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校长的担当精神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pl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蔡元培先生是学术泰斗,他留给我们的印象,一直是一个温文尔雅的谦谦君子形象,但实际上,温文尔雅的蔡元培,也有其锋芒毕露、激进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蔡元培。据蒋梦麟在《西潮》中回忆:有一回,北大的评议会通过一项办法,规定学生必须交讲义费。许多学生不同意,便聚集了几百个人集合示威,反对实施这项规定。蔡元培先生时任北大校长,他闻讯后赶到现场,告诉学生:必须服从学校规定。但激动的学生却把他的话当作耳旁风,他们涌进教室和办公室,吵闹着要找制定这项规定的人算账。蔡元培便告诉他们:讲义费的规定由他自己单独负责,与别的教师无关。闹事的学生继续不依不饶,群情激奋地大声嚷嚷。蔡先生被彻底激怒了,只见他把袖子高高地卷到胳膊肘以上,两只拳头不断地在空中摇晃,气愤地大声喊道:“你们这班懦夫!有胆的就请站出来与我决斗!如果你们哪一个敢碰一碰教员,我就揍他!”群众在他面前围了个半圆形。蔡校长向他们逼近几步,他们就往后退几步,始终保持着相当的距离。这位平常驯如绵羊、静如处子的学者,忽然之间变为正义之师了。
  梅贻琦先生也是一位有着担当精神的校长:1935年冬,面对日军咄咄逼人的攻势以及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北平学生群情激愤,在中共地下组织和北平学联的操控之下,数千学生上街游行请愿,并与军警发生冲突,酿成了著名的“一二?九”运动。运动发生后,南京政府明令取缔非法组织,对参与非法组织的不良分子实施传讯、逮捕,随后进入各个学校抓人。1936年2月29日凌晨,二百余名军警携带四十余名“不良分子”名单,冲入清华大学进行搜捕,并将学生骨干蒋南翔等人抓捕归案。
  大逮捕风潮过后,清华园内秩序渐渐平静,但有一个疑问一直萦绕在每个同学心中:军警人员是如何得到“不法分子”名单的?是谁向他们提供的这份名单?大家猜来猜去,最后认定教务长潘光旦嫌疑最大,便决定找潘光旦算账。第二天早上,一帮学生在校门口找到了潘光旦,便立即将他团团围住,大声质问他为什么出卖学生。潘光旦微笑着为自己辩解,说自己并没有出卖学生;但学生们哪里肯听?他们不但谩骂,而且开始动手,夺下潘光旦的两根拐杖扔到地上;没有了拐杖的潘光旦,只好用一条腿跳来跳去地保持平衡。可学生们依然不依不饶,依然大声吵嚷着对他进行围攻……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梅贻琦校长赶到了,他登上台阶后,挡在潘光旦前面,面对着两三百名愤怒的学生,有半分钟未发言,显然他是在尽量抑制自己内心的愤怒。见此情形,那些大声喊叫的学生们都安静下来了。梅贻琦发言了,他激动地说:“你们要打人,就来打我好啦!你们如果认為学校把名单交给了外面的人,那是由我负责。”一直以来,梅贻琦给大家的印象,都是温婉平和的,大家几乎没有看见过他动气、发火,但这一回,梅贻琦却像一头被激怒了的狮子一样暴跳如雷了,他看到学生们竟然把潘光旦的拐杖都夺去了,更加恼怒,痛心疾首地说:“在清华竟出现这样野蛮的行动,我万分痛心,你们一定要发泄闷气的话,来打我校长好了。不然如果你们还有理智良知,应该听从学校的处理,我以校长的身份,来处理这件事,自然有公平的办法。”梅贻琦的这一番掷地有声的话说完,学生们立时都蔫了,部分学生脸上还露出了羞愧之色。突然,围观的学生中有人振臂高呼:“拥护梅校长!”其他学生听罢,也都跟着呼喊起来,一场危机就这样化解了。
  次日上午,梅校长召集全体学生在大礼堂开会,以沉痛的心情对学生们进行训话:“青年人做事要有正确的判断和考虑,盲从是可悲的。以血气之勇,不能担当大任的。尤其做事要有责任心。你们领头的不听学校的劝告,出了事情可以规避,我做校长的不能退避的。人家逼着要学生住宿的名单,我能不给吗?我只好很抱歉地给他一份去年的名单,我告诉他们可能名字和住处不太准确的。”原来,梅校长迫于压力向军警部门提供的,不过是一份去年的名单,诚如清华校友林从敏所解释的那样:“事实上潘教务长与学校当局没有将鼓推学运同学的名单交给军警特工人员。潘先生,特别是在抗战时期,倡言民主自由言行,不可能做出这种出卖同学之事。而梅师爱护学生如子弟,只有言教、身教,不会帮助他人来残害自己学生。”
  蔡元培先生和梅贻琦先生,都是因为其在教育事业上所取得的突出成就而名垂青史的,除了教育方面的成就之外,他们的担当精神,也同样令人敬佩。现实生活中,当问题出现时,很多当领导的人都把责任推到下边人身上、把自己撇得一干二净,生怕给自己惹上麻烦。但蔡元培和梅贻琦两位校长却不是这样,作为领导者,他们在遇到问题时,能挺身而出、勇于揽过,这种不推脱责任、勇于担当的精神,是成就大事业的重要品质之一。拥有着这样崇高的为人境界,我们怎能不对他们肃然起敬?
  编辑 / 林青雨
其他文献
李世民出身高贵,受过良好的系统教育,他胸襟开阔,文武全才,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和手下的大臣们顺时而动,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等各方而进行了全而的改革和整顿,奠定了唐朝的立国规模,这种社会的高速发展形成了后人所推崇的“盛唐气象”。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唐太宗李世民在治理国家上,除了具备历史上的英明帝王共有的优势外,还有一个重要优势在大多数明主
期刊
得了眼疾,隐居乡下,治疗,  远离电脑、电视、手机,多日。  正是五月,春日迟迟,  暮春时分,在一个小镇,独处月余。  行 散  魏晋时期,人们寻求长生不死之药。于是炼丹。吞丹之后,药力足猛,内心灼灼。于是去风中寂跑,谓之行散。  但我每日亦行散。  一个人散步。  早晨在住的院落里散步。  院落是日本人设计的,把枯山水运用得入情入画。也许深受了八大山人和石涛影响,那一枝一叶,枯萎得那样让人心动
期刊
6月8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上海市100处文物建筑向公众免费开放。统计数据显示,上海现有的3435处不可移动文物中,80%为历史建筑,为了让市民亲近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日前启动,通过文物建筑免费开放、主题寻访、传统修缮工艺现场展示等多样化的形式,吸引更多人走进“老房子”,品读建筑之美、人文之美。  世界著名建筑师艾里尔·沙里宁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
期刊
朱熹曾这样解释贞观二字,贞,正也;观,示也。“贞观”,以正示人。贞观,其实在循序一番天地之道,而魏征心中的天地之道,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当时刚从关东地区巡视回来的魏征信心满满地说:“正如饿极了的人很愿意吃东西,大乱之后百姓也更愿意接受教化。只要上下同心,按照圣哲的教导行事,几个月就能见效。要是两三年才见效,那就是失职!”魏征一番话,让李世民发自肺腑地感言:“我有这样的光辉成就,全是魏征的
期刊
梁羽生的武俠小说《七剑下天山》,小说一开场,便是傅青主(即傅山)与反派大高手天山派的楚昭南在五台山上的一场生死之战,“傅青主挟数十年内家功力,凌空下击,不能将楚昭南击倒,心中也是暗暗吃惊。瞬息之间,两人已斗了五七十招。”。据小说描述:“傅青主不但医术精妙,天下无匹,而且长于武功,在无极剑法上有精深造诣。除此之外,他还是书画名家,是明未清初的一位奇士。”  后来傅山的文字读得多了,对其了解才渐入佳境
期刊
故引夫子曰:吾志在《春秋》,行在《孝經》。明一切行门皆从孝悌起,大用无尽,会其宗趣,皆摄归于孝悌也。  ——马一浮先生  曾文正公在给弟侄的家信中写到: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静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而《易》曰:立志不恒,凶也。  这个春天起:冥心无用,悠
期刊
自14万年前现代智人开始迁徙、繁衍后,广袤的地球上便渐次地开始出现了各种文明。人类先在自身头脑中产生思想,再由思想聚合为精神活动及其活动产品,是为文化。而文化再进一步在历史中沉淀、凝聚,最终成为一个族群对待客观世界的适应和认知等等的总和,是为文明。因为各种文明要素在时间和地域上分布的并不平均,因而产生了具有显而易见区别的各种文明。可以说,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  有了这个前提
期刊
皎然,是谢灵运的后代,是唐代最有名的诗僧、茶僧。在《全唐诗》编其诗为共7卷,他为后人留下了470首诗篇,在文学、佛学、茶学等许多方面有深厚造诣,堪称一代宗师。   喝茶,自然会想起陆羽,著有《茶经》,想起陆羽,亦会想起被称为诗僧、茶僧的皎然。他的名气显然不及陆羽,正是在他的提携与帮助下,陆羽才完成了中国茶业、茶学之巨著《茶经》。   皎然大陆羽20多岁,陆羽20出头遇见皎然,皎然作为一代名僧,在今
期刊
“促织甚微细,哀鸣何动人”,尽管杜甫写蟋蟀鸣叫的诗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我还是最喜欢白居易“西窗独暗坐,满耳新蛩声”的诗句。小时候在老家的西窗下独坐,我也听到过蟋蟀的鸣叫,此起彼伏,温温柔柔,一点也不让人觉得烦躁。读白居易的诗,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蟋蟀既叫“促织”,也叫“蛩”,還有不少地方喊它“蛐蛐儿”,但我翻遍了很多典籍,都没有我家乡的“凸叉子”之称。找不到出处,我也不知道是哪三个字,只知道至今
期刊
原以为泉城济南趵突泉的“源清流洁”匾额,是康熙皇帝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顺手而写的。等看了《康熙起居注》后才发现,康熙曾在多个场所说过这样的话。这说明康熙皇帝写这四个字的时候,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他是有自己的良苦用心的。  康熙最早说这话,应该是康熙十九年的五月十五日,当时天下大旱,灾民遍地,流离失所,就连京城附近,也聚集了不少灾民,面对此情此景,康熙皇帝召集九卿、詹事、科、道官员到乾清门,想让他们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