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视柔软的东西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y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幼时,不知是胆小,还是心理脆弱,一看到天气变化,就不由得害怕起来。怕什么呢?
  怕天气突然变冷。那时我又瘦又小,体弱多病,每年冬天来临,天寒地冻,都冻得浑身发抖,经常感冒发烧,三天两头往医院跑。
  怕下大雨暴雨。那时我家住的是土墙草屋,一下大雨,屋顶不是这个地方漏雨,就是那个地方滴水。我们兄妹几个只好头顶一块塑料布,蜷缩在床上躲雨。至今我还记得,有一个盛夏,一连下了几天大雨暴雨,把我家的一面山墙冲刷得体无完肤,眼看整个屋顶就要倒塌下来,父亲急忙请人找来几根木头把屋顶撑住,当时那个情景吓得我大气都不敢出。
  怕下冰雹。那鸡蛋大的冰雹,像一块块大石头,砸在地上发出很大声响,要是砸在人的身上、头上,轻则起个大包,重则致人伤残甚至要人性命。人能躲能藏,庄稼可就完了。庄稼完了,人也遭了殃。
  怕刮大风,特别是龙卷风。一刮大风,到处尘土飞扬,飞沙走石,走在乡村土路上,叫人连眼睛也睁不开。更骇人的是龙卷风。凶猛的龙卷风一来,墙倒屋塌,什么东西都能卷到天上去。人在龙卷风面前,就像一片树叶。
  怕冷、怕雨、怕冰雹、怕龙卷风,就是不怕雪。甚至可以说,不怕雪,不怕到轻视它的程度。
  我曾一度认为,在天气环境里,雪是最温柔、最软弱的东西,它总是那么轻飘飘的、软绵绵的,没有一点声息,没有一丝力量。哪怕雪比鹅毛还大,我们也无所畏惧。不仅不怕雪,反而喜欢雪、憧憬雪。尤其是我们这些水乡长大的孩子,每年冬天假如碰上一场大雪,我们都特别激动、特别兴奋,跑到雪地里摸爬滚打,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直到经历一次危机,才改变我对雪的认识。
  那年初冬,天上飘起零零散散的雪花,作为一名入伍不久的新兵,头一次单独进山执行任务,老兵提醒我多带点食物和水,防止大雪封山,一时回不来。我根本没把那些雪放在眼里,毫不在乎地说,这点雪算什么。当我完成任务顺着原路返回时,茫茫大雪已把整個大山都封锁起来了,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沟。就在孤立无援时,幸亏救援队及时赶到,才使我转危为安。
  打那以后,我对雪有了一种畏惧感。一片片雪花看似软弱无力,当它一旦凝聚在一起,就有了排山倒海、雷霆万钧的力量!它仿佛告诉我们:不要轻视柔软的东西,柔软的东西也是有力量的。
  责任编辑:蒋建伟
其他文献
像鸟儿天生不喜欢喧嚣的城市一样,槐树更愿意扎根在北方的民间。槐是农家懂事的女儿。  泥檐下、草垛旁、篱墙外、小河沿儿,槐树了无拘束地伸展着枝丫。细密的叶片儿是槐树葱绿的衣裙。  面對与生俱来的苦日子,槐像新婚的村姑一样知足,像线装书里的隐士一样安贫乐道。槐,磨难中的舞者。风是槐四季吹响的埙。  在坷垃里刨出金子来,在苦菜里咂吧出甜味来。槐,粗食布衣的乡下女子,巧手的女子,清秀的女子,在五月梦见一场
期刊
风与风之间,性格迥异,差别万千。在不同人的眼里,会发现不同的风之味、风之语、风之形、风之骨。  风之味多,且善随环境不同而变化无常。比如春风,在煦日暖照之下,穿过粉红桃花、金黄油菜花、雪白李花,拂过露出嫩芽粘着水珠的野草,夾杂着花之芬芳、草之清香、露之甘甜,袅袅如烟,时淡时浓,绕鼻入肺,甚为舒畅。风中,有香味、甜味,也有咸味、苦味,还有臭味,乃至血腥味。  风之语,最为简单,也最为复杂。说之简单,
期刊
母亲最会是做大豆酱。她做的大豆酱,色泽鲜艳,黏度适中,味鲜醇厚,咸淡相应,是儿时餐桌上绝佳的下饭菜。  一入冬,母亲就会把买回家的大豆,散落于斜放的炕桌面上,选种子般认真除去大豆中的杂物,清水洗净晾干,然后把大豆倒进热锅里噼里啪啦地翻炒。  炒大豆,要注意火候。不能炒煳了,煳了发苦不香;也不能炒得太轻,炒轻了做出的酱发黄,颜色不好看。炒大豆,就像炒瓜子,火不能太急,多用文火。大豆炒熟,要焦而不煳,
期刊
过了霜降,气温迅速降了下来。  黄黄是一条母狗,因其通体呈黄色而得名。最初也是同事中午下班时从马路边上的草丛里捡来的,如今刚做了母亲,有了自己的孩子。虽然天气渐冷,好在三个小狗仔也日益强壮了,可以抵御严寒了,摸爬滚打、嬉笑怒骂、不分不离、其乐融融。晚上,黄黄带着它们经常窝在集体宿舍一楼至二楼的楼梯下面的角落里,紧紧地挤在一起,做着好梦、打着呼噜。小狗仔们乖乖的、胖胖的,机灵而敏捷,同事们闲余时间也
期刊
初夏,天晴。  从县城到龙田,风在风中,阳光在阳光里,此时的风景像平常一样靓丽。不到两小时的车程即到,这里并没有如织的人流,这恰好契合了文人墨客骨子里的清寂。  风,从山顶刮来,把满镇的炊烟搓成一根感恩的绳索,把轮回的日月撇在瓦子寨的腰间。山下的乡里乡亲,串着门,拉着家常,就像稻田里的水,从这一丘流向那一丘,无拘无束。  离古战场很远,高宁乡第一峰很近。离洞庭湖很远,离沩江很近。  龙田,打动我的
期刊
叔叔今年高龄81岁了,身体还可以,一顿饭能吃一个馒头,两碗粥。  父亲兄弟四个,父亲老三,叔叔最小。父亲1994年去世了,兄弟四个如今只有叔叔健在。叔叔有点智障,没念过书,不识字也不会数数儿。叔叔的智障也不知道是先天,还是因后天受到惊吓,我到现在也没搞清楚。他小时候在地里捡柴,捡到一个日本鬼子丢下的炮壳,用镰刀敲,结果爆炸了。叔叔右手上的四个指头被炸得残缺,一只眼睛被炸成玻璃花,外表看不出来,实际
期刊
乡村的夜是漫长的,有时突然醒来再也睡不着,就干脆穿上衣服起床,突然有了到田野里看看的想法。  麦子马上要收割了,空气里弥漫着成熟的气息。明亮的月光下麦子们站得整齐,一动不动。它们各有理想,陶醉在自己美好的前程里。我仿佛听到其中一颗,“扑哧”笑了一声。很多是庄重肃立与黑夜形成对峙。  庄稼的芳香直接击打着鼻孔。前面是百亩瓜园,那些深绿的瓜叶在夜色里变得黝黑。硕大的西瓜被叶子覆盖着,看瓜人在瓜棚里熟睡
期刊
那把镰刀,钩落曾经的荒凉,耕耘希望,播下理想。那弯新月,点亮了一对夫妻绿色的方向。  在文秀岭农场,单花蜜是一夫一妻酿出的蜜,很纯,百花蜜属一郎多妾,味效难敌单花蜜。文秀山上,茫茫百花园里,蜂无法選择——于是,有花长成了果,有花长叹飘零。  他们续写文秀岭上的美丽故事,百果与黑山羊,流韵闲游;蓝天将云彩裁成大羊小羊,变幻着无数只黑山羊,湖上倒影着羊,山上奔跑着羊……  那湾水,缠绕着这对夫妻的脚印
期刊
插互助组那年入秋,父亲七兄弟分了家。父亲把家临时安顿到东头姥姥家的西下屋。第二年开春儿,父亲就在西头后街选房场、拉房框、叉房墙,草草盖起了两间土平房。西头后街没几户人家,紧挨紧住着,天刚抹黑儿,家家紧闭房门,大人领着孩子猫屋里不敢出来,怕狼。  一个冬天晚上,父亲去生产队漏粉,母亲领着我们黑灯瞎火地挤在土炕上眯着,生怕出声把狼招来。越怕越有事,隐隐约约听屋外门口有动静,房前来了个东西。“吧嗒,吧嗒
期刊
铁公鸡的意思大家都懂,如此形容自己的爷爷,似乎目无尊长,但他的确就是。  我五岁时,夏末某一天上午,阳光凶猛,父亲从县城骑自行车带我回村,我屁股坐在自行车的前梁上,眼见飞速后退的玉米地,晕车。  “爹,这是去哪?”  “你爷爷家,拿点小米。”那个年代,小米粥是只有病时才能享受的待遇。  到了爷爷家已近晌午。这是我记忆里第一次见爷爷:相貌恐怖,满脸坑洼。奇怪的是他看见我,抑制不住的欢喜,立刻把我抱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