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经异译佛经人名管窥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同经异译佛经;《法华经》;《添品法华经》;《正法华经》;佛经人名;音译;意译
  摘要:同经异译佛经是研究汉译佛经语言的重要语料。考察《法华经》三部同经异译佛经中的佛经人名可以发现,译者主要采用了意译的方式,《添品法华经》与《法华经》所译佛经人名完全相同,而它们与《正法华经》所译佛经人名有一定的区别:《正法华经》中的一些意译在《法华经》中被音译所取代;《正法华经》与《法华经》、《添品法华经》在意译时语词使用有些不同,但大部分都具有同义或近义关系。
  
  同经异译佛经是研究各个时代汉译佛经语言的重要语料,先贤在利用这些材料研究汉译佛经语言方面已取得相当可观的研究成果,但是利用同经异译材料专门研究佛经人名的成果目前还不多见。谭代龙的《汉译佛经人名研究初论》主要通过对《破僧事》中“佛经音译人名”和“佛经意译人名”的考察,从共时层面上研究了佛经人名翻译的特点。
  排比对照《法华经》三部异译经中的佛经人名,我们可以发现《法华经》和《添品法华经》所翻译的佛经人名完全相同,而《正法华经》的翻译则有较大不同。本文试图以《法华经》为例,通过对其三部异译佛经中的人名的初步分析,从历时角度窥探佛经人名翻译在这三部异译佛经中的特点,并从这些佛经人名的翻译中略窥佛经语言在不同时代的特点。
  
  一
  
  (一)迦旃延——摩诃迦旃延 大迦叶——摩诃迦叶大目楗连——摩诃目犍连
  《正法华经·信乐品》:“于是贤者须菩提、迦旃延、大迦叶、大目楗连等,听演大法得未曾有,本所未闻。而见世尊授舍利弗决,当得无上正真之道,惊喜踊跃,成从坐起,进诣佛前,偏袒右肩,礼毕叉手,瞻顺尊颜,内自思省,心体熙怡,支节和怿,悲喜并集。”
  《法华经·信解品》:“尔时慧命须菩提、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从佛所闻未曾有法。世尊授舍利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发希有心,欢喜踊跃,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一心合掌曲躬恭敬。”
  《添品法华经·信解品》与《法华经》同。
  “迦旃延”是佛的十大弟子之一,是“摩诃迦旃延”的简省说法,都由音译而来,梵文分别为Ka tyayana、Maha ka tya yana。《正法华经》译为“迦旃延”、“大迦叶”、“大目捷连”,《法华经》、《添品法华经》译为“摩诃迦旃延”、“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迦旃延”又有“迦多衍那”、“迦多演尼子”等多种音译,《慧琳音义》卷四一:“迦多衍那,上姜怯反。梵语,阿罗汉名也。迦多,姓也。衍那,字也。旧云迦旃延,或云珊地迦,皆讹也”。《翻译名义集》卷一“总诸声闻篇”:“迦多演尼子,《西域记》云:‘迦陀衍那,佛灭度后三百年出,造发智论。旧讹云迦旃延”。
  可见,“摩诃迦叶”、“摩诃目犍连”均是音译,“大迦叶”、“大目捷连”是半音译半意译,其中“大”乃“摩诃”之意译。《慧琳音义》卷二一:“摩诃衍,具云摩诃衍那。言摩诃者此云大也,衍那云乘也”。丁福保编《佛学大辞典》云:“摩诃迦旃延,Maha ka tya yana,佛十大弟子之一。摩诃译言大,尊称也。迦旃延,新曰迦多衍那,姓也,于同姓中最尊大,故曰大迦旃延”。
  《正法华经》将“摩诃”意译为“大”,而《法华经》和《添品法华经》则采用音译的方法。
  
  (二)护群生——救一切 最慈哀——大悲善法——妙法妙识——尸弃
  《正法华经·往古品》:“时于众中,有大梵天号护群生,为诸梵天而叹颂曰………于众会中,有大梵天号最慈哀,为诸梵天而叹颂曰………于其众中,有大梵天名曰善法,独叹颂曰……五百亿百千世界诸梵天众,各舍宫殿来诣佛所。有大梵天名曰妙识,即叹偈曰………”
  《法华经·化城喻品》:“有一大梵天王名救一切,为诸梵众而说偈言……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大悲,为诸梵众而说偈言……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妙法,为诸梵众而说偈言……时彼众中有一大梵天王名曰尸弃,为诸梵众而说偈言……”
  《添品法华经·化城喻品》与《法华经》同。
  “护群生”、“救一切”、“最慈哀”、“大悲”、“善法”、“妙法”、“妙识”均是意译,“尸弃”是音译。其中,“护群生”与“救一切”、“最慈哀”与“大悲”、“善法”与“妙法”都是同义的,它们的意义完全相同,只是佛经译者用词各不相同。“护群生”与“救一切”依据梵文SarvasattvatrOt意译而来,Sarvasattva音译为“萨婆萨缍”,意译即一切众生;“救”、“护”同义,在佛经中经常有“救护群生”的用法。“最慈哀”与“大悲”亦是梵文Adhimatrakaru ika之意译。“善法”与“妙法”是梵文Sudharma之意译。“妙识”当是由梵文ikhin意译而来,《翻梵语》卷二“菩萨名第七”:“尸弃菩萨(论曰妙意)第三十卷”。“尸弃”是梵语ikhin的音译,又可译作“式弃”、“尸弃那”,《翻译名义集》卷一“诸佛别名”:“尸弃,亦名式弃”。《慧琳音义》卷二一:“尸弃,具云尸弃那”。
  
  (三)大辩——大乐说
  《正法华经·七宝塔品》:“时有菩萨,名曰大辩,见诸天人心怀犹豫,乍悲乍喜,欲得知此,何所瑞应,故前问佛:‘唯然世尊,今者何故七宝塔寺现大圣前,高广无极莫不见者,而宝塔寺自然出声。’赞曰:‘善哉。何所感动而有此瑞。’”
  《法华经·见宝塔品》:“尔时有菩萨摩诃萨,名大乐说,知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心之所疑,而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有此宝塔从地踊出。又于其中发是音声。”
  《添品法华经·见宝塔品》与《法华经》同。
  《正法华经·劝说品》:“尔时有菩萨,名曰药王。复有菩萨,名曰大辨。与二万菩萨俱于世尊前面自启白:‘惟愿大圣,自安宣教,勿以为虑。……’”
  《法华经·劝持品》:“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与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唯愿世尊。不以为虑。……’”
  《添品法华经·劝持品》与《法华经》同。
  我们初步查考佛经语料,在《法华经》以前的汉译佛经中未发现“大乐说”这一佛经人名。“乐说”是“四无碍辩”之一,“乐说无碍智”就是指:“菩萨于一字中能说一切字,一语中能说一切语,一法中能说一切法,于所说法,皆是真实,皆随可度者,而有所益。所谓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藏,随一切众生根性,所乐闻怯,而为说之,善赴机缘,言方无滞,闻者无厌足。菩萨以乐说辩力能住世,半劫一劫,乃至无量劫,辩说无尽,广利益一切,无有一句差机之过,故名乐说无碍智也。”可见,大乐说菩萨善说佛法,佛经中又称之为“无碍辩才菩萨”、“乐说辩才”。“大辩”显然是“大乐说”的同义译法,因乐说菩萨具有“四无碍辩”中的“乐说无碍智”,故又名“大辩”。   
  (四)光世音——观世音
  《正法华经·光世音普门品》:“于是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露右臂,长跪叉手,前白佛言:‘唯然世尊,所以名之光世音乎,义何所趣耶?’佛告无尽意曰:‘此族姓子,若有众生遭亿百千垓困厄患难苦毒无量,适闻光世音菩萨名者,辄得解脱,无有众恼,故名光世音。”
  《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添品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与《法华经》同。
  “光世音”、“观世音”均是旧译,于唐代始译为“观自在”。我们查考佛经语料,发现确实如此,文献对此亦有记载。《翻译名义集》卷一“菩萨别名篇”:“阿那婆娄吉低输,《文句》名婆娄吉低税,《别行玄》:‘此云观世音,能所圆融,有无兼畅,照穷正性,察其本末,故称观也。世音者,是所观之境也。万象流动,隔别不同,类音殊唱,俱蒙离苦,菩萨弘慈一时普救,皆令解脱故曰观世音。’应法师云:‘阿婆卢吉低舍婆罗,此云观世自在。’《雪山已来经》本云‘娑婆罗’,则译为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名‘卢鸽楼亘’,此云光世音。《西域记》云:‘阿缚卢枳多伊湿伐罗,唐言观自在。合字连声,梵语如上。分大散音,即阿缚卢枳多译曰观,伊湿伐罗译曰自在。旧译为光世音,或世自在,皆讹谬也。’”
  “光世音”与“观世音”仅一字之差,且“光”与“观”只存在前后鼻音的差别,所谓者何?《华严经探玄记》卷十九:“观世音者,有名光世音,有名观自在,梵名逋卢羯底摄伐罗。逋卢羯底此云观,昆卢此云光,以声字相近是以有翻为光。摄伐罗此云自在,摄多此云音;勘梵本诸经中有作摄多,有摄伐罗,是以翻译不同也。观世音经中实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解云等观世间随声救苦名观世音。”可见,将“观”译为“光”是因梵语相近而致,“逋卢”与“昆卢”音近,故译者误将其译为“光”。“世音”与“自在”的区别则是由梵文翻译的不同造成的,如上所说“梵本诸经中有作摄多,有摄伐罗”,故有的译为“音”,有的译为“自在”。
  
  (五)净复净——妙庄严 离垢施——净德离垢藏——净藏离垢目——净眼
  《正法华经·净复净王品》:“佛告族姓子,乃往过去无央数劫,不可思议长远难量,尔时有佛,号总水雷音宿华慧王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为佛世尊。世界日照明严饰,劫日爱见。又族姓子,于其佛世,有王名净复净。尔时,其王有一正后,名曰离垢施。其后有二子,一名离垢藏,二名离垢目。”
  《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尔时佛告诸大众,乃往古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祗劫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智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国名光明庄严,劫名惠见。彼佛法中有王,名妙庄严。其王夫人名曰净德。有二子,一名净藏,二名净眼。”
  《添品法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与《法华经》同。
  “离垢施”乃波斯匿王女之名,梵名维摩罗达,晋译曰离垢施。《佛说离垢施女经》卷一:“于时城中王波斯匿,有女名日维摩罗达,厥年十二,端正殊妙,见者咸悦。”所谓“离垢”是指“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净德”含有“离垢”之义,《三藏法数》:“净德,净者,离垢无染之谓也。无诸惑染,湛然清净,如大圆镜,了无纤翳,故名净德。”故又称“离垢施”为“净德”、“净德夫人”。《法华文句记·释严王品》:“故经云净德夫人者,今佛前光照庄严相菩萨是妙音也。”它们汉译的不同主要是因为译者翻译时所着眼的角度不同,一个强调“离垢”,一个则是强调其“净”。
  “离垢藏”、“离垢目”是将“净”换译为“离垢”。我们还注意到鸠摩罗什译《法华经》时将竺法护所译《正法华经》中的“目”替换为“眼”,这也从侧面说明当时“眼”在佛经翻译中已经比较普遍使用,而在鸠摩罗什看来“目”已不再是当时习惯用法,故改为“眼”。
  “妙庄严王”在《正法华经》中译为“净复净王”疑是因其夫人名“离垢施”而致,而“离垢”有“净”的意思。由于目前尚未找到充分的文献资料,暂时存疑。
  
  二
  
  以上我们只是对《法华经》三部译经中的佛经人名进行了举例分析,发现意译的佛经人名占了绝大多数,《添品法华经》与《法华经》完全相同,而它们与《正法华经》有一定的区别:《正法华经》中的一些意译在《法华经》中被音译所取代,如意译的“大”换为音译的“摩诃”;它们在意译时也有所差别,文中例(2)、(3)、(4)、(5)均是这种情况,意译佛经人名时所用的不同词语主要是同义或近义关系。由此,我们可以窥探佛经译者、各个译经时代的语言特色以及词语的历史演变痕迹。
  在以《法华经》三部异译佛经为语料的研究前提下,我们可以考虑对某个译经者所有译经中的佛经人名进行研究,弄清楚各个译经者在佛经人名翻译上的特点,进而为判定某些失译经的年代和作者提供更多资料。另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对某个时代汉译佛经中的人名进行整理、分类、研究,从而发现这个时代在佛经人名翻译上的特殊性,这样也可为判定失译经的年代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生活质量;个体潜能;全面发展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能有效地减少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有利于他们形成健康的体魄,提高他们的身心素质,提升生活质量;心理健康教育能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己的人格,增强创造性,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还能促进大学生道德的内外统一,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合理地安排好学习与生活,提高承受挫折的能力,这也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
期刊
关键词: 巴赫金;狂欢;对话;多元性;现代性;后现代性  摘要: 巴赫金的狂欢理论以事件性、对话性、主体间性、敞开性、多元性和互文性颠覆了传统思维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观念,从而使它彻底摆脱了近代哲学的思维模式,成为一种真正现代性甚至是后现代性的诗学和哲学话语。  中图分类号:1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7)02-0045-06    巴赫金在他最重要的两部著作
期刊
关键词:价值;技术;行政哲学;公共行政;公共权力  摘要:从行政哲学维度来看,价值与技术的分离奠定了行政学独立的学科地位,但也成为当前公共行政理论与实践陷于国境的根源。我国公共行政价值与技术分割导致的困境集中反映在政府和社会两个层面。调整公共权力结构与运行方式,培育公民社会自治能力,重建公共行政伦理,实现公共行政价值与技术的辩证统一,是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必由之路。  中图分类号:D63 文献标志码
期刊
关键词:晋代;史学;诗歌;小说;史学意识;咏史诗;纪传体  摘要:魏晋以来,重史的社会风气使得史学在晋代得到大规模发展。晋代文士而兼史家者众多并被社会所认同。文人往往借诗歌抒写现实,发表对历史事件的看法,诗歌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实能起到以诗观史的效果。与史学著作一样,晋代小说创作也具有劝善惩恶的教化功能,且常以记、志、传等语词为名,史传记言记事的叙事模式和适当的虚构也为小说所借鉴。在创作思想上,当时的
期刊
关键词:仓储业;物流;供座链管理  摘要:近年来,我国现代仓储业迅速发展,调查表明:2006年我国仓储企业几项主要指标的增长速度超过17%。同时,在经营效益、信息化建设等企业内部管理以及政府宏观调控方面都存在明显的问题,它们制约着我国现代仓储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企业自身和国家管理部门转变观念,引进新技术和设备,进行创新管理,只有这样,我国现代仓储业才能平稳、可持续地发展。  中图分类号:F2
期刊
关键词:两种自由;自由主义;社群主义;自由观  摘要:为了理解当代自由主义同社群主义之间有关自由观争论的实质,有必要对两种自由分与合的内在理路进行阐释。从法国自由主义思想家贡斯当对古代人自由和现代人自由的区分,再到柏林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的著名二分法,人们似乎在此基础上能够辨析近代以来西方自由主义政治传统。然而,随着当代强势的社群主义者把尖锐的矛头指向柏林的消极自由观,并以某种过于夸张的形式把积极自
期刊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治乱;和谐;动乱;《政治学》;执政理论  摘要:执政理论不仅是亚里士多德政治理论重要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且其水平也迭到了古希腊思想家对执政问题认识的高峰。如何治乱的理论是其执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归纳为城邦动乱的表现及发展趋势、城邦致乱的原因以及城邦治乱的措施三个方面。亚里士多德的治乱执政理论不仅对政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提供了很好
期刊
关键词:城市景观;教化功能;孔庙;武侯祠;关帝庙;青羊宫;杜甫草堂  摘要:城市景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有时化身为统治阶级的“助手”,不自觉地成为统治阶层教化民众,灌输其意志的思想工具。清代城市的景观更多地承栽了帝国的教化功能,景观的修建大多是出于贯彻国家文化政策、维护某些社会文化价值的需要,如重建孔庙是为了强化礼制秩序、“崇儒重道”,武侯祠、关帝庙的重建与加强中央集权、倡导忠义的政治思想有关,青羊
期刊
关键词:归纳推理;逻辑学;体谟问题;哲学辩护  摘要:为挽救归纳推理,必须打破演绎崇拜怪圈,通过寻找归纳推理在逻辑学与经验科学中的最佳结合点并对其进行恰当定位。归纳规则通过其符合已被接受的归纳实践而得到确立,而归纳结论又通过其遵从有效的归纳规则而被接受,两方面都需要的唯一辩护存在于二者所取得的相对一致之中。  中图分类号:B561.2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474(2007)0
期刊
关键词:农户;家庭投资;长期投资;农民分层  摘要:农户的农业投资行为,特别是农户对农业的长期投资行为对实现我国农业持续发展、繁荣农村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国外,农户投资行为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学派:组织和生产学派与理性小农学派,前者的核心观点是“自给小农”,而后者却认为农民是有经济理性的。在理性小农的基础上,国内外学者对农户长期投资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但由于研究的角度和包含的因素、使用的研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