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绿色”理念由浅入深的发展

来源 :经济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tx0012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绿色”理念是人类在对环境问题进行认识和思考中产生的,“绿色”理念经历了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浅绿色”理念的产生有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它促进了人们环境意识的觉醒,促进了各国环保组织的建立和环境运动的全民化。“深绿色”理念是对“浅绿色”理念认识的深化,它产生于对GDP的美好与幻象的反思,对《增长的极限》论点的进一步思考。“深绿色”理念的本质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建立在环境与经济发展整合基础上的经济观;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资源和生态问题;环境安全是政治稳定的最终的安全。
  关键词:“绿色”理念 “浅绿色”理念 “深绿色”理念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8)11-041-02
  
  当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和资源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人类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环境破坏的苦果时,人们对环境问题愈来愈给予热切关注并进行深入的思考。“绿色”理念就是人类在对环境问题进行认识和思考中产生的,“绿色”理念经历了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它是人类思想的先进观念,“浅绿色的环境观念建立在环境与发展分裂的思想基础上,是20世纪60~70年代第一代环境运动的基调;而深绿色的环境观念则要求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整合性思考,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次环境运动的主题”。①浅绿色的思考对指导环境保护具有启蒙性的意义。由浅层向深层发展,才能提供人类未来生活的先导作用,才能培育出一个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
  
  一、“浅绿色”理念的形成及意义
  
  “浅绿色”理念的产生有其时代背景:首先,工业革命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社会财富大量增加。人类干预和改造大自然的能力和规模突飞猛进,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因之空前繁荣。其次,人口与城市化的巨大压力。到20世界末,世界人口已接近63亿。要养活如此众多的人口,本已脆弱的地球生态系统将不得不承受巨大的压力。不仅如此,世界范围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使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在全世界迅速传播。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消费水平的上升与人口总量的快速增长,最终形成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废物的排放水平的倍增效应,由此给自然资源和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第三,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生态环境恶化。特别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全球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已受到极大破坏,以致达到难以为继的严重程度。在工业文明的短短200年里,人类活动遗留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恶果使人们在深刻反思中认识到,人类如果不对自己的行为加以控制,人类以致整个地球最终必然走向毁灭的深渊。第四,20世纪50~60年代震惊世界的八大公害事件形成的教训。八大公害事件是自然界对我们进行报复,西方国家步入工业化进程,最先享受到工业化带来的繁荣,也最早品尝到工业化带来的苦果。
  在以上背景下人们对环境问题进行思考逐步形成“浅绿色”理念,“浅绿色”理念是指浅绿色的环境观念,它主要是指环境意识的觉醒以及环境保护、清洁生产等绿色行动分散展开时期。此间出现了传统经济在发达国家逐步减少,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急速增多的“两极分化”现象,但总体上全球传统经济的黑色现象加重。浅绿色的环境观念,较多地关注对各种环境问题的描述和渲染它们的的严重影响,常常散发对人类未来的悲观情绪甚至反发展的消极意识,浅绿色的环境观念偏重于从技术层面讨论问题,其结果是对旧的工业文明方式的调整或补充。
  在“浅绿色”理念的影响下,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国民的环境意识逐步觉醒,各个国家相继成立了各种环保组织,环境保护运动日益全民化、普及化;国家环境立法日益完善;污染治理力度日益加强,环境保护投资加大,并由污染防治理向污染防治转化,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但是尽管从官方到民间的“绿色”理念越来越被重视,社会各阶层也已经日益关注环境问题。但是,环境事件的数量还在增多、规模仍在加大,性质和后果也似乎越来越恶劣越来越严重。
  
  二、“深绿色”理念的产生
  
  1.对GDP的美好与幻象的反思。GDP是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简称,是一个国家一年之内由企业和政府生产并提供的全部商品和服务的总和。自从GDP的核算进入社会以来,它就成了财富与福利的标征,成为人们攀比的对象。各国人们都狂热地追逐着GDP,关注着自己的国家的GDP在世界上的排名位置的变动。
  GDP是美好的但是GDP有时候仅仅是幻象,因为它不能提供我们福利状况的全部信息。GDP是单纯的经济增长观念,它只反映出国民经济收入总量,它不统计环境污染,不统计生态破坏,不反映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环境和生态是一个国家综合经济的一部分,由于没有将环境和生态因素纳入其中,GDP核算法就不能全面反映国家的真实经济情况,核算出来的一些数据有时会很荒谬,因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也能增加GDP。例如,发生了洪灾,就要修堤坝,这就造成投资的增加和堤坝修建人员收入的增加,GDP数据也随着增加。再例如,环境污染使病人增多,这明摆着是痛苦和损失,但同时医疗产业大发展,GDP也跟着大发展。另外从社会学角度看,GDP也不能反映社会贫富差距,不能反映分配不公,不能反映国民生活的真实质量。总之,对GDP的美好与幻象的反思,促进了人们对GDP背后问题的思考,促进了“深绿色”理念的产生。②
  2.对《增长的极限》论点的进一步思考。《增长的极限》书中曾指出,如果按那时的人口、工业、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的这种发展趋势不改变,在从那以后的100年中我们赖以生存的星球将达到发展的极限,人口、经济容量将大幅度降低。因此,全球都应该来关注自己的环境,改变这种发展趋势,建立一种生态和经济能维持至将来的稳定状态。
  然而20多年过去了,当我们回头再来看这20年的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轨迹时,发现尽管世界技术不断改进,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环境政策更加有力,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口、物质财富的增长、资源的耗竭、环境污染不但没有减缓,反而有所增强。康奈勒·H·梅多斯再一次向人类发出了警示忠告:许多资源和污染的流动已经或正在超越其自身的支撑极限,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已迫在眉睫。
  虽然向可持续发展社会的转变在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是可行的,但来自于人们思想和心理上对财富和人类进步的价值取向极大地阻碍着这一进程的发展。鉴于以上原因,人们提出一种新的理念即“深绿色”理念要求改变那种消耗越多、生产越多、消费越多、生活质量就越高的传统思想,建立高效使用能源和材料,维持充足、公平而不是过度奢侈和浪费的生活的行为方式。
  3.“深绿色”理念的内涵。深绿色的环境观念要求将环境与发展进行整合性思考,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二次环境运动的主题。深绿色思想家普遍要求人类需要有一场划时代的环境革命。人类应该通过环境革命来改变和提升自己的命运。深绿色的环境运动不是对传统发展模式的简单修补,而是要与严重牺牲环境的旧文明进行决裂,建立一个在人与自然和谐基础上求得人类发展的绿色新文明。
  21世纪,人类在享受产业和科技革命所带来的辉煌的同时,也体验到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所带来的巨大创伤。从这个意义上说,21世纪可以称得上是:全球环境破坏的世纪,也是环境觉醒的世纪。面对地球生态环境危机,人类已经开始进行生存策略的调整和改变,这是一次席卷全球的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的根本转变。深绿色的环境观念重在探究环境问题产生的经济社会原因及在此基础上的解决途径;深绿色的环境观念要弘扬环境与发展双赢,弘扬人与自然的和谐;深绿色的环境观念,洞察到環境问题的病因藏匿于工业文明的发展理念和生活方式之中,要求从发展的机制上防止堵截环境问题的发生,因此,它更崇尚人类文明的创新与变革。
  
  三、“深绿色”理念的本质
  
  1.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自然观。“深绿色”理念在自然观上坚持,第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处于相互作用的统一体中,人依赖于自然,又具备改造自然的能力;自然为人类生存提供条件,同时又可以各种方式限制人类活动。第二,人与自然相对独立。人为了发展必须利用和改造自然,但必须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这样人类才能持久的利用自然,并获得发展;如果人类不合理的干预自然,甚至破坏自然,那么自然失衡的同时也将危及人本身。第三,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一种动态的平衡。发展需要不断打破旧平衡,这是一个相互适应的过程,随着人类认识和利用自然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变化。第四,人与自然关系调控是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系统的调控。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主要通过调整人类的行为。人类改造自然的过程就是不断改造自身的过程。第五,人类利用自然的机会平等。人类利用自然要维持自然资本存量及其相应社会、经济条件的总体平衡。
  2.建立在环境与经济发展整合基础上的经济观。“深绿色”理念在经济观上认为,经济是生态系统物一个物理子系统。一个子系统不能超越它置身于其中的母系统的发展。如果有些服务子系统自身无法提供,必须依靠母系统继续提供,那么它就必须避免扩张到与母系统发生冲突的程度,因为这会削弱母系统提供这种服务的能力。经济的规模应保持在生态系统可以持续提供如光合作用、授粉、空气和水的净化、气候维持、紫外线过滤、废物再生等服务的能力之下。
  我们要区分“可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增长”可以理解为通过物质吸收或增加导致的实际规模上量的增加,而“发展”指的是质的变化,潜力的实现,转变到一个更全面或者更好的状态。这两个过程是截然不同的——它们有时联系,有时则没有。例如,一个孩子“增长”的同时并“发展”着;一个雪球或者肿瘤只是增长而不是发展;地球作为行星发展而没有增长。经济上常常同时增长和发展,但也能分开进行。但由于经济是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当增长导致经济不断将母系统中更大的一部分合并到自身时,它的行为必然同母系统的行为越来越相近,这时就是发展而没有增长了。正是对规模增长最终走向不可能的认识——并已经为这个认识付出了并不值得的成本——导致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紧迫性。可持续发展是经济规模增长没有超越生物环境承载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并不意味着经济的结束——如果它意味着什么的话,那就是经济变得更重要。它是可维持的、可共享的、节约的、适应自然限制的微妙复杂的经济。它是更好的经济,而不是更大的经济。
  可持续性并不意味着没有增长。一个可持续的社会将对质量上的发展,而不是物质上的扩张有兴趣。它把物质的增长作为重要的手段考虑,而不是永久的使命。它既不会支持增长也不会反对增长,它只是对多种增长和增长目的进行区分。在社会确定任何增长的意向前,它会询问增长是为了什么,谁会从中得利,成本如何,它会持续多长时间,它是否适应于地球的来源和归宿。可持续的社会将利用它的价值和它对地球极限最好的认识来选择那些实际服务于社会目标并能加强其可持续性的增长类型。③
  3.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资源和生态问题。“深绿色”理念在技术观上认为,技术不能根本解决资源和生态问题。因为技术即使可以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但不能克服地球物质系统本身的极限性。“深绿色”理念相信地球的承载力和物理的限制。认为生态危机中产生的物质技术问题,如空气污染,本质上是当代社会机制的问题,必须根本改变当代社会的整个方向,根本改变人的价值观念,才能对各种全球问题有一个总的解决。如果仅仅提出一项尽管必不可少但已不言自明的倡议,即可持续与自然协调发展,这实际上忽视了驾驭科技发展的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尤其是经济结构。纵观整个工业时代,经济力量一直决定着技术创新的步伐、技术的选用,以及技术向全球经济拓展的方式。资本主义的增长天性要求扩张市场,并且开发规模经济控制的范围,技术的应用再不是直接从属于有关社会与生态维系继承的考虑。
  “深绿色”理念认为,技术如同人口稳态,发育于一定的社会和政治框架之中。诚然,我们需要非污染的洁净技术,但是,不了解影响技术发展的更广泛的受制于形成主导世界观的文化与社会制度。只有在这一更加宽广的视野中,在我们对这一视野所做的反应中,我们才可求得一个生态和谐的未来。④
  在技术史上,每一个阶段流行的价值观念或者推进或者制约着技术的发展。工业化以前的社会一般重视广义的生命,包括社群及其自然环境的存续,这一宽泛的价值观限制了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则高度重视谋利及与此相随的效率、物欲、经济增长等价值观,并进而激发技术服务与这些价值观,甚至不惜毁损地球。对技术进行综合改造并不能求助于技术本身,相反,它需要重新构建一套视野宽广、重视生命的社会价值观。只有这样的价值观念至上,生态可续的技术发展才会有坚实的支撑。
  “深绿色”理念认为面对目前的危机,单一的技术方案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如果说我们的现有技术脱胎于为资本主义的扩张和控制的需要而效力的现代科学的世界观,那么,现在需要的应是一种植根于新的社会秩序之中的新世界观。
  4.环境安全是政治稳定的最终的安全。在政治观上,“深绿色”理念从环境整体主义出发,认为在不发生核战争的情况下,当今人类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是环境的衰竭。环境安全是“最终的安全”。“深绿色”理念认为环境与政治是密切相关的,“因为太多的人口對过少的可耕地、水源和其他日常生活必需品提出了过多的要求,他们不断依赖武力去确保他们分享的资源。这样的例子是不胜枚举的。在一个短缺日益增长的世界上,必定会引发未来因环境而起的暴力冲突——不论这种冲突的档次高低、地域大小或距离远近,人们是否意识到它起源于环境问题。”⑤“深绿色”理念认为世界需要新秩序,“一个新的世界秩序必须集中考虑这样一个新的世界。这个新世界拥抱所有的国家,把所有的国家作为一个更加伟大的同一个团体的一分子,而不只是世界各个部分的总和。”⑥“深绿色”理念认为,环境问题与政治问题是互为前提的,只有与地球和平相处,我们才能在地球上获得和平——而只有通过人们互相之间的和平相处,才能做到与地球和平相处。国家之间的援助的实施不应出自慈善施舍的精神,相反,应该出自对于一个相互依存世界的一种共同的责任感。
  “深绿色”理念认为人类已经成长发展到了相互之间在自己的事务上和需求上不可避免地互相联系。人类必须相互合作、相互依靠、共存共荣。安全与环境因素是息息相关的。环境已经成为安全问题的一个基本要素,并且在未来将会愈成为世界各国安全事务的核心,环境因素对于国家安全来说,如同军事威力一样极端重要。
  “深绿色”理念认为,面对环境恶化的严峻挑战,需要我们在思想上和战略上进行一番彻底的改造。我们需要享有的安全形势是一种令人可以接受的洁净的、未受污染的环境,优质的水源、食物、稳定的大气与气候等环境物品。简言之,所有的国家都需要一个地球栖息地,这是一个从各个现实方面而言都是安全的地方。人类需要注重“集体安全”。地球只有一个,环境安全是共同的。因此,我们需要确立一个新的利益目标,这就是保护全球的环境,从而促进整个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进程,以便确保一个有利于所有国家的安全的环境基础。
  [本文为德州学院校级课题《“深绿色”理念下的经济发展模式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诸大建.绿色前沿译丛.总序1
  ②赵晓.超越增长.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③[美]唐奈勒·H·梅多斯.赵旭等译.超越极限——正视全球性崩溃,展望可持续的未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④[美]丹尼尔·A·科尔曼.梅俊杰译.生态政治——建设一个绿色社会.上海译文出版社,2002
  ⑤⑥[美]诺曼·迈尔斯著.王正平,金辉译.最终的安全——政治稳定的环境基础.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德州学院 山东德州 253023)
  (责编:吕尚)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从工行与世界级优秀企业间的差距分析了自身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弥补人才制度缺失、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思路和建议,并从企业文化建设层面提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首要选择是培育人才,把员工摆在第一位。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 以人为本 员工为贵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204-03     有这样两条商业管理宝典在多数的企业
期刊
摘 要:信任是电子商务迈向成功的关键,由于现有信用评价,C2C交易平台监管措施不尽完善,网上交易已经面临“套取诚信”、“虚假交易”等严重问题,已经影响C2C交易的发展。文章中提出了基本改良办法——开发国家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尽快建立信用认证与监管机构,建立科学的诚信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健全电子商务法律体系,来支持信任关系对于促成C2C电子商务的发展。  关键词:C2C电子商务 诚信问题 改良 
期刊
摘 要:文章在对忻州市民间资本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民间资本安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民间资本 安全问题 建议   中图分类号:F83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267-01     近年来,受宏观经济运行、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及地方资源禀赋等多方面的综合影响下,山西省大量民间资本流向了采掘、制造、冶炼、房地产等行业。据对忻
期刊
摘 要:文章分析了ERP在我国企业中应用的现状及应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影响我国企业ERP有效实施的7个关键成功因素。   关键词:ERP 企业信息化 关键成功因素 业务流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256-02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是企业信息化的一个重
期刊
摘 要:我国西部地区不仅是利用FDI比较落后的地区,而且FDI在区域内的分布极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与西部各省、市、区的制度、经济和文化密切相关,因此,西部各省要提高FDI利用水平,须加快制度创新,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口素质。  关键词:西部外商直接投资 区域内不均衡分布 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F83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269-02    一
期刊
摘 要:近年来,人力资本被广泛地应用于对经济增长的解释,人力资本存量的度量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度量人力资本有很多指标,文章采用15-64岁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来代表人力资本存量,得出了我国1987-2003年省际人力资本存量的一个时间序列。结果显示,在分析周期内,我国人力资本存量总体上呈缓慢上升的趋势,1999年以后的下降是我国人口政策的结果。  关键词:人力资本 永续存量法 平均受教育年限  中图
期刊
目的: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综合症,目前全球约有1%的人口患病。目前针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而不能阻止RA病情的发展和患者的残疾。我们前期研究表明,针对滑膜血管翳的治疗方法可以起到阻断RA发展的作用。因此积极寻找导致滑膜血管增生和病变的原因,阐明滑膜血管翳的形成机制,寻找有效的干预靶点以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是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关键。
  类风湿性关节炎中关节腔酸化是疾病的主要特征之一,这是由于 RA滑膜炎症区域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耗氧量增加,糖酵解增加
摘 要:号称“百湖之市”的武汉市近年来因工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和过度放养渔业,部分水体水质恶化,影响了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的生活,影响了武汉市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因此逐步解决好水污染是武汉市建设好“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武汉市 水质 菹草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1-274
期刊
摘 要:2006年我国进行了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简称2006年工资改革),其薪级工资结构设计的以人为本理念,突破了1993年工资改革的结构理念,是国家工资制度改革人本理念的重大进步。岗位与薪级互补互促,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双向激励,使2006年工资改革符合薪酬激励的群体心理需求,实现了薪酬激励的最大化效应。  关键词:事业单位 工资改革 群体激励 效应  中图分类号:F244.1 文献标识码:A 
期刊
编者按: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改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的必然的要求,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和快速进步具有重大而深刻的意义。就城市公用事业的民营化改革在经济效率、社会公平、公共安全、政府廉洁和政府合法性等层面可能产生的问题及如何进行风险防范,南开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马云泽先生在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主办的“中国工业经济学会2007年年会暨‘产业政策:反思与评价’研讨会”上进行了探讨,本刊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