经验,并给当代景德镇高档艺术瓷的发展以积极启示和借鉴。
  
  一、明清官窑瓷的成功经验对当代的启示
  
  1 精品意识
  明清景德镇官窑居于高档艺术瓷的最尖端,代表着中国瓷器制作技艺的最高水准。明清官窑瓷的制作涉及到皇帝、宫廷画师和匠人、地方官员、地方最杰出陶瓷工匠等等,体现的是中华民族社会各阶层的集体智慧,是一种精英文化,是中国陶瓷文化最杰出代表之一,任何怀疑、轻视甚至全盘否定官窑瓷艺术性的看法都是错误的。官窑瓷精益求精,为达到质量要求不计代价,甚至不惜将其砸碎掩埋,其体现出来的精品意识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当代景德镇人应当借鉴明清官窑的精品意识,上下同心、群策群力,并应多向其他高水平的艺术瓷产区和陶艺家学习交流,力争使景德镇高档艺术瓷在艺术性和工艺性方面都走在全国的最前列,使景德镇高档艺术瓷成为当代中国精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创新精神
  除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品质外, 明清官窑瓷还有一个显著优点在于不断地追求创新,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封建时代的保守僵化。在明清时期,官窑瓷创造了难以计数的前所未有的精品艺术瓷品种,特别是乾隆时期达到锐意求新的鼎盛时期。诚然,官窑的创新是有其局限性的,通常受控于宫廷和官府,但我们必须看到,官窑优秀工匠在能力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使他们能够胜任宫廷或督陶官的各种奇思妙想,因此,这种创新是建立在高超技艺基础之上的,是官窑瓷得以持续创新的源泉。明清官窑不拘一格、锐意创新的精神也是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家最需要继承和学习的品质之一。
  从创新角度来讲,当代景德镇高档艺术瓷虽然也有很多革新和创造,但从总体上来讲其创新仍然是不够的,甚至是慢于时代节拍的,而这一点常常为人所垢病。当代景德镇高档艺术瓷具有非常良好的发展基础,陶瓷艺术家的技艺也相当高超,因而,我们需要有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勇于创新求变、突出重围,创作出更多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来。目前景德镇已经提出了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战略,标志着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创新时代即将到来。
  
  3 领导才华
  从明清官窑发展史来看,各时期官窑的发展水平是非常不平衡的,甚至出现无官窑时期。官窑发展的巅峰时期当属清代杰出的督陶官唐英管理时期。唐英在雍正、乾隆时期奉旨督理景德镇官窑生产,其管理的官窑被称为“唐窑”,取得了空前绝后的巨大成就。“唐窑”的成功有多方面原因,但唐英的领导才华是最重要保证。唐英曾与工匠同吃住三年,对瓷器制作极为熟谙,非常体恤下情。唐英工作非常勤勉,并且敢于创新,常常“出于意旨”,改革工艺,鼓励工匠的创造精神。乾隆二十一年,唐英去世,官窑就每况愈下,足见唐英的巨大个人影响力。
  封建时代尚且有唐英这样极为优秀的领导人,使景德镇瓷业如日中天,在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相信会有更多的好干部来领导景德镇瓷业,支持和促进景德镇高档艺术瓷的繁荣发展。
  
  二、明清民窑内销精品艺术瓷成功经验对当代的启示
  
  1 与时俱进
  追随时代审美时尚,迎合社会上层人士的需要,是明清民窑内销精品艺术瓷的一个显著特征和成功之处。民窑精品多以官窑为楷模,因为宫廷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全国的时尚潮流中心,而官窑瓷得风气之先,代表着瓷器审美发展的方向,因而,紧随官窑能避免落后于时代。同时,民窑精品也常常迎合文人士大夫阶层需求。文人士大夫阶层是精品瓷的主要消费者,即使是明清商人阶层其文人化倾向亦很显著,例如徽商即是典型的儒商。明清民窑精品彩绘往往取文人画意就是这个原因。正是这种与时俱进的主动精神使民窑精品瓷能畅销各地。
  当代景德镇高档艺术瓷同样需要与时俱进,景德镇陶瓷艺术家们要牢牢把握国内陶瓷艺术乃至整个艺术界发展潮流,加强与各地的交流,多渠道获取需求信息,努力设计和创作符合时代发展,具有鲜明时代精神的优秀作品,只有这样,才能使自身立于不败之地。
  
  2 分工合作
  明清时期景德镇民窑数量是相当惊人的,生产精品艺术瓷的为实力雄厚的大型手工工场,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也为了寻求更大的发展空间,各大型工场都在不断地进行着技术革新,努力提高生产效率和效能,力争生产精品的同时减少成本和劳动时间。为了追求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在原料制备、成型、装饰、烧成等各个环节不断革新,促使景德镇瓷业分工愈来愈细密,明末时主要工序即已达到七十二道,画者画而不染,染者染而不画,最大程度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分工合作成为明清景德镇瓷业最重要的制胜法宝之一。
  当代景德镇艺术瓷承袭明清时期分工合作的优良传统,每件精品艺术瓷实际上都是许多人的智慧结晶,也正是这种分工的细密吸引了大量外地陶瓷艺术家前来学习和定制作品。分工合作是景德镇手工制瓷高度发达的产物,这份优秀文化遗产不能丢弃,任何贬低分工合作的看法都是错误的。不少人认为必须从原料制备直至烧成都由一人完成才算真正陶艺家,并借此轻视景德镇陶瓷艺术家,这实际上是不了解景德镇制瓷史造成的误解。
  
  3 行业自律
  行帮控制是明清景德镇民窑的一个突出特征,这也是手工业城市常见的现象之一。行帮的封建性和落后性当然毋庸置疑,但其也有一定的积极性颇值得当代学习和借鉴,如技艺传承、体恤贫民、开办教育等等,而最重要的作用是稳定和自律行业发展,从这种作用上来讲,明清行帮就类同陶瓷协会,只不过分的更细,约束力更强。明清景德镇民窑工匠人数众多且绝大多数来自外地,不同地籍、不同行业之间既有协作,同时也伴随着大量对立和冲突,因而需要行帮控制并制定帮规制度加以约束,以起到管理组织生产、协调 分工、打击不法行为等,维护民窑之间的安定团结和稳定生产。
  当代景德镇也迫切需要这种行业自律,艺术瓷粗制滥造、恶性竞争、地摊式倾销等无序行为时有发生,严重败坏景德镇艺术瓷名声,影响景德镇高档艺术瓷市场的培育发展。景德镇陶瓷协会等组织应当担负起责任,勇于打击和约束害群之马的不当行为,努力使景德镇艺术瓷走上高档化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
  
  三、明清民窑外销精品艺术瓷成功经验对当代的启示
  
  1 开放理念
  明清景德镇瓷器确实开创了一个外销神话,数量巨大的景德镇瓷器远销世界各地,使世界人民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文化交流。明清景德镇外销瓷大部分为民窑精品瓷,试想,如果景德镇民窑没有一个开放包容的思想理念又如何能够实现出口外销的巨大成功呢?外销瓷品种中,除外商定制的品种外,还有许多是针对国外市场特意发明制作的,如晚明主要外销瓷品种克拉克瓷即是为外销欧洲市场而创造的新品种,而在清代,新创外销瓷的情况更为普遍。
  封建时代的民窑在远离海外市场的情况下能够具备如此胸襟和气魄是令人钦佩的,因为许多外销瓷是只销往国外,而国内并不使用的,存在着显著的文化隔阂。明清景德镇民窑尚且具有面向市场、跨越文化障碍的开放精神,当代景德镇在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下,更应锐意进取,努力制作高档艺术瓷,借助景德镇瓷在历史上留给世界人民的美好声誉,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2 中外合璧
  明清景德镇外销瓷的成功除得益于冰肌玉骨的卓越品质外,其文化传播上的成功亦是可圈可点的。明清景德镇外销瓷具有十分显著的中外文化合璧交融的特征,这样就使得外销瓷既能迎合国外审美习俗,同时又不失本民族气度。外销瓷中,完全仿造外国式样与装饰的是不多见的,或造型或图案,处处洋溢着中国传统文化气息,也正是这种民族气息使景德镇外销瓷散发出浓郁的东方文化气息。
  当代景德镇高档艺术瓷在面向国际市场时,也应采取中外合璧的成功模式。中外文化艺术融合具有无穷无尽的创造潜力,景德镇高档陶瓷艺术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扎根就必须加强设计能力,需要避免出现以下两种不良倾向:全盘仿古和全盘西化。
  
  3 异地加工
  明清景德镇深处中国腹地,由于封建束缚,除极少数传教士外,外国人是不可以深入景德镇的,这就给景德镇与国外之间的直接交流造成了巨大障碍。一部分广东客商购买未进行彩绘加工的景德镇白胎瓷器至广州,然后在与外商的直接交流中,组织工人进行彩绘,再外销给国外,从而更加迎合国际需求。这也给了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一个很好的启示。
  当代景德镇因地理位置仍然处在相对闭塞状态,无多少区域优势可言,给发展造成了一定困难。外地及国外有很多艺术家来到景德镇学习交流,而与之形成反差的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家却较少地前往其他地区交流,与国际的交流则更少,使世界对当代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面貌不甚了解。景德镇陶瓷艺术家完全可以在北京、上海、广州等这些中国开放最前沿地带设置工作室,从景德镇调运白胎,直接面对面地与国际艺术界、收藏界等人士交流洽谈,更好地将景德镇当代艺术瓷推介给世界。
  
  结语
  
  综上所述, 明清景德镇在高档艺术瓷所取得的突出成就和经验给当代景德镇高档艺术瓷的科学发展以许多非常有益的启示。如果把明清景德镇瓷业比作一个巨人的话,那么,当代景德镇就应该以此为基础,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发展,相信景德镇艺术瓷必将迎来更辉煌的明天。
其他文献
陶瓷艺术属于造型艺术,造型艺术主要靠造型来表现,人物写画意,主要靠笔墨来造型。笔墨要写真,真就是要写实,是真实感、生活味和时代气息。  瓷上人物首先应忠实描绘对象。所以要求作者必须掌握准确熟悉的造型能力。在这里“准”是重要的。一个人物的性格是与可视形象的具体性的表达分不开的。如果忽视人物形象的具体描写,就不可能充分表达人物的性格。  忠实对象和严格造型,并不是要求照相式的毫无取舍加工的自然主义的描
期刊
漫步在往昔的辉煌里    在2011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时,记者走进龙珠阁内的官窑博物馆,被馆内陈列的各个朝代的器物深深吸引。这些在御窑遗址出土的瓷片、窑具、窑砖,在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记者来到“十大瓷厂”陶瓷博物馆,看到馆内陈列着见证了新中国计划经济年代出产的各类瓷器——瓶、杯、碗、碟,或以粉彩装饰、或以青花点缀。“十大瓷厂”陶瓷博物馆以建国初期至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景德镇陶瓷为收藏
期刊
在当今奇光异彩,绚丽多姿的瓷艺世界里,清末传入我国的新彩可算是我国陶瓷美术创作中的一支新秀。  人物画则是以塑造人物艺术形象为目的的一种绘画形式,通过具体或抽象的人物造型、动态及内在联系来反映客观生活。人物画基本要求是准确的形体结构,正确的比例(这里是写实人物画,而非抽象作品),更主要的是在人物肖像上要有思想感情的刻划,能完美地展现人物性格和内在精神,这一切要着重于人物面部的刻画,以及人物之间和人
期刊
陶瓷艺术是我國众多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蕴含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气质和伟大的创造力,是中华儿女世代劳动的结晶。在史前的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有用兽毛做成类似毛笔的工具,在陶器上绘制动植物纹样和人形图案,朴素而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类的渔猎、采集等劳动产生的浓厚美学情趣。  首先构图是绘画时根据题材的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的组织起来,构成协调的完整画面。陶瓷绘画为视觉艺术,看一幅画,
期刊
王步(1898年-1968年),字仁元,号竹溪。晚年所作青花瓷常署陶青老人,江西丰城县人,其父名秀春,为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景德镇优秀的青花画手。1904年父亲逝世,王步只得随寡母返回丰城长湖老家并上私塾三年。1907年,9岁的王步在亲友的帮助下只身来到景德镇拜青花艺人许友生为师。五年后徒满出师。少年才智的王步在逆境中继续从事青花绘画。由于聪颖勤奋、刻意求精,很得顾主赏识。1919年陶瓷名家吴霭生发
期刊
一件件名家精品,让人震撼。5月1日至3日,由北京匡时拍卖公司举办的2011春拍近现代及当代瓷拍品巡展如期在我市御窑工艺博物馆开展,广大收藏爱好者纷纷前来一睹名家大师的精品佳作,不仅如此,展览还吸引了不少作品作者本人或后人前来参观。  据了解,北京匡时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型艺术品拍卖公司,在2011春拍中重拳推出了“中国近现代及当代瓷专场拍卖”,为让广大收藏爱好者近距离感受这些名家名瓷的风采,该公司
期刊
走进如今的建国陶瓷文化创意园,古柴窑遗址、古作坊群、设备厂房到现在的陶瓷创意工作室、艺术长廊、瓷展中心……各个历史阶段的陶瓷文化——呈现在世人眼前,可以说是景德镇悠久陶瓷文化的一个缩影。  建国瓷厂是全市最早建立的国营陶瓷企业,该厂生产的高温颜色釉荣获多项奖项,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为了进一步促进企业改制转型发展,该厂借助北京798创意理念,凭借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地理位置,进一步完善基础
期刊
“粉彩”装饰从清代开始在原“古彩”的基础上逐步演变形成。到了康熙、乾隆年间可说是到了兴旺阶段。从大量的资料和实物样品中可以看出清代这段时期,粉彩已不是原有“古彩”的那种用线不分浓淡,用色只靠几种颜色的表现形式,由原来古彩用线单调,无浓淡用色、无阴暗层次,演变成具有中国畫用色丰富,阴暗层次强,用线有浓淡粗细之分。花叶用广翠加以打底色,分出明暗层次,花头也巧妙地用玻璃白打底然后再用洋红、净苦绿、紫色等
期刊
陶瓷原本源于中国。但现阶段,我国陶瓷生产的水平却远远落后于德、英、法、日等国。影响我国陶瓷产品质量的原因很多,其中,落后的模具制作方法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国目前模具制作的流程大致有四个环节:1、模具工在得到设计图纸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石膏制作成阳模;2、再用石膏将阳模翻成阴模;3、再翻成硫磺模;4、然后制作生产模。整个过程复杂,而且由于材料的原因,每个环节都可能出现误差,误差的总和大于每一环节误
期刊
河南禹州神厘镇和江西景德镇作为我国陶瓷两大重要产区都存在着“炉钧”和“卢钧”的说法。这其实是我国制瓷工艺相互交流融合发展的结果。钧瓷与景德镇制瓷业之间可谓有着很深的渊源。    一、钧瓷工艺和艺术特征    钧瓷,始于唐盛于宋,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年历史, 自唐宋以后的帝王都把钧瓷列为御用珍品直到清朝才传入民间。唐玄宗立令“钧不随葬”,所以墓葬出土的文物中也甚为稀少。世界著名的各大博物馆虽有收藏,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