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与要害间部位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k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军事基础理论与实战技术教研宣]
  刀锋:在上两期的专栏里,我在[军事基础教研室]小栏目里,向朋友们介绍了有关人体的要害部位及人体的主要关节的相关内容,并且承诺,在本期就人体的主要穴位请有关专业教员或专家进行阐述。今天,我请到了毕业于石家庄陆军学院的中尉副连职军官朱隆栋朋友,朱隆栋朋友曾师从其父学过医学,同时他又不断的钻研武术,所以对人体经络和穴位讲解起来应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下面有请他为我们进行介绍——
  
  一、经络学说
  
  经络学说按道理说是祖国医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们专栏或者说志没有任何联带关系。但是,又因为中华武术的博大精深,与祖国的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所以在这里,在我们介绍人体主要穴位的同时必须对经络学说进行简单的介绍。
  我国古代经络学说和中医针灸理论认为:人的身体上,自头项到脚跟,五寸为一大穴,五分为一小穴,按穴道相连之系统共分十二经,另有身前身后“任”与“督”二脉,共为十四经。周身上下沿十四经络共有大小三百六十五个穴位。施展招术中的“穴道擒拿”则是从三百多个穴位中取出三十六个穴位,作为主要攻击点。在众多穴位中,目前得以传授的只限于麻穴,因为麻穴只能使人短时麻木,不会损伤人身健康,可以允许在技击中应用。其它的穴位还有很多,由于我们并非专业练习者,接触掌握的有限,也就不再做一些概括性的说明,免得适得其反,误导朋友。
  但是,古老的经络、穴位的理论,并非是一些人想当然想出来的,而的的确确是防身招法练习者必须了解的基本常识。纵使因穴位很难在瞬息万变的打斗中判定部位,实践中也较难奏效,但确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因为这对丰富技击理论是有好处的。下面我就介绍一下人体的一些要害穴位。
  
  二、人体的要害穴位
  
  1、头部
  太阳穴:属经外奇穴,其位置在眉梢与外眦中点,向外旁约1寸,略偏上的部位。此穴位下有动脉、神经通过,轻轻攻击穴位,对手就会晕昏,稍施重手就可能令对手死亡,对于此穴位的攻击通常用拳、掌攻击,效果会更佳。
  百会穴:属于督脉,在头顶,从眉头中间向上与后发际直上的连线正中处,此穴分布着枕大神经,有颞浅动脉和枕动脉成吻合网,点击此穴能致人昏厥,通常攻击最好是用手指点击。
  迎吞:属于阳明大肠经,在面部,鼻的一侧向旁约5分。此穴表部位分布有面神经、眶下神经,深部有面前动脉,点此穴有酸痛感,通常的攻击手段是用手指或手掌为最佳。
  风池:属足少阳胆经,在脑后斜方肌外缘,发际上凹陷处,分布的主要穴位有枕动、静脉分支及枕小神经和枕大神经,通常用手指攻击,攻击后有痛、麻的感觉。
  耳门:在耳垂后凹陷处,布有颞动、静脉及颞神经,通常用手指攻击此处,可令对手致昏厥,便于我们再次实施攻击手段。
  颊车:属足阳明胃经,在下额前上方5分处,布有三叉神经及耳大神经分支,点此穴会让对手有酸、痛感觉,通常是用手指攻击此穴。
  2、上肢
  合古:属手阳明大肠经,在虎口处。此穴有桡神经浅支及桡动脉的分支,取此穴有酸胀麻感,通常用指取。
  少海:属手少阴心经,在肘关节内侧横纹头处,此穴有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通过,常与曲池配合用指取,有酸痛感。
  小海:属手太阳小肠经,在肱骨内上髁与尺骨鹰嘴之间凹陷处,曲肘取穴。此穴有丰富的神经通过,指取此穴有酸痛感。
  曲池:属手阳明大肠经,在屈肘横纹外侧端凹陷中,布有桡神经及臂背侧皮神经,取穴手臂可全麻,常用掌、指取穴。
  3、下肢
  足三里:属足阳明胃经,在膑骨下3寸外1寸处,此处有胫骨,骨外仅覆盖羞极薄肌肉,内有腓深神经及股神经分布和胫前动脉通过,常用脚取此穴。
  血海:属足太阴脾经,在膝盖内侧直上2寸,有隐神经及股神经分支分布,取此穴时,上下肢皆酸痛,常用指取。
  仆参:属足太阳膀胱经,在外踝尖下5分处。此穴有腓肠神经分布,用脚取穴,全身剧痛。
  4、躯干
  膺窗:属足阳明胃经,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第三肋间隙处,取此穴有心闷头晕之感,用掌、指取穴。
  京门:属足少阳胆经,在第十二肋骨游离端之下际。此穴有第十一肋间动脉、静脉和第十一肋间神经,用掌、拳取此穴,有酸、痛、胀感。
  经络、穴位和神经系统的机能有着不可分的关系,此外与血管、淋巴管等有关。因而了解血管、神经在人体的分布对进一步理解经络的机制是有益处的。关于人体主要穴位这种传统功法,我还处在学习和摸索阶段,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可能还有不当或错误之处,请各位老师及同仁多多指教。
  刀锋点评:感谢朱隆栋朋友给我们介绍了关于人体主要穴位的内容,在这里刀锋还想讲几句。因为点穴这门功夫,刀锋以前也只是看过读过一些,但是从没有认真的研究过,掌握点穴这种功夫对练习与研究者的要求比较高,它需要对人体的生理结构、运动生理学和医学等知识都有所掌握,真正掌握还要下一些功夫的。朱隆栋朋友在文章结尾处,特意说明的几句话我也照登出来,只是想告诉朋友们,人们对任何知识(包括武术)的掌握都是有一定局限的,研究者要始终保持谦虚的态度,学习者要辩证的去理解把握,只有这样才能防止误入歧途。文章中借鉴了一定的资料也在所难免,朋友们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直接写信与朱隆栋,共同学习探讨,共同提高,共同发扬武术真功。
  刀锋:朋友们都知道格斗过程既是斗勇也是斗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体现着每个人的格斗功夫,同时也体现着各自的战术思想理念。对此观点最为直接和简单的体现就是格斗过程中对假动作的运用。格斗的终极目的是将对手打败。至于动作和战术如何,那是后人的评价,就以后再说吧。人们将动作分为真、假动作,目的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方法和手段而已。有些时候的胜利,不是真正功夫的胜利,而是战术思想和战术运用得当,所以格斗过程中,如何运用假动作也成了各位武术爱好者一个研究的重要方面。我南京的朋友张力总结自己的实战经验对假动作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有请张力——
其他文献
蹬腿,是由下向上、向前的直线运动的腿法,属于传统腿法中的重要腿法之一。然而,由于多数练习者不得其法,于实战时不能充分运用它,且在攻击时常使身体的正面要害部位尽数暴露了出来,致使此腿法在众多的练武者中忽略了,而多以侧踹和鞭腿占主要的训练。可是人们并不知道,正蹬腿是百腿之母,练好了正蹬腿,踹腿、鞭腿的练法上已达事半功倍之效。  传统武术中,对蹬腿多以,一脚制敌”而誉之,并有“无影脚”、“穿心腿”的美名
期刊
在杨氏太极拳中,称“腰”为“中盘”;“胯”为“下盘”;“肩”为“上盘”。“三盘”,以“中盘”为主宰,融为一体。  “下盘”(胯),也叫“底盘”。“底盘”要稳住,放平,放正。只有“底盘”稳住平正了,躯干才能中正直竖,就像石碑的底座一样,底座稳住平正了,石碑才能竖得正直稳当,不致歪斜倾倒。  太极在盘拳架时,“底盘”始终要稳、平、正,怎样才能做到稳、平、正呢?在总体上讲,就是要遵循太极拳的要则理法,只
期刊
由于女子防身的主要攻击目标是对方的要害部位,但在进行防身术练习时,又不可能有人作为专门的练习对象让你来击打要害,这就给女子防身训练增加了难度。而女子防身面对的都是突发事件,没有心理和身体的准备,在这种情况下又要求出手要狠、攻击部位要准,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面对凶狠的歹徒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利用辅助器材进行女子防身术练习,尤为重要。通过练习,可以提高击打的力量、速度、准确性。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练
期刊
“黑人没有阿里,就万古如长夜。”  李敖不愧为“一代英豪”,区区11字外加2个标点就精确概括了穆罕默德·阿里纵横天地的历史功绩。现实是无情的,今天的阿里正在帕金森症的折腾下苦度余生,然而现实又是美好而充满希望的,莱拉·阿里——伟人之女,正在同一片天空下,以女性独特的柔美姿态延续家族传奇。  因为拥有姣好的容貌和过人的智慧,更因为她是伟大姓氏庇护下的幼苗。因此,莱拉不必像普通子女一样为生计奔波,为前
期刊
通臂拳又名通背拳,通背拳强调以猿取势,放长击远,所以也称“长拳”。  通背拳形成历史久远,在河南少林寺得福居禅师的《少林衣钵直传》中开篇就提到:以太祖的长拳起首,韩通的通臂为母”。太祖是指宋太祖赵匡胤,韩通是后周将领,字仲达,太原人。  明末清初学者黄百家所著的《内家拳法》中有歌诀颂:佑神通臂最为高,斗门深锁转英豪。仙人立起朝天势,撤出抱月不相饶,扬鞭左右人难及,煞锤冲掳两翅摇。  本文内容分前八
期刊
组织格斗训练,既包括组织集体训练,又包括自身的训练。每个人训练都有自己的一些理论方法,但是如何才能使训练更加的有效科学,效果更加理想,就成为众多受训者追求的目标,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训练经验,有一些粗浅体会,将其归纳为四点,希望对今后的训练能有所帮助。  第一点:熟悉理论阶段。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先掌握其理论,在理解其理论的基础上再向最高层进发。格斗训练的组织实施也不例外。首先,我们在组织训练前,教练员
期刊
内力及发力训练    所谓内力就是通过呼吸意念加特定的姿势所培养出来的武术内劲,作用是培训充实流动的内在能量,形成"意、气、力"合一的强大内劲,以增强习武者的自身实力。至于内力理论方面本教程不予详述,朋友们可参考其它资料。本教材只讲解一些实际的练功方法,以便让学者迅速地、简单地登堂入室。一个习武者要想强劲的功力化作攻击武器,就必须用特定的技术动作把它发放出去,这就形成了发力。发力的意思就是用特定的
期刊
作者寄语:戴家拳的像形拳法有“十大形”和“七小形”之分,像形拳系指飞禽走兽,不包括昆虫。像形拳法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依据实战动作创编拳法,然后按图索骥,冠名像形动物之名称,故曰像形拳法。如起腿蹬击似如蛰龙蹬天,取名龙形拳;双掌扑推,如同猛虎扑食,故名虎形拳。以此类推,定其十大像形拳法为:龙虎蛇猴马鹰鹞鸡燕熊。五行拳是立于心“心意诚于中”,十大形是精于意“肢体形于外”。二者相融则是内外兼修、形
期刊
太极拳是中华之精华,流传广泛,影响极大,颇受世界人民喜爱。太极拳运动正在蓬勃发展,并走向世界,已成为现实,但是,讲提高确实逊色了。不少太极拳爱好者对理论探讨甚少,求拳架套路的内涵少,追求技击术者更少,多数练拳者停留在一般的健康水平上。求技击确实很难,因为太极拳是一门科学的组合,拳谚讲:“太极阴阳少人修”,此理强调太极拳的特点是“阴阳统一”,而练太极拳精通阴阳者太少了。笔者认为理解太极阴阳之妙并不难
期刊
外练手眼身法步,内练精神气力功。    这条谚语是对武术八法的注释。它将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精神、气息、劲力、功夫分成内外两部分,以便习练者领会法则的重点所在。而内功外功都是相辅相成的,相得益彰的。  手有搏转之能,眼有监察之精,脚有送行之便,身法则是对手、眼、脚、步的综合运用。身法以腰为主宰。腰一动,上可带肩、肘、腕、手、指,下可带胯、膝、腿、踝、脚。俗话说:“没手没眼不成拳,没有身法难近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