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说冰冷与温暖的夜画

来源 :颂雅风·艺术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yyangxi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作品也表现出“电影性”的特点,一幕幕场景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个神秘的故事,诱惑着观众去遐想、去猜测,隐藏在画面背后的种种可能性。
  如果给来自比利时的视觉艺术家汉斯·欧普·德·贝克(Hans Op de Beeck)的作品贴一个标签的话,那这个词肯定非“孤独”莫属。虽然汉斯的作品多种多样,包括了绘画、摄影、动画、雕塑、大型装置、短篇小说、舞台设计等等各种形式,表现内容也繁杂不一,但是贯穿作品始终,永恒不变的是汉斯所特有的那种独一无二深入骨髓的孤独。
  时隔5年,比利时视觉艺术家汉斯·欧普·德·贝克又一次在北京798常青画廊举行个展。此次个展以“夜画”(The Night Time Drawings)为题,名称来自于汉斯这次新创作的一系列水彩画。在这些作品中无论是壮阔浩瀚的星空,还是波涛涌动的海洋,无论是空无一人的庞大都市,还是有着美丽纹身的女人体,都无一例外地只见黑白。这些纯黑白的图像犹如“黑色电影”(Film Noir,一般具有基调忧郁、情绪悲观的特点)中的一幕幕场景,寂静无声的散发着神秘的气息。常青画廊展厅内部也被陈设成打印室的样子,黑色的沙发,灰色的墙壁,连地面上铺的地毯也是灰色的。画中的灰颜色蔓延出来,充满了整个展厅,当观众置身其中时,也仿佛被这灰色所紧紧包围,更加不可抵挡的是,画中所充盈的孤独感也随之浸染了观众的心。
  与09年汉斯在常青画廊举办的首展也是在中国举办的首展《默演》(Staging Silence)相比,此次展览的作品内容更加丰富。《默演》的作品都与舞台场景相关,《夜画》的作品内容则延伸至神秘莫测的风景、庞大的后现代大都市和各种不知名的人物。而无论是从构图还是从光影来看,这些作品也表现出“电影性”的特点,一幕幕场景似乎在诉说着一个个神秘的故事,诱惑着观众去遐想、去猜测,隐藏在画面背后的种种可能性。
  汉斯·欧普·德·贝克说道,自己会在所有的人都下班离开后,于夜间独自在工作室里创作这些水彩画。难怪观众会从这些作品中察觉到它们在创作过程中所浸染的夜晚的气氛与寂寞。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习惯了光怪陆离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习惯了大脑和身体都如机器零件般飞速运转,习惯了人与人之间的越来越密切的亲热与寒暄,少有人会停下脚步,也少有人会喜欢独处的寂寥,而艺术家汉斯绝非此类。他于夜间一个人在工作室里创作,反思着我们这个庞大的复杂的社会。他认为,“人类是一种凭着自己的臆想来设计周遭环境并以悲喜剧的方式生活其中的生物”。命运千变万化,但终究会抵达死亡,而我们存在的意义究竟为何物?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汉斯没有说出他得到的答案。但是,他的作品却清清楚楚的告诉我们,当汉斯思考这个问题时所体会到的苍凉寂寞。
  汉斯新创作的影片《夜间》(Night Time)被单独投射在水彩画展厅右侧的一个房间里。当观众赤脚进入的时候,轻缓的音乐声响起,像是层层涌来的海浪,又像是梦中的呓语。一支蜡烛亮起来,烛光轻轻摇曳,窗外的星星,房间内陈设的家具一件件清晰起来,故事开始缓缓讲述。画面一幕幕切换,有星空下涌动着浪花的海洋,有空无一人的林间小路,有拖着美丽羽翼的孔雀,有庞大的灯火璀璨的城市,也有熄灭了灯光的旋转木马,还有不知名的人的脸,脸上的皱纹或雀斑清晰可见……光影转换间,观众跟随着画面,或许惊奇,或许思索,或许只是简单的欣赏画面什么都不去想,但当影片的末尾又回到开始的那个房间,一样的窗外的星光,一样的房间内陈设的家具,而亮着的蜡烛缓缓熄灭了,画幕上出现了END的字样,音乐声也停止了。观众又一次感受到了来自汉斯心中的孤独。这种多愁善感的情愫慢慢的啮咬着观众的内心,如灰色一样冰冷的让人想逃离,而这种忧伤却又是宁静的温情脉脉的,让人宁愿沉溺其中而忘却了逃离。
  作品《手势》(Gesture)是一组装置在墙上的石膏雕塑,同样是陈设在灰色的展厅中。不得不说,常青画廊在这次的展览中将灰色用到了极致。手臂如真人一样大小,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的感觉,而这些手臂所做的动作也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一只手拿着盛放几颗蓝莓的盘子,一只手在镇定地写作,一只手轻轻的放在你的肩上,两只手捧着一种无名的东西,两只手拿着一封信在读……或许,每个人都熟悉这些手势,每个人也都有着对这些手势的不同解读,而不可否认的是,这些简单的动作中蕴含着丰厚的温暖的感情,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莫大的慰藉。汉斯·欧普·德·贝克坚信这些手势虽然微不足道,却拥有着无比巨大的力量,对于庞大世界中渺小的我们是一种温暖的救赎。
  在雕塑《池塘》(Pond)这件作品中,用石膏和吹塑玻璃做成的荷花静静地开放在池塘中黑色的水面上,灰色的荷叶,白色的荷花,与我们平常所见截然不同,却更加的圣洁,配以柔和的光芒,好像一首寂静的美丽的诗。与荷花池塘的自然不同,《吉他》(Guitar)则体现着人工的凌乱,一把吉他倒在地上,四周围绕着空啤酒罐、披萨饼盒子、手机、红酒杯和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椅子上还有着吃剩的水果,不由得让我们联想到在此地刚刚发生过的一场狂欢聚会。而此时此刻,狂欢的人们散去,只留下杯盘狼藉和不能再发声的吉他。椅子的一只腿生长成了一棵树,地下的杯子里也长出了树,光秃秃的树似乎是疯狂生长的寂寞。树干直直地向上伸展着,昭示着无穷的向上的生命力,而树枝上却没有一片叶子。这种鲜明的对比,使这种孤独感更加明显,不言一字,而直指人心,直到从观众的心里也长出这样一棵孤独的树来。在这个狂欢之后被遗弃的荒芜而庞大的世界里,我们该何去何从呢?艺术家汉斯又一次发出了对生命的追问。有几只蝴蝶停憩在树上和吉他上,寂静无声。
  展览还展出了汉斯的几张摄影作品,作品中同样也浸透着寂寞。摄影作品《虚空》(Vanitas/Variation)描绘了一个庞大的静物场景,各种各样的东西在这个场景中无规律的摆放着。有在汉斯的雕塑中多次出现过的光秃秃的树木,有绳子上悬挂的三角旗帜,有大大小小各型各状的瓶瓶罐罐,也有水果和食物。乍看之下,这件作品似乎不知所云,但仔细观之,就会发现隐藏在其中的作者的思考。人类的头骨,枝状烛台,空酒杯,敞开的书,和几只蜗牛。这些经典的物体在虚空派绘画中曾经无数次出现,现在也出现在汉斯的摄影中。面对汉斯的摄影,不仅让人想起圣经《传道书》中的句子:“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在绝对的死亡面前,一切浮华的人生享乐都是空虚、松散、毫无意义的。虚空派绘画曾经固执的一次次追问生命的意义而最终得到的回答只是虚无,而似乎汉斯也委婉的告诉我们,他得到的答案也是如此。生命是短暂的,欢愉是没有意义的,死亡是必然的。回过头去又一次观看汉斯的雕塑《吉他》,似乎可以印证我们的这种猜想。乐器吉他就像生命的短暂本质,树木和蝴蝶同样也象征着生命的虚无易逝。
  与各种斑斓的色彩相比,黑白色是最简单安静的,汉斯仅取黑白两色,却将人类的孤独感表现到了极致。在当代艺术喧嚣的今天,他的作品肃静而缄默,这或许正是他的魅力所在。汉斯的首展《默演》成功将汉斯推进中国观众的视线,而《夜画》则又一次以其细腻温情的诉说打动了观众的心。但稍显美中不足的是,《夜画》的整个灰色调的展览现场与汉斯的作品交融太密,难舍难分,包围吞噬了观众,观众很可能沉溺在这种无休止的情绪中而忘却思考。观众是否能在这种情绪中避免流于感伤,而去思考去读懂汉斯画面背后真正的孤独呢?如果不能的话,那么艺术家汉斯的孤独无疑会更添一分了。
其他文献
从成本来看,国内艺博会的成本肯定不及国外高昂,而国外艺博会的销售也不一定比国内好多少。盘算了几个艺博会,我似乎听到业界精英们的小算盘在噼里啪啦打得乱响,今年又有的好戏看啦。  今年1月的“艺术登陆新加坡”,启发了我“盘算”艺博会的念头。之所以说“盘算”是因为透过这场博览会,我看到了在业界精英们心中的小算盘。“艺术登陆新加坡”作为2015年的世界范围艺术博览会的首秀,延续了5年来的记录,吸引了197
期刊
如果这世界上曾经有一种灵感闪现过,其它产品都会变成将就,而设计不愿将就。  01 通向第四维度的时钟  / 22 Design Studio  混凝土是常见的建筑材料,来自台湾的22设计团队用混凝土做原料,打造了一款螺旋楼梯状的立体时钟“第四维度”。这款时钟分墙面钟和桌面钟两种,全部由手工制作,逐渐下沉的三角形混凝土切片形似楼梯,螺旋的楼梯让表盘纵向延伸,似乎沿着混色的楼梯走向了第四维度。不锈钢的
期刊
在皮兰,宁静的晚上实在是太像幻觉了,或许若干年之后我会以为这只是我的一个梦。这里的生活很慢,慢到我可以听到自己砰砰的心跳。  在微微颤动就会出一身汗的仲夏,我躺在12世纪遗存下来的阁楼里,墙壁已经发黄并散发着淡淡霉味,我怀疑这味道是从天花板角落中的蜘蛛网上散发出来的。不知被磨坊主多少后代躺过的高木头床是不是还跟几百年前一样舒适,枕在褪色的枕头上仿佛是靠在自己童年的脸庞上。从窗帘的缝隙一直望向墙上的
期刊
足够有想法的火花,不够有深入的研究是当下诸多展览的写照。但愿不会总是如此,因为惊喜总是在出现。手工是推动人类千百年来对美孜孜以求的力量,曾经它带来文明的辉煌与荣耀,如今,它依旧因其内涵而抖擞,因有人坚持而绵延。  如今这个愈来愈仰赖数字化的时代,对时代脉搏尤其敏感的当代艺术圈也毫不掩饰对所谓高科技的热衷,似乎一个展览不搞点多媒体的作品就不好意思叫做当代艺术展览。但是我们似乎很容易混淆“多媒体”与“
期刊
我发现城市里边到处都是工地,工地里的材料跟我的生活有天然的联系,我直接使用建筑工地,或者拆迁工地的材料,而且砖是最便宜,最容易拿到的材料,这对一个穷艺术家来说是一种很直接的方式。  ——林一林  时 间:2014年12月15日18:30  地 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贵宾厅  对谈嘉宾:  林一林(艺术家、“大尾象工作组”成员、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客座教授)  翁子健(亚洲艺术文献库资深研究
期刊
在两点一线,且没有电子产品荼毒的求学时代,是一本本书籍陪我熬过了那些沉闷枯燥的时光。校门口的小书摊,街道拐角处的租书屋,还有步行街尽头的大书店,皆是周末仅有的半日休息时间的好去处。无论是像《老人与海》这样的文学名著,还是像《野草》一样的散文诗集,或者《小王子》一样的童话故事,都让我爱不释手,恨不能一口气读完。  高尔基曾说过,读书能带给人无穷的知识,但有趣的乔·昆南却在《大书特书》中一反传统论调,
期刊
“天妒英才”似乎更能为那些艺术家令人唏嘘的人生增添几笔传奇色彩,但波兰女画家塔玛拉·德·兰陂卡(Tamara de Lempicka)却是个例外。  关于塔玛拉的一生,毁誉参半。有人批判她是“颓废享乐的社会蛀虫”,但也有人褒奖她是“特立独行的天才女画家”。  1898年,塔玛拉出生在波兰一个富有的资产阶级家庭,从小衣食无忧。16岁时,她发誓“此生只过奢华享乐的生活”。少年时期,塔玛拉曾跟随祖母到意
期刊
在双年展都企图“走向世界”的潮流中,台北双年展在大多数时候及时反思。紧跟“国际化”的主流又显得独树一帜。  9月13日,以“剧烈加速度——人类世的艺术”为主题的2014台北双年展迎来开幕。由于艺术生态环境的诸多不同,在国内,台北双年展并不如上海双年展和曾经的广州三年展那般风生水起,但这也不能说明它在大陆没有影响力。不同于大陆的文化走向以及多元的文化政策,让台北双年展具备了足够敏锐的艺坛风向感和独特
期刊
北京作为政治中心,方方面面都得受到官方空气的浓重包围。当普遍具有滞后性的官方美术机构介入双年展,就形成疑似“美展”的双年展。但若要办一个具有当代性的双年展,其命运大概就只能潦潦草草不了了之。  进入21世纪,中国苦于没有合法的、国际的、学术的当代艺术双年展的机会,致使许多艺术家只能主动或被动地迎合西方之所好。于是,在继“广州双年展”、“上海双年展”成功举办后,“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下简称“北京
期刊
本届CIGE也开始拉上了保利、匡时等拍卖业内的重量级公司前来搭台助阵,请来雅昌艺术网和知名艺术家推荐并推出了新锐艺术家展览,又增设水墨单元以作一次“华丽的变身”。  从2004年开始几乎每年一届的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经历初创时的兴奋、艺术热度焦灼等一系列演变后,如今已经成为一种稍显勉强的“存在”,不时地在一年中的某个时段出现,只不过,以往通常是春季,今年改在秋季。  10月9日晚,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