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做中学”实施中职语文教学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gjtd44q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这种观点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同。语文课是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中职学校学生对语文课学习不感兴趣,那么,如何根据学生现状,在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实施“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做中学 实施 中职 语文 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性质应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重的,这种观点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认同。因而语文课是培养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质的重要渠道,应该看到语文课文丰富的内涵,应该根据文学作品自身的特点,启发、诱导学生来学习,从而培养其运用语言的能力、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感受美的能力,使其形成完善的人格和成熟的信仰。“做中学”的教育理念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的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所谓“做中学”就是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进行学习。在这种学习方式中,提供的学习材料是一系列的问题,学习者的任务是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这些问题,从而学会解决其他类似的问题。就目前的研究论文及实践成果来看,这种教学模式更广泛地应用于动手要求较多的学科之中,如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类学科,而在语文、政治、历史等文史学科领域则鲜有嘗试。本文就是想通过笔者在教学中的思考和尝试,来探讨“做中学”在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一、发挥学生特长,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要把“做中学”这一教育新理念真正引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师头脑中首先要确立一个原则,就是教师指导学习和学生研究学习相结合的原则。“做中学”强调学生的能动参与意识,但并不排除教师的学习指导,相反,它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学习指导要求。同时,也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自主选择表达方式,这样让每个学生尽其所能,展示自己,体会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总之,让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依据自己的特长、性格、知识水平等智力或非智力因素,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二、自选课题,培养独立、合作精神
  要把“做中学”这一教育新理念真正引进中学语文课堂,教师头脑中要确立第二个原则,就是独立研究和合作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中职学生大多数是精英教育的淘汰者,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是学困生,学习普遍兴趣不高。教师在上面讲得唇干舌燥,学生在下面听得昏昏欲睡。因此,笔者根据计算机专业学生使用计算机的便利,要求学生自选课题,为了完成课题,学生可以上网查找资料,并要求学生之间充分交流、切磋,将自己的信息资源共享,最大程度地占有资料,相互启发,相互争论,相互探讨,从而取得“突破性”的成果——探索出未知的知识,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
  三、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积极性
  “做中学”教育模式,与传统的传授——接受教学法相比较,这种教学法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独立研究来发现、获取知识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要求学生通过对问题的研究获得经验和学习知识,以发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突出了学生的主导地位。“一千个读者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说不同学生有不同的见解,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当务之急是正确处理“导”与“学”的关系,切实抓好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发挥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答,这种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发现问题,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中职学校学生多数是中考落榜者,文化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较低。在课堂上一问三不知,对语文课学习不感兴趣,教学活动难以开展,这已成为职业学校语文教师的共识。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在了解一定的文学知识后,可以布置原文让学生阅读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分组讨论,教师也可作为其中的一员,平等与学生交流,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积极思考存在的问题。同时,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阐述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评论,各抒己见,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对于问题的讨论,无疑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五、改变评价机制,促成长
  对于学生的语文成绩的评价,既不能用一两次的考试成绩来衡量,也不能任凭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一锤定音。对于考试,只要学生按照今后工作需要写一篇与专业有关的文体作文,以及平时课堂口头交际的考查即可。应强化语文职业能力的应用,简化知识理论的考查,结合所学专业考查学生在语文方面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建立起学习档案,对于学生的一点一滴的进步,都予以赞美,帮助学生有效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总之,教学中教师无论采用何种评价,都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内心体验,把握一定的分寸,使评价符合实际,让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发挥,激发他们努力去扬长避短,使评价切实有效地促进学习成长。
  六、学生在“做中学”,体验成功喜悦
  一篇完整的作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伴随着一篇文章的诞生进行“全程”训练的过程。以学生写出的第一篇文章为起点,针对这一篇文章,教师可以将写作知识、例文参照、具体讲评、范文赏析等一系列教学手段,有重点、分步骤地贯穿到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的活动中去,也就是让学生审视自己的作品,分析比较,找出差距,一次次将自己的作品修改、完善,直到作品变了样,自认为是佳作为止。老师积极的期望和要求,能对学生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而要达到这一点,则必须变为学生自身的要求,并化为具体的行动,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造种种成功的机会,诱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去,发现和发展自己,增加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总之,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面对学生加以引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深入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独立个性和健全人格。学生只有真正动起手来,才是回归语文教学真谛的必由之路。“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将会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开辟出一片更为广阔的教育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沫光雨《学生自主性发展与教师的关系》
  [2]刘颖《语文教学,世纪末的尴尬》
  [3]缪水娟《开设语文专题研究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其他文献
“看图说话”需运用大量的词语,而词语是思维的工具,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看图说话”教学,可使学生在认识事物、口语表达的反复实践过程中,切实打好听说能力的基础,提高读写能力,增强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进而发展智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看图说话”课的特点出发,善于激发学生的听说兴趣,注重学生的听说训练实践,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抓住重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要根据儿
期刊
摘 要:通过多年的实践研究和对教学内容与方法的调整,我的学生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感到音乐不再是高高在上、难以理解的圣典,拉近了优秀音乐作品与学生间的距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音乐教学 音乐鉴赏能力 培养  音乐欣赏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尚的情操和道德修养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尤
期刊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新课程将科学实验探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贯穿于化学学习的全过程。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巩固旧知识和获得新知识;不但能让学生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能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将科学探究专设为学习主题,就是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
期刊
多媒体技术已渗入到各科教学活动中,在物理教学中,它让枯燥无形的抽象物理模型变得动画起来,学生可以如饥似渴地在网络知识里汲取更多的养分,大大推动了教学生产力的发展,成为教学诸多推动因素中一个和谐的音符。在教学改革浪潮下,如何得当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已不是个人问题,因为它的载体即施教的对象指向的是学生。本人自从使用多媒体教学以来,在享受了快乐电脑教学的兴奋后,慢慢静思,多媒体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的纵深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越来越需要进行快乐教学,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学习带给他们的快乐。那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如何才能进行有效引导,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质量呢?  一、相互信任,建立和谐关系  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否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将会直接影响到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教学活动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因此教师要和学生尽力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1.信任
期刊
童趣无价,童言无忌,孩童时期是培养想象力的最佳时机,孩子们奇异丰富的想象往往会孕育促成奇妙的创新。可以说,任何创新都萌芽于看似幼稚的异想天开中。作为老师,当我们面对孩子们神奇丰富的想象、富有诗意和创造因素的语言时,我们应该鼓励、呵护;当孩子缺乏想象时,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激活他们的想象力。  一、依托文本观察自然,积累丰富的表象  “一粒沙里有一个世界,一朵花里有一个天堂。”想象的内容总是来源于客观现
期刊
小学美术教育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能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文化学习,更注重培养人文素养与美术素养。美术本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是在情感、思想的表达、交流中产生发展的。小学美术教育不同于专业美术教育,它为发展学生整体素质服务: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培养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感知力、想象力、表现力等,注重培养创新精神,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新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合作互动学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进步,是在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沟通交流、不断学习进取中取得的成果。阅读是人类谋求发展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如何提高中
期刊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到,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摆在我们历史教师面前重要的课题。那么,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学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精神呢?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此问题发表一孔之见,以求教于教育界同仁。  一、要努力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学生的创新思维并不是
期刊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入特别强调课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体验,要在教学中真正做到学生愿意主动地学习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此变得更加重要。因为,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愿望。那么如何培养兴趣呢?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兴趣  数学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