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卷手记

来源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2k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真题回放
  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思考和感悟。
  考题解析
  材料包含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材料的主干部分,由于倾听了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才能对音乐的“中国味”感受更为深刻,从而更清醒,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可见,对于其他国家音乐的倾听和接受,是自己对中国音乐的特色更深入把握,进而自觉去寻找中国味的前提和基础。异国的音乐好比一面镜子,通过它,我们对于自己民族的音乐才有更清晰的认识。第二部分引导我们思考这种文化现象对于我们认识事物应有的启迪,关涉文章写作的方向和重心。
  今年上海卷作文审题时有三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1.要理清主干部分的逻辑线索。主干部分告诉我们,正是通过借助异域音乐,最终对本民族的音乐有了更透彻理解,然后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这提醒我们需要广泛地学习,清醒地比较鉴别,方可对原有的事物看得更清楚,更全面。反之,如果坐井观天,闭目塞听,将陷入混沌之中,对于自身的长处和不足,都难以做到客观而准确的认识,这也势必丧失了自我提升和改善的机会。
  2.要紧扣住材料中的提示语。材料中明确交代“这段话可以启发人们如何去认识事物”,这就提示我们有关中国味的论述是一个例子,材料要求我们通过这个具体例子去把握应该如何正确地认识事物,这是由一般上升到普遍的过程。有些同学审题不清,忽略掉了这个关键的提示语,只是围绕中国味去恣意生发,就偏离题旨了。当然,如果谈的是中国味,但是紧紧扣着我们认识事物应该有比较有鉴别,要摆脱夜郎自大,也告别妄自菲薄,在更宏阔的语境中,借助“他者”反观自己,由此获得一种清醒,那么这种情况还是符合要求的。有些人觉得疏于了解音乐,因此文章不能深入写作,难取高分,这实在是天大的误会。
  例文
  认识三变
  □上海一考生
  认识事物的过程是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思维意识不断发展的过程。正如尼采提出的精神三变,即骆驼、狮子、婴孩精神,人认识的过程也要经历这三个阶段,并最终使认识上升到实践和创新,推动事物的发展。
  当一个人接触到任何事物时,都会根据对其表象的体验和感受建立起对事物的认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会对事物愈发熟悉,甚至苦于所认识事物的单调乏味。如同我们往往会觉得自己身边十分熟悉的环境、物品和人际关系是如此的枯燥无聊,甚至常听到的带有中国味的音乐都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与现代生活格格不入。
  这时人的认识就进入了骆驼精神的阶段,因为这种认识的单一性会渐渐演化为一种心理负担,使人的认识思维产生麻木感,从而让人丧失认识的新鲜感。但同时这也逼迫人们跳出原有认识的局限,用新的视角去认识新的事物,正如一双听惯了中国味音乐的耳朵会转而去聆听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
  而人们在对新事物认识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一套外在的参考标准,让人能够重新审视自己对原有事物的认识,并且对此进行分析和批判。如同在狮子精神的阶段一般,人们不仅对原有的认识发起冲击,还对所认识的事物发起新一轮的探索和挑战,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逐渐深入事物的本质,对事物建立起了更加清晰全面的认识。
  因此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在认识新事物后,批判原有认知不是为了毁灭,而是为了最终的回归和超越。只有在充分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后,人才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去创造新的价值,也正是抵达了三层认识中的最后一层,即婴孩精神阶段。正如过去中国认识到帝制时代的腐朽后,转而去认识并采纳了西方的民主制度,但最终在充分认识到中国的特殊国情后,中国依然创造出了最符合当前发展状况和发展目标的政治体制。所以我们在经历了认识三变后,依然要选择回归到原有的事物,并付出实际行动去推动认识和事物本身的超越和发展。
  总之,每个人的认识都应该经历这三种变化,并让最为深刻的认识为现实和行动服务。我相信倘若能同时推动认识和认识客体的发展,那我们的社会和时代才能同时在物质和意识层面取得令人瞩目的飞跃和成就。
  评点:
  紧扣材料,立意深刻。作者准确地从材料中辨识出写作重心,即如何认识事物,而认识的方法路径又是从材料中提炼出来的,即通过接触、认识新事物,然后重新审视原有事物,从而获得新知,然而作者并没有止步于这种新知,还进一步指出要利用它“去推动认识和事物本身的超越和发展”。作者有清晰的历史意识,能把论证与具体的历史史实相勾连,具有历史的厚重感,避免了凌空蹈虚。
  结构巧妙,论证深入。作者利用尼采的精神三变作为文章的架构,来论证认识的变化发展过程。作者不是贴标签,而是准确深入地吃透了精神三变的内涵,并把它与材料的内容紧密结合,使得论证更富有说服力。也是借助这种架构,文章逐层推进,体现作者思维的缜密和灵动。
  一点遗憾。作者清楚要更好地认识某事物需要借助新事物,文中在这方面也有深入论证,但缺乏把这种认识事物的方法予以提炼揭示,以更为显豁的方式在文中凸显,这可能是作者被精神三变的框架捆缚太紧的缘故吧。
  (編辑:于智博)
其他文献
科学发展到今天,我们看世界完全像盲人摸象一样,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有形的,我们自己认为它是客观的世界。其实我们已知物质的质量在宇宙中只占4%,其余96%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我们根本不知道的,我们叫它暗物质和暗能量。  那么盲人摸象般地认识世界是科学吗?一定是科学。每个人摸的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我们不知道摸的是象的后背,还是尾巴,还是耳朵。我认为人类的认知极限就在于,我們是一堆原子,我们处在宏观世界,但我
考场作文,立意为先;立意鲜明,素材关键。  怎样用素材才能让整个文章气韵流动?直接搬不行,简单嵌入也不好。  打破45分魔咒,收获50 的灿烂,在素材的选择与运用方面,需要远离平庸气,摆脱平面化。恰当选择最有力的素材,充分挖掘素材的内涵,才是你考场争锋的利器。下面我就从几类素材的运用进行分析,为你提供科学备考建议:  1.名家素材,冷门比热门的好  运用名家作品为素材,可以提升文章的思想性。然而,
自疫情爆发,全国各地陆续进入紧急响应状态。而迟迟不能开学的我们,也即将迎来生命中的“大考”——高考。暂且不说疫情如何,我今天想与大家分享的是对生命和“韧性”的感悟。  何谓生命?且看字典定义,生命的内涵是指在宇宙发展变化过程中自然出现的存在一定的自我生长、繁衍、感觉、意识、意志、进化、互动等丰富可能的一类现象。定义的外延可以通俗地理解为生命系统:最小是细胞,抑或是个体,更大是种群。何谓韧性?简单来
1978年初,北京语言学院的几位教师计划编写一套名为《中国文学家词典》的丛书。当时,撰写作家钱锺书小传的任务落在一位姓武的老师肩上。第二天一大早,武老师带着一纸事先拟好的“调查提纲”拜访钱锺书先生。按照以往的惯例,在寒暄过后,当事双方一般都会直奔“主题”,然而这次僵硬的答问却被亲切而随意的叙述代替。钱锺书不仅热情地回答了武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还反复叮嘱他一句话:“(小传)写成后,一定让我看一看。”
近日,云南野生动物园“钓老虎”项目引发质疑。网传视频中,游客站在护栏外,用长竹竿一端挂肉投喂老虎。云南野生动物园表示,已组织人员进行核查,对该项目进行了整改。园方发布通告称,开展部分野生动物互动项目,旨在发挥动物园的科普教育意义,丰富游客对野生动物的了解,未来将更好更科学地进行野生动物展示和保护工作。  老虎是猛兽,“老虎的屁股摸不得”,涉事野生动物园竟然推出“钓老虎”收费互动项目,让游客用长竹竿
我在车站等车,身旁是一对同样等车的母子。少年的年龄与我相仿,母亲正不停地向少年叮嘱着什么,而少年却不耐烦地转头看她,满脸嫌弃。公交车来了,门徐徐地打开,那少年一个箭步迈进车门,而那母亲还继续说着什么,甚至上前几步,将头探进车门……少年无视前面的空位疾步向后面走去,边走还边从口袋里掏出耳机塞进耳朵。在车门关上那一刹那,母亲的眼眸中只有公交车正待远行的身影……最后,渐行渐远的车影从她眼中慢慢消失。  
2020年5月28日,新中国第一部《民法典》在一年一度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诞生。这部新中国首个带“典”字的法律,对于中国的意义非同一般。  自1980年起,中国陆续制定了《婚姻法》《收养法》《合同法》等多部民事单行法律,如今,中国在过去松散的民法体系的基础上,编纂一部统一的、和谐的、更加完备的民法典,其意义在于,形成了一个包罗万象的“社会生活百科全书”和“权利宝典”。《民法典》一共7编,1260条
【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人類在与大自然相处的漫长过程中构想、总结出许许多多的与自然的“相处之道”:臣服自然,敬畏自然,认识自然,探索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顺应自然……  作为一名中学生,一位未来的建设者,你认为应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大自然?  对材料提出的问题,你有怎样的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當下的一个事实是,在追名逐利的拜金浪潮中,豪商巨贾、明星网红更惹人关注,那些克己奉公、埋头苦干的人被忽视了;在解构主义甚嚣尘上之际,特立独行成为闪亮标签,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价值观被边缘化了。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精神,那些荒腔走板的价值观何以承载我们这个时代的奋进与厚重?
一个屡被辟谣的“传闻”遗憾地成了现实:2020年1月16日,著名播音主持赵忠祥因病在北京去世。他猝然离世的这一天,原本应是他的78岁大寿。  人们常常用“告别一个时代”来形容知名人物的去世,真正称得上“代表时代”的人物不多,赵忠祥是一个。赵忠祥是中国第一代电视主持人,也是中国电视传播巅峰时代的参与者和见证者。上世纪六十年代,在周总理亲自批示下,赵忠祥从万余名高中毕业生中脱颖而出,进入北京电视台(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