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练习曲在钢琴艺术史中的开创性

来源 :世界家苑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andtz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弗里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F.F.Chopin 1810─1849)是19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其练习曲在对前人继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对后人练习曲的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对巴赫的复调性创作思维、克列门蒂练习曲浪漫主义因素以及浪漫乐派早期练习曲的继承,在其练习曲中都有体现。这些继承加上肖邦人格的创造,形成了肖邦练习曲的复调性艺术、练习曲中的戏剧性冲突,以及这种技巧与情感达到的统一的高度的审美价值。正是这种价值体现,让它对李斯特练习曲、德彪西练习曲和拉赫玛尼诺夫练习曲在技巧和曲式方面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肖邦;练习曲;开创性;继承;影响
  一、肖邦练习曲对上世纪音乐创作的传承
  正如牛顿所说:“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看得更远”,一切开创性的作品都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建立在对前世音乐的继承上。在谈论肖邦练习曲的时候也不例外,肖邦的练习曲首先建立在对上世纪音乐创作的传承上。
  (一)对巴赫复调性创作思维的继承
  巴洛克时期的著名作曲家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1685-1750),是浪漫主义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大师们学习的对象,其音乐创作有着丰富的内涵、多样的形式和惊人的影响力。其中,他创作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则将巴洛克时期的复调音乐水平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肖邦作为其优秀的学生之一,在作品中受到了这种创作思维的影响。
  巴赫在《平均律钢琴曲集》中按照个大小调系统进行创作,钢琴运用了十二平均律调律体系,这使得作品拥有了丰富的复调形式,肖邦练习曲把这一形式运用得淋漓尽致。肖邦练习曲分为 3 大部分,第一部分(OP.10)肖邦在一八二九年十月开始写作,一八三二年完成,于一八三三年在巴黎出版;第二部分(OP.25)在一八三二年至一八三六年间完成,于一八三七年出版。在 OP.10 中,肖邦在第一首运用 C 大调,第二首 a 小调,第三首转入 E 大调,第四首则是升 c 小调,这种复调性创作思维,明显是对巴赫的继承。正如科尔托所说:“肖邦本人是在编写这些练习曲时是很想按照巴赫的调式方法来写作,但是由于考虑到乐曲完成质量的问题,这种写作方法并没有坚持下去”
  (二)对克列门蒂练习曲浪漫主义因素的传承
  肖邦极其偏好用克列门蒂的 100 首练习曲作为钢琴教学和演奏的素材,可见其练习曲对他的影响。克列门蒂的《名手之道》中的 29 首练习曲产生于巴洛克时期和古典主义时期交接的年代,其创作手法虽然古典,但是运用大量的保留音跨小节连音线,创造了当时钢琴还不曾有的右踏板效果的作品。这样的设计旋律优美,富有浪漫主义时期作品的特色。肖邦对克列门蒂练习曲的极力推荐,无形中造就了肖邦练习曲的浪漫主义精神。
  二、肖邦练习曲的创作特点
  (一)、肖邦练习曲具有复调性技术
  复调性的作品在浪漫主义时期得到个性,钢琴演奏家通过双手来演奏平行的多声部作品。肖邦练习曲中多声部作品的典范“离别”(OP.10 NO.3)就是一个很好的分析素材。这首作品用 E 大调,2/4 拍子的三段式(A-B-A)作成。第一段共有二十一个小节,可以分成 A,A’两段。在切分音的低音声部上方,高音体现了复调性音式的旋律,主旋律则在连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中歌唱的,中声部的波动、涟漪推动着主旋律的行进,以伸缩速度(rubato)的分句法演奏。这部作品要求运用弱指(三、四、五指)来演奏富含强烈的情感的第一主旋律,这种手法的技术性有益于我们对其他钢琴演奏家的曲目的掌握。肖邦的复调性手法与传统不一样,传统的主要注重短小曲目的演奏,而肖邦则注重篇幅更长的作品的复调性演奏。
  (二)、技术和音乐表现的高度统一
  肖邦的练习曲不仅在技术上有着高超的开创,在情感上饱满丰富,最关键的还是肖邦的作品达到了技术与情感的有机统一,从而达到了作品的完整和圆润。
  肖邦练习曲情感与技术的统一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技术的背后,彰显着肖邦个人的情感。肖邦在《大海》练习曲中用大量的琶音来有力的表现情感。琶音的使用并不是肖邦的原创,但是其使用却承载着肖邦的情感。其次,技术的设置为情感服务。《大海》这首曲子的技术包括半音阶、琶音和拇指与小指的同音换指技法,这些技术的运用,可以训练手腕的灵活性,加强曲子的表现力。
  三、肖邦练习曲对后世创作的影响
  肖邦练习曲在技术和情感上的有机统一,使得练习曲独树一帜。这样的音乐造诣,对后世的影响也是很明显的。下面,笔者将从李斯特练习曲、德彪练习曲两个方面去探讨。
  (一)、对李斯特练习曲的影响
  “他的作品前卫而又伟大,他在多方面给我们立下了以后的标杆”李斯特本人就对肖邦赞赏有加。李斯特的《三首音乐会练习曲》中的降 D 大调练习曲“叹息”,从曲式上可以看出,这首曲子是传统的 A—B—A 三段体,这肖邦的 OP.10 NO.9 极为相似。
  (二)、对德彪西练习曲的影响
  德彪西其实是印象乐派,和肖邦不是同一派别,这样影响实质是跨派别的。德彪西的《练习曲》集中总共有 12 首练习曲,肖邦对德彪西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这12首练习曲的技巧、曲式以及整体把握等方面。在练习曲关于技巧的整体把握方面,印象派注重曲式整体的意境的呈现,而非每一个单独的音符表达的具体含义,这种表现与肖邦的OP.25 NO.9 练习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德彪西标题音乐的呈现方面,很多人认为标题音乐的开创者是贝多芬,譬如第三交响曲《英雄》,但是练习曲中的标题音乐的开创者却是肖邦,这种跨派别的影响是很深刻的。
  四、结语
  肖邦的练习曲有着独特的开创性,值得去学习。首先,其练习曲融合了肖邦忧郁的气质、爱国情怀以及坚定不把的精神体验,丰富了练习曲的内涵与意蕴。其次,肖邦在练习曲的创作技巧和曲式上有意识的继承前代作曲家的优良品质。最后,其曲式的开创性和技巧的创新,对后世作曲家和钢琴家也有着深刻的影响。从研究的角度看,这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参考文献
  [1]钱亦平 王丹丹著,《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年12 月第 1 版
  [2]科尔托著周薇译《肖邦练习曲解析》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 年出版
  [3]钱仁康 钱亦平著,《西方作品分析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 年 5 月第 1版
  注释
  1阿尔弗雷特·科尔托(1877—1962)他是具有法国、德国及东欧浪漫派风格的最后一位钢琴巨匠,对 19 世纪浪漫派音乐,尤其是肖邦的作品有着深刻理解。
  2科尔托著周薇譯《肖邦练习曲解析》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 年出版 第 1 页
  3穆齐奥·克莱门蒂Muzio Clementi(1752—1832),意大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钢琴乐器的开发者和制造商、音乐出版商和钢琴教师,一生中跨越从巴洛克主义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三个伟
  大时代。
  4科尔托著周薇译《肖邦练习曲解析》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6年出版
  作者简介
  游鹏程(1986.06-),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湖北省宜城,当前职务:钢琴教师,当前职称:助教,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钢琴表演与教育。
  (作者单位:钦州学院)
其他文献
摘 要:色彩本身是没有生命的,但它的无处不在让我们无时无刻不感受到它鲜活的生命在跃动,同时它变化莫测的神奇力量,也引得众多艺术家对其称赞不已。画家在创作的过程中,要能很好地抓住观赏者的心理,将色彩的呈现与观赏者的心理相契合,运用最具表现力的色彩进行对感情的传达。优秀的油画创作者就是能够将色彩和情感完美结合在一起,赋予作品灵魂,再现作品生命的伟大的艺术家。色彩在油画中的运用,既是对油画语言艺术的表达
期刊
摘 要: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受很多复杂因素影响的市场,而房地产本身的特点决定了房地产市场的特性,其中之一就是房地产市场是一个区域性市场,因此房地产市场的区域分类是进行房地产微观市场分析和宏观市场研究的基础,只有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合理的区域分类才能对房地产市场行为有清晰的把握和认识,以便为房地产行业的商家与消费者提供具有指导性的新思路。本文基于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分类,以便对房地产可持续发展提
期刊
摘 要:“核心素养”培养是当前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关键词之一。就英语学科而言,密切关注并高度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是最终实现英语教育根本目标的必由之路。高中英语是学校英语教育的重要构成,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的基本内容,一线教师要深刻把握英语核心素养培养的本质要求,深入探究英语阅读教学的实施策略,引导学生最终实现核心素养内化的培养目标,为助力英语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
期刊
摘 要:比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认识比的意义这个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以及比的意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比的基本性质要联系学过的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通过“想一想”启发学生找出比中有什么相应的性质然后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这样既加强前后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深学生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同时又渗透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思想引导学生用已有知
期刊
摘 要:在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儿童戏剧教育的种类比较丰富。而为了提高儿童戏剧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就要对教师的较色加以明确的定位,对此,相关研究人员提出,在开展儿童戏剧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要让自己作为明智的引导者、勇敢的探险者和谦虚的学习者,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明确的定位,以此通过开展戏剧教育活动,使儿童的率真天性能够真正得以释放,心灵与智慧得到充分的启迪,并感受到自由与快乐。  关键词:后现代课程观;儿
期刊
摘 要: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最迟在距今三千多年的商殷时期就已经初步形成,并根据自身条件逐步发展起来,到20世纪初依然保持着自己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至今对国内的现代室内装饰设计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本课教学设计秉承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做好學校和社会的联系,加强社会实践,通过带领学生前往潮阳西胪荣德家园参观,实地考察研究这座中国古建筑中蕴含的宝贵潮汕工艺美术资料,让书本中有关中国古建筑的知识以最
期刊
摘 要:为把握中医文化价值的历史意义,试图从文化角度对中医学进行探讨。通过梳理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分析由此交互影响而产生的思维模式及其历史延伸, 认为在传统文化与医学的互动关系下,产生了新的文化价值,甚至还超越时空再成为一种普遍的价值.这不仅强化了中医文化的生命力,还影响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关键词:文化;中医;传统  中医理论的本质,其科学内核,始终是一种生态医学适应理论。
期刊
摘 要:“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传统文化“和谐”观包括个性的整合、关系的协调、势力的均衡、功能的优化等特征。高校班主任可以借鉴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通过构建学生之间人际的和谐、利益的和谐、工作的和谐,班风和学风的和谐,来实现班级的整体“和谐”面貌。  关键词:传统文化;和谐;班主任工作;和谐班级  班级是由众多个性特征、家庭背景、文化素养不同的学生组成的团体,每个大学生都是有思想、
期刊
摘 要:吴门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影响深远,主要代表人物是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后人把他们合称为吴门四家。但是在商业繁荣文化昌盛的背景下产生地吴门画派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衰落的,所以我们要究其原因,以此为戒。  关键词:吴门画派;沈周;文徵明  吴门画派,是明代景泰到嘉靖年间,苏州市区(含当时的长州洲县、吴县)出现的画家流派,为我国的最早画派之一。它是在以院画风格为主要特色的浙派之后出现的。这一画派画
期刊
摘 要: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教师要把美学欣赏渗透到教学中,结合英语语言材料所具有的的美学特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情感受到陶冶,心灵获得激荡,人格得以升华。  关键词:美学欣赏;英语教学  一、文本的形式美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艺术的结晶。英语语言的韵律美、对称美、节奏美等形式美的特性,都反映在文本的遣词造句中。文本作者通过选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