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戏曲博物馆:吴音兰韵,满庭芳华

来源 :莫愁·时代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dang_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晋会馆

  倘若赋水土以性格,苏州城大抵是悠扬婉丽的。坐落于平江历史街区的苏州戏曲博物馆(包括中国昆曲博物馆和苏州评弹博物馆),或许正是这种气场的溯源和钩沉。1986年苏州古城建成2500周年之际,苏州戏曲博物馆落成,与“传统戏”惺惺相惜。

昆曲声有形


  昆曲元素是苏州戏曲博物馆里的重头戏。作为汉族戏曲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昆曲从元朝末年“昆山腔”到明朝以后的“百戏之祖”,从新中国成立后经典曲目的创新传承到新纪元荣登联合国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步履斐然,俨然是东方艺术海洋里的璀璨明珠。
  为更好地保护与弘扬昆曲艺术,经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和江苏省政府批准,在原苏州戏曲博物馆的基础上,利用全晋会馆馆址,立项筹建”中国昆曲博物馆”。2003年11月,中国昆曲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昆曲的前世今生皆纳其间。自门楼入馆,曲圣魏良辅的雕像身态飘逸,鹤发银丝;用作背景的金箔上刻有其著作《南词引正》,动静相宜,令人不禁感怀先辈与唱曲名家互争长短的革新之举。昆曲史话展区围绕时间主线,将历代昆曲名家的生平、昆曲的抄本、刻本等逐一呈现。
  全晋会馆堪称昆曲文化的缩影。1765年起,山西旅苏客商开始集资兴建中、东、西三路建筑,中路包含门厅、鼓楼、戏台和大殿,西路设两厅一庵。该会馆集美学与智慧于一体:戏台围墙很高,楼顶藻井采用巧妙的“鸡罩顶”设计,恰与围合界面组合出隔噪音、拢戏音的效果。20世纪50年代末,这处建筑群曾历经白蚁、动乱、火灾等摧残濒临倒塌,后依托《扬州画舫录》等古籍记载全面修复,如今成为通古达今的主要展演场所。


“曲圣”魏良辅雕像


磨漆画


书场“吴苑深处”


光裕书厅

  自全晋会馆往南,左手拐弯处是建于2006年的高马得戏画艺术馆。《六十种曲》《盛明杂剧》《缀白裘》……一幅幅昆曲主题漫画取自剧而胜于剧。高马得在世时擅长以夸张的漫画笔法描摹典雅的昆曲,他笔下的戏曲人物或柔媚抒情,或粗犷奔放,趣味不减而个性十足。在他看来,画有画魂,戏有戏魂,而漫画与戏,正是最相得益彰的搭档。
  穿过视听欣赏室,来到昆曲与生活馆,“宝和堂”堂名灯担散发出富雅的光芒。此堂名担来自晚清时期的宝和堂唱班。“堂名”本意指民间昆曲艺人自发的坐唱演出形式,旧时逢苏州大户邀堂名班子来家唱堂会,班主便将堂名唱台拆卸后装箱往之,“堂名担”由此得名。“宝和堂”堂名担用紫檀木与黄杨木镂雕而成,又有白玉栏杆镶玉坠宝,加之考究的玻璃莲花彩灯,鲜活勾勒着昔日主人的“赶戏”故事。

评弹境无边


  评弹元素是苏州戏曲博物馆里的江南秀色。评弹形成于明末清初,有评话、弹词之分。评话只说不唱,弹词有说有唱。说也好,唱也罢,一块醒木、一把折扇,一支琵琶、一把二胡,世情百态尽显,“噱”“理”“味”俨然成趣。苏州评弹在民国初年至20世纪40年代步入繁盛期,2006年得以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百余年来,绵延出诸多的唱腔与流派。当苏州评弹跨出吴语地区奔向海外,国学大师俞大纲所倾心的“中国最美声音”成功引发全世界的瞩目。
  评弹博物馆由清末民初的沈宅改建而来,面积不大却布置得井井有条。入门处的老义和茶馆设青铜雕塑迎接八方来客,精致而真诚的气息楚楚动人。前厅里,一幅“磨漆画”再现了说书大家柳敬亭在儒生莫后光指点下潜心从艺的情景。天井内有尊为“光裕社”打造的宝幢。据说清乾隆年间,获“御前弹唱”殊荣的评弹名家王周士集合当地评弹艺人创建行会,制订行规行风,以“书品”“书忌”的表演准则培植后学,从而成就了“千里书声出光裕”的美誉。
  过了天井,老式书场“吴苑深处”颇具清朝传统书场之格局。从前艺人们在此齐聚一堂摆擂台,而今这里会在每天午后推出精彩的评弹表演。《西江月》《清平乐》《点绛唇》《定风波》……各种词调美不胜收。台上招招式式引人入胜,台下观众绕状元桌而坐,品茶赏曲,好不惬意。
  沿书场至楼梯拐角,脚步被牵引而上。楼上分门别类设临特展厅、现当代展厅、海外展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的生前影像赫然在目。陈云不仅是评弹的老听客,还关注评弹艺术和评弹艺人的发展。他指导整理评弹书目《珍珠塔》,提议创办苏州评弹学校并出任名誉校长,还倡导“出人、出书、走正路”的七字方针。而今斯人已去,其与评弹的不了情依旧传为佳话。

小博物,大风景


  有人将昆曲、评弹与苏州园林并称为姑苏古城的“文化三绝”,相对于静态的园林,昆曲、评弹或许更具活态化优势。“昆曲大家唱”公益教唱、“粉墨工坊”脸谱制作、古评弹大师“隔空献艺”、评弹展演“云会场”……从线下到线上,从数字化到智能化,苏州戏曲博物馆的服务功能从参馆人扩延到馆外大批公众。
  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当下,昆曲和评弹曾因现代娱乐方式的冲击而面临市场萎缩、后继乏人的严峻形势。苏州戏曲博物馆以强烈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意识弘扬传统,推出融保护、收藏、展演、研究于一体的举措,包括在广大青少年群体中推广昆曲与评弹,以喜闻乐见的讲堂、义演等形式普及知识内涵、艺术品位、时代意义,使曲词、剧情、唱腔的自然意蕴与人文之美深入人心。苏州戏曲博物馆既是引领人们触摸古戏的“正统入门”,也是盛情弥漫、激情飞扬的“戏界圣地”。
  除打造高质量的饕餮大餐外,苏州戏曲博物馆全力拓宽文旅融合的新布局,通过文创品研发、跨界合作等多重维度打造赏心悦目的体验。文创店里,饱含古戏特色的书签、徽章、杯垫、手袋、团扇等物件相当抢手。数字昆曲文创工作坊与苏州工艺美院数字传媒学院合作,以行当人物形象切入,设计出游戏卡、人物手办等诸多年轻人喜爱的产品。
  从苏州戏曲博物馆踱步而出,恍若有昆曲、评弹的余音绕耳。且赴一旁的百花戏曲艺文书店捧一本古装戏书,复漫步在平江路上。看路周有繁华未褪,亦有静寥作陪;看远处有蜿蜒的小巷延伸而去,恰像中华戏曲文化的传习之路,风景无尽,生生不息。
  圖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
其他文献
尚育康  他指挥数千只鸡拼写出“中国队加油”,拼画出“白衣天使”,甚至在他的指挥下,数千只鸡能拼出“永远跟党走和党徽”祝福党的七十华诞……他用“花样”养鸡法指挥小鸡的别样告白,在网络走红。他说:“当网红不是目的,带领乡亲们走上富裕路才是初心。”回乡创业  近期,由约4000只贵妃鸡拼出的“小康”等视频获得数百万网友点赞,90后山村“鸡司令”尚育康走红,《人民日报》都为他点赞。  尚育康1996年出
期刊
在科普博主赵小龙眼里,贝壳是流光溢彩的宫廷珍宝,也是粗拙古朴的阿拉伯陶罐;贝壳美得独一无二,又暗藏玄机。通过贝壳,他打开了一扇奇妙之门。成为贝壳收藏家  2021年8月9日,一场贝壳嘉年华在上海市长宁区举行,赵小龙既是现场助手,也是参赛选手,他带着自己的藏品淡水贝类美兰螺而来。一组七十二颗美兰螺,大的直径约3厘米,小的直径约1厘米,配有名字、产地等信息的介绍牌。在一尘不染的玻璃展柜内,美兰螺低调地
期刊
丁力  《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张择端创作的风俗画,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湖北咸宁小伙丁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叶雕的第四代传人。他被《清明上河图》所震撼,于是以针当笔,以叶为纸,历时一年多,用十片树叶,刺染百万针,创作出全国第一套叶雕版本《清明上河图》,记录下北宋时的繁荣景象。初遇叶雕,一见倾心  丁力从小好奇心就很强,喜欢在各种物体上画画,或者雕刻图形。父母觉得他有艺术天赋和悟性,就带他去拜师学
期刊
《面包房》  具象抑或抽象,或许是普通人面对艺术时的基本认知。然而,在乌尔斯·费舍尔的作品面前,这种界定便模糊起来——观众似乎还未弄清他的表现形式与表现意图,便已情不自禁地思考。叩响艺术变革之音  费舍尔1973年出生在瑞世苏黎世,父母都是医生,姐姐是记者。16岁时,他在卢塞恩一家设计学院学习摄影与艺术设计。三年后,他执意退学前往荷兰阿姆斯特丹,在那里发奋学习英文,后顺利进入阿特里埃斯学院。199
期刊
去公园遛弯儿,看到一位老者在画画。走近一瞧,老者画的是一棵树,黑褐色的树干,树叶已经泛黄,有一片树叶还被虫子啃噬了一个洞。老者时而抬头观察不远处的树,时而低头在画板上画画,并未注意到我在他身边。说实话,老者画功实在不敢恭维。  旁边一位大妈也凑过来看老者画画,大妈心直口快,问:“您学画画几年了?”老者未抬头,继续画他的画,笑着回了句:“自学,画十多年了。”大妈马上建议老者去附近老年大学国画班学习一
期刊
什么是真正的见识?见识有关于对世界的洞察,对人性的判断,对事物的取舍。  三流的见识是关于消费的见识,这是很多人最引以为豪的。刀叉怎么摆,牛排怎么选,哪个酒庄好,哪个装修风格流行……这种“见识”是消费,你到了那个层次,自然会了解,只是一种圈子的熟悉。如果你不在那个层次,知道再多也只是满足一下好奇心,没什么用处。把这些当作金科玉律去模仿,只会东施效颦。  二流的见识是关于生产的见识,但是被动获得的。
期刊
看书的人可以随心评价历史,而历史却在阴影里向人冷笑。“太阳底下无新事”是一句深长的喟叹。  蜡梅花开的时候,在最强的阳光下影子也淡得很,人人来赏,赏完了还要舞文弄墨给自己留念,一树浓绿的梅叶有谁注意?笑拈梅枝嗅的尼姑,究竟是悟到了春意,还是发觉了自己的痴妄。她的笑里有阴影。  我一直奇怪,晒太阳是为了寻求温暖,那么这个晒字为什么用“西”作偏旁?西下的阳光肯定是越晒越凉。也许,越来越少的温暖让人感到
期刊
我生于20 世纪50年代,当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一切百废待兴。我在农村长大,见过牛耕人拉、肩挑人抬的生产方式,也经历过用野菜、树叶充饥的困难时期。  5岁时,父亲上河工省下几个玉米卷子带回来,祖父切成片,用提篮悬挂梁上,我呆坐梁下,盼望着祖父拿些给我吃。祖父每天只给我拿两三片吃,那滋味胜过一切美味。那时吃油少得可怜,做菜时只用油撇子舀上一撇子,现在想想即使十撇子最多也就一两油,一大锅菜连个油花也看
期刊
20世纪30年代初,四位意气风发的青年才俊同在国立清华大学学习,由于共同的文学爱好走到了一起,成为名噪一时的文学新星,时称“清华四剑客”。“四剑客”中的季羡林、吴组缃、林庚都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  改革开放之初,我在北大中文系求学时,有幸在“四剑客”中除李长之外其他三位先生门下奔走。吴组缃、林庚两位先生都是中文系教授,老当益壮,自然时常在课堂上耳提面命;而季羡林先生长期执教于东语系,我虽在公开场合
期刊
刘毓璜(中)与学生合影  文史笔记多记轶闻,属野史,总为读史者所忽略,然而其中不无有价值的记录。以下为南京大学历史系一些名师的往事钩沉,其内容不免失之琐屑,但作为趣史,亦或可读。蔡东藩曰:“窃谓稗官小说,亦史之支流馀裔,得与述古者并列。”诚哉斯言,稗官野史,亦有其镜鉴意义欤!伍贻业  伍贻业先生,回族人,其经名伊布拉欣。他是南京大学1958届毕业生,有才,志向大,早在上大学期间就有写一部独具特色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