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不同时期深修剪效应研究初报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ping6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对茶树进行了不同时期深修剪试验,结果表明:与不修剪(对照)相比,春茶后深修剪茶树恢复较快,冬季抗冻性较强,翌年茶树发芽密度增0.83%,1芽2叶百芽重增11.98%,春茶鲜叶产量增产13.57%,鲜叶生化性状较优,春茶开园时间提早1d;夏茶后深修剪茶树复壮及冬季抗冻性稍弱,茶树经济性状弱于春茶后修剪但优于对照,鲜叶中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较高,春茶开园时间推迟3d;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春茶需停采留养,对于每年主抓春季名优茶生产的茶园不宜选择。
  关键词:茶树;深修剪时期;生物性状;经济性状;生化性状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56-03
  茶树经多年采摘和轻修剪后,树冠上会形成密集而细弱的节枝,俗称“鸡爪枝”,阻碍水分和养分的输送,导致新梢育芽能力减弱,芽叶瘦小,对夹叶增多,鲜叶产量和品质下降,需要采取深修剪措施,剪去树冠上的鸡爪枝层,使茶树重新抽发枝梢,恢复树势,提高新梢的育芽能力[1-2]。生产实践表明,茶树修剪程度越深,茶园树势和产量恢复越慢,鲜叶产量经历减产、恢复、增产、下降的演变过程,因此,对于春、夏、秋3季采茶的茶园,若全面考察深修剪效应往往需要数年时间[2]。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优质、安全的名优茶成为人们消费的首选,名优茶生产已成为茶业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并促进了茶叶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3-5]。深修剪作为成年茶园树冠复壮的农艺措施,究竟选择什么时期深修剪,既能很好地更新复壮树冠,又能通过多采优质鲜叶以提高名优茶产量和品质,从而弥补因深修剪造成短期减产的损失,就成为广大茶农十分关心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将茶树不同时期深修剪的初步效应加以总结,供广大茶农深修剪时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茶园 供试茶园为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试验茶园,坐南朝北的山坞地,土壤为红黄壤,土层深厚。茶园种植品种为国家级无性系中芽品种‘安徽1号’,单行种植,株行距33cm×150cm,树龄30a,茶树生长势较为一致。试验前3a,茶园均为常规耕作管理,早春浅耕,施复合肥(15kg/667m2);夏茶后中耕除草,复壮茶树;秋茶后轻修剪,深挖(20cm以上),施复合肥(30kg/667m2)。
  1.1.2 试验设备和试剂 PST75H单人修剪机(浙江川崎茶业机械有限公司产),UV-255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仪器有限公司产),101-2型电热鼓风箱(上海市上海县第二五金厂产),BS124S电子分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仪器公司产)等。生化检测试剂:KH2PO4、Na2HPO4·2H2O、茚三酮、SnCl2·2H2O、靛红、草酸、KMnO4、浓硫酸、碱式乙酸铅、盐酸、蒽酮为分析纯;谷氨酸、咖啡碱、葡萄糖为优级纯。
  1.2 试验方法
  1.2.1 试验处理 以不修剪为对照,深修剪不同时期设置为春茶后(2012年5月28日)、夏茶后(2012年7月19日)、秋茶后(2012年11月19日)和翌年早春(2013年3月5日)4个处理,各处理随机区组排列,重复3次,每个试验处理茶行长9.0m、宽1.5m,面积为13.5m2;深修剪标准为:在上年轻修剪基础上降低8cm开剪,去除“鸡爪枝”层。
  1.2.2 观测项目 (1)茶树生长势。夏季深修剪和秋季深修剪前,每个处理茶行随机选100个新梢,测量新梢长度,记录展叶数。(2)茶树抗冻性。参照田间自然鉴定方法[6],进行观察记录与分级。(3)茶叶物候期。在每个处理茶行中选取5个点,挂牌标记,观察茶树生育物候期。(4)发芽密度。1芽2叶期,使用1方框,每个处理茶行随机选取5个点,测定发芽密度。(5)百芽重和芽叶长度。分处理随机采摘100个标准的1芽2叶,称重,测量长度。(6)春茶产量。分处理采摘,记录春茶鲜叶产量。(7)鲜叶生化品质。采摘标准1芽2叶,测定水分;固定样品,检测主要生化成分。
  1.2.3 生化检测 水分测定执行GB/T8304—2002规定的(103±2)℃恒重法[7],水浸出物测定采取GB/T8305—2002规定方法[7],咖啡碱测定采用GB/T8312—2002中的紫外分光光度法[7],游离氨基酸总量测定采用GB/T8314—2002中的茚三酮显色法[7],茶多酚测定采用改进L?wenthal法[8],水溶性总糖测定采用蒽酮比色法[8],测定重复3次。
  1.2.4 数据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软件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生物性状的影响
  2.1.1 茶树生长势 茶树新梢生长量、茶行高幅度可反映茶树的生长势。2012年试验茶园只采春茶,春茶后深修剪于5月28日进行。夏茶后深修剪于7月19日实施,同时随机选取100个不修剪茶树新梢,测得新梢平均长度为27.55cm;春茶后深修剪100个新梢平均长度为16.14cm。秋茶后深修剪于11月19日施行,同时测得100个不修剪茶树的新梢平均长度为35.63cm,平均展叶数为14.25片,茶行高幅度为86.7cm×131.7cm;春茶后深修剪茶树100个新梢的平均长度为29.13cm,平均展叶数为13.75片,茶行高幅度为84.0cm×122.5cm;夏茶后深修剪茶树100个新梢的平均长度为14.54cm,平均展叶数为7.42片,茶行高幅度为81.4cm×119.1cm。秋茶后和翌年早春深修剪茶树生长势需来年观察,在此不作比较。从1a中不同时期深修剪茶树生长势观测数据可知,春茶后深修剪茶树恢复较快,到冬季生长休止时,茶树新梢长度、茶行高幅度与不修剪的相差不大,而夏茶后深修剪的树势恢复较慢,由此表明,春茶后深修剪比夏茶后深修剪更有利于茶园树势恢复。   2.1.2 茶树抗冻性 2012年冬季,皖南茶区未遭遇极端严寒天气,试验茶园受冻害较轻,但不同时期深修剪处理茶树的受冻害情况存在差异,具体情况见表1。从叶片的受冻率及冻害分级情况看出,茶树受冻害程度从轻到重依次为不修剪、春茶后深修剪、夏茶后深修剪、秋茶后深修剪。可见,在冬季易遭受冻害茶区或抗冻害能力较弱茶树品种,不宜选择秋茶后深修剪。
  2.1.3 茶树生育期和春茶开园时间 表2中的数据说明,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生育期及春茶开园时间均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茶树生育期,与不修剪(对照)相比,春茶后深修剪的茶树生育期稍早,鳞展期提早3d,鱼展期提早2d,1芽1叶期和1芽2叶期提早1d;夏茶后深修剪的茶树生育期稍迟,鳞展期迟2d,鱼展期、1芽1叶期与对照相近,1芽2叶期、1芽3叶期迟3d;秋茶后和翌年早春深修剪记录的是茶树上潜伏芽萌展时间,各萌展期圴推迟20d以上。春茶开园时间,按30%1芽2叶形成期开采春茶,与不修剪(对照)相比,春茶后深修剪茶园提早1d,夏茶后深修剪茶园推迟3d,秋茶后和翌年早春深修剪的茶园需停采春茶养棵,因此不记录春茶开园时间。
  2.2 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经济性状的影响 成年茶园的管理目标是向制茶提供更多的优质鲜叶。茶树发芽密度、芽叶长度和百芽重决定着鲜叶产量。表3中的经济性状测定数据表明,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的发芽密度、芽叶长度、百芽重和春茶产量均产生影响,与不修剪(对照)相比,发芽密度:春茶后深修剪增加0.83%,夏茶后深修剪增加3.01%,秋茶后深修剪减少65.81%,翌年早春深修剪减少77.15%;1芽2叶长度:春茶后深修剪增加11.38%,夏茶后深修剪增加6.50%,秋茶后深修剪增加17.89%,翌年早春深修剪增加0.81%;1芽2叶百芽重:春茶后深修剪增加11.98%,夏茶后深修剪增加4.14%,秋茶后深修剪增加3.06%,翌年早春深修剪增加5.11%;春茶鲜叶产量:春茶后深修剪增产13.57%,夏茶后深修剪增产7.89%,秋茶后和翌年早春深修剪因春茶停采养棵而无产量。综合各项经济性状数据可知,春茶后为1a中茶园深修剪的最佳时期,其次为夏茶后深修剪,而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因春茶停采,经济损失较大,一般建议不采用。
  2.3 不同时期深修剪对春茶鲜叶生化性状的影响
  2.3.1 鲜叶含水量 水分是茶鲜叶所含最多的生化成分,水分含量越高,标志着鲜叶嫩度越高。
  表4数据显示,经深修剪处理的鲜叶含水量均高于不修剪(对照),说明深修剪提高了鲜叶嫩度,其中春茶后深修剪茶树鲜叶的含水量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55%,说明其嫩度最好。
  2.3.2 水浸出物 水浸出物是鲜叶中可溶性物质的总称,水浸出物含量越高,说明鲜叶内含可溶性生化成分越丰富。从表4的数据可以看出,不同时期深修剪茶树鲜叶的水浸出物含量存在差异,水浸出物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夏茶后、早春、春茶后、不修剪(对照)、秋茶后深修剪处理,由此表明,秋茶后深修剪不利于鲜叶质量的提升。
  2.3.3 氨基酸 氨基酸是一类鲜味物质,研究表明,氨基酸含量与成茶品质呈显著的正相关[9]。表4的数据显示,不同时期深修剪导致鲜叶的氨基酸含量出现一定差异,其中,春茶后、秋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高于对照,其它时期深修剪的含量均低于对照。
  2.3.4 茶多酚 茶多酚是茶鲜叶含有的主要生化成分。表4中的数据表明,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多酚含量的影响较大,夏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最高,早春深修剪次之,春茶后和秋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与对照相近。
  2.3.5 可溶糖 可溶性糖是茶汤甜味的主要成分。从表4中的数据看出,不同时期深修剪对鲜叶的可溶糖含量有影响,但各处理间相差不大,其中,春茶后和夏茶后深修剪的鲜叶含量稍高。
  2.3.6 咖啡碱 咖啡碱味苦,是茶汤中重要的滋味成分。由表4的数据可知,不同时期深修剪对鲜叶的咖啡碱含量有一定的影响,但各处理间相差不大,其中,以不修剪和早春深修剪鲜叶的含量稍高,秋茶后深修剪鲜叶的含量稍低。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茶树深修剪具有复壮树冠、增加产量和提高鲜叶品质的作用。其中,春茶后深修剪茶树恢复较快,冬季抗冻害性较强,与不修剪(对照)相比,翌年春季茶树发芽密度增0.83%,1芽2叶百芽重增11.98%,春茶鲜叶产量增产13.57%,春茶开园时间提早1d,鲜叶生化性状较优,氨基酸、水浸出物和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适合加工绿茶,因此,绿茶生产茶园适宜选择春茶后深修剪。夏茶后深修剪茶树复壮及冬季抗冻性稍弱,茶树经济性状优于对照,春茶开园时间推迟3d,鲜叶中的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较高,有利于加工红茶,因而,对于生产红茶的茶园,可选择夏茶后深修剪。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春茶需停采留养,夏茶也只能打顶采,减产较多,所以,对于每年只采春茶或主抓春季名优茶生产的茶园,不宜选择秋茶后和早春深修剪。
  深修剪给茶树造成了较重的损伤,茶树伤口的愈合和新梢的萌发,需要有适宜的生长条件和充足的水肥供应,所以,深修剪后,要加强茶园土壤管理,多施基肥,适当增施氮肥;在茶叶留养期及打顶采摘期,要经常检查虫害发生情况,注意及时防治。
  本次试验茶园每年只采1季春茶,文章对茶树不同时期深修剪的初步效应进行了总结。然而,深修剪对茶树的影响时间较长,不同时期深修剪对茶树复壮、鲜叶产量和品质、稳产年限等持续性效应,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致谢:参加本项试验的人员有张家侠、夏先江、吴琼、孙钦玉、孙力、胡善国、罗毅、凌云强、袁争等,在此谨表谢意。
  参考文献
  [1]童启庆.茶树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238-264.
  [2]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叶试验研究资料集刊第四集[M].祁门:祁门县印刷厂,1981:30-40.
  [3]徐奕鼎,汪海泉,王烨军,等.茶树系列修剪技术及其合理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7):7439-7441,7453。
  [4]许允文.名优茶生产与茶树修剪和采摘[J].中国茶叶,1994(5):24-25.
  [5]王发国,叶华谷,陈玉琼.茶树修剪时期和程度对早市名优茶品质的影响[J].经济林研究,2003,21(2):16-18.
  [6]陈亮,杨亚军,虞富莲,等.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57-58.
  [7]中国标准出版社第一编辑室.茶叶标准汇编(第二版)[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5:129-165.
  [8]钟萝.茶叶品质理化分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25-212.
  [9]杨亚军.茶树育种品质早期鉴定[J].茶叶科学,1991(2):125-130.
  (责编:吴祚云)
其他文献
摘 要:微生物学是高校生物类专业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近几年,重庆三峡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通过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对微生物学理论及实验课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并结合该门课程特点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微生物学;课程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179-
期刊
摘 要:该文从糜子的开花习性和有性杂交技术两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糜子;开花习性;有性杂交  中图分类号 S5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26-02  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d the flowering habit and sexual hybridization technique of corn mi
期刊
摘 要:于2013年在南通市通州区开展了黄瓜苗期猝倒病药剂筛选试验。结果表明,60%唑醚·代森联WG和 18.7%唑醚·烯酰吗啉WG对黄瓜苗期猝倒病防效较好,且对黄瓜幼苗期安全。  关键词:黄瓜;苗期猝倒病;化学药剂;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111-02  猝倒病是保护地蔬菜的主要土传病害之一,是影响黄瓜育苗质量和成活率的
期刊
摘 要:居住小区的绿地建设是小区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植物应用是发挥绿地综合效益、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础。该文以合肥市静安新天地小区为例,介绍了居住小区绿地的组成和植物应用特点,并就绿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居住小区;植物应用;特点  中图分类号 S7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146-02  居住小区的环境质量直接影响着城市居民的
期刊
摘 要:该文综述了盐胁迫对植物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细胞膜透性、光合作用以及植物体内活性氧的影响。  关键词:植物;盐胁迫;生理反应  中图分类号 Q9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28-03  Abstract:This paper reviewed the plants under salt stress on seed germination and se
期刊
摘 要:东亚砂藓(Racomitrium japonicum)是一种适合于立体绿化的观赏藓类植物。通过设置不同强度的切茎处理,形成平均为3.65、5.05和7.77mm的配子体茎段,撒播于表面有薄层泥炭土-蛭石的棕榈垫这一立体绿化载体上,经过85d的培养,比较不同茎段长度下东亚砂藓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以茎段为5.17mm处理的新枝/旧枝比率、总长度、表面积、枝与叶尖数、鲜重/干重比值最高。因此,
期刊
摘 要:该文对烟台地区甘薯病虫害的种类、发生特点进行综述,分析了甘薯发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烟台地区;甘薯;病虫害  中图分类号 S435.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8-113-02  Abstract:The paper states variety and occurrence characters and causes of sweet p
期刊
摘 要:在宿州市大田栽培条件下,对玉米杂交种鲁单818夏播适宜种植密度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较高肥力地块(埇桥区)鲁单818种植密度在75 000株/hm2,丰产性较好,产量最高;中等肥力地块(灵璧县)鲁单818种植密度在67 500株/hm2丰产性较好,产量最高。  关键词:鲁单818;密度;产量;宿州市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
期刊
摘 要: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在2009-2012年连续3a的区试中,表现出抗倒性强,分蘖成穗数多,后期灌浆速度快,产量潜力大,适应性广等突出优点。201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13013。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9-37-02  小麦新品种华成3366是以安徽和江苏生
期刊
摘 要:通过以冀北山地6种不同密度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林分边缘不同距离土壤微生物数量,主要得出以下结论:林缘土壤微生物数量大小排序为细菌>放线菌>真菌;不同密度林缘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数之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从距林分边缘0~30m处,土壤中放线菌和细菌数量呈明显的增加趋势。  关键词: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林缘;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