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听说读写是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需要培养的四种基本技能,其中读与写是学生获取并运用语文知识的重要方式,且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从读写结合的角度实现对小学生的全面培养则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实现教学融合的途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阅读与写作;融合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是遵循教学实践规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我国古代学者对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有着精准的论述,如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的“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联系,利用阅读能力的培养来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利用写作水平的提升来深化阅读能力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思路。小学语文教师只有理顺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才能够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
首先,读写结合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许多小学生对于写作都抱有“望而生畏”的态度,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写作融合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逐渐地培养书面表达的习惯,并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避免突然间提高写作要求而增加学生的心理落差,用熟悉的文本内容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灵感。
其次,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读写结合中,教师不仅从读与写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还为学生提供互动的空间,例如在《黄山奇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在阅读中鼓励各小组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并鼓励各小组成员对留下深刻印象的自然风光进行描述,进而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并为书面表达奠定基础。
最后,学生通过朗读、精读、诵读等方式能够提高对文字的欣赏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对语感以及文字鉴赏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字的魅力并不是浮于表面的,而是隐藏在其背后,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让学生深入体会汉字表达的艺术性,并提高其在写作中斟酌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小学语文中实现读写结合已经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教师依然会由于教学理念的影响,或者教学能力的限制导致读写分离。例如在阅读教学中盲目要求学生进行机械性的读写,而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过多的仿写中逐渐失去了自主思考写作思路、组织写作语言的能力,并影响了作文的质量;在教学安排中,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阅读上,从而导致了阅读与写作的失衡,一些教师甚至认为只要阅读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作文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实际上,写作是需要训练的,一味地纸上谈兵并不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在语言表达中的障碍,从而也就失去了自我反思与纠正的机会。针对这些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注意寻找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在读与写的相互促进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相融合的途径
1.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教师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载体。在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对教材文本素材的挖掘,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并让其在自主探究中不断提高对篇章的感知与分析能力。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都会根据特定的主题设计若干篇情感内涵相一致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必要面面俱到,可以挑选出其中一篇比较经典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例如在《观潮》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预习中,掌握课文的基础知识,并对文章的主旨内容进行初步理解;然后,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讨论作者的行文顺序,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突破自主学习中的障碍,并进一步分析文本内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写作手法进行总结,并重点欣赏作者在描写潮水来时的磅礴气势,进而为写作打下基础。
2.注重引导学生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
阅读是为写作储备材料,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重要方式。在阅读中学生的视野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实现不断的拓展,并在拓展中为写作积累知识、丰富情感。小学生是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教学视野突破教材内容,从扩大学生阅读量的角度鼓励、引导其多读书、读好书。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小学生的阅读效果来看,其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丰富写作素材的角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知识积累,以达到精读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如在假期推荐经典阅读书目,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经验等,用阅读知识的积累提高写作水平。
3.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通过知识迁移提高写作水平
从阅读到写作需要学生对所积累的语文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在读写结合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再丰富的阅读量如果没有运用到书面表达中来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实现学以致用为目标。例如在《桂林山水》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并通过合作互动,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基调;然后,各小组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写作练习,记录曾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自然风光,完成后,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批阅,并交流写作经验;最后,教师加入写作评价,对学生在写作中的优缺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在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中不断完善写作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够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迁移,实现读与写的有效融合。
四、结束语
总之,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小学生在语文素养培养的初期,教师应该引导其认识到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性,并进行长期而有目的地培养,讓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并达到读中学写、读写结合的目的,进而逐渐提高写作能力,逐渐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基本技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刘瑞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学周刊,2017,05:144-145.
[2]孙和利.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促进[J].学周刊,2016,23:38-39.
[3]郑倩.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117 125.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阅读与写作;融合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现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是遵循教学实践规律,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方法。我国古代学者对于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有着精准的论述,如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的“学以为耕,文以为获”。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密切联系,利用阅读能力的培养来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利用写作水平的提升来深化阅读能力则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思路。小学语文教师只有理顺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关系,才能够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相融合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效融合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为:
首先,读写结合能够激发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许多小学生对于写作都抱有“望而生畏”的态度,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写作融合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根据文本内容逐渐地培养书面表达的习惯,并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避免突然间提高写作要求而增加学生的心理落差,用熟悉的文本内容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和灵感。
其次,有利于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读写结合中,教师不仅从读与写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还为学生提供互动的空间,例如在《黄山奇石》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在阅读中鼓励各小组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旅游经历,并鼓励各小组成员对留下深刻印象的自然风光进行描述,进而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并为书面表达奠定基础。
最后,学生通过朗读、精读、诵读等方式能够提高对文字的欣赏能力。在阅读教学中,对语感以及文字鉴赏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文字的魅力并不是浮于表面的,而是隐藏在其背后,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的阅读教学,让学生深入体会汉字表达的艺术性,并提高其在写作中斟酌文字的意识和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融合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小学语文中实现读写结合已经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教师依然会由于教学理念的影响,或者教学能力的限制导致读写分离。例如在阅读教学中盲目要求学生进行机械性的读写,而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在过多的仿写中逐渐失去了自主思考写作思路、组织写作语言的能力,并影响了作文的质量;在教学安排中,教师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阅读上,从而导致了阅读与写作的失衡,一些教师甚至认为只要阅读量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作文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实际上,写作是需要训练的,一味地纸上谈兵并不能让学生发现自己在语言表达中的障碍,从而也就失去了自我反思与纠正的机会。针对这些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中应该注意寻找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契合点,引导学生在读与写的相互促进中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相融合的途径
1.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是教师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能力的载体。在读写结合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对教材文本素材的挖掘,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并让其在自主探究中不断提高对篇章的感知与分析能力。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单元都会根据特定的主题设计若干篇情感内涵相一致的文章,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必要面面俱到,可以挑选出其中一篇比较经典的文章,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引导。例如在《观潮》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在预习中,掌握课文的基础知识,并对文章的主旨内容进行初步理解;然后,在课堂上与学生一起讨论作者的行文顺序,让学生能够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突破自主学习中的障碍,并进一步分析文本内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写作手法进行总结,并重点欣赏作者在描写潮水来时的磅礴气势,进而为写作打下基础。
2.注重引导学生阅读习惯,拓宽学生的语文知识视野
阅读是为写作储备材料,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了解自己的重要方式。在阅读中学生的视野可以突破时间与空间的局限,实现不断的拓展,并在拓展中为写作积累知识、丰富情感。小学生是阅读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将教学视野突破教材内容,从扩大学生阅读量的角度鼓励、引导其多读书、读好书。新课程改革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从目前小学生的阅读效果来看,其阅读量远远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从丰富写作素材的角度,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教材文本内容进行知识积累,以达到精读的效果;另一方面还应该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如在假期推荐经典阅读书目,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经验等,用阅读知识的积累提高写作水平。
3.注重培养学生应用能力,通过知识迁移提高写作水平
从阅读到写作需要学生对所积累的语文知识进行灵活的运用。在读写结合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再丰富的阅读量如果没有运用到书面表达中来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能够实现学以致用为目标。例如在《桂林山水》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指导学生开展自主阅读,并通过合作互动,理解作者在文本中所表达的情感基调;然后,各小组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写作练习,记录曾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自然风光,完成后,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批阅,并交流写作经验;最后,教师加入写作评价,对学生在写作中的优缺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并在进一步的讨论与研究中不断完善写作内容,这样学生才能够实现从阅读到写作的迁移,实现读与写的有效融合。
四、结束语
总之,阅读是学生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小学生在语文素养培养的初期,教师应该引导其认识到良好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对于提高写作水平的重要性,并进行长期而有目的地培养,讓学生从阅读中积累语言材料,并达到读中学写、读写结合的目的,进而逐渐提高写作能力,逐渐提高小学生对语文基本技能的掌握。
参考文献:
[1]刘瑞玲.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融合[J].学周刊,2017,05:144-145.
[2]孙和利.浅析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促进[J].学周刊,2016,23:38-39.
[3]郑倩.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117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