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是条恶棍

来源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xi25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国女作家詹妮弗·伊恩的新作《恶棍来访》一举夺得2011年度普利策文学大奖。小说结构独特、构思巧妙,深刻地剖析了时间作用下人类痛苦与无奈的主题,展现了作者对“时间”和“人生”的多重思考。小说对传统叙事手法的颠覆以及对“时间”主题的全新阐述成为其获奖的重要原因,同时也使得作家伊恩跻身于当代美国文坛一流作家之列。
  关键词:普利策文学奖;《恶棍来访》;叙事;主题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1-0053-03
  2011年4月,美国女作家詹妮弗·伊恩(Jen-nifer Egan,1962-)凭借小说《恶棍来访》(A Visitfrom the Goon Squad)一举夺得2011年度普利策文学大奖,这是该书继3月获得美国书评人协会小说奖之后取得的又一重要奖项。该书于2010年甫一出版便受到了包括《纽约时报》、《时代周刊》等数十家美国主流媒体的热捧,被列入《纽约时报》2010年度十佳图书名单,并先后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书评人协会小说奖和普利策奖,且接连获奖。虽然伊恩本人对该书受到的如此高度关注和追捧还有些惊讶,称作品被“高估”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恶棍来访》的确是近年来美国文坛上涌现出的难得的一部佳作。普利策奖委员会评价该书:“创造性地发掘数字时代下人类的成长、老化,展现出对急速变化的社会文化强烈的好奇心。”小说以其独到的叙事结构和对个体命运在数字时代下的关注给读者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而对于伊恩本人,美国公共广播电台(NPR)评论家乔纳森·巴斯蒂安指出,伊恩已逐步趋于渗入到当代文学世界最新和最成功的例子之一。
  詹妮弗·伊恩1962年9月出生于美国芝加哥。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主修英国文学。她的主要作品包括:短篇故事集《翡翠城》(Emerald Cit-y,1993)、小说《看不见的马戏团》(The InvisibleCircus,1995)、《瞧我的》(Look at Me,2001)、《塔楼》(The Keep,2006)以及新作《恶棍来访》(A Vis-it from Goon Squad,2010)。这些作品为她赢得了包括美国国家图书奖、国家图书批评奖、古德海姆奖学金以及普利策文学奖等在内的诸多重要奖项。可以说,詹妮弗·伊恩已然成为当下美国最炙手可热的作家之一,文学批评界的宠儿。《纽约时报》评价她:“令人耳目一新,但却很难将其归类。她良好地传承了流行于20世纪60年代的元小说叙事技巧,并表现出如威廉·沃尔曼(William Voll-mann)或大卫-华莱士(David Wallace)——这些将元小说发扬光大的小说家们的特质,但她确非其中一员。”
  《恶棍来访》是一部关于时间与命运的小说。全书共13章,以20世纪80年代旧金山的朋克摇滚世界为背景,围绕着一个事业正趋于下坡的唱片监制本尼(Bennie)和他的女助理萨沙(Sasha)展开叙述,描写了40余年间多个出场人物的命运变化。每一章节为一个独立的故事,在情节上彼此并无多少关联,时间安排上也具有极大地跳跃性。因此一些批评家认为将《恶棍来访》定义为一本短篇小说集似乎更为恰当。然而,正如伊恩在一次被访时所说:“我更加倾向于将该书定义为一本小说,而不是一个短篇小说集。”这些看似松散,毫无关联的故事围绕着一个共同的、反复出现的主题——时间徐徐展开,将不同人物的命运有机融合,探讨了青春、天真和雄心如何在时光变迁中被无情地摧残。正如书中的一个人物博斯克(Bosco)所言:我是怎么从一个摇滚明星,变成现在没人在乎的死胖子?”全书巧妙而间接地回答了这个问题,揭示了时间的巨大作用。小说题目中出现的“恶棍”并非某个具体人物。在这部作品中它只是“时间”的一个代名词:“时间就是一个恶棍,难道不是吗?你总是被时间要地团团转。”读者看到的是时间这条“恶棍”依次造访故事里的主人公,青春逐渐消逝,梦想消耗殆尽,每个人都穷极一生寻找所谓的幸福感,殊不知幸福感只是虚拟的幻想,只有时间的流逝才是真实。除了众多的出场人物,作家还戏剧性地变化着故事的背景,从摇滚的上世纪七零年代到未来2020年、从旧金山的乡村到纽约的都市甚至是加州的沙漠,每一个人物零散的生活轨迹在作家貌似随意的安排下“偶然”地交汇,从而组成了如交响乐般互为交织、彼此交错的作品。
  全书的灵魂人物本尼(Bennie)是一位唱片公司监制。他人近中年,生活乏味平淡,事业也正趋于下坡。年轻女助手萨沙(Sasha)的到来使得他开始回忆起自己年轻的过往。与他的故事相互交织的还有其他一些人的命运,包括:他的老师,Lou——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唱片业老大;Bosco,当年他们那群中学生中的摇滚明星,如今却已然落魄成一位清洁工的不得志中年人;Stephanie——他的妻子,一位强势而且一直想要复兴某摇滚乐传奇人物的事业的人物以及Jules Jones
  Stephanie的哥哥,一名在采访时试图非礼女明星Kitty Jack-son而为此坐牢数年的八卦杂志记者……这些往事有美好,有羞愧,有激动人心也有追悔莫及。例如书中就描述了日后成为Bennie“羞耻的记忆”中的一件往事:他曾经因为签下了一个修女的唱片合同而欣喜不已,在一阵孩子气的冲动之中,他竟然抱住女修道院院长吻了她的嘴唇……这些如碎片般被记录的回忆穿插于全书之中,不仅见证了Bennie的成长,而且也见证了雄心和梦想如何在时间作用下消失殆尽。Bennie是社会大部分人的写照——平淡的生活偶尔会被回忆搅乱,有后悔却无力改变;有质疑却更加安于现状。另一位重要的人物Sasha是Bennie的女助手,一个不安分、有着盗窃前科,私生活又有些混乱的社会女青年。以她为中心,辐射出更多的出场人物,如大学时的男友Drew,叔叔Ted,Bennie的助手Alex
  Sasha曾经的约会对象,以及被Alex后来发堀出来吉他手Scotty等等。相较Bennie,Sasha更像是作家塑造出年轻一代的代表:叛逆,不安分,对什么都毫不在乎,肆无忌惮地挥霍青春来体验各种新奇刺激以及如万花筒般绚烂的社会和形形色色的人。时间对她而言绝非意味追忆和后悔,相反,时间是挑战,是希望,是用以释放内心激动与渴望的舞台。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如同成长所必须付出的代价一样,年轻人的纯真和热情也必定在时光的流逝中慢慢消磨。所有人都逃脱不了时间毁灭性的力量。尽管作者用一种轻松的语调来调侃每一个人物的境遇,然而这种黑色幽默还是给全书带来一丝伤感。值得一提的是,全书以美国音乐圈为背景创作,流行音乐特别是摇滚乐的元素在文中随处可见。在伊恩看来,摇滚乐最能代表年轻文化,流行乐坛新老交替的速度是惊人的,新旧的取代亦是伤感的。正如对于现代的90后而言,迷恋麦当娜早已过时,而若不知道Lady Gaga或是Justin Bieber才是稀奇的事情。当然这并不表示《恶棍来访》是一本探讨音乐家成长史或音乐制作的小说,音乐元素只是充当了一个无形的推手并巧妙地暗合了主题,这也正是伊恩颇费心思的巧妙设计之一。   伊恩说过小说的灵感来自于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小说《追忆逝水年华》和美国家庭影院频道(HBO)的剧集《黑道家族》。《恶棍来访》继承了普鲁斯特式的写作技巧即以追忆的手段,借助超越时空概念的潜在意识,不时交叉地重现已逝去的岁月,从中抒发对故人、往事的无限怀念和难以排遣的惆怅。同时小说又体现了当下热播美剧的经典元素,每一章的情节上彼此并无关联,但却不时地有新人物、新故事出现。人物关系千丝万缕、节奏紧凑、扣人心弦,观众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恶棍来访》的组织结构是断裂的,但作品的内涵是连续的。小说的另一大特色在于作家令人炫目的写作技巧。伊恩创造性地将第二人称写作、戏仿乃至全篇PPT文档等多种元素糅杂到一起.在断裂的层面上叙述着断裂的故事,创意十足,甚至略显疯狂。读者如同置身在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中被不停地从一处抛向另一处,永远也想不到下一刻会体验到何种惊喜。前一刻作者还慢条斯理地将着某人的故事,突然间话锋一转,用不太常见的第二人称开始叙述一个完全陌生的年轻男人自杀的经历。当读者还在错愕之时,下一章又回到了30年前。诸如此类的跳跃比比皆是,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读者的神经。当然跳跃的不仅有故事,还有作者时时变化着的写作风格。如第六章作家用带有强烈男人味儿的文字讲述了一位落魄的中年男人一个略带黑色幽默色彩的故事;第九章有意写出拗口长句和频繁注脚,戏仿大卫·福斯特·华莱(David Foster Wallace)的元小说;第十二章全篇竞由70多张PowerPoint幻灯片(PPT)组成,形式可谓大胆,然而细腻的笔触下透出的淡淡伤感无时无刻不体现出女性作家所独有的敏感和细致;最后一章描绘了2020年的纽约,充斥着各种科技术语和网络语言,读起来未来感十足,恰似一部科幻小说……总之,伊恩实验性将各种小说技巧糅杂在一起,无论是意料之中,还是完全出乎期待,小说时刻不停地挑战着读者传统的阅读习惯和期待,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应该说,除了主题能引起共鸣外,独特的叙事结构和多种小说技巧的灵活应用成为作品受到普利策奖青睐的重要原因。
  对于《恶棍来访》的成功,有评论家将其归结为技巧的胜利。然而单靠技巧并不能撑起一部好小说。詹妮弗·伊根对人物心理和感情的细致把握、对不同时代美国社会的敏锐观察、以及场景描述和对话描写都体现出其扎实的创作功力。日前,眼光独到的美国HBO电视台宣布已经取得了《恶棍来访》的电视剧改编权,现正迅速寻找编剧起草剧本,伊根将会担当剧集的顾问。相信借此伊恩和其作品将会迎来更多的读者和关注,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期待詹妮弗·伊恩能在今后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
  [责任编辑:吴晓红]
其他文献
摘要: 任何一个国家的人的思维模式、心理倾向、认知特征等都会折射在语言表达上。而充斥于日语表达中的那种委婉含蓄的模式就是构建在话语者思维模式以及认知心理的需求这个平台之上的。“てくれる”是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使用的一种授受关系的表达方式。将研究视点放在日本人的思维模式以及使用心理上,通过对例句的分析、归纳来探讨“てくれる”的文化特征,即,“てくれる”的使用与日本人“内”意识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期刊
在日常生活以及某些出版物中,常把“迈”作为速度单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迈”的释义为:“英里。用于机动车行车的时候,每小时行驶多少英里就叫多少迈,也有把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公里)叫多少迈的:以80~的车速行驶。[英mile]。”在这个释义中,除“英里”和“[英mile]”外,均是错误的。“迈”本来是长度的英制单位“mile”的音译,意为英里。行车速度应是行驶距离除以时间,如果以英里作为距
期刊
摘要:文章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对阿诺德和雷诺兹(2003)编制的享乐购物动机量表进行了修订,严谨的开发了针对我国消费者的享乐购物动机测量量表,并系统的研究了其对冲动购买的影响。研究发现享乐购物动机的六个维度,即新奇、乐趣、认同、价值、社会交往和时尚都与冲动购买正相关。文章的理论贡献在于系统的开发了享乐购物动机的量表,从而实现了对我国消费者享乐购物动机的定量测量,并进一步系统地研究了其对冲动购买行
期刊
摘要:运用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深入剖析《尤斯蒂斯钻石》中的女主人公丽萃这一欲望主体形成、发展直至最终无可奈何妥协向命运妥协的过程,探寻导致该人物悲剧人生的深层心理根源。对项链的追寻是造成主人公丽萃人格自我异化与分裂的重要原因,也导致了她未来迷失自我和摒弃自我的悲剧。通过描述一个仍旧游离在“想象界”和“象征界”之间的主体成长、发展、迷失继而梦想破灭的欲望史,特罗洛普表达了对19世纪英国社会中女性所面
期刊
摘要:约翰·厄普代克是二十世纪后半叶美国最重要、最多产和获奖最多的作家之一。在其著名的短篇小说《A&P》中,他创造出了萨米——这个与传统骑士文学中骑士形象大相径庭的新骑士形象,这是厄普代克对中世纪骑士文学的戏仿。通过与骑士文学的对比研究和对萨米这一形象的文本分析,探讨了《A&P》对骑士文学戏仿的创作特征,并总结出了新时代创作中的新骑士形象:背离传统,暧昧不明,非黑非白,看似勇于担当,实则自私自利;
期刊
摘 要:作为中国古代清官形象代表,包公是完美无缺的正义化身,在中国司法文化中,包公早已被神化。然而,如果以元杂剧《包待制三勘蝴蝶梦》为样本,在现代法治视野下评判包公,我们会发现不仅《红楼梦》中的贾雨村这位葫芦僧会判葫芦案,身为清官的包公也同样封建迷信十足,他为了所谓的结果正义,在断案中有罪推定,并不惜刑讯逼供,最终导演一场包庇凶犯、枉法裁判的葫芦案。中国司法文化中有根深蒂固的清官情节,但司法公正并
期刊
摘要:高校二级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教代会制度的补充和延伸,是贯彻落实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学指导方针的重要措施,是促进二级单位民主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广大教职工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的基本制度和形式。建立和完善二级教代会制度,对于教职工依法对本单位工作行使民主权利,推动单位民主政治建设,促进单位的改革、建设、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对二级教代会制度建设必要性的分析,结合实
期刊
摘要:元明时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阶段。除产生了一批具有元明时期个性特征的词语外,在汉语常用词方面,成批地出现了在历时更替过程中具有主导词地位的词。《训世评话》文白对照,比较客观地反映了明初常用词新旧质素的兴替概貌。选取其中九组词,通过共时描写和历时对比,进一步揭示每组词的兴替变化及其在元明的主导词地位。  关键词:元明;《训世评话》;常用词;历时演变;兴替变化  中图分类号:H031  文献标识
期刊
摘 要:国家实施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全面落实大学生民生工程,实现病有所医,让学生充分享受国家惠民政策,切实保障了在校大学生的基本医疗,大大减轻了社会、学校与大学生个体的经济负担。但在运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影响运行的问题。以某高校为例,通过对其近几年来的在校大学生参保及运行情况进行调研,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问题
期刊
摘要:湖南长沙共产主义小组在党的“一大”前就已建立,党的“一大”代表的回忆也证明了这个结论;毛泽东的多次会议讲话及中央档案馆存1956年他填写的中共八大代表登记表填写的入党时间是1920年。从李达、萧三、易礼容的一些回忆恰恰证明此历史事实是正确的。  关键词:毛泽东;湖南长沙共产党早期组织;党的“一大”;李达;萧三;易礼容  中图分类号:A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