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社区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与传承研究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6026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在粤港澳大湾区社区教育中融入一系列非遗课程,构建湾区社区青少年的文化传承体系,对传承我国优秀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基础,探索适合粤港澳大湾区的社区教育运作模式,从而影响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教育
  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的发布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以声音、图像和技巧作为表达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存在,其内容主要来自民间传统文化。
  2019年2月18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正式公布,在“建设人文湾区”中着重提出了“塑造湾区的人文精神”。《纲要》提出,我们在今后的湾区建设中要重点加强文化自信,共同推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发挥粤港澳地区相似的地理文化背景优势,共同开展跨界重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共同组织各种文化遗产展览和表演活动,并保护、宣传和利用它们。特别提出要支持以粤剧、广绣、广彩、龙舟、武术、舞狮等非遗文化为代表的岭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从而展现出粤港澳地区独特的文化魅力。
  “湾区教育”日益成为值得期待的中国教育发展的巨大画面,其中,“9城2区”是教育发展的重要区域。在世界区域教育发展中的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将成为重要代表,它的特点源于教育合作,合作始于开放。其中,社区教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也将成为重要方面,对促进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民族心理认同感的形成具有积极作用。
  2 在粤港澳大湾区社区青少年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意义
  2.1 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部长频道”上表示,“文化遗产承载着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民族精神”。文化传承要从青少年开始,社区教育是年轻人所接触的最直接的文化教育媒介。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融入社区教育,对青少年继承传统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我们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同时,要充分发挥非遗文化的教育价值与功能作用,从而使非遗文化不只是局部小范围的传承,更是要让非遗文化“活”起来,被广大社区青少年所认知。
  粤港澳大湾区各地城市在构建经济发展空间的同时,更应该构建共同的文化空间。《纲要》中提出的“9市2区”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这9城2区有共同的文化基础。如粤语、粤曲、广绣、广彩、香料、珠三角疍民文化、水乡文化、咸水歌、舞龙舞狮等,将这些岭南文化、民俗风俗和习俗符号融入社区教育体系,重塑岭南风格,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2.2 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教育激发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代表,在社区教育中融入一系列非遗课程,构建社区青少年的文化传承体系,可以在精神层面激发广大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社区青少年依托社区教育的大众化、学校教育的专业化和工作室教育的审美性,使自身拥有极大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信心,成为未来非遗文化的继承者。
  2.3 丰富粤港澳大湾区社区教育模式
  近年来,社区教育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迅速发展,教育方法和教学内容不断创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纳入社区教育体系,应用于社区教育的发展道路中,符合现代社区教育的发展趋势。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发展过程中,重点是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尊重不同教育制度,不同城市教学内容和方法的差异,通过各种形式加深相互理解。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为基础,探索合适的社区教育运作模式,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区广大青少年中的推广和应用,从而影响粤港澳大湾区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传承。现代社区教育中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3 粤港澳大湾区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模式与途径
  3.1 以理论研究为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以文化遗产为载体,以“继承保护,创新非遗”为宗旨。社区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实践的内容,都要基于理论研究,再将理论研究应用于实践;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笔者以粤港澳大湾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广绣为例,展开分析。广绣多以深厚的岭南文化为内容表现,其工艺精湛。几百年来,刺绣的传承主要是以师傅带学徒的方式进行的,但是在大众性和体验式的社区教育中很难实施。由于广绣技术复杂,工艺精湛,学生很难完全掌握。因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区教育中,首先应以岭南传统文化为切入点,对广大青少年进行理论讲解,使其能够对民族文化、非遗技艺有初步的认知和了解;进而掌握非遗文化的生产、制作流程和技艺,最终实现传统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重要意义。
  3.2 以传承教育为核心
  “传承学习”是青少年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途径,这种继承和学习主要是通过个人经验和教师的教授。社区教育具有亲民性、生活化的特点,广大青少年能够在社区教育中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以粤港澳大湾区社区青少年为主要传承教育对象,增加广大青少年对本土文化的热爱,进而增进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
  3.3 以粤港澳大湾区资源与机制建设为保障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2005年第18号)指出,“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刻不容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剧,中国的生态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文化遗产正在逐渐消失,怎样正确有效地传承文化遗产,使其能够在现代生活中发挥新的作用刻不容緩,是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的关键。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共建人文湾区”中提出“塑造湾区人文精神,坚定文化自信,共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2]这一系列政策的提出,为粤港澳大湾区社区青少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4 结语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社区青少年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特色课程,通过学习、交流,增进城市间的了解,消除分歧,推动城市间的合作、融合、和谐、共同发展。社区教育、学校教育和艺术工作室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相结合,将对促进青少年形成民族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传承和发扬文化遗产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R]. 2011-02-25.
  [2] 中共中央 国务院.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Z]. 2019.
  [3] 龚伯洪.万缕金丝——广州刺绣[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10.
  [4] 沈从文.龙凤艺术[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0.
  [5] 刘介民.岭南民俗艺术的精神传承[J].文化学刊,2009(5).
  [6]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Z]. 2017-01-25.
  [7] 高萍.社区教育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证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8(23).
  作者简介:索笑雯(1982—),女,河北邯郸人,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广州城市职业学院艺术设计系讲师。
  苏昕(1976—),女,广东广州人,美术高级教师,美术书法部部长。
其他文献
众所周知,课堂是基础教育生命力之所在,更是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因此,学校管理者走进课堂听课,是有效履行管理教育教学职责的迫切需要。通过听课,可以准确把握学校教学工作的真实
评价不是教学的终结,而是教育功能的继续发挥和教学行为的必要延伸。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在尝试课程教学改革的同时,也在大胆尝试着对学生评价的革新。现在教师对学生评价的
期刊
通过相似模型试验模拟,研究了煤矿开采沉陷影响下高速公路路基与路面的变形破坏规律,试验表明:路基随地表发生连续、渐变、有规律的变形,其内部发育的裂缝随工作面的推进逐渐闭合压实;路面破坏前与路基之间存在空区,路面内部有竖向裂缝发育。得出了路面与路基且与地表沉陷变形不一致的结论。并提出路面基层出现断裂是高速公路受开采沉陷影响发生破坏的标志,利用线弹性断裂力学理论推导出高速公路发生断裂破坏判据的力学计算式
天津市教委主任靳润成在谈到天津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时说:“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规划上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上优先保
在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基础上,如何深化气象财务改革,以适应事业结构调整,加快气象事业发展,这是摆在气象财务工作者面前的一个急待研究的新课题.1.气象财务工作面临
培养适应市场变化的高级环境设计人才,是高等院校环境设计专业需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以居住空间设计为例,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教学改革方案,进而延伸应用到环境设计专业
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教师,成长为区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市级优秀中队辅导员、"十五"立功先进个人,再到获得全国优秀教师的殊荣……天津市津南区实验小学教师
期刊
应用南昌单站(青云谱)1951~2002年5~9月资料分析了南昌市夏季高温的气候特征,并阐述了产生高温天气的天气背景.
目的探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2月在我院实施剖官产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成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