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等待戈多》看读者与作者的审美心理的对话机制

来源 :理论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意义的生成在读者通过作品与作者的对话中完成,读者领悟感知作品中作者的审美意识,当作者的审美意识与读者的审美意识,审美心理、生活经验相吻合时,读者就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共鸣,成为作者的知音。每个人的生活审美经验、审美意识的差异,导致文学审美阅读中的差异性。
  关键词:读者;审美心理;对话;差异
  
  1957年11月9日,《等待戈多》在旧金山圣昆廷监狱演出,观众是1400名囚犯。演出之前,演员们和导演忧心忡忡,这一批世界上最粗鲁的观众能不能看懂《等待戈多》呢?出人意料的是,它竟然立即被囚犯观众所理解,一个个感动得痛哭流涕。所有的囚犯无一例外全部都被震撼了,显然这些特殊的观众们在狄狄和戈戈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犯人说:“戈多就是社会。”另一个犯人说:“他就是局外人。”这以后,无田无地的阿尔及利亚农民,把戈多看作是已许诺却没有实现的土地改革;而具有被别国奴役的不幸历史的波兰观众,把戈多作为他们得不到民族自由和独立的象征。人们终于恍然大悟:“戈多”原来是那“口惠而实不至的东西!”。
  
  一、历史上关于文学意义的讨论
  
  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存在过三种不同的文学批评范式讨论:作者中心论范式、作品中心论范式和读者中心论范式。作者中心论范式认为文学意义是作者单向赋予的,应在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活动、心理体验和创作背景中去寻找;作品中心论范式认为文学意义就在于作品自身语言的建构;读者中心论范式以读者的创造性理解作为文学意义的唯一依据,坚持文学意义只能存在于读者的“自我”之中。这三种范式都因过于偏颇而不能全面合理地解释文学意义的构成。
  至于读者为何能理解作品,阐释学提出了一个重要概念”前理解”,指的是文学价值实现受主体“前理解”的制约。文学价值实现主体(读者)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文化中的具体个人,他们在阅读接受具体文学作品之前,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前理解”(per-understanding)。在具体阅读接受活动中,不同的“前理解”对同一部文学作品会做出不同的理解和阐释,会使同一部作品得到不同的价值呈现。[1]笔者认为,前理解的阐释仍有其不足之处,按前理解所说,似乎认为人类的集体无意识是读者理解作品的基础和前提,但集体无意识是人类所共有的,只要是生理及心理健全的人都会产生情感、思想,都有生活经历,但为何有些人如教育背景很差的人仍是不能理解文学作品?为何对同一作品,不同的人所理解的程度、层次也会出现差异?笔者认为对于文学意义的理解应是在审美对话中完成的。金元浦认为“意义是对立中介的第三生成物,是在否定、扬弃此三种范式的基础上,将文学意义的生成放在动态的时间流程中运作。”[2]西方的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语用学和新历史主义都持类似观点,认为文学意义生成于作者、文本和读者在一定语境中的交往和对话。读者对于作品的理解正是在这种审美对话中完成的,当读者的某种审美意识,审美心境与作者在作品中所传达的审美意识相似时,读者就会感觉与作者产生了心理上的共鸣,只有自己才是作者的知音,真正可以理解作者。
  
  二、读者与作者的审美意识对话机制
  
  1、作者内在审美意识的外化
  首先应加以明确的是,文学意义生成必然源自于作家的初始创造,作家对文学价值的初始创造为文学接受中的价值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它的形成过程具体表现为:作家在审美感知外在世界的基础上,把自己对世界的理解、体验、感悟语义化,形成心理上的信息,心理上的意识形态是一种心理语言,而审美意识的内部形态则是审美意识语言。它包括象、理、情、感、欲、境等等因素。是由审美意象、审美感受与情感、审美趣味与理想、审美评价与判断、审美境界空间等等因素构成的系统。它们在内心里汹涌着、冲撞着,像洪波激荡的海洋,总在寻找表现的门径。“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内部审美意识强化,就是内部形态的表现强化。内部审美意识酝酿表现,在心理上加强表现性,使之整一地、明晰地呈现于心灵之中,构思、孕育、建构、熔铸,不断冲击艺术家的创造欲,强烈的要求表现出来,使之达到呼之欲出的程度。这时,内部审美意识强化就达到了比较完满的程度。最后,作者根据自己的内部审美意识,借助外部符号语言,尽可能的将内部审美意识完整准确的外化,即创作出较成功的作品。作品完成后,在作者、作品、读者之间,作品起到媒介的作用,连接作者与读者。当读者或欣赏者再看到作品时,如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就不仅仅是作为实体存在的大观园,它是包含作者以及作者的审美意识、理想性格、人格追求、情感欲求等在内的完整的审美意识系统。
  2、读者领悟作品——内部审美意识的契合
  古今中外无数艺术作品,一种作品有一个天地,是一个审美意识系统,是一个整体。艺术作品中表现的审美意识具有内在的力场,它是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心理机制通过艺术表现手段外化于艺术形象中、凝结于艺术作品中的潜在力。当这一凝定的力场进入审美主体的心理之中时,主体心理上已有的生活审美意识力场就与外来的力场发生复杂的作用关系。
  两种力场的碰撞,在审美心理上会发生强烈的震动,并引起剧烈的反应与变化。外来的艺术审美意识要受到主体地位的生活审美意识控制,即受到主力场的作用,主要是印象力、感受力、情感力、想象力、直觉力、意念力、审美判断力、领悟理解力等心理力的作用。这些分力与艺术作品中变现的同类分力一一对应,两相接通,就发生了两个力场的感应与共振。这些心理力又是统一联系、共同作用的,不是孤立的发生作用。例如欣赏一幅画或一部小说,要凭印象力去捕捉画面上的形象和文字中描绘的种种形态,求得印象力的对应;又要凭感受力去感受画面和文字中表现的审美感受,求得感应力的接近;还要凭想象力去想象作者所想象到的事物,才能进入作者的想象世界,进入艺术境界,进行神游;要凭情感力去接受作者情感的振波,求得振频的一致;还要凭领悟理解力去领悟作者从生活中领悟到的生活道理和创作意图;又要凭审美判断力去感应作者对于生活现象的真假、善恶、美丑等等判断。审美主体就在这一系列心理力的同一作用过程中领受作品的艺术功能或魅力,从而实现作品的艺术价值。[3]
  艺术审美中的感应,是主体的生活感受、情感、欲求和意念等等因素与对象的相似或相同的因素的感应沟通和共振,也就是主体心理力场与对象中的心理力场的沟通共振,这就是共鸣。没有主体相通的心理、经验世界和力场,艺术中表现的内涵就不可能发生效应;若没有艺术中的表现内涵,主体的心理因素就不可能被激活,而只会处于沉睡状态;主体与艺术对象之间的感应是广泛而深沉的,主体的深层无意识或潜意识可以同艺术作品中的这些相似领域进行隐秘的对话或感应,这是其他任何交流方式都无法实现的。正因为如此,优秀的艺术能够成为欣赏主体的知己(如《红楼梦》不知感动多少有情义的人的心灵),它使欣赏者激动、感叹、共鸣、流泪、震撼整个心灵世界。[4]
  所以,艺术审美常常要通过心领神会而获得言外之意、象外之意、味外之旨。艺术表现也常有“无声胜有声”、“妙在不言中”的奇效。它是审美主体之间凭着内部审美意识的相通性而发生的。人类之间心灵可以通过一定手段互相沟通,其原因主要在于人同此心,心同此情,彼此有着相似或相近的审美意识结构和因素,有相似的心理能力,即有着相似的内部审美意识语言。这就不难解释为何监狱中的囚犯看《等待戈多》会痛哭流涕,为何我们读几千年前的作品依然可以心领神会。
  
  三、审美差异性在审美对话中的体现
  
  既然作品的意义在对话中完成,为何每个人对作品的领悟理解不同呢?其实,对于同一部作品而出现的审美差异表现,即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最本质的原因还是在生活审美经验,审美意识的差异。由于每个欣赏者的生活审美意识不同,生活经历、受教育程度、审美能力、领悟力、审美立场的不同,必然会出现审美定位、定向、定质、定性、定形的不同。
  如上文所说,读者在欣赏作品时,主体心理上已有的生活审美意识力场就与外来的力场发生复杂的作用关系。要凭印象力去文字中描绘的种种形态,求得印象力的对应,在头脑中形成某种与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有关的印象。这种印象更是随读者不同而相异。当读者的感情经验与作品所表达的感情相同或相似时,读者和作品中人物就会发生心灵共鸣。如《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中描写了林黛玉的一段“阅读”经历——林黛玉本就“闷闷的”,忽然听得“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便有了“感慨缠绵”,又再听得“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只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你在幽闺自怜”,再忆起“水流花落两无情”“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和“花落水流红,闲情万种”等诗句,于是乎“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林黛玉自幼丧母、寄人篱下,在爱情中也遇到了挫折和苦闷,她由曲中杜丽娘的感受联想到自己的感受,她的心痛神痴、伤心落泪便是自然的了。她的这种解读既是与杜丽娘的心灵共鸣,更是对杜丽娘这个人物形象的再创造。[5]
  
  四、总结
  
  综上所述,文学意义的生成在读者通过作品与作者的对话中完成,读者领悟感知作品中作者的审美意识,当作者的审美意识与读者的审美意识,审美心理、生活经验相吻合时,读者就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共鸣,成为作者的知音。每个人的生活审美经验、审美意识的差异,导致文学审美阅读中的差异性。从整体上看,文学意义是作者、作品和读者在一定语境下相互对话形成的,具有无限开放的可能性。写作不停,阅读不止,如此循环。人正是沿着这条言语之径,不懈地追寻着人生的终极意义、追求着精神的彻底解放。
  
  参考文献:
  [1]张首映.二十世纪西方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244。
  [2]金元浦.意义:文学实现的方式[J]文学评论,1995.(4)。
  [3][4]李健夫.现代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102,122。
  [5]陈春燕.读者主体性与意义不确定性[J]襄樊学院学报,2007.(6)。
  
其他文献
摘 要: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的现状分析,剖析了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员工培训;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当前,人力资源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员工培训作为经营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也倍受关注。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拥有优秀的人才。企业获得人才的渠道有两种:向外部人员招聘
期刊
随着国家房改政策的深入完善,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的日益紧迫,我军当前住房补贴制度的局限性日益凸显,实行军队干部住房货币化、工资化改革迫在眉睫。    一、推行军队干部住房货币化工资化的重要意义    (一)军队干部住房货币化工资化是贯彻按劳分配原则的客观要求。军队干部住房货币化、工资化是贯彻执行我国以按劳分配原则为主体的收入分配原则,体现住房消费的劳动力再生产费用的本质属性,也是进一步体现军人劳动价值
期刊
高校医院在医疗服务工作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药房是医院整个医疗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校医院和其他医院相比,在服务对象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都与社会医院有明显不同,这就对医院药房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人想就这方面谈一些粗浅认识,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校医院的现状及特点    1、高校与社会医院在人员结构、规模、设备、服务对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区别和自身的特点。患者群体主要是本校师生员工及周边群众,医
期刊
摘 要:恽代英是我国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主义战士兼学者。他一生虽然短暂,但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1920年到1921年下半年,他由一个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关键词:恽代英;马克思主义观;确立    恽代英于1895年生于武昌的一个衰落的书香世家,祖籍江苏武进石桥湾恽家村。自幼学习刻苦,成绩优异。由于当时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社会矛盾也相当复杂,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中、美、日等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模式,讨论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在信息时代和高校发展过程中的新任务,指出为适应学生的素质教育和高校学科建设与发展,高校图书馆必须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统一规划校与院级图书的发展,切实重视与加强校内外的共享机制的建设。  关键词:图书馆管理;学科建设;共享机制    高校图书馆扮演着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和持久的顶端知识水平的服务[1],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
期刊
摘 要:当前正处于责任制度的改革阶段,本文通过对实行经济责任制历史沿革的观察和总结,从中得出经验与教训,并对未来经济责任制的管理工作给予重要启示。  关键词:经济责任制;历史沿革;启示    经济责任制是伴随着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的建立而逐步形成的,迄今已有几十年的历史,起源于苏联实行管理责任制,并于我国得到发展,大致经历了农业生产责任制时期、承包经济责任制时期、全面经济责任制时期三个发展阶段的变
期刊
摘 要:埃斯库罗斯笔下的普罗米修斯以其高洁的人格典范和精神践履为我们示范了一种生存方式:充分展开人性,实现多样化生存;自我超越,力争生存的崇高;追求民主,保障平等、捍卫自由。此种健康积极、充满必然合理性的斗争、超越、追求之路,作为人类从古至今生存应采取的基本和最终方式,引导着一切主体完成自我拯救,归于自我实现。  关键词:普罗米修斯;多样化生存;崇高;民主    生存方式:从个体生存来说,是一定生
期刊
摘 要:哈代是19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通常围绕英国农村展开,讲述19纪后期崛起的资本工业社会对传统社会的冲击。哈代的小说《远离尘嚣》反映了即使在远离尘嚣的穷乡僻壤也无法逃脱被工业“文明”侵蚀,改变的命运。在工业“文明”的摧残之下他的理想和现实严重脱节,在《远离尘嚣》中上演的一幕幕悲剧正是他的悲观主义宿命论的体现。  关键词:工业文明;脱节;悲观主义宿命论    哈代在
期刊
摘 要:分析吴文英及其同时代词人词作情感表现的主要倾向,得出吴文英的情爱经历是其审美创作的主要内驱力的结论。而梦窗咏物词及梦窗情词则是梦窗审美创作情爱内驱力的充分表现。本文首先对审美内驱力进行界定,叙述梦窗的情爱经历,进而从梦窗咏物词及其梦窗情词来论述吴文英审美创作中的情爱内驱力。  关键词:内驱力;情爱;咏物词;情词    一、审美内驱力的界定    意象是诗词的基本符号。而艺术作品审美意象的形
期刊
摘 要:关于孙悟空形象的研究,是研究《西游记》主旨内涵的关键部分,而且已经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本文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已阅读小说文本为基点,重点探究孙悟空形象“三般变化”的具体经过,以及这三个变化过程中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以期对小说中孙悟空的形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关键词:《西游记》;孙悟空;三般变化    关于孙悟空这一形象的来源及演化过程,很多学者已经做了十分详细的考证和研究,对此学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