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美术课堂绽放“多元智能”的光彩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ngde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德纳先生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教学强调每个人都是以自己的特定方式来理解知识和建构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这在本质上与建构主义对教学的理解是一致的。他把教学过程理解为“理解的课堂”,是师生共同构建多元知识、多元智力的过程。
  随着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全面认识,两年来我在高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寻找着多元智能理论与课堂的结合点,努力使课堂成为创新火花不断产生、碰撞、交流的智能培养阵地,让课堂绽放“多元智能”的色彩。
  一、教学目标不再单一
  加德纳强调:“按照我的观点,学校教育的宗旨应该是开发多种智能,帮助学生发现适合其智能特点的职业与业余爱好。”
  按照多元智能理论,每节课教学目标的设定就不再是单一地完成课标和教学大纲的要求,而应是多元的。在此理论的观照下,欣赏《中国古代绘画撷英》一课的能力目标变成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用中国画技法分析作品或学会用中国画传统技法表现作品。《中国民间美术》教学目标除了大纲上要求的以外,还增加了“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尝试制作或赏析民间美术作品”等等。这些目标能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因材施教,不同的智力方向可以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我们要以“多元智能”为教学的切入点和观照点,努力为所有学生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及将来的生活真正地关联起来。
  二、教学过程不再呆板
  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采用“客观立场”引进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科学”地研究人的外显行为,忽视了人的认识结构和内省。多元智能理论则强调根据每个学生的智能优势和智能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在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引下,我备课、上课时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关注和善待学生的差异,尝试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教育过程不再死板。
  1.答疑解惑,互相学习
  在教学中我特别重视分组探究法,学期初将每个班的学生根据学生意愿、学力状况、智能方向等方面的情况,分成五、六个研究小组,确定组长,明确责任。下课前两分钟布置下节课的教学主题,由学生针对主题以组为单位收集资料,在课上每组派代表集中提问,各探究小组相互答疑解惑、相互学习,对于一些专业性强的知识和学生不理解或讲不清的内容则由我解答。
  比如学习《印象派与后印象派》一课时,探究小组提出了各种问题。有的对画家本人很感兴趣,问:“凡高为什么会割掉自己的耳朵?”“有人说凡高疯了,是真的吗?”有的对艺术流派感兴趣,问:“印象派与后印象派有什么区别?”“什么是印象派?”有的还对画的价格感兴趣,问:“哪幅画最值钱?”等等,这些问题我都让探究小组之间相互解答,我只作适当补充和纠正。而新印象主义代表人物修拉的“分色主义”这一知识点,则主要由我讲解。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在课前首先要主动地了解课的内容,集体荣誉感会驱使他们去估测别的小组可能提的问题,有意地寻找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分工合作,再进行分析、归类、整理、筛选,做好相应的记录,团队合作能力及相应的智能得到了充分发展。
  2.走出教室,回归自然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在教学中,进行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后,我会适当地安排学生到课外尝试写生和创作,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例如在学习了中国古代绘画和现代美术之后,我就引导学生运用学到的技能到校园里进行小品写生,表现形式和手法、工具都不限。学生可以用古代绘画的传统技法,也可用现代美术的表现手法;可以是彩色的,也可以是黑白的,还可以用线描;可以是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个人独自完成。当我看到有学生用揉成团的小纸头表现松树干时,就问他:“怎么会想到这个方法的?”他说:“你上周布置了这个内容后,我就利用课余时间找了一棵长得有点奇怪的树作为表现对象,并且观察了好几次,还从网上查别人用什么方法表现的,后来偶然用纸试了一下,觉得效果挺好就用了。”学习了《辉煌的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后,学生根据美学原则用蛋壳贴到卡纸上做成花瓶的开片,再用马克笔勾线,形成了一幅精彩的装饰画。他们在交流时说:“看到别人作漆画时用这个,觉得挺好玩的,也想尝试一下。下次还想试试在橡皮上刻图案再印到画上去,不知道好不好看。”
  3.参观学习,提高兴趣
  学校里学习的所有知识,会在学生踏足社会后体现出价值。太仓本地的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太仓博物馆有清代四王作品及介绍、国画大师朱屺瞻的作品陈列馆、宋文治艺术馆、张溥故居、吴晓帮艺术馆等等,还有闻名中外的麦秸画展示馆,各个艺术馆也有不定期的艺术作品展览。我充分利用学校在市区的地理优势,择时带领学生参观。高一(15)班的小程同学在参观麦秸画展示馆时,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看了工艺师的现场制作后,对这种民间工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己又去了多次,主动向工艺师学习技法,回家后进行了尝试,作品还在《太仓日报》上发表,并考取了景德镇陶瓷学院。
  一次不经意的参观,可能会激发学生某方面的兴趣,甚至会改变学生的命运。我们的教学不正是要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确定每个学生最适合的发展道路吗?每个学生都有其最优秀的、独特的智力特点和学习类型,我们要正确引导和挖掘他们的潜能,让每个学生都能成才。
  4.中外交流,认识自我
  明德高级中学是“中国的居里夫人”——伟大的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的母校,具有百年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学校每年都会与国外学校的师生相互学习、参观和交流,如美国亚特兰大市查特高中、德国施佩耶市尼古拉斯·冯·维斯一级文理中学等等,而每次有外国师生来校,总会有体现中国文化的书法、陶艺、绘画课等艺术课呈现。2012年,在给美国和我校学生共同上的一节陶艺课中,我采用开放式教学,在示范了一些基本制作手法后,中外学生自定主题,进行分组创作。通过与国外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沟通和交流,学生们体验到了合作的快乐,也了解到自己的动手能力、想象力和思想观念上与美国学生的区别,看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在交换意见时虚心地吸收别人的优点和好的建议,并运用到实际的创作中,很好地发展了内省智能。   三、学生角色不再被动
  传统的高中美术欣赏教学常常是灌输式或填鸭式,本应由学生深刻感受的内容,被老师的体会代替了;学生本应流露的真挚感情,被老师的感情取而代之;学生对作品的个性化理解和感受,也更多地被老师的感受给善意地抹杀了。这种方法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发展,导致学生只会被动吸收,不会主动地学习,更不会欣赏、讨论、评价艺术作品。
  多元智能的教学则强调教学过程中学生角色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我采用当小老师、设计师、记者、主持人、导游等角色扮演以及小组合作、探究、讨论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1.自选内容,把握主动
  在教学中,我常常在把握教学大框架的前提下,让学生自由地选择最感兴趣的内容学习。例如在学习了西方现代艺术的大体脉络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他们有的探究小组选择了凡高,有的选毕加索,有的选野兽主义,还有的选达达主义为研究对象。这些教学内容是学生自主选择的,也是他们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知识,自然会主动地、负责任地学。
  2.体验角色,发展智能
  第一,做小老师,发展人际智能。每学期开学,学生会在自己的探究小组中推选出组长和副组长。组长负责整体协调一直到课程结束,副组长主要负责上课时的临时应变和协调,比如当“小老师”忘词了,或因为紧张出现其他状况,副组长就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帮助“解围”。上课内容会提前一周确定,由每个小组轮流负责。组长会安排分工,有的负责资料的收集、整理、筛选、整合,有的负责制作PPT课件,有的负责担任“小老师”……一节课完成后,组织自评和互评,一轮结束后,排名第一的小组可以得到跟老师外出写生或参观的机会。学生在第一个月时对这种上课模式感到陌生,尤其是前两周会无从下手。但经过老师的正确引导,两个月后,他们逐渐习惯并喜欢了。经过两年的尝试,在发展学生人际智能方面的效果显著,学生的组织能力、协商能力、分析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他们能很好地组织和协调其他大型活动如运动会、主题班会、艺术节汇演等等,会留意别人的情感动向与想法,能互相关心,班风和谐上进。
  第二,多种身份,发展语言智能。在美术课上,学生可以根据内容和情节需要扮演各种身份的人,比如记者、主持人、编辑、导游等等。学生相互编排、相互指正,自编自演,寓学于乐,课堂气氛活跃。例如在欣赏《探寻建筑艺术的特点》一课时,副组长安排了“清代导游”,由他带领大家参观了故宫,领略了中国古代建筑群的宏伟壮观、前朝后寝的森严等级制度和丰富精美的文物收藏,学生至今记忆犹新。又如讲到后印象主义绘画时,学生结合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音乐,跟随着一档艺术节目“主持人”的步伐走近了大师的作品,还设立了有奖问答、印象猜猜猜等环节,笑声、掌声此起彼伏,课堂沉浸在一片欢乐的海洋里。表演的同学从开始的紧张羞涩到后来的落落大方,绘声绘色,与其他同学配合默契。一段时间后学生大都能够顺利而高效地通过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他们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和表现力即语言智能得到飞速提升。
  第三,当小画家,发展空间智能。空间智能可以分为形象的空间智能和抽象的空间智能两种能力。作为美术老师,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艺术的语言,还要引导学生运用这些艺术语言去表达艺术形象。所以课堂中我特别重视培养学生对色彩、线条、形状、形式、空间的感受和理解,为学生提供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表达思想情感的机会,通过对课堂内容的点滴捕捉,发展学生的空间智能。比如讲到中国古代山水画时,我就让学生在纸上用不同的材料(铅笔、毛笔、水笔等),先后以不同的行笔速度用中锋和侧锋去画线条,通过深浅浓淡的变化体会线条的空间感。再如在欣赏抽象艺术作品时,我先后放了《爵士乐》和《世界杯主题曲》让学生闭眼静心聆听,然后说出自己的感受,接着问:如果你是画家,会用怎样的线和色表现?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画出了一些内容,我再请他们说说为什么这么画,要表达什么感觉?同学们众说纷纭。然后我出示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爵士乐》和康定斯基的《即兴31号》两幅油画,再让学生说说大师是怎样用线和色来表达的,最后用冷暖不同的透明色纸放在图片上来改变原画的色调,让学生体会色彩的无穷魅力。
  第四,学手艺人,发展肢体运作智能。美术实践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对发展学生动手能力和开发潜能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比如教学“民间美术”一课时,我让学生学手艺人,体验中国结的制作方法,用彩色电线绕人物、动物、交通工具;教学中国画时,让学生在橡皮上刻出自己的名字或设计的图案,再印在宣纸上,做成千姿百态的小图章;教学后印象派绘画时,请学生把凡高的自画像(我事先把轮廓简单地勾勒在白色纸上)补充完整等等。在教学中,我尽量安排一些动手创作的环节,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充分发挥个性和想象力,接触各种工具、材料、操作方式和表现形式,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得到其他学科难以获得的各种体验,这与多元智能理论中提倡的发展肢体运作智能是吻合的。
  四、评价标准不再片面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评价标准提出了严厉的批评,认为那是片面的、有局限的。认为学校的评价指标、评价方式应多元化,要使学校教育从纸笔测试中解放出来,注重对不同人的不同智能的培养。
  评价应从多角度、多方面去识别和发现学生的智力特点,而且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以发现积极方面为主,消极方面为次。在我的课堂教学中,有时一节课会有几个“小老师”出现,他们分别负责一个知识点的学习。在一个“小老师”的知识点讲完后,我会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比如问“小王老师”的课有什么值得你学习的?你认为他上得最精彩的是哪个环节?“小张老师”你的亮点是什么?哪方面还可以做得更好?哪些经验值得向大家介绍?实践证明: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能看到第一位“小老师”的优点,婉转真诚地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为下一位“小老师”及时提供了调整的方向,还能鼓励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改进和提高。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多元的切入点,给高中美术课堂注入了一股强大的新鲜活力。正如加德纳所说:“发展多元智力本身不是目的,而是达到好的教育目的的手段,最终使学生智力获得最优的发展。”
  (孙亚芬,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215400)
  责任编辑:宣丽华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使用Windows NT/2000的用户越来越多,而原来大家都多使用Windows98或Windows ME系统,如何检测清除这两个系统下的病毒逐渐成为广大计算机用户的难题。因为单买适合Windows NT/2000网络服务器的反病毒软件版本是很昂贵的,因此,善于利用手上流行
提到D.O.S(Denial-of-Service),希望大家不要想到那个有些老的操作系统dos.拒绝服务,到底隐藏着什么魔力呢? 今年5月1号的时候,各大媒体对hacker的报道和抄做达到顶点,大家也一定或多或少的从一些hacker网站了解了一些有关D.O.S.的知识,但从我所知,大部分人,甚至包括我认识的很多程序员对D.O.S的认识仅仅停留在ping flooding上!
防护工程是指在道路和桥梁建设中 ,为了保证道路、桥梁的主体在汽车通行时稳定、安全、畅通、防止冲刷、滑塌而做的一些砌筑工程 ,主要有 :挡墙、护面墙、边沟、排水沟、天沟
期刊
一种传统社会文化,在面临严重危机或深度失衡的状况下进行适应性的调整和转变,由于其前后的明显特征,以及这些特征的稳定性,便将其称之为文化转型。文化转型,既是一个地区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适应性产物,又是这一现代化进程得以顺利延续和逐步实现其目标的重要条件和标志。它伴随着宏观社会生存环境的深刻变迁,表征着传统社会全面重构的开始,是一个艰难、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当前西藏,正处于1979年以来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和平革命”的激流之中,这场“和平革命”正以过去所不可望其项背的广度、深度和速度,推动着整个中国从建筑在传统
<正> 战略定位创新发展能够在几年前网络还没有热起来的时候就敢于投资网络安全行业,不仅需要眼光,而且需要勇气,更需要创新精神。格尔公司以信息安全为主攻方向,三年多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