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以来,写作教学一直是令我很头痛的事情。学生写作总是“挤牙膏”,好不容易写出来的,也是要么词不达意,语言艰涩;要么东拼西凑,毫无中心;要么无详无略,随意写作……究其原因,我觉得不外乎下面几个:学生的读书量小,对于语文教材的学习和思考的深度不够,练笔的量不足……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很好地引导学生去思考文本的同时,也没有和写作挂钩,对于写作的指导力度和讲评力度不够……今年我从事初一语文教学,便在吸取初三学生面对写作无套路而又时间紧、难以提高写作水平的矛盾与无奈的教训,决心从初一便训练学生的写作。
一、赏
阅读是语文学习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所有的语文教师都重视学生的读。面对“读”,关键是“质”与“量”两个问题的处理。对于“质”,我认为首推教材文本。我们教材上的文章都是经过精选后,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知识基础及生活积淀而编辑成的。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记录人的成长经历的。像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写的是“我”小时候的生活,而这些生活的描写,比较贴近现在学生的年龄段,就学生心理上来讲,教师比较容易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学习。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鉴赏,便是重点。我的做法是在学生处理完基本的字词后,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用词、下笔的景物(事件)、认为好的句子(画出)、体会句子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等。让学生展开不同形式的比赛,不管深浅,找出来就认可。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勾画。如果说这仅仅是浅层次的读出语言的美的话,那么引导学生向文本所载的作者的情感和意境的挖掘,便是深层次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不失时机的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生长经历、知识积淀,点拨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灵感。如在学习《土地的誓言》这篇散文的时候,学生感受到了文章的语言美(形容词、修辞),也举了不少的例子。但我总对“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的‘滚’字没有找出,有点失落感。于是我问“同学们甩过鞭子吗?”“甩过——”,“你们听到那声音是怎样的?”“啪——”“如果是在山谷里呢?”“啪——”学生们延长了声音。 “同学们,在山谷里,你们想到了声音的延长。的确如此,可是,仅仅是 “啪”的延长吗?”这时,有个学生不自觉的“啪——啪——”,我迅速的让这个学生站起来模拟,学生突然有点若有所思。“同学们,想想夏天那由远及近的雷声。”好多学生发出了“轰隆隆——轰隆隆——”的模拟声音。“这声音是怎么过来的?”“好像是滚过来的”“你用的‘滚’好,给人以动感!同学们再模仿一下,找找感觉。”然后,让学生再读文本,“滚”字便找出,此字的赏析也便迎刃而解。这时,我又让学生举出其它文章中的类似的例子,学生举了“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的“闹”;“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的“钻”;歌词“汗珠子滚太阳”的“滚”等。这时,我便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不能随便的用词,要认真锤炼自己的语言,在简明的同时,力求准确、生动。这样,老师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赏”出文本的“好”,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阅读积极性和鉴赏力。为写作准确、生动用词奠定基础。
二、辨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也有着一些写作素材的积累。但是,到了写作时,便不知道去调用这些材料,即使调用,也不知道怎么着去写,就更好些。针对此,我便采取了“辨”的方法。即同样的事物或事情,先让学生自己去尽力的写或者说,然后再找出同样材料的段落或文章进行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和原因,然后再写或者说。
三、仿
我认为,写作需要讲,但是单凭讲布局谋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思路的问题。诚然,它起一定的作用,如开头点题,结尾照应。但是我认为对于初一学生最好的办法是仿写。前边讲到的“辨”的过程是一个找差距和问题的过程,前面的写是一个能否缩写差距的过程。事实证明,教师在不断的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用词、抓住材料特征的语言表达方面可行,但是详略的处理、结构的安排,我们几乎每篇文章都讲析。可是学生写起来,还是问题百出。那就“仿”,仿详略、仿结构。
四、创
我们不管是引导学生“赏”、“辨”还是“仿”,归根结底,是让学生能够做到“我手写我心”,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培养起写作的爱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我主要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创”。
1、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
一提到春天,学生自然就想到那姹紫嫣红的花朵、解冻的河水、返青的小草、变柔的杨柳等等。这样的观察和写作,也很好。可是一般就流于选材的通俗。我们完全可以换换观察角度,如看看苦菜花的根、瞅瞅花下的叶、嗅嗅泥土的味等等。多角度的观察便能引导学生更好的打开视野,收集到别人收集不到的材料,当然也就拥有了别人没有拥有的感受。
2、反方向思维
一般人都会按照正常的逻辑去处理问题,针对此,我们可以反过来,从反方向来完成同一中心的文章。如,一想到思念家乡,好多同学就会写“我”如何的思念家乡的物、人、事等,如果我们反过来,从家乡的物、人、事等的角度,写他们对我们的思念,这样的写作角度就会新一些。我觉得可以借鉴《土地的誓言》中的呼告式的写作方式。
3、抓住“忽发奇想”
我们在阅读文章、观察事物和听别人说话的过程中,会突然的闪现一个“念头”,迅然间感觉很好。此时,我们应立即的拿起笔来写下,等静下心来的时候,再作补充和整理,那就是自己的真实的心灵痕迹。
4、在“读”中“创”
我们一直引导、鼓励学生去积极的阅读,读《语文主题阅读丛书》、读《行知天下》、读名著、读诗词……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的同时,突出自己的“阅”,即在读的同时,将自己的分析、认识和心得随时的写在旁边,不同意原作之处,鼓励学生大胆的改(即使改的不恰当,也是经过了思考的过程)。这“改”,就是一种“创”。学生改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创作出适合自己的新的作品。
以上,仅仅是我引导学生走进写作的拙见,其最大的前提还是要更好的引导学生去读、去积累、去练笔(写作课和日记)。唯有多读多思多观察,多写多改多反思,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赏
阅读是语文学习和写作的基础,因此,所有的语文教师都重视学生的读。面对“读”,关键是“质”与“量”两个问题的处理。对于“质”,我认为首推教材文本。我们教材上的文章都是经过精选后,根据学生的年龄段和知识基础及生活积淀而编辑成的。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记录人的成长经历的。像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所写的是“我”小时候的生活,而这些生活的描写,比较贴近现在学生的年龄段,就学生心理上来讲,教师比较容易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学习。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对文本进行鉴赏,便是重点。我的做法是在学生处理完基本的字词后,让学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用词、下笔的景物(事件)、认为好的句子(画出)、体会句子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等。让学生展开不同形式的比赛,不管深浅,找出来就认可。鼓励学生自己动脑去思考、勾画。如果说这仅仅是浅层次的读出语言的美的话,那么引导学生向文本所载的作者的情感和意境的挖掘,便是深层次的。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不失时机的结合文本内容和学生的生长经历、知识积淀,点拨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灵感。如在学习《土地的誓言》这篇散文的时候,学生感受到了文章的语言美(形容词、修辞),也举了不少的例子。但我总对“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的‘滚’字没有找出,有点失落感。于是我问“同学们甩过鞭子吗?”“甩过——”,“你们听到那声音是怎样的?”“啪——”“如果是在山谷里呢?”“啪——”学生们延长了声音。 “同学们,在山谷里,你们想到了声音的延长。的确如此,可是,仅仅是 “啪”的延长吗?”这时,有个学生不自觉的“啪——啪——”,我迅速的让这个学生站起来模拟,学生突然有点若有所思。“同学们,想想夏天那由远及近的雷声。”好多学生发出了“轰隆隆——轰隆隆——”的模拟声音。“这声音是怎么过来的?”“好像是滚过来的”“你用的‘滚’好,给人以动感!同学们再模仿一下,找找感觉。”然后,让学生再读文本,“滚”字便找出,此字的赏析也便迎刃而解。这时,我又让学生举出其它文章中的类似的例子,学生举了“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的“闹”;“ 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的“钻”;歌词“汗珠子滚太阳”的“滚”等。这时,我便引导学生在写作文时,不能随便的用词,要认真锤炼自己的语言,在简明的同时,力求准确、生动。这样,老师充分利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赏”出文本的“好”,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自我阅读积极性和鉴赏力。为写作准确、生动用词奠定基础。
二、辨
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我发现,学生也有着一些写作素材的积累。但是,到了写作时,便不知道去调用这些材料,即使调用,也不知道怎么着去写,就更好些。针对此,我便采取了“辨”的方法。即同样的事物或事情,先让学生自己去尽力的写或者说,然后再找出同样材料的段落或文章进行比较,找出存在的差距和原因,然后再写或者说。
三、仿
我认为,写作需要讲,但是单凭讲布局谋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思路的问题。诚然,它起一定的作用,如开头点题,结尾照应。但是我认为对于初一学生最好的办法是仿写。前边讲到的“辨”的过程是一个找差距和问题的过程,前面的写是一个能否缩写差距的过程。事实证明,教师在不断的引导学生分析文本的用词、抓住材料特征的语言表达方面可行,但是详略的处理、结构的安排,我们几乎每篇文章都讲析。可是学生写起来,还是问题百出。那就“仿”,仿详略、仿结构。
四、创
我们不管是引导学生“赏”、“辨”还是“仿”,归根结底,是让学生能够做到“我手写我心”,展示出自己的个性,培养起写作的爱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我主要从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创”。
1、引导学生多角度的观察
一提到春天,学生自然就想到那姹紫嫣红的花朵、解冻的河水、返青的小草、变柔的杨柳等等。这样的观察和写作,也很好。可是一般就流于选材的通俗。我们完全可以换换观察角度,如看看苦菜花的根、瞅瞅花下的叶、嗅嗅泥土的味等等。多角度的观察便能引导学生更好的打开视野,收集到别人收集不到的材料,当然也就拥有了别人没有拥有的感受。
2、反方向思维
一般人都会按照正常的逻辑去处理问题,针对此,我们可以反过来,从反方向来完成同一中心的文章。如,一想到思念家乡,好多同学就会写“我”如何的思念家乡的物、人、事等,如果我们反过来,从家乡的物、人、事等的角度,写他们对我们的思念,这样的写作角度就会新一些。我觉得可以借鉴《土地的誓言》中的呼告式的写作方式。
3、抓住“忽发奇想”
我们在阅读文章、观察事物和听别人说话的过程中,会突然的闪现一个“念头”,迅然间感觉很好。此时,我们应立即的拿起笔来写下,等静下心来的时候,再作补充和整理,那就是自己的真实的心灵痕迹。
4、在“读”中“创”
我们一直引导、鼓励学生去积极的阅读,读《语文主题阅读丛书》、读《行知天下》、读名著、读诗词……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圈点勾画的同时,突出自己的“阅”,即在读的同时,将自己的分析、认识和心得随时的写在旁边,不同意原作之处,鼓励学生大胆的改(即使改的不恰当,也是经过了思考的过程)。这“改”,就是一种“创”。学生改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创作出适合自己的新的作品。
以上,仅仅是我引导学生走进写作的拙见,其最大的前提还是要更好的引导学生去读、去积累、去练笔(写作课和日记)。唯有多读多思多观察,多写多改多反思,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