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见”的冷战
1983年夏天,马丁·罗伊莫斯(Martin Roemers,下文简称马丁)和他的朋友怀着探险的心态触碰了密林中的一角灰色—东德的柏林墙。他们沿着蜿蜒的水泥墙行进,最终驻足于仅有一名士兵驻守的瞭望塔,并与这个孤独的守望者互相拍照留念。
彼时“冷战遗痕”的创意或许已经在这个荷兰青年心中埋下了种子,尽管后来欧洲的剧变始料未及,甚至在6年之后柏林墙终于倒下,作为安锡尔艺术学院摄影专业的学生,马丁再次驱车穿越东德,还是在苏联军营前吃了闭门羹。
马丁依然锲而不舍,几年后想尽办法得到了勃兰登堡原苏联军事基地的通行证。沿途所见令他十分惊讶,当地人在苏联军队离去后马上洗劫了驻地,幸存下来的,透露出一种腐朽衰败的美感:摇摇欲坠的建筑、破车、轮胎、飞机、颜色剥落的为苏联歌功颂德的壁画。后来他回忆道:“这简直就是冷战主题的迪士尼乐园。”
在关于战争的题材中,马丁有两组成熟的作品曾引起社会较大的关注,一是为在二战中因惊惧而致盲的人们拍摄的肖像系列《战争之眼》(The Eyes of War),另一个便是《冷战遗痕》(The Cold War Relics)。比起拍摄面部肖像的《战争之眼》系列,马丁在《冷战遗痕》中,把视线集中于那些有故事的静态事物上。如果说前者用人眼来暗示“亲历”及其创伤,以一张张高清的面部特写给予观者当头直击式的震慑,那么后者则更像一个“旁观者的旁观者”,为那些沉默的见证者记录下永恒的形象。
马丁坦言,对于这组作品,他并没有任何预设的主题和器材技术上的限定。冷战是一场兵不血刃的无形对抗,铁幕对欧洲的割裂更多地存在于意识形态层面,但当这个时代结束时,军事力量的撤离如退潮后的海滩,遍地荒废的遗留物,都暗示着时代潮水造成的不可磨灭的侵蚀。通过对这种风景的发现,马丁还原了一次“可见”的冷战。
当然,这一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冷战遗痕”的所有外景筹备,耗时达12年之久。美苏对峙,以东西欧为前线,柏林墙倒塌后,马丁游走于边界上,寻找隐蔽的废弃驻地和各种工事,物色外景地,向当地政府或者专门的安全管理组织阐述自己的拍摄计划,申请指引与许可,有时甚至必须在专人陪同下拍摄。
这是一项异常繁琐枯燥的工作,和探索密林深处的新奇刺激形成鲜明对比。顶着压力,马丁成功进入了多处冷战禁地。从东德的柏林墙开始,他探访“冷战遗痕”的足迹最远延伸到了俄罗斯和英国。
永不开始的战争
2002年,马丁遭遇了“冷战遗痕”拍摄过程中最难忘的经历。他驱车穿过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去拍摄一座濒临倒塌的军事建筑。绕着建筑步行时,他撞见了两个躺在地上喝啤酒的士兵。卫兵盘问了这个避之不及的不速之客,并把他带回营房监控起来。马丁不得不滞留了很长时间,等着安全局(即原克格勃)的官员从首都赶来调查。接近傍晚时分,一位矮胖的官员带着茶水和饼干出现,又是一长串盘问。他接受了马丁的解释,允许他离开,但是没收了底片。为笔录签字时,马丁注意到,最后一句写的是:“罗伊莫斯先生一整天态度有礼,表现良好。”
马丁笑称,这次奇遇似乎正是冷战的一个缩影。每个人都体验过冷战,但从来没有参加过它。冷淡克制的表象下,那种紧绷的敌意如影随形。无论哪个阵营,都拼命地建造防御工事,组织威慑武装。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利益格局,表现出来的恐惧与戒备却是异常一致的。冷战超越政治的意义,也许是人类永恒的困境,这也使“冷战遗痕”成为马丁镜头中最富哲学意义的一组作品。
拍摄过程中当然也有惊喜。“冷战遗痕”中马丁自己最偏爱的一幅是《海上碉堡》(本文题图),作品曝光时间长约二十分钟,拍摄于波罗的海沿岸,时间就是他被扣留盘问的那个月。废弃的暗堡底部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在冰冷的浪花和雾气中,海水翻滚,碉堡岿然不动,而换一个角度看,更像是它在海上漂浮。原本罕见的奇景,蒙上了深深的孤独与抽象的色彩,似乎隐喻着世界的变与不变。
当铁幕终于落下,世界各国的人群在全球化的潮流中逐渐融为一体的时候,他们面临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与亘古不变的人性共同点。剑拔弩张的前线终会退居为孤独守望的遗迹,马丁那12年的不懈游走,记录下的是战争的边界,也是人类意识情感的边界。
在整个系列的拍摄过程中,马丁始终在这样问自己:“这些风景背后隐藏着的冷战后果是什么?”在这组作品和其他作品中,他寻觅了11年,起初留意的是前东德的苏联遗迹,但工程越来越浩大。虽然冷战影响了许多地区,但光是在东西欧地区,大量的遗迹还是令他震惊:掩体、弹药库、停机坪、靶场、营房、导弹基地、边界、路障和雷达站。在铁幕两边,出于同样的恐惧而建立的防御机制,看起来竟然如此相似。
2009年春,马丁在莫斯科拍摄了项目的最后一幅作品。关于冷战的后果,他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切都在照片中留给人们体会。或许这些遗迹的意义只是在提醒我们,那个时代终结了;又或许,它们还告诉了我们,想要彻底走出来还需时间。
与冷战遗迹纠缠了十余年后,马丁的最新拍摄计划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曾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日常生活组一等奖的《大都会》系列目前还在继续进行,在其中他会通过长时间曝光的拍摄手法来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计划中的拍摄对象包含21个人口稠密的发展中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也在其中。与此同时,马丁考虑过在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举办“冷战遗痕”主题的摄影展,把他记录下来的画面展示给更多关注这段历史的人。
你拍摄《冷战遗痕》这组作品的起因与动力是什么?
我的许多作品都关注战争与冲突。这个专题意在表现战争的后果。战争不仅涉及到人,也对风景与建筑产生了影响。这在过去40年的欧洲表现得尤为明显。冷战结束后,旧有的一切都荒废,四处都是时代终结的标志物。柏林墙倒塌以后,我终于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东西,这些都促使我着手拍摄这组作品。
冷战时代结束了,但是对人的作用还在,不光对年长者,年轻一代是否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它的影响?
是的,冷战结束后欧洲发生了剧变。在我个人看来,最重要的节点是柏林墙的倒塌。铁幕割据欧洲太久,时至今日,亲历铁幕的欧盟发展中国家仍然不能忘记其间的贫乏和混乱。这种剧变在当时是无法想象的。我想要表现的就是那段四处弥漫着敌意的历程。
你表现旧时代轨迹的方式,是否为了让被强行置入这段经验和记忆的年轻一代感兴趣?
我的作品适用于每一个对那段历史感兴趣的人。因为这是一场全世界史无前例的传说中的战争,一场永远也不开打的战争,虽然这期间有不少战争的要素:一个阵营对另一个阵营的秘密行动,无处不在的敌意,双方都拼命地修建防御工事来划清界限。通过拍摄这些边界上、掩体下的“前线”景物,冷战才变得清晰可见。
1983年夏天,马丁·罗伊莫斯(Martin Roemers,下文简称马丁)和他的朋友怀着探险的心态触碰了密林中的一角灰色—东德的柏林墙。他们沿着蜿蜒的水泥墙行进,最终驻足于仅有一名士兵驻守的瞭望塔,并与这个孤独的守望者互相拍照留念。
彼时“冷战遗痕”的创意或许已经在这个荷兰青年心中埋下了种子,尽管后来欧洲的剧变始料未及,甚至在6年之后柏林墙终于倒下,作为安锡尔艺术学院摄影专业的学生,马丁再次驱车穿越东德,还是在苏联军营前吃了闭门羹。
马丁依然锲而不舍,几年后想尽办法得到了勃兰登堡原苏联军事基地的通行证。沿途所见令他十分惊讶,当地人在苏联军队离去后马上洗劫了驻地,幸存下来的,透露出一种腐朽衰败的美感:摇摇欲坠的建筑、破车、轮胎、飞机、颜色剥落的为苏联歌功颂德的壁画。后来他回忆道:“这简直就是冷战主题的迪士尼乐园。”
在关于战争的题材中,马丁有两组成熟的作品曾引起社会较大的关注,一是为在二战中因惊惧而致盲的人们拍摄的肖像系列《战争之眼》(The Eyes of War),另一个便是《冷战遗痕》(The Cold War Relics)。比起拍摄面部肖像的《战争之眼》系列,马丁在《冷战遗痕》中,把视线集中于那些有故事的静态事物上。如果说前者用人眼来暗示“亲历”及其创伤,以一张张高清的面部特写给予观者当头直击式的震慑,那么后者则更像一个“旁观者的旁观者”,为那些沉默的见证者记录下永恒的形象。
马丁坦言,对于这组作品,他并没有任何预设的主题和器材技术上的限定。冷战是一场兵不血刃的无形对抗,铁幕对欧洲的割裂更多地存在于意识形态层面,但当这个时代结束时,军事力量的撤离如退潮后的海滩,遍地荒废的遗留物,都暗示着时代潮水造成的不可磨灭的侵蚀。通过对这种风景的发现,马丁还原了一次“可见”的冷战。
当然,这一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冷战遗痕”的所有外景筹备,耗时达12年之久。美苏对峙,以东西欧为前线,柏林墙倒塌后,马丁游走于边界上,寻找隐蔽的废弃驻地和各种工事,物色外景地,向当地政府或者专门的安全管理组织阐述自己的拍摄计划,申请指引与许可,有时甚至必须在专人陪同下拍摄。
这是一项异常繁琐枯燥的工作,和探索密林深处的新奇刺激形成鲜明对比。顶着压力,马丁成功进入了多处冷战禁地。从东德的柏林墙开始,他探访“冷战遗痕”的足迹最远延伸到了俄罗斯和英国。
永不开始的战争
2002年,马丁遭遇了“冷战遗痕”拍摄过程中最难忘的经历。他驱车穿过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去拍摄一座濒临倒塌的军事建筑。绕着建筑步行时,他撞见了两个躺在地上喝啤酒的士兵。卫兵盘问了这个避之不及的不速之客,并把他带回营房监控起来。马丁不得不滞留了很长时间,等着安全局(即原克格勃)的官员从首都赶来调查。接近傍晚时分,一位矮胖的官员带着茶水和饼干出现,又是一长串盘问。他接受了马丁的解释,允许他离开,但是没收了底片。为笔录签字时,马丁注意到,最后一句写的是:“罗伊莫斯先生一整天态度有礼,表现良好。”
马丁笑称,这次奇遇似乎正是冷战的一个缩影。每个人都体验过冷战,但从来没有参加过它。冷淡克制的表象下,那种紧绷的敌意如影随形。无论哪个阵营,都拼命地建造防御工事,组织威慑武装。不同的政治立场和利益格局,表现出来的恐惧与戒备却是异常一致的。冷战超越政治的意义,也许是人类永恒的困境,这也使“冷战遗痕”成为马丁镜头中最富哲学意义的一组作品。
拍摄过程中当然也有惊喜。“冷战遗痕”中马丁自己最偏爱的一幅是《海上碉堡》(本文题图),作品曝光时间长约二十分钟,拍摄于波罗的海沿岸,时间就是他被扣留盘问的那个月。废弃的暗堡底部被上升的海平面淹没,在冰冷的浪花和雾气中,海水翻滚,碉堡岿然不动,而换一个角度看,更像是它在海上漂浮。原本罕见的奇景,蒙上了深深的孤独与抽象的色彩,似乎隐喻着世界的变与不变。
当铁幕终于落下,世界各国的人群在全球化的潮流中逐渐融为一体的时候,他们面临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与亘古不变的人性共同点。剑拔弩张的前线终会退居为孤独守望的遗迹,马丁那12年的不懈游走,记录下的是战争的边界,也是人类意识情感的边界。
在整个系列的拍摄过程中,马丁始终在这样问自己:“这些风景背后隐藏着的冷战后果是什么?”在这组作品和其他作品中,他寻觅了11年,起初留意的是前东德的苏联遗迹,但工程越来越浩大。虽然冷战影响了许多地区,但光是在东西欧地区,大量的遗迹还是令他震惊:掩体、弹药库、停机坪、靶场、营房、导弹基地、边界、路障和雷达站。在铁幕两边,出于同样的恐惧而建立的防御机制,看起来竟然如此相似。
2009年春,马丁在莫斯科拍摄了项目的最后一幅作品。关于冷战的后果,他并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切都在照片中留给人们体会。或许这些遗迹的意义只是在提醒我们,那个时代终结了;又或许,它们还告诉了我们,想要彻底走出来还需时间。
与冷战遗迹纠缠了十余年后,马丁的最新拍摄计划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曾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日常生活组一等奖的《大都会》系列目前还在继续进行,在其中他会通过长时间曝光的拍摄手法来反映人们的日常生活。计划中的拍摄对象包含21个人口稠密的发展中国家中心城市,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也在其中。与此同时,马丁考虑过在中国及世界其他地区举办“冷战遗痕”主题的摄影展,把他记录下来的画面展示给更多关注这段历史的人。
你拍摄《冷战遗痕》这组作品的起因与动力是什么?
我的许多作品都关注战争与冲突。这个专题意在表现战争的后果。战争不仅涉及到人,也对风景与建筑产生了影响。这在过去40年的欧洲表现得尤为明显。冷战结束后,旧有的一切都荒废,四处都是时代终结的标志物。柏林墙倒塌以后,我终于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东西,这些都促使我着手拍摄这组作品。
冷战时代结束了,但是对人的作用还在,不光对年长者,年轻一代是否也潜移默化地受到它的影响?
是的,冷战结束后欧洲发生了剧变。在我个人看来,最重要的节点是柏林墙的倒塌。铁幕割据欧洲太久,时至今日,亲历铁幕的欧盟发展中国家仍然不能忘记其间的贫乏和混乱。这种剧变在当时是无法想象的。我想要表现的就是那段四处弥漫着敌意的历程。
你表现旧时代轨迹的方式,是否为了让被强行置入这段经验和记忆的年轻一代感兴趣?
我的作品适用于每一个对那段历史感兴趣的人。因为这是一场全世界史无前例的传说中的战争,一场永远也不开打的战争,虽然这期间有不少战争的要素:一个阵营对另一个阵营的秘密行动,无处不在的敌意,双方都拼命地修建防御工事来划清界限。通过拍摄这些边界上、掩体下的“前线”景物,冷战才变得清晰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