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论古琴:修身养性,雅俗共赏

来源 :醒狮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love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琴为何能修身养性?
   古琴一直都最以“修身养性”著称,但修身养性可以算是所有艺术共有的功效,并非古琴独有。那么,为何千百年来,人们都要把心性的调和修养与古琴紧密联系在一起呢?
   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古琴专业委员会(即中国琴会)会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艺术)传承人龚一先生,对此给出了解释:古琴在所有乐器当中,总体弦长是最长的,所以弦细而音低。弦长、弦细、音低这三个因素,就构成古琴琴弦的一大特点——震幅大。震幅大即余音长,琴声如寺庙的钟声一样悠然长远。琴的状态,自然也就带动了人的状态,琴者与听者都在琴声的滋润中趋于安详、平和、舒畅。
   古琴靠它的震动,引发了人体生理上振动频率的共鸣,这便是琴能“修身养性”的物理原理。正因为如此,古琴修身养性的功效,才比其它乐器更加浓重。多年前,就有人将龚一先生弹奏的琴曲拿到美国,播放给重症患者听,而听者在琴声的安抚下,病痛减轻,身心都逐渐好转。
   “和”是中国人最高的美学追求,当琴声与身心和,琴的福祉就不仅仅是取乐娱人的工具,它所奏响的,更是与生命气韵相连的祥泽。
   当代该行什么琴礼?
   琴是古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寄托,操琴就伴随有很多的讲究。在环境的选择上,必须“地清境绝”,幽然雅致;其后沐浴更衣,洗手焚香,端坐于琴前,素手拨弦。
   其实,这种种礼仪,只不过是要通过外物的辅助与自身的调节,让身心达到神清气爽的状态,达到静心抚琴的境界。琴者心也,心正则琴声正,弹琴最忌心浮气躁。
   琴把古人神秘的智慧和隐秘的祝福传到今人手里,那么,我们是否也要把这些恭敬的礼仪都一起继承,当作对于古琴的谢礼呢?关于琴礼在今天该如何表达,中国琴会副会长杨青先生有他的看法。
   杨青先生提出,在表演场合,奏琴前可向古琴鞠躬行礼——拜琴,这是对文化的敬重,对前人的感恩,也是借以唤起台下听众对琴的敬意,收敛玩闹之心,庄严对待我们的文明。
   而在日常弹琴时,杨青先生则认为,古人极为讲究的香炉、琴桌等物件,究其本质,都是为古琴服务的,所以我们倒不必盲目崇古,甚至得形忘意、本末倒置。奏琴最重要的礼仪,就是端坐。端庄优雅的仪态,不是在台上刻意的表演,而是在平时积累的修养。静坐本身就是一种美,身心俱静,与琴对话的通道才能打开。
  杨青先生曾形容说:“古琴在众多艺术中,是偏于宁静的形式。弹琴的姿态如同睡莲、如同瑜伽、如同佛像,身姿、眼神、手起手落,都是在静中呈现出的美感。”
   面对这样一门宁静的音乐艺术,最好的琴礼,就是心中的敬慕与静穆。
   古琴的文化定位在哪里?
   长期的隔阂,让古琴在今天的回归,很大程度上,只是流于小众和高端的层面。然而琴的文化意义,绝不是只属于社会的少部分人群。
   悠久的历史就是古琴的存在理由,四千余年顽强的生命力让我们看到了它实实在在的被一代又一代人割舍不断的需要。细推其中缘由,杨青先生给出了形象的解释:古琴就像玉,是一种光而不耀的含蓄;而非宝石,张扬着刺目耀眼的光辉。而琴的这种温文尔雅、内敛润泽,非常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取向。因此,它将不仅被古人广泛地热爱,也会在未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因为那遗传在骨子里的亲近,终将被我们慢慢体察到。
   杨青先生弹古琴几十年,他常常感叹道:古琴之所以存在,是祖先有话要跟后人说,于是他们的语言就变成了琴谱。音乐是语言的延续,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的开始。
   因此,古琴更像是一件怀旧乐器,在它的乐调里,有舒缓的情,有激昂的心,有泛黄的历史图卷,有说不尽的岁月沉沉。龚一先生也说,琴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件乐器,更是历史的见证,是文化、艺术、历史的载体。
   每个人心底都有怀古之幽思,古琴满足着人们的深情诉求,它还具有身量小、好携带、文化内涵丰富等优点,因此,深受不同人群的喜爱。琴不仅有国人关注,更有世界友人的着迷,不仅有社会倾心,更有宗教人士的挚爱。这就是古琴的气场,它令人们越来越深地为它沉醉,与它为伴。
   古琴能带来的一切益处,都不会拒绝有心人的投奔,因此,雅俗共赏,才是琴的终极意义。不吝七弦之美予众生,将是古琴不负历史重托,铮鸣在今天的文化使命。
  编辑/王洪丽
其他文献
白立新博士 原IBM(中国)运营战略首席顾问、独立学者,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主要研究稻盛哲学和阳明哲学,被稻盛和夫先生赞为灵魂之友。   经营企业是否需要哲学   记者:您曾提到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日本一直是在学中国宋代的朱熹,之后则更多是在学阳明哲学,而稻盛先生本人又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您觉得稻盛先生的哲学思想受中国儒释道哪家影响更大一些?   白
期刊
庄子在《列御寇》篇中讲了这么一个小故事:   庄子快死了的时候,他的很多学生就商量,老师如果真的死了,我们一定要厚葬他。就是要好好安葬他,礼仪用品一定要奢华。   庄子听了,跟他的学生们说,我死了以后,要“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这广大天地就是我的棺材,日月星辰就是我陪葬的珠宝,天下万物就是送给我的礼物。   形体归于天地,
期刊
忍   梦窗国师有一次搭船渡河,当船正要开航离岸时,有位带着佩刀拿着鞭子的将军大喊道:“等一下,船夫,载我过去!”   全船的人都说道:“船已开行,不可回头。”   船夫也大声回答道:“请等下一班吧!”   这时,梦窗国师说道:“船家,船离岸未多远,给他方便,回头载他吧。”   船夫看到是一位出家师父讲话,因此就把船开回去让
期刊
这是一个令人极度震撼的禅的行为艺术。  美国纽约一家画廊里,两位来自尼泊尔和西藏的僧人,用五彩细沙做原料,花了近一个月时间,精心绘制出一幅曼陀罗图画。坛城中布满了佛陀和诸菩萨的造像、器物,以及围绕在佛周围的生灵。僧人在作业时口诵经文,心存敬意,凝神屏息,一丝不苟,画作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圆满庄严。但就在完成的那一刻,人们未及品味这幅画的奥妙,僧人却拿起刷子一扫而过,亲手抹掉了自己的杰作。  
期刊
长剑倚肩江湖远  记者:西方谚语云,太阳底下无新事,历史与现今总是有重叠的部分发展历程,因此可以以史为鉴。请问您是怎样看待历史的?  张述:中国人对历史从来就不陌生,官方重视历史,民间喜爱历史,但重视历史,大多是为了借史书来宣示自己统治的合法性;喜爱历史,喜爱的多半是各种历史八卦,我认为这二者都不是对历史的端正态度。  除了灌输意识形态、供大家茶余饭后哈哈一乐之外,历史到底有什么用?对这个问题,我
期刊
明末清初,晋商经过数百年的摸索和经验总结,创造性地运用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身股制度。这项制度,使职工以号庄的成败兴衰为己任,人人尽职尽责,个个奋发向上,号庄效益蒸蒸日上,劳资双方收益颇丰。  身股制度,就是在东家开办的号庄中,允许掌柜(经理)、职员、伙友以个人的劳动力顶股份(俗称顶生意),与财东的银股(也称资本股)一起参与利润分配。   总号大掌柜或总经理的身股份额是由财东聘任后面商确定
期刊
2011年9月10日,适逢教师佳节,传薪书院狭小的院落里人声鼎沸,喜气洋洋,首届国学讲习班龙战开学。来自全国各地二十余名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青年来到这里,即将踏上他们为期两年,每月三天集中学习国学的旅程。一年多来支持书院发展的众位先生与实业家们也相聚在这里,共同见证这一美好时刻。   自2010年7月30日开院以来,传薪书院本着参天化地,继绝传薪的宗旨,以能为国家民族培养承担得起民族
期刊
现在一些社会纠纷,民众常以下跪的方式来“抗议”,往往成为社会热点。一出现此类事件,便有人指责是儒家文化的毒害,并把它看作一种奴化的表现,这大概也算是对儒家文化的误解之一。  跪拜礼其实是一种古礼,孟子说过“禹闻善言,则拜”,可见早在大禹时代就有了这种礼仪。  古代并没有椅凳这类坐具,多是“席地而坐”。如果客人来了,以示恭敬,最多再加上一张席子。所以古语中的“坐”,和我们现在说的“坐”完全不同,和今
期刊
《三字经》里讲了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没有谁不知道的。“弟于长”这个“弟”,应该念成悌。“弟于长”,对兄长要尊敬友爱。“宜先知”,应该早早就知道。当一个孩子去接受教育时,首先“孝于亲,所当执”,他应该孝敬。接下来讲“悌”、“弟于长”,实际上就是弟弟尊敬兄长。   四岁就知道让梨的孔融,从小就卓尔不凡,才华出众。“孔融让梨”的故事许多
期刊
冯友兰在《三松堂自序·大学》中,用了三章的篇幅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这不仅仅是回忆在这三所大学里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情况,更重要的是对近代以来中国的大学理念及高等教育制度进行系统的概括和总结,为未来中国大学的建设提供借鉴。     “大大学”  大学是“为学术而学术”的学术机构。中国的大学有一个独特的任务,那就是反对“为做官而学术”,倡导“为学术而学术”。  传统社会“学而优则仕”的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