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上岗教师是充入学校的新鲜血液,同时也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希望。作为一群“特殊”的教师,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和个人的发展方向。本文从师德角度对新教师该如何适应新环境,如何把握学科知识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己的忠告:孩子们的心灵是稚嫩幼小的,同时也是纯洁高贵的,教师要把爱和希望留给他们,让他们活的更加轻松快乐些,这才是一名拥有高尚师德的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素养。
关键词:师德;爱;希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13-02
永远也忘不了我第一天当老师时给学生上课时的场景:下面是背着手“认真”听课但眼神却在飘忽不定的学生们,上面是眼睛只盯着电脑屏幕和书本与学生们没有任何交流的我。我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着,学生们在本子上默默的记着,此时的我却并没有意识到我的课堂上正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如果仍然这样教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届学生早就毕业了,虽然每次回到学校看老师时他们不太会想起那个曾经教过他们高一化学的我,但孩子们那张张活泼真诚的笑脸却不时在我的眼前浮现,他们在课下问问题的活跃身影至今令我难忘。孩子们当时学的很卖力,但他们的化学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当时年轻稚嫩的我没有总结出正确答案,而用那样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将他们从高一送入高二也是我一直觉得没尽到教师责任的惭愧记忆。
作为新课改后走上讲台的人,我并没有一个从工作一开始就关注学生、研究学生并用爱心去感染他们。相反的,我总是不自觉的把自己和学生之间筑起一道无形的墙,和学生刻意保持着一段距离,而这种距离正犯了教师职业的大忌。学生们是我们工作的对象,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把具有这些属性的教学对象硬是看成一个个大罗卜,不管下面听的怎么样,不管他们上课时在做什么,不管他们对于我讲的内容觉得简单还是难懂,总之只要管好自己这三尺讲台就可以了,把该准备的课件准备好,把该讲的每句话都练熟,在45分钟时间里,只要不冷场就行,这就是我从前处理每节课的工作方式,我想这也是很多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人常犯的错误。现在回想起来,这其实不是工作能力的问题,而是职业道德问题,因为我们从内心深处避免刚才提到的毛病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上课的时候把你的目光从教案移向学生们的眼睛;下课时多问问孩子们这节课听的怎样,和他们多谈谈心;每次考完试把那些考的不好的学生叫到身边,分析分析他们问题出在哪里,以后该怎样做,这些都是一个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高尚职业道德的新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
记得有位老师曾这样告诉我: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而爱是师德的灵魂。爱能排山蹈海,创造奇迹。在课堂里无论多好的理论,如果我们不是带着爱去教书,多少教学努力都是徒劳的。爱能容忍“异端”,给异想天开的思维火花源源不断的提供“氧气”。课堂上老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尊重和热爱,这才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什么是爱?莎士比亚说:“人生如花,而爱便是花的蜜。”法国哲学家萨尔丹说:“爱是带着眼镜看东西,会把黄铜看成金子,贫穷看成富有,眼镜里的斑点看成珍珠。”苏霍姆林斯基说:“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雨果说:“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灭。”巴特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能消融。”对于我们来说,爱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平日的工作中,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善意的劝导,一个不经意的抚摸,都会深深印在学生心中,激励学生进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总是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由此可见,热爱学生,帮助他成长,让他体会成功的喜悦是多么重要!
可以不夸张的说,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何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微妙关系,如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如何让学生在每次大考小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我想这是值得每位老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探索的问题。但接下来我却不想说关于上面提到的问题,我想谈谈于师德的另一方面“希望”这个词。为什么要谈这个词,因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太多不如意的事情:被别人比下去、生活的不如意、遭遇人生的重大挫折…有多少次我们都是无所适从,茫然无助,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记得曾在一次失意时,我曾在手机里默默记下这样的话: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强努力的活下去,挺住!
作为成年人的老师们尚且如此,那我们所教孩子们又会怎样呢?一次次考试分数,一次次成绩排名,一次次课堂提问都会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与成功失之交臂,由优等生变为学困生。很多学困生曾经都很优秀,但就是因为一次不被认可的班干部工作、一次发挥失常的考试成绩、一次其实可以被原谅的做法等,导致他们渐渐的被同学、老师甚至家长淡忘了。为什么面对孩子们无意中犯的错误我们不能放平心态用舒缓的语气提醒他们,为什么当孩子们回答不出你所提出的问题我们不能仍回应他以信任的目光然后让他坐下,为什么面对卷子里一犯再犯的错误我们不能用一种能让人接受的方式告诫学生怎样避免?很多情况下,学困生都是由我们自己造就的。给每个学生以希望,在他们跌倒的一瞬间伸出手扶他们一下,也许学生会发自内心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宽容的力量,并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重拾信心,在成长的道路上继续坚强的走下去。
并不是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有着一颗坚强的内心,但他们一定都有着一颗不容侵犯的自尊心。昨天在看电视时有个节目再次让我的心灵受到洗涤。“六一”儿童节那天,某小学组织学生汇报表演,老师在班级里忙着组织女同学化妆,离演出还有几分钟,突然有个女学生跑到老师面前,说她忘了带演出服,问老师怎么办。老师当时立刻批评了这个小女孩,因为这个孩子要参加两个集体节目的演出,没有她节目的完整性会受到破坏。老师没时间只关注她一个人,继续给其他学生化妆。小女孩被后来挤进来的同学淹没了,她默默想了一会,向校外飞奔出去。她想抄近路回家,赶在节目开始前把衣服取回来。可上小学一年级的她走的近路是一条连接两个镇的高速路,当经过一个路口时,一辆大货车恰好飞驰而过,夺去了女孩的生命。事后,女孩的老师虽然感到非常后悔,但在她的言语中还是认为孩子的死与她处理这件事情时的不当没有必然联系。
我们为孩子的死感到惋惜,我们更为老师在职业道德上的缺失感到痛心。孩子们的心灵是稚嫩的、幼小的,同时也是纯洁的、高贵的。真心地呼唤所有的一线教师能在传授给他们知识的同时用一颗永不疲惫的心关爱我们的学生,因为你们的个人行为和语言都将成为激励、引领他们从低谷走向成功,从自卑走向自信的阶梯。有这样崇高师德的老师关爱我们的孩子,相信祖国的花朵们一定会成长得更加璀璨夺目。
关键词:师德;爱;希望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13-02
永远也忘不了我第一天当老师时给学生上课时的场景:下面是背着手“认真”听课但眼神却在飘忽不定的学生们,上面是眼睛只盯着电脑屏幕和书本与学生们没有任何交流的我。我在讲台上滔滔不绝的讲着,学生们在本子上默默的记着,此时的我却并没有意识到我的课堂上正潜伏着巨大的危机,如果仍然这样教下去,后果将不堪设想。
那届学生早就毕业了,虽然每次回到学校看老师时他们不太会想起那个曾经教过他们高一化学的我,但孩子们那张张活泼真诚的笑脸却不时在我的眼前浮现,他们在课下问问题的活跃身影至今令我难忘。孩子们当时学的很卖力,但他们的化学成绩却总是不尽如人意,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当时年轻稚嫩的我没有总结出正确答案,而用那样一次期末考试成绩将他们从高一送入高二也是我一直觉得没尽到教师责任的惭愧记忆。
作为新课改后走上讲台的人,我并没有一个从工作一开始就关注学生、研究学生并用爱心去感染他们。相反的,我总是不自觉的把自己和学生之间筑起一道无形的墙,和学生刻意保持着一段距离,而这种距离正犯了教师职业的大忌。学生们是我们工作的对象,他们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把具有这些属性的教学对象硬是看成一个个大罗卜,不管下面听的怎么样,不管他们上课时在做什么,不管他们对于我讲的内容觉得简单还是难懂,总之只要管好自己这三尺讲台就可以了,把该准备的课件准备好,把该讲的每句话都练熟,在45分钟时间里,只要不冷场就行,这就是我从前处理每节课的工作方式,我想这也是很多刚刚走上教师岗位的年轻人常犯的错误。现在回想起来,这其实不是工作能力的问题,而是职业道德问题,因为我们从内心深处避免刚才提到的毛病是完全可以做到的。上课的时候把你的目光从教案移向学生们的眼睛;下课时多问问孩子们这节课听的怎样,和他们多谈谈心;每次考完试把那些考的不好的学生叫到身边,分析分析他们问题出在哪里,以后该怎样做,这些都是一个具有良好职业素养、高尚职业道德的新教师应该具备的品质。
记得有位老师曾这样告诉我: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而爱是师德的灵魂。爱能排山蹈海,创造奇迹。在课堂里无论多好的理论,如果我们不是带着爱去教书,多少教学努力都是徒劳的。爱能容忍“异端”,给异想天开的思维火花源源不断的提供“氧气”。课堂上老师发自内心的对学生尊重和热爱,这才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什么是爱?莎士比亚说:“人生如花,而爱便是花的蜜。”法国哲学家萨尔丹说:“爱是带着眼镜看东西,会把黄铜看成金子,贫穷看成富有,眼镜里的斑点看成珍珠。”苏霍姆林斯基说:“爱首先意味着奉献,意味着把自己心灵的力量献给所爱的人,为所爱的人创造幸福。”雨果说:“人间如果没有爱,太阳也会灭。”巴特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能消融。”对于我们来说,爱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要重视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在平日的工作中,一个亲切的眼神,一句善意的劝导,一个不经意的抚摸,都会深深印在学生心中,激励学生进步。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总是尽一切努力使学生相信自己的力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由此可见,热爱学生,帮助他成长,让他体会成功的喜悦是多么重要!
可以不夸张的说,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何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微妙关系,如何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如何让学生在每次大考小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能力…我想这是值得每位老师在整个教学生涯中探索的问题。但接下来我却不想说关于上面提到的问题,我想谈谈于师德的另一方面“希望”这个词。为什么要谈这个词,因为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太多不如意的事情:被别人比下去、生活的不如意、遭遇人生的重大挫折…有多少次我们都是无所适从,茫然无助,不知道接下来的路该怎么走。记得曾在一次失意时,我曾在手机里默默记下这样的话: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坚强努力的活下去,挺住!
作为成年人的老师们尚且如此,那我们所教孩子们又会怎样呢?一次次考试分数,一次次成绩排名,一次次课堂提问都会打消孩子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与成功失之交臂,由优等生变为学困生。很多学困生曾经都很优秀,但就是因为一次不被认可的班干部工作、一次发挥失常的考试成绩、一次其实可以被原谅的做法等,导致他们渐渐的被同学、老师甚至家长淡忘了。为什么面对孩子们无意中犯的错误我们不能放平心态用舒缓的语气提醒他们,为什么当孩子们回答不出你所提出的问题我们不能仍回应他以信任的目光然后让他坐下,为什么面对卷子里一犯再犯的错误我们不能用一种能让人接受的方式告诫学生怎样避免?很多情况下,学困生都是由我们自己造就的。给每个学生以希望,在他们跌倒的一瞬间伸出手扶他们一下,也许学生会发自内心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宽容的力量,并在这种力量的推动下重拾信心,在成长的道路上继续坚强的走下去。
并不是每个孩子一开始都有着一颗坚强的内心,但他们一定都有着一颗不容侵犯的自尊心。昨天在看电视时有个节目再次让我的心灵受到洗涤。“六一”儿童节那天,某小学组织学生汇报表演,老师在班级里忙着组织女同学化妆,离演出还有几分钟,突然有个女学生跑到老师面前,说她忘了带演出服,问老师怎么办。老师当时立刻批评了这个小女孩,因为这个孩子要参加两个集体节目的演出,没有她节目的完整性会受到破坏。老师没时间只关注她一个人,继续给其他学生化妆。小女孩被后来挤进来的同学淹没了,她默默想了一会,向校外飞奔出去。她想抄近路回家,赶在节目开始前把衣服取回来。可上小学一年级的她走的近路是一条连接两个镇的高速路,当经过一个路口时,一辆大货车恰好飞驰而过,夺去了女孩的生命。事后,女孩的老师虽然感到非常后悔,但在她的言语中还是认为孩子的死与她处理这件事情时的不当没有必然联系。
我们为孩子的死感到惋惜,我们更为老师在职业道德上的缺失感到痛心。孩子们的心灵是稚嫩的、幼小的,同时也是纯洁的、高贵的。真心地呼唤所有的一线教师能在传授给他们知识的同时用一颗永不疲惫的心关爱我们的学生,因为你们的个人行为和语言都将成为激励、引领他们从低谷走向成功,从自卑走向自信的阶梯。有这样崇高师德的老师关爱我们的孩子,相信祖国的花朵们一定会成长得更加璀璨夺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