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转变研究的内容分析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813篇有关概念转变的SSCI文献进行了内容分析,结果显示当前国际概念转变研究领域有以下热点方向: 第一,基于学习进阶的概念转变研究;第二,概念转变教学落实于个体对概念的科学理解研究;第三,基于学生认知发展的心智模型研究。
  关键词: 概念转变; 学习进阶; 心智模型; 概念理解
  文章编号: 10056629(2018)12001806中图分类号: G633.8文献标识码: B
  概念转变是个体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具体表现为个体已有概念受到与其不一致的新知识的影响而发生重大改变,由迷思概念(又称相异构想)向科学概念转变的过程[1]。概念转变包括两种形式: 一是同化,当新概念与学习者原有经验一致时,概念转变以完善丰富原有概念的方式进行;二是顺应,当新概念与学习者头脑中的原有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时,概念转变起到调整和改造原有概念的作用[2]。
  Posner于1982年提出了概念转变模型(Conceptual Change Model),认为概念转变的实现必须满足四个前提: 第一,对原有概念的不满足(Dissatisfaction);第二,对所学概念的真正理解(Intelligibility);第三,所学的概念具有合理性(Plausibility);第四,新概念具有有效性(Fruitfulness)[3]。Hewson将合理性、有效性和可理解性这三个条件定义为概念的状态,其中,概念的状态与概念转变发生的概率呈正相关的关系;并且原有概念能像新概念一样影响着概念的转变,彼此相互作用[4]。此后,Pintrich等人突破概念转变模型仅限于认知方面的局限,探讨了学生的学习目标、情感态度、自我效能感和价值观在概念转变过程中的作用[5]。Tyson等人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多维解释框架”这一理论,从不同方面(认识论、本体论、社会与情意)来阐述概念转变的发生[6]。经过30多年的发展,概念转变研究已经从科学认识论、本体论、心智模型以及知识碎片化理论等各个视角得到了深化和发展[7]。
  本研究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0年以来的SSCI文献为数据源,对当前国际概念转变研究文献进行了内容分析,希望能为我国概念转变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1
其他文献
摘要:以电化学概念的表征和问题解决为主要研究内容,使用测验、访谈的方法展开研究,探查不同年级学生在电化学核心概念表征中存在的差异,揭示不同年级学生在电化学问题解决中存在的问题。在研究的基础上,为化学抽象概念的学习提出了可供借鉴的结论和建议。  关键词:电化学;概念表征;抽象概念;测验法  文章编号:1005-6629(2012)11-0036-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摘要:体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多年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中,笔者却发现许多学校的体育教学普遍存在体育教育与德育相分离,只重体能训练,而忽视德育渗透的情况,使得体育教育“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陶冶情操”这一教学目标并没有真正实现。笔者通过观察法、问卷调查、查阅文献资料、教学实践等方法对体育课渗透品德教育进行了探索研究,梳理、整合解决小学体育德育问题的相应对策,以期对小学体育中的“立德树人”
摘要:Fe(OH)2制备过程中产生灰绿色的原因众说纷纭,争议颇多。在研究NaHCO3与FeSO4溶液反应制备FeCO3沉淀中,意外得到了“茶绿色”的FeCO3沉淀(纯品为白色),藉以研究Fe(OH)2变色的原因,结合现有研究成果,认为Fe(OH)2沉淀物吸附反应体系中绿色的Fe2 是Fe(OH)2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沉淀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氢氧化亚铁;灰绿色;亚铁离子;碳酸亚铁;理论探究  文章
摘要: 选择九节“氧化还原反应”优质课视频,运用ST分析法和3CFIAS互动分析工具,从师生实验操作和技术使用行为结构、行为动态、师生情感氛围、师生言语行为结构等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在优质复习课中,各种教学行为比例以及教学行为转换频率适中;师生情感氛围积极融洽;有一定沉寂的比率;学生话语主要以教师提问驱动下一问一答式为主;技术应用比率不高;超过一半的优质复习课例中含有教师演示实验。由此提出若干教学建
2008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继续贯彻“稳中求实,稳中求改”的原则,努力测试考生学科能力和素养。本文拟通过对2008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构成、内容及知识点分布特点等进行统计与分析,试图为广大化学教育工作者借助高考试卷,积极开展中学化学教育教学工作及理论实践提供参考。    12008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构成分析     2008年高考理综化学试题构成仍然稳定,总分108分,其中I卷6~13题为选择题,每题
摘要:介绍了一则国外对探究性实验与学生能力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案例,分析了国外科学教育研究中常见的实证研究过程、数据处理和研究特点。  关键词:实证研究;实验探究;学生思维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2–0074–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课程改革带来了教材、教法的一系列变化,现在的化学教材更加注意学材化,课堂教学更关注探究性,探究性实验和探究性教学也成为现
新华网东京2011年1月25日电(记者蓝建中),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许多人对它的印象很负面。日本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新技术,使二氧化碳能转变为用于合成塑料和药物的碳资源,从而变“害”为宝。相关论文已经刊登在新一期《美国化学学会会刊》上。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容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因此在工业领域仅用于生产尿素和聚碳酸酯等。东京工业大学教授岩泽伸治等人发现,碳化合物经过处理后可以与
摘要: 在了解色度学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实验原理;用Solid Works软件建模并用3D打印技术制作实物微型可见分光光度计;以高锰酸钾溶液为例,通过衍射光栅获得溶液透射光的衍射谱图,用智能手机拍摄光带;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J获得各像素点的灰度值;最后用Excel表格绘制波长-吸光度散点图,并作进一步的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用于测定物质的吸收曲线,确定最大吸收波长。   关键词: 3D打
摘要:以“阿司匹林”主题活动为例介绍了化学与生物学科联合开发和实施的一门生活实践类校本课程,内容包括课程开发的背景、选题依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  关键词:生活实践;校本课程;阿司匹林;主题活动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3–0012–04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生活实践类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
小小年紀,水平不一般!  柳公权是著名的书法家,他从小就展现出了书法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