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知情权侵犯个人隐私权的形式研究

来源 :中外企业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摘要】
  大众有知情权的需求,大众当中的个体又有保护个人隐私权利的需要,因此在媒体报告中,就会出现为满足大众知情权而侵犯个人隐私权的情形。媒体组织和媒体从业者在新闻活动中,对大众知情权的无条件满足,会产生侵犯个人隐私权的问题。要从跟本上分析这个问题出现的成因,并且从法律和行业规范上制约媒介从业者的行为,保持在新闻活动中大众知情权和个人隐私权之间的平衡。
  【关键词】
  隐私权;知情权;侵犯
  在新闻活动中,新闻当事人的个人隐私权和公众知情权之间权衡历问题,从上世纪80年代就得到了业界和学界的重视和探讨。对于媒介组织和媒介从业人员来说,最大限度地还原新闻现场和新闻当时人的活动,能够满足受众的知情权。
  1 隐私权与知情权的界定
  1.1隐私权的界定
  “隐私权最初由美国学者沃伦(Samuel Warren)和布兰蒂斯(Louis Brandeis)在19世纪末两人合著的著名法学论文《隐私权》一文中提出”。虽然文章对隐私权没有详细的界定,但隐私权理论从此诞生。其后,隐私权的界定一直存在争议,并没有明确而权威的界定。从法律角度探讨,隐私权被用来保护个体的生活安宁和生活秘密不被别人披露和干涉。目前学界比较通用的说法,认为“隐私权指自然人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私生活、肖像、名誉等,都可以列入隐私权保护的范围,因此可以看出,隐私权保护的范围也十分宽泛。
  1.2知情权的界定
  在1945年,美国的新闻编辑肯特·库珀对知情权的概念进行了界定,认为其含义应该是公民有权利知道应知之事,国家也“应最大限度地确认和保障公民知悉、获取信息的权利,尤其是政务信息的权利”。由此可见,公民不仅可以知道个人的信息,也可以要求知道政府官员的财产状况,甚至上升到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状况,都可以纳入知情权的讨论范围。
  如今,知情权已经成为一个新闻领域常用的权力概念。公民在国家事务、个人信息、法人信息等广泛的领域里都有知情权。知情权的范围十分的广泛。大众传媒为了满足受众的知情权的需要,在知情权的保护之下,使用报道权利、新闻自由等权益。
  2 知情权侵犯隐私权的具体表现形式
  新闻媒体具有公共性和公益性,这两种性质制约大众传媒的时候,也赋予了新闻媒体在新闻活动中“拥有最大限度的采访权、言论权、编辑权和刊载权,并拥有广泛的舆论监督的权力。” 媒体被赋予不受限制地进行采访、自由报道的权利,使之可以按触和披露各类信息来满足大众的知情权。媒体享有的权力,来自于大众知情权的支持,为了满足大众知情,媒体自然也可以去挖掘真相,获取信息,并将其呈现在报端媒体。
  在过度去发掘新闻当事人的信息的同时,难免会发生大众知情权凌驾于个人隐私权之上的情况,对受害者带来生活上和心理上的伤害。比如某国外杂志刊登了一个深度报道,《我七岁就成了一个瑞士人的老婆》,详细叙述了一个被拐卖的小女孩的故事。在杂志的文章中,有大量受害者本人及其家庭的照片和资料。小女孩被解救回家乡后,她和自己的家人却受到了身边人的歧视,一家人生活在耻辱之中。这样的报道,在满足大众的知情权上做到了事无巨细,但是对受害人的生活却带来了无法磨灭的伤害。
  具体来说,通过对大量新闻实践的归纳和总结,大众的知情权和个人隐私权之间是一对利益的矛盾体,在新闻报道中有以下几种突出的矛盾表现形式。
  2.1侵犯名人隐私权
  名人因为其地位、身份的特殊,一直是大众关注的对象。新闻媒体报道的新闻是公众所关心的事情,名人生活在公众的目光注视下,自然也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媒体为了迎合受众对窥探名人隐私的兴趣,在挖掘名人隐私上不遗余力。名人和媒体对簿公堂的事情,时有发生。甚至为了满足一部分受众的低级趣味,媒体不惜对名人全方位跟踪,以挖掘丑闻、奇闻来博取公众的眼球。
  一旦新闻报道权和个人隐私权之间缺乏平衡,就可能会导致冲突发生。我们在报道中,不能只是为了受众知情权的需要,无条件去满足少数受众的低级趣味,对名人隐私进行无限度的挖掘。这对于公共利益来说,并无本质的帮助,但有时候对当事人来说却是巨大的伤害。最显著的对名人隐私权进行侵犯的例子,莫过于戴安娜被狗仔队追逐,而车祸殒命的事件。名人的私生活总会收到公众的关注,成为媒介的焦点,他们受关注的概率肯定会明显高于常人。当公众人物介入社会公共领域,他们的一举一动可以成为跟踪报道的对象。但公众人物的生活圈子不应该被随意侵犯。
  2.2侵犯青少年的隐私
  在中国首例艾滋病孤儿诉讼媒体案中,主要原因就是北京某媒体未征求当事人意见便将该女孩的照片、姓名等详细的信息刊登到报纸上,大肆渲染改事件,引起了这起诉讼媒体的案件。对此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作出判决,责令该媒体对受害人进行精神和经济上的补偿,该媒体受到法律制裁,也是合乎情理的。
  在受害者遭受伤害之后,记者不应该对悲伤感人甚至惊恐的情节一再追问,打着为大众提供“知情”的幌子,不停地揭露受害人的过往和内心的创伤。“在西方国家,所有灾难应急机制启动后,对于未成年人保护的第一条就是避免媒体和不相干的旁观者的干扰,以避免未成年人的心理伤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2条也规定,在未成年人的案例处理中,“在判决前,新闻报道、影视节目、公开出版物不得批量该未成年人的姓名、住所、照片及可能判断出该未成年人的资料。”
  但是纵观当今的媒体,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并没有做到这么好,例如李某某受审案件,媒体不仅大量披露了该未成年人的信息和照片,也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去谴责和嘲讽。切不说,李某某本人是不是存在过错,但是在相关的判决出现之前,如此侵害他人的隐私,本身也是一种失当的行为。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实名报道,也不见得比非实名报道能起到更好的作用,对受众的知情权的满足也不见得就增多少,对社会的警示作用等公共利益所起到的作用,让人更怀疑对媒体本身的效益影响更大。
  2.3对受害者隐私权的侵犯
  当年三峡大坝出现青少年溺死事件中,某媒体记者拍摄了名为《挟尸要价》的照片刊登在报纸上。该媒体记者拍摄的受害者照片中,露出了半个脸和一只胳膊,由于镜头过于真实,引起了业界普遍的争议。虽然在拍摄者看来照片并不“血腥”,但是对受害者家人来说,却是无法接受的。
  《挟尸要价》图片的创作者认为,如果不拍摄刊登真实反映事故现场照片,真相无法公开,无法起到警示世人、匡扶正义的作用。他的这种行为是“效忠公众”和“追求真理”。只是该媒体人员忽视了在报道中展现受害者的遗体,又如此清晰逼真地将死者的尸体照片呈现在媒体上,对受害者家属来说是难以接受的再一次伤害。在对该事件的讨论中,不仅涉及到了受众知情权和个人隐私之间的冲突,人们也关注到了新闻伦理和人道主义之间的冲突。
  3 结语
  对公众来说,隐私权和知情权一对无法调和的矛盾体。公民想要更多的知情权,但是又不想要自己的隐私被侵犯,因此个人隐私权和大众知情权在新闻活动中难以把握。新闻媒体担当者传达社会信息,保护大众知情权的重要责任,但同时也要尊重个人的隐私权,不能为了一己私利或者媒体的市场收益,侵犯隐私权。
  【参考文献】
  [1]黄灵.如何平衡隐私权保护和新闻报道[J].中国记者,2008(02)
  [2]王慧霞.隐私权和新闻权报道的博弈[J].无线互联科技,2011(02)
  [3]王军.从戴安娜之死看隐私权、知情权与采访权的冲突与平衡[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1999(05)
  [4]郭庆光.传播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30
  [5]姜澎.《新闻采访与新闻伦理如何统一?——亲历抗震救灾报道的若十思考》[J].新闻记者,2008(07)
  [6]王敏学;孙剑波.新闻真实与新闻伦理[J].新闻传播,2008(05)
其他文献
【文章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们国家的传统企业正在不断的革新,从体系到企业的每一个机构。20世纪90年代以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以INTERNET和电子商务为深刻地认识电子商务的作用,使传统企业和电子商务的优势恰当地结合起来,提升传统企业的综合竞争力。电子商务对传统企业的影响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在席卷全球的每一个行业,给传统企业的运作和管理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越来越多传统企业认为,以网络化、知识
期刊
【文章摘要】  官民身份的不对等使得受理难、审理难成为行政诉讼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然而,应运而生的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成为学者追捧的解决这些困境的良方。对于该制度是否应载入《行政诉讼法》也成为人们不断争议的话题。本文旨在对理论界的不同观点进行阐述并加以分析,以此来探讨该制度在实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  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现状;制度构建  行政首长出庭应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
期刊
【文章摘要】  我国宏观环境的风云变化,使得我国居民提高了利用资产组合选择以有效规避风险和风险损失最小化。通过对我国居民资产组合内容和特点的研究,提出若干针对我国居民资产组合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  居民;资产组合选择;合理化对策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我国居民普遍意识到风险的必然性,以及必须选择适合的资产组合才能使他们的资产实现。  1 我国居民的资产组合的
期刊
【文章摘要】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然而近年来我省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减少,竞争压力加剧,一些高职院校为了在竞争中不被击垮不惜盲目扩招,高职院校对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大打折扣,培养的学生毕业不适应社会的就业需要。甚至职教被看成了“落榜生的收容所”生源质量和发展形势令人担忧。本文就高职院校如何应对挑战,走出现状借用了一些高职院校成功范例作为参考,提供了一些
期刊
【文章摘要】  2010年10月28日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于2011年4月1日得以实施。该部法律适用法使中国国际私法立法史上体系化欠缺的遗憾得以弥补,可以说是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法律适用法。其中有关涉外消费者、劳动者、产品责任受害人等方面的条文中更是凸显出我国国际私法对弱者权益的保护与对实质正义的追求。但综观整部法律,可以发现这种保护仍不全面,有待进一步完善。  
期刊
离退休职工的管理服务工作是一项十分繁杂而重要的工作,它不仅关系到老同志的晚年生活质量,而且关系到党群、干群关系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当前,随着企业经济体制的改革,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也处于新的发展起点上,因此,改进和调整离退休职工管理服务工作思路,坚持做到“六个转变”,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离退休职工就显得尤为重要。  1 由单一的政策落实向精神文化需求转变  石油企业的离退休老同志,在企业领导的关心下,
期刊
【文章摘要】  目的:探讨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采用益肾化湿颗粒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门诊治疗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按照治疗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采用益肾化湿颗粒联合替米沙坦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为(7.11±0.72mmol/l)、血红蛋白为(7.32±0.69%)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
期刊
【文章摘要】  洋务运动和改革开放都是由政府发起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洋务运动的兴起与改革开放的实施都是历史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在不同时代的两次现代化尝试。通过对二者的比较,重温历史,总结经验,可以给我国的改革开放提供更多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洋务运动;改革开放;现代化  1 洋务运动与改革开放历史背景的比较  19世纪,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打破了中国天朝上国之梦,清朝统治者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期刊
【文章摘要】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及其网络传媒的普及,体育新闻已逐渐走进人们生活,体育新闻报道通过微博、微信、QQ、互联网、电视、报刊、交通工具等新兴的新闻传媒,及时快捷的报道新闻事件,传达社会新风尚,弘扬社会正能量。  【关键词】  信息化;体育新闻;思考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精神追求也不断提高,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浏览体育新闻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一部分。
期刊
【文章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几年,民营企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在生存与发展中存在着很多困难,本文指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老板的个人意志大于公司的科学管理、家族式的经营模式中人才不足、产品更新换代较慢,并给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民营企业;人员培养  我国的改革开放走过三十几年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诞生和发展,而今已经成为中国经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