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多媒体 使语文课堂独具魅力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恰当利用多媒体,和语文课程有机整合,让课堂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弥补传统语文教学的不足,极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课堂 有效
  多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由于其视听结合、手眼并用的特点及其模拟、反馈、个别指导、分层练习和动画的内在感染力,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一、创设情境,使语文课堂“动”起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情境的重要性,认为学生的学习是与真实的或类似于真实的情境相联系的,是对一种真实情境的体验。而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动画、视频等为一体,目前成为创设教学情境的最有效工具。
  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能通过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或氛围,使学生置身其中,好像进入真实的境地,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与作者一起体验、思考和感悟,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的理解教学内容。
  如在讲《陋室铭》这一课的时候,在课件中插入朗诵的《陋室铭》的录音,学生在听录音的时候,比老师朗诵时要认真专注。听过以后,再布置安排学生自主朗读的时候,会明显地发现学生更加用心。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趁热打铁在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给他们配以背景音乐,这样就能够极大的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在学生了解了文章内容以后和分析过文章的相关知识以后,给学生播放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的故事和图片,这些人物孩子在生活中早已耳闻,所以学生们的神情更专注,聆听也更细致。然后设立问题让学生自行分组进行讨论。讨论之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落实到了实处。学生多次用情的朗读文章,对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领悟很快,同时也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我们借助多媒体教学让文字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画面,让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成为动态,打破传统语文教学的时空限制,不仅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而且使学生获得一种高层次的审美愉悦。
  二、创设情境,让学习兴趣“浓”起来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作为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相比,多媒体技术手段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地集成起来,化虚为实、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复杂为简单,创设出动静结合、图文具备、声情并茂的教学情境,从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刺激学生的感官,实现多渠道信息传递,让学生综合感知,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比如:教《故乡》一课,作品的时代与我们今天相差很远,无论课前怎样介绍作者,还是介绍作品的背景,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不浓厚。当从网上下载关于少年闰土看瓜的场景和中年闰土领着水生见老爷的情景,并且伴随着音乐和对话。在课前展示给学生,他们一下子就来了兴趣,读书声、翻书声、讨论声此起彼伏,教室里一下子活跃起来。课堂气氛热烈,学生的学习的兴趣非常浓厚。让学生们的思维、兴趣集中到了所设置的情境中去,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丰富教学内容,使语文课堂“宽”起来
  多媒体的使用特别是网络技术的运用,为语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使语文教学能便捷地获得多种表现形式的信息资料,大大扩充了课堂的信息容量,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由于语文题材丰富多彩,选材涵盖天南地北、古今中外。有些课文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已经与当下的实际生活相隔遥远,有些课文涉及到大量的具有地域性质和人文性质的事物,学生无法实地考察和感知,单靠老师的讲解介绍,学生也难以透彻理解。这时运用多媒体,能够跨越时空,再现有关背景知识,展现实地情况,帮助学生学习理解。教习古文时,我在课堂上引入了多种多媒体材料,或用来辅助课文的教学,或用来作为课文的拓展欣赏。比如学习《琵琶行》一文,最出彩的就是音乐描写。可音乐又是一门听觉的艺术,没有声音,光靠想象又怎么理解琵琶声音的特点?我找到了《琵琶怨》《十面埋伏》这样两首琵琶演奏曲,让学生真切感受琵琶表达感情的特点,从而也理解了文中对琵琶女指法以及“嘈嘈切切”“四弦一声”等描写的贴切。
  四、化抽象为具象,使语文课堂“易”起来
  思想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语文课程有的内容比较抽象,单靠文字的描述,老师很难将要讲授的内容讲透彻,加上学生自身阅历、经验的欠缺,所以学生更难以理解和把握内容。
  如说明文在表达上重在说明事物的特点、性质、成因、作用等,在语言上注重科学性、准确性、缺少生动性,学习说明文时往往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显得抽象难懂。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就能化抽象为具体,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弥补文字之不足,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体会。比如:《中国石拱桥》这一课的教学重点是对赵州桥和卢沟桥的结构特点进行了专业化的精确介绍。利用多媒体教学,我搜索到这两座桥及其相关的图片,但是不能光“看图说话”,让同学们欣赏各式各样的桥。我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桥的图片和桥的剖面图制成课件,给学生讲授建筑学方面的知识,这样学生很轻松地了解了它们的构造,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做好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整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创设教学氛围,营造教学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优化我们的教学,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彰显独特的魅力。
其他文献
本研究以BALB/c小鼠为材料,建立免疫外科分离克隆小鼠ES细胞方法;并以牛胎儿为材料,从牛原始生殖细胞中分离克隆出牛EG细胞。对影响小鼠ES细胞、牛EG细胞分离与克隆的影响因素进
《礼记·学记》中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切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义.从事语文教学已经有五年了,越来越觉得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相信教语文
摘 要:物理探究式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它具有自主性、开放性、实践性、探究性。布鲁纳的发现法学习理论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探究式学习冲击了传统的教育方法,为构建新的教学体系,增添了新的内涵。  关键词: 探究式; 创设情境; 物理  那么,怎样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形成物理观念,领悟物理研究方法呢?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成为一个引导者,
摘要:没有创造,就没有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前进。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作为地理教师应该结合中学地理教学的特点,根据学生自身的发展规律,着重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以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和国家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关键词:发展智力 培养能力 促进发展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民经济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技术进步正在
蔬菜无土栽培技术甘肃省农科院(兰州730070)董德民无土栽培是没有土壤的条件下种植蔬菜或其它作物的一项新技术,这一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克服了常规栽培对土壤的依赖性和局限性,可避免土传
摘要:高中历史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这样简单,而且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以史为鉴,坚定爱国主义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马克思主义历史观。通过历史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了祖国光辉的古代和挨打落后的近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产生一种精神动力,促使他们自覺投身国家建设。因此,学好历史对一个学生来说,十分重要。而如何上好一节高中历史课,成为我们必须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中历史 教
该研究以五株国内分离的O型FMDV(分别命名为O/GD/L1/2000、O/GD/L2/98、O/GD/L3/2000、O/GD/L4/2000、O/GD/L5/2001,简称为L1、L2、L3、L4、L5)为研究目标,根据GenBank中注册
摘要:“三四三”既是课堂时间的分配,但更主要的是把政治课堂分为三大板块,融新旧知识的学习、学习知识与锻炼能力于一堂课中,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规律。  关键词:“三四三” 教学模式  教育部在对改革教学方法的意见中指出:应在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学会运用、提高觉悟三方面下功夫;教学方法要摒弃注入式,实行启发式。这就很明确地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认真改进课堂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调动学生的
空气压缩机如果安装和维护不当,会出现储气罐爆炸等恶性事故,影响生产和危及人身安全。我矿西风井一台L_8—60/7型空压机,投产以后因排风管和二次冷却器振动,始终没能充分发
一  2008年,王杏研究生毕业,正好30岁。她进入宁城大学的文学院,如愿以偿地成为一名大学老师。那时候,像宁大这样级别的学校,招聘博士成为主流,硕士进入已十分勉强,王杏差不多是搭上了最后一班船。她庆幸自己学的是影视专业,这方面的博士毕业生还没有那么多,学校只能退而求其次,先接纳他们硕士。  王杏是作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储备教师招进来的。据说头一年宁大刚接受了教育部的评估,文学院被指出专业设置太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