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国有企业担负着维护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任,在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处于换挡阶段,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同样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与竞争。而财务内部控制是保障国企稳定经营的有效手段。企业为了进一步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实现自身的稳步发展,加强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是值得深思且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即是使财务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制度以及计划等来作出各项符合要求的财务行为,在此过程中并通过控制手段加以指导与约束。财务内部控制对各项财务活动会进行严明的监督,将其在所规定的范围内执行,并将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偏差纠正,从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结构,进而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
而在国有企业中,通过财务内部控制活动,能够起到完善企业自身治理结构,降低企业整体交易成本的作用。在企业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财务内部控制活动基于企业治理机制的需要,平衡并检查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进而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依据企业发展所需,深化财务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内外部交易成本。企业在实际开展财务内部控制时,其所呈现出的是一个动态且客观的过程,其也会紧随生产及业务目标所需作出适当调整,其是一种管理手段,目的是为了企业自身控制与经营目标的实现。财务内部控制在企业的业务流程中是贯穿存在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对财务内部控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于外部环境是时刻变化的,具备一定的复杂性与不稳定性,因此财务内部控制活动也应注重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量。
二、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有待完善
当前,诸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已然认识到了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中具备较为基础的预算管理与控制制度,但在完善程度方面仍显匮乏。首先,部分国企的预算与自身的发展战略相脱节。在企业中,其自身的发展战略是预算科学管理的基础,而预算则是战略实施的保障。但部分企业对于预算的制定往往对中后期的预测考量不够全面,导致预算管理存在较多的短期行为。其次则是预算项目不全面。诸多国企更为注重的是项目及成本支出,预算不够全面,无法对企业整体与各部门的实际能力及贡献作出准确反映,导致预算的整体制定存在较多困难。虽然预算中的绝对价值指标是较为直观清晰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与业务脱节的现象发生。最后则是缺乏对预算的有效调整及管控。在部分国企中,其对预算的执行缺乏严明的监督措施,各类资金在企业中发生彼此转移,或是投资等相关费用的调整状况较多,这就会直接导致预算的实际执行与编制之间存在偏差,最终会导致预算管理失去其自身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二)项目投资管理不科学
国有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了较多的投资业务。部分国企在投资工作开展过程中分工不合理,在投资前期缺乏专业人员开展相关的分析工作。通常国企的投资业务是由投资开发部进行负责,决策则是由企业自身的董事会与经理层作出决定,财务人员对于决策过程参与程度不足,一般其仅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而在对投资进行分析时,缺乏专业的咨询公司或专家的参与,一旦企业自身的投资开发部门对投资项目了解程度不足,市场调研不充分,那么在进行项目书编制时可能无法保障各项数据的准确,进而导致企业财务部门无法作出规范的审计工作。此外,部分国企对投资项目的具体实施监督不力,这就可能导致项目开展的资金需求存在虚假行为,降低了投资效率。
(三)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筹融不规范
国企在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使企业资金量与实际需求相匹配,那么无疑需要通过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一般来说融资是分为内源融资及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将企业自身资源或经营收入等转换为投资资金的过程,而外源融资则是通过银行贷款、股票或债券等方式进行资金的筹措。但在部分国企中其在开展资金筹措工作时,其融资方式较为单一,自身的资金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诸多国企在融资时采取的是银行贷款及自主收集资金,通过企业自身渠道进行资金的筹融规模及资金数量均较为有限,主要的融资方式仍旧多为银行贷款。国企在进行银行贷款时会受到市场环境、还款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造成自身的融资成本较高。此外,由于企业自身过多的依赖于银行贷款,导致自身融资结构不合理,那么就会使得企业自身的抵御风险能力降低,一旦无法及时偿还贷款或贷款利率较高均可能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四)资金管控水平不佳
首先,在部分国企中,其对于资金的管理较为分散,对现金流量的控制明显不足。一般来说,国企自身的体量较大,其下属企业或分支机构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资金的分散。企业自身对于财务控制工作的开展缺乏有效的整合,各个下属企业具备较多的自主权,企业难以实现统一的财务管理,资金分散的现象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次则是在部分国企中其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财务管控工作无法有效落实。一些国企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财务管控制度,但其过于宽泛与粗放,且部分企业存在过于老旧的制度内容,并未与时俱进的进行管理思想创新。制度的存在仅是使财务人员机械性的进行重复工作,对细节处的管理没有作出合理的要求,导致财务管理制度存在过多的形式主义,并未就企业自身实际的薄弱关节有针对性、指导性的进行财务管控制度规范。另外一方面,在诸多的国企中,其考核机制的存在形同虚设,奖惩制度不完善,各项考核指标的制定未能结合企业实际,未能够深入的了解业务状况,指标的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也间接的导致考核机制的存在无法起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五)内部审计缺乏实效,导致监督作用缺失
在部分国企中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效果不佳,较为突出的问题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部分国企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不甚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企业自身问题审查、纠错的重要手段,其能够及时且有效的发现企业在管理流程、资金使用等方面所存的漏洞与问题。但是,一些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不甚重视,难以从思想与行动等方面支持内审工作的有效开展,這会直接导致其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阻碍;其二,审计机构缺失或独立性不足。在部分国企中,其并未设置专门的审计机构来从事内部审计工作,或是仅仅设置了相关岗位,但审计人员明显不足。内部审计工作涉及到了企业的方方面面,且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一旦未设置专门的审计机构,仅依靠单一的岗位设置很难全面的在企业中开展审计工作。其次,在部分国企中其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明显不足,但独立性的存在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保障,独立与否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内审效果,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会导致审计结果有失公允或准确性不足。 (六)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
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是国企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基础,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同样离不开顺畅的信息沟通。但在部分国企中,其未能紧随时代发展,构建先进的信息沟通系统,导致企业诸多数据在实际流转过程中准确性与时效性不足。在一些国企中,其未能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共享,信息的收集、汇总与分析等。信息数据的处理工作仍是以人工为主、信息工具为辅的形式进行,这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传递与处理的效率、质量也差强人意。此外,在国企各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够顺畅的现象。但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对于各部门业财信息的及时获取是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但企业中一旦出现财务、人事、业务部门等彼此之间无法及时共享信息的话,可能会在企业中形成信息孤岛效应,导致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缺乏合理预判及整体规划。
三、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构建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
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并结合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流程能够实现双管齐下,两者齐头并进的作用。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能够依据制度系统性的指导并规范预算的实施、调整、分析、评估以及执行等工作。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要设置专门的预算机构或岗位。在预算机构中,要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领导,以体现其核心地外,并由各部门及各下属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与组成。预算管理机构需负责企业预算方案的审议、预算程序的建立、预算方案合理性的评估以及预算监督等工作。其次,需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流程,企业预算应与自身战略目标相契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从上至下更为成熟的预算管理流程。最后则是要将预算考核工作落实到位。企业要依据对各项预算方案的评估来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要与企业的奖惩机制挂钩,通过对预算工作的考核进一步激励员工对预算执行的积极性。
(二)加强对投资活动的管理控制
企業在开展投资活动时,首先需要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在此过程中,国企可引入第三方参与,例如聘请相关专家或中立投资公司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与评估,要采取科学的投资评估方法,并结合企业自身状况与发展战略来确定是否开展相应的投资活动。在对投资活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对其市场、技术以及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要尽可能的细化,要通过深入调研进行全面分析,对市场容量与展望、风险及回报、预期现金流量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同时,资金作为投资的核心要素,要对预计的现金流量、佣金、风险等诸多内容进行全面考量,以确保投资活动的科学性。在投资活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其财务内部控制活动。需按照既定方案有序进行,企业根据投资计划及时交付并管控资金。项目开展过程中,按照相应的审批制度及责任分工制度,各参与方及相关负责人履行好自身的所属责任。要及时的做好会计登记工作,积极的发挥出财务监督的作用。
(三)构建合理的融资管理机制
首先,企业在开展融资活动之间要提高自身的融资风险意识,并建立融资风险预警管理机制。要通过对企业各类信息数据的归集与分析,通过专业人才的评估来对融资活动设立相应的风险指标,企业在开展融资活动时要确保处于风险范围内,以此来保障融资及今后的资金使用安全。其次,融资规模要与企业自身的预算以及战略相结合,企业在开展融资工作时,其前提应当是建立在对投资活动的严谨分析基础之上的,以此来避免盲目的进行资金筹融。企业要着眼于具体事项,对融资成本、资金运用等加强管理,要避免出现融资过程中出现主观、随意的现象,要使所筹融到的资金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减少资金的浪费,强化资金的运用效率。最后则是要积极的拓宽融资渠道,国企除了较为传统的银行贷款融资渠道之外,可通过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等方式来获取资金。在股权融资过程中可采取公开发行或私募等方式来吸引外部资金的进入。此外,对于一些开展基础建设等方面项目的国有企业,可通过PPP等方式,通过合作的模式来解决项目所需资金。国企在开展具体的融资工作时,要根据国家经济宏观形势、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并结合企业自身状况与项目所需资金等诸多方面来准备资金的筹融方案。在融资计划具体执行时,要进行相关的流程跟踪,资金筹融完毕之后要对其进行评价,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责任追究。
(四)优化资金管理制度
首先,国企要对自身的财务控制进行一体化的控制。国有企业自身体量庞大,企业应当将较为分散的财务机构进行集中化管控,进而保障对财务活动的上限控制。一体化的财务控制应当实现对各下属企业或职能部门的资金划拨与使用,并对其实行有效的监督控制。企业应实现各下属企业或分支机构的资金均由集团总部进行集中管控,并按照预算计划来对资金进行严格的分配与执行。国企下属企业或部门不能够存在私立小金库的现象,资金应由企业总部进行统一的调拨、管理。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平衡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要结合企业发展状况与政策环境进行适度的更新,使制度的存在能够起到切实的指导与约束作用。在企业具体的业务开展过程中,具体的财务内部控制方式及流程要融入到各项制度中,确保制度具备执行效力。此外,企业需制定严格且科学的考核标准,依据年度指标要求,将各项指标分解到具体的职能部门与岗位中去,要对企业基层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能够理解各项财务制度与指标的具体要求。要将各项考核工作的结果与部门及岗位员工的薪资进行挂钩,进而充分调动企业整体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各项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并完成相应指标要求。
(五)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在国企中,首先要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机构应当是由企业中的董事会进行直接的领导。在机构中要配置充足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在选拔过程中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专业素质达标,优秀的职业道德与素养,且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有所了解。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对其相关制度进行完善,要充分的体现出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要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内容、方法、范围以及流程等诸多环节进行规范。审计部门同时也具备监督管理职能,要通过制度的引导来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此外,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可能挥触及到企业某些人员的利益,因此在独立性方面国企应给予其充分的支持,在具体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给予其适当的权力,以便其履行相关的审计职能。另外一方面,对于内部审计结果要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审计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务必要进行整改,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效用。
(六)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
在国企中,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会直接影响到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信息的传递一旦出现滞后或准确性不足,后续的管控工作开展无疑也会受到影响。企业要与时俱进的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然是十分成熟,企业可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等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中所发生的各项业财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与汇总,并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总结与分析。通过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开展还能够实现实时的监督控制。各项业务及经济活动的开展,信息数据的产生能够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实时的监督,以此来保障预算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各部门之间也可通过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现信息数据的及时共享,保障彼此之间能够形成信息快速交互,相互监督的管控模式。
四、结语
国企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尤为重要,企业需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与发展规划对自身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断更新,并不断优化管理流程,进而以此来维护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鄂州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一、财务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与内涵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即是使财务活动按照既定的目标、制度以及计划等来作出各项符合要求的财务行为,在此过程中并通过控制手段加以指导与约束。财务内部控制对各项财务活动会进行严明的监督,将其在所规定的范围内执行,并将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偏差纠正,从实践中不断完善管理结构,进而确保财务目标的实现。
而在国有企业中,通过财务内部控制活动,能够起到完善企业自身治理结构,降低企业整体交易成本的作用。在企业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财务内部控制活动基于企业治理机制的需要,平衡并检查企业治理利益相关者,进而使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依据企业发展所需,深化财务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降低企业内外部交易成本。企业在实际开展财务内部控制时,其所呈现出的是一个动态且客观的过程,其也会紧随生产及业务目标所需作出适当调整,其是一种管理手段,目的是为了企业自身控制与经营目标的实现。财务内部控制在企业的业务流程中是贯穿存在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也会对财务内部控制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于外部环境是时刻变化的,具备一定的复杂性与不稳定性,因此财务内部控制活动也应注重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考量。
二、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预算管理有待完善
当前,诸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已然认识到了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企业中具备较为基础的预算管理与控制制度,但在完善程度方面仍显匮乏。首先,部分国企的预算与自身的发展战略相脱节。在企业中,其自身的发展战略是预算科学管理的基础,而预算则是战略实施的保障。但部分企业对于预算的制定往往对中后期的预测考量不够全面,导致预算管理存在较多的短期行为。其次则是预算项目不全面。诸多国企更为注重的是项目及成本支出,预算不够全面,无法对企业整体与各部门的实际能力及贡献作出准确反映,导致预算的整体制定存在较多困难。虽然预算中的绝对价值指标是较为直观清晰的,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与业务脱节的现象发生。最后则是缺乏对预算的有效调整及管控。在部分国企中,其对预算的执行缺乏严明的监督措施,各类资金在企业中发生彼此转移,或是投资等相关费用的调整状况较多,这就会直接导致预算的实际执行与编制之间存在偏差,最终会导致预算管理失去其自身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二)项目投资管理不科学
国有企业在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了较多的投资业务。部分国企在投资工作开展过程中分工不合理,在投资前期缺乏专业人员开展相关的分析工作。通常国企的投资业务是由投资开发部进行负责,决策则是由企业自身的董事会与经理层作出决定,财务人员对于决策过程参与程度不足,一般其仅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而在对投资进行分析时,缺乏专业的咨询公司或专家的参与,一旦企业自身的投资开发部门对投资项目了解程度不足,市场调研不充分,那么在进行项目书编制时可能无法保障各项数据的准确,进而导致企业财务部门无法作出规范的审计工作。此外,部分国企对投资项目的具体实施监督不力,这就可能导致项目开展的资金需求存在虚假行为,降低了投资效率。
(三)资金结构不合理,资金筹融不规范
国企在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可能会产生资金不足的问题,为了使企业资金量与实际需求相匹配,那么无疑需要通过融资来解决资金问题。一般来说融资是分为内源融资及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将企业自身资源或经营收入等转换为投资资金的过程,而外源融资则是通过银行贷款、股票或债券等方式进行资金的筹措。但在部分国企中其在开展资金筹措工作时,其融资方式较为单一,自身的资金结构也存在不合理的现象。诸多国企在融资时采取的是银行贷款及自主收集资金,通过企业自身渠道进行资金的筹融规模及资金数量均较为有限,主要的融资方式仍旧多为银行贷款。国企在进行银行贷款时会受到市场环境、还款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造成自身的融资成本较高。此外,由于企业自身过多的依赖于银行贷款,导致自身融资结构不合理,那么就会使得企业自身的抵御风险能力降低,一旦无法及时偿还贷款或贷款利率较高均可能会对企业的正常经营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四)资金管控水平不佳
首先,在部分国企中,其对于资金的管理较为分散,对现金流量的控制明显不足。一般来说,国企自身的体量较大,其下属企业或分支机构的存在可能会导致资金的分散。企业自身对于财务控制工作的开展缺乏有效的整合,各个下属企业具备较多的自主权,企业难以实现统一的财务管理,资金分散的现象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其次则是在部分国企中其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健全,财务管控工作无法有效落实。一些国企虽然制定了相关的财务管控制度,但其过于宽泛与粗放,且部分企业存在过于老旧的制度内容,并未与时俱进的进行管理思想创新。制度的存在仅是使财务人员机械性的进行重复工作,对细节处的管理没有作出合理的要求,导致财务管理制度存在过多的形式主义,并未就企业自身实际的薄弱关节有针对性、指导性的进行财务管控制度规范。另外一方面,在诸多的国企中,其考核机制的存在形同虚设,奖惩制度不完善,各项考核指标的制定未能结合企业实际,未能够深入的了解业务状况,指标的设计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这也间接的导致考核机制的存在无法起到应有的激励效果。
(五)内部审计缺乏实效,导致监督作用缺失
在部分国企中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效果不佳,较为突出的问题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部分国企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不甚重视。内部审计工作作为企业自身问题审查、纠错的重要手段,其能够及时且有效的发现企业在管理流程、资金使用等方面所存的漏洞与问题。但是,一些企业中的管理人员对内部审计工作不甚重视,难以从思想与行动等方面支持内审工作的有效开展,這会直接导致其实际工作过程中存在诸多阻碍;其二,审计机构缺失或独立性不足。在部分国企中,其并未设置专门的审计机构来从事内部审计工作,或是仅仅设置了相关岗位,但审计人员明显不足。内部审计工作涉及到了企业的方方面面,且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养,一旦未设置专门的审计机构,仅依靠单一的岗位设置很难全面的在企业中开展审计工作。其次,在部分国企中其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明显不足,但独立性的存在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基础保障,独立与否会直接影响最终的内审效果,缺乏应有的独立性会导致审计结果有失公允或准确性不足。 (六)信息沟通机制不完善
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是国企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的基础,企业自身的价值创造同样离不开顺畅的信息沟通。但在部分国企中,其未能紧随时代发展,构建先进的信息沟通系统,导致企业诸多数据在实际流转过程中准确性与时效性不足。在一些国企中,其未能通过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共享,信息的收集、汇总与分析等。信息数据的处理工作仍是以人工为主、信息工具为辅的形式进行,这不仅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信息传递与处理的效率、质量也差强人意。此外,在国企各部门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过程中,也存在不够顺畅的现象。但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对于各部门业财信息的及时获取是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但企业中一旦出现财务、人事、业务部门等彼此之间无法及时共享信息的话,可能会在企业中形成信息孤岛效应,导致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缺乏合理预判及整体规划。
三、国有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构建并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强化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
全面预算管理与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全面预算管理并结合财务内部控制管理流程能够实现双管齐下,两者齐头并进的作用。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首先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管理制度,能够依据制度系统性的指导并规范预算的实施、调整、分析、评估以及执行等工作。在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中,要设置专门的预算机构或岗位。在预算机构中,要由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领导,以体现其核心地外,并由各部门及各下属企业负责人共同参与组成。预算管理机构需负责企业预算方案的审议、预算程序的建立、预算方案合理性的评估以及预算监督等工作。其次,需建立有效的预算管理流程,企业预算应与自身战略目标相契合,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从上至下更为成熟的预算管理流程。最后则是要将预算考核工作落实到位。企业要依据对各项预算方案的评估来制定相应的考核指标,考核指标要与企业的奖惩机制挂钩,通过对预算工作的考核进一步激励员工对预算执行的积极性。
(二)加强对投资活动的管理控制
企業在开展投资活动时,首先需要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在此过程中,国企可引入第三方参与,例如聘请相关专家或中立投资公司对投资项目进行分析与评估,要采取科学的投资评估方法,并结合企业自身状况与发展战略来确定是否开展相应的投资活动。在对投资活动进行评估的过程中,要对其市场、技术以及财务等诸多方面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投资方案的可行性分析要尽可能的细化,要通过深入调研进行全面分析,对市场容量与展望、风险及回报、预期现金流量等内容进行系统的可行性分析。同时,资金作为投资的核心要素,要对预计的现金流量、佣金、风险等诸多内容进行全面考量,以确保投资活动的科学性。在投资活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加强其财务内部控制活动。需按照既定方案有序进行,企业根据投资计划及时交付并管控资金。项目开展过程中,按照相应的审批制度及责任分工制度,各参与方及相关负责人履行好自身的所属责任。要及时的做好会计登记工作,积极的发挥出财务监督的作用。
(三)构建合理的融资管理机制
首先,企业在开展融资活动之间要提高自身的融资风险意识,并建立融资风险预警管理机制。要通过对企业各类信息数据的归集与分析,通过专业人才的评估来对融资活动设立相应的风险指标,企业在开展融资活动时要确保处于风险范围内,以此来保障融资及今后的资金使用安全。其次,融资规模要与企业自身的预算以及战略相结合,企业在开展融资工作时,其前提应当是建立在对投资活动的严谨分析基础之上的,以此来避免盲目的进行资金筹融。企业要着眼于具体事项,对融资成本、资金运用等加强管理,要避免出现融资过程中出现主观、随意的现象,要使所筹融到的资金与企业实际需求相匹配,减少资金的浪费,强化资金的运用效率。最后则是要积极的拓宽融资渠道,国企除了较为传统的银行贷款融资渠道之外,可通过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等方式来获取资金。在股权融资过程中可采取公开发行或私募等方式来吸引外部资金的进入。此外,对于一些开展基础建设等方面项目的国有企业,可通过PPP等方式,通过合作的模式来解决项目所需资金。国企在开展具体的融资工作时,要根据国家经济宏观形势、企业自身发展战略,并结合企业自身状况与项目所需资金等诸多方面来准备资金的筹融方案。在融资计划具体执行时,要进行相关的流程跟踪,资金筹融完毕之后要对其进行评价,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责任追究。
(四)优化资金管理制度
首先,国企要对自身的财务控制进行一体化的控制。国有企业自身体量庞大,企业应当将较为分散的财务机构进行集中化管控,进而保障对财务活动的上限控制。一体化的财务控制应当实现对各下属企业或职能部门的资金划拨与使用,并对其实行有效的监督控制。企业应实现各下属企业或分支机构的资金均由集团总部进行集中管控,并按照预算计划来对资金进行严格的分配与执行。国企下属企业或部门不能够存在私立小金库的现象,资金应由企业总部进行统一的调拨、管理。其次要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平衡业绩评价与激励机制。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要结合企业发展状况与政策环境进行适度的更新,使制度的存在能够起到切实的指导与约束作用。在企业具体的业务开展过程中,具体的财务内部控制方式及流程要融入到各项制度中,确保制度具备执行效力。此外,企业需制定严格且科学的考核标准,依据年度指标要求,将各项指标分解到具体的职能部门与岗位中去,要对企业基层员工进行相应的培训,使其能够理解各项财务制度与指标的具体要求。要将各项考核工作的结果与部门及岗位员工的薪资进行挂钩,进而充分调动企业整体的工作积极性,保障各项财务制度的有效执行,并完成相应指标要求。
(五)强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
在国企中,首先要成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机构应当是由企业中的董事会进行直接的领导。在机构中要配置充足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在选拔过程中要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专业素质达标,优秀的职业道德与素养,且对企业的各项业务有所了解。在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对其相关制度进行完善,要充分的体现出内部审计部门的权威性与独立性。内部审计制度的制定要结合企业实际状况,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能、内容、方法、范围以及流程等诸多环节进行规范。审计部门同时也具备监督管理职能,要通过制度的引导来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有序开展。此外,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可能挥触及到企业某些人员的利益,因此在独立性方面国企应给予其充分的支持,在具体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要给予其适当的权力,以便其履行相关的审计职能。另外一方面,对于内部审计结果要进行跟踪管理,确保审计工作的开展不仅仅是纸上谈兵,对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务必要进行整改,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实际效用。
(六)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
在国企中,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会直接影响到财务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信息的传递一旦出现滞后或准确性不足,后续的管控工作开展无疑也会受到影响。企业要与时俱进的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当前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然是十分成熟,企业可建立财务共享服务等信息管理系统,将企业中所发生的各项业财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与汇总,并对各类信息数据进行总结与分析。通过财务共享服务模式,企业内部财务工作的开展还能够实现实时的监督控制。各项业务及经济活动的开展,信息数据的产生能够通过财务共享服务中心进行实时的监督,以此来保障预算管理等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此外,各部门之间也可通过财务共享服务模式实现信息数据的及时共享,保障彼此之间能够形成信息快速交互,相互监督的管控模式。
四、结语
国企的财务内部控制工作开展尤为重要,企业需结合自身的实际状况与发展规划对自身的财务内部控制体系不断更新,并不断优化管理流程,进而以此来维护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作者单位:鄂州市城市建设投资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