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大为小巧切入以小见大显意旨

来源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heng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话题作文是一种作文题型,它要求考生围绕所给的话题进行选材、立意,写出一篇文章。话题作文其实只是提供了一个话题,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并不限定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与命题作文相比,话题作文的优势在于给了考生更大的写作空间。
  据统计,话题作文在2016年中考作文命题中呈明显下降趋势,占比由去年的10%降至6.3%。由此观之,话题作文的传统优势正在逐渐消逝。但不少地方仍在执着地坚守,如河北、山东聊城、浙江温州、黑龙江大庆、贵州铜仁、贵州黔西南等地,不仅选择了话题作文,且以必做的单独命题呈现,还有内蒙古通辽,二选一两道命题均为话题作文,这种探索精神确实值得称道。
  一、命题形式——三种题型
  1.命题式话题作文。命题式话题作文是只出现裸话题,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其审题、立意、选材、谋篇布局等,仅仅凭借话题本身进行思考。这类题目审题时,可采用“化大为小”的方法。化大为小就是将题目内容落实到具体的“小”的方面。具体的“小”的内容可以是一件事、一个人,也可以是几件事、几个人;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议论文。
  例如河北卷,以“不可怕”的裸话题呈现。若写记叙文,文中就要将怕什么、如何害怕、为什么害怕以及后来为什么不害怕了等具体内容交代清楚,写作的重点在由怕到不怕的转变上。开头的害怕是为了反衬之后的不害怕,文章可以前详后略,也可以前略后详,只要能前后形成对比,主题落在“不可怕”上即可。若写议论文,论点要立在“不可怕”上,注意“可怕”和“不可怕”的对比论证,写出怎样才能不怕这些可怕的东西,论证过程要符合逻辑。又如辽宁营口以“灯光”为话题作文,也采用了裸话题的命题形式。
  2.引语式话题作文。“引语+话题”式话题作文是近几年中考话题作文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话题作文的“引语”,有的是千锤百炼的名言警句,有的是命题者精心构思的短文,有的则是句式整齐、语言优美、富有哲理的诗歌。这类话题作文中的引导语主要是用来启发考生的写作思路,引发考生的思考和联想,引导考生构思。2016年的话题作文,80%采用了这种命题形式。例如山东聊城题:
  “无可奈何花落去”是诗人读懂人生的感慨,“读你千遍也不厌倦”是歌手读懂真情的呼唤,“先忧后乐”是文人读懂时代的担当,万有引力是科学家读懂苹果落地的思考……一诗一文,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需要用慧眼去阅读,用心灵去感悟。
  请以“读懂”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该题引语分别从诗人、歌手、文人和科学家对生活中诸多事情的思考,引出“读懂”这一话题。其实,人生过程中会有很多事情引发我们的思考。这个话题要求考生努力透过事物的表象思考事物内在的、本质上的特征,引导考生深入地思考社会人生,要求考生写出自己的体察或感悟,有真实的情感。
  3.材料式话题作文。“话题材料+写作要求”式话题作文在近几年中考话题作文中比较少见,话题材料中提供了一些可供考生选择的“点”,是引发话题或解说话题的。因此,有多项内容供考生选择,考生可直接从材料中选择相关的“点”提炼成话题,然后进行谋篇布局。例如黑龙江龙东六市题:
  阅读下面三则格言,任选其中一则,提取一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人类有一种爱美的本性。
  ——法国罗曼·罗兰
  ②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
  ③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要收获的好,必须耕耘的好。
  ——徐特立
  这是一篇材料式话题作文,形式非常新颖。话题材料是三则格言,要求任选其中一则,提取一个话题,然后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考生的思路很容易打开,写作难度不大。若选择第一则格言,就可以提炼出“美丽”这一话题,围绕“美丽”写一篇文章;若选择第二则格言,就可以提炼出“志向”这一话题,围绕“志向”写一篇文章;若选择第三则格言,就可以提炼出“耕耘”或者“脚踏实地”的话题,围绕“耕耘”或“脚踏实地”写一篇文章。
  二、命题内容——三大趋向
  1.关注自我成长,引导学生发展。如黑龙江大庆卷以“尝试与成长”为话题作文,要求考生从“雏鹰学飞”的经历中获得启示:人生要敢于尝试。只有敢于尝试才能更好地认识世界,感悟生活;才能更好地认识自我,突破自我。然后聯系自己的经历或见闻,写出自己的独特感悟。又如黑龙江绥化卷以“给力青春”为话题作文,引领学生懂得青春的美好和可贵,让我们生命中这最华美乐章的每一个音符都值得品味和珍藏。
  2.关注现实生活,注重情感体验。如河北卷以“不可怕”为话题作文,这个偏正结构的短语主要偏重于性格,非常贴近学生生活,适合他们抒写内心的情感体验,比如孤独不可怕,考试不可怕,生活不可怕,挫折不可怕,人生不可怕等,关键在于找到人生定位和精神家园。又如贵州毕节以“压力”为话题作文,生活中的压力随处都在,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对待它。命题者意在引导考生正确面对压力,把压力变为动力,用压力战胜惰怠;同时辩证看待压力,学会减压,善待生命。
  3.关注心灵陶冶,考量人生态度。如湖北十堰以“追赶”为话题作文,命题者意在启示考生,“追赶”是一种姿态,每个人都在不停地追赶。但你是在追赶时光、追赶先进呢?还是在追赶虚荣、追赶名利呢?不言而喻,我们要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去做彰显正能量的事情;要保持一种最美状态的追赶姿态,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又如贵州黔南以“赞美”为话题作文,命题者意在引导考生,要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和一颗感恩的心,赞美春天给自然带来了生命的活力,赞美大地给万物提供了诚挚的沃土,赞美老师为我们点亮了知识的明灯,赞美父母为我们传递爱的温暖……
  写作话题作文需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相关性原则,二是开放性原则,三是创造性原则。话题作文虽然给考生充分展示自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但并不等于说作者可以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写话题作文的关键是要读懂话题意蕴,化大为小;找准角度,巧妙切入;以小见大,凸显主题。同时拟好标题,选好文体。   一、写作程序——三大步骤
  第一步:揣摩题意,明确旨向。正确理解“话题”的内涵,明确话题作文的要求,把握“引语”或材料的旨向,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或根据自己储存的与之相关的素材,选择得心应手的文体。如黑龙江齐齐哈尔以“好想,好想”为话题作文,根据引语材料的提示,推知这里的“想”应是“打算、希望”的意思,此题其实就是“渴望”、“愿望”的话题作文。“好想,好想”运用反复,说明表达这种打算、希望是非常强烈的。体裁上可以是写人叙事的记叙文,也可以是抒情色彩的散文,可根据自己的特长来确定。
  第二步:调动储备,谋篇布局。从“话题”所包含的内容生发开去,围绕自己最熟悉的材料去延伸、拓展、想象,把自己最熟悉的材料中最能展示个性、最能吸引人、最有说服力的材料搜罗出来,并据此构思立意、布局谋篇。如四川广安以“错过”为话题作文,根据引语材料的提示,结合自己的生活储备加以分析,就可梳理出如下三种思路:一是在人生的关键处千万不能错过,所谓的“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一迷失而成千古恨”,说的就是这种情形;二是倘若已经错过,沮丧、懊悔、抱怨毫无意义,这就要以豁达的态度对待“错过”;三是错过之后要细细咀嚼这错过的苦果,从错过中获得人生的教训。然后择取一种,行文成章。
  第三步:选点切入,一气呵成。选择最佳的、最小的切入点,并运用得体的表达方式,或叙事写人,或写景状物,或发表见解,展望前景。可以以小见大,也可以大题小作。如山东聊城以“读懂”为话题作文,我们可以通过拟题来缩小话题范围,从身边人、身边事着笔,把写作引入自己熟悉的领域,这样就有话可说了。比如可以拟题“读你,懂你”,按照小标题的形式,依次展现自然事物带给“我”的启迪:太阳花让“我”读懂了“生命是积极的”;米兰花让“我”读懂了“生命是无私的”;百合花让“我”读懂了“生命是坚韧的”。三个段落结构明晰,脉络清楚,最后通过议论,点明主题,结束全文。
  二、拟题技巧——五种方法
  话题作文一般要求考生自拟标题,而所给的话题又具有很大的宽泛性、抽象性,考生不要把话题当作文的标题,如果照搬话题作标题作文,其文必定平庸。因此在拟标题时要遵循“小角度、具体化、易表达”的原则进行,可借助下列方法:
  1.修辞法。拟题时灵活巧妙地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会使标题熠熠生辉,为文章增添情趣美。如比喻:无畏的“斗士”——李白(河北卷以“不可怕”为话题);借代:爱着一片蒲公英(贵州黔西南卷以“老师”为话题);对比:冷与暖(浙江温州卷以“邻里关系”为话题)等。
  2.扩展法。即在所给话题前面或后面加上适当的词语。如“追赶时间”(湖北十堰卷以“追赶”为话题);“校园里不灭的灯光”(遼宁营口卷以“灯光”为话题);“一路清香飘逸”(内蒙古通辽卷以“香”为话题)等。这种方法可使所给的话题由大化小,由概括到具体,避免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现象,有利于把握文章的中心。
  3.套用法。把歌曲名、歌词、电视剧名、影片名、诗文名句、成语、俗语、歇后语、名人名言、广告词等直接引用或加以变化后用作标题。如:“请把你的微笑留下”(贵州铜仁卷以“微笑”为话题);“读你的感觉像春天”(山东聊城卷以“读懂”为话题);“隔行如隔山”(四川南充卷以“距离”为话题)等。
  4.设置悬念法。这种方法,就是在拟题上设置一个诱人的悬念,或表明一个异乎寻常的结局,从而紧紧抓住读者的心,激起读者急于探求内容的强烈愿望,引导读者去追求。如:“我错过了什么”(四川广安卷以“错过”为话题),“生命不能承受之重”(贵州毕节卷以“压力”为话题);“我最大的心愿” (黑龙江齐齐哈尔卷以“好想,好想”为话题)等。
  5.中外结合法。此法指的是引用或者音译一些人们熟悉的外文短语或句子作为题目。这种标题具有幽默色彩,往往会给人带来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如:“thumbs-up,我的同桌”(贵州黔南卷以“赞美”为话题);“Gelivable Youth” (黑龙江绥化卷以“给力青春”为话题)等。
  在这个时代,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与地球上任何一个人聊天,却可能不知道自己的邻居是谁。在本卷“现代文阅读(二)”中,一声“嘿,邻居”,一组“中国邻里关系调查”数据,或许会引起我们对邻里关系的关注,触发我们对邻里关系的深思。
  请就“邻里关系”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2016年浙江温州市中考作文题)
  冷与暖
  浙江省温州市考生
  “我跟你说哦,我们这里有种小吃可好吃了!真想给你寄一点去!”
  “哦,是吗?太好了,谢谢!”
  发光的屏幕将我的脸映照得微微发白,却掩盖不了我与网友聊天的热烈,我的手指飞快地敲打着键盘,挑选着夸张的表情以此来表达我的欢欣。屏幕那头的热情让我的额头蒙上一层薄汗。
  “孩子,要来点西瓜吗?奶奶刚从冰箱里拿出来切开的,还冰着呢。”
  爸妈出差,将我托给邻居老奶奶照顾。
  我不喜欢她。她的手枯瘦而冰凉,像被刀斧砍过的粗糙的树皮,每次她状似亲切地过来抚摸我的手时,那粗粝的触感总会使我畏缩不已,冰凉的感觉总会激起我打心底的排斥和嫌恶。而她总喜欢来串门,来找我。
  我用一根手指将盛着冰西瓜的盘子从我面前推开,一寸一寸地,推回她的面前。
  “不要。”
  冰西瓜周围升腾起的白气遇到我滚烫的屏幕凝结成雾,氤氲了视线。
  我在她临走的神色里捕捉到了一些落寞,却没有多加理会,又开始了与网友热络的聊天。
  我们聊着聊着,热情将刚才冰西瓜所带来的凉气蒸腾得一干二净。
  临近中午,我翻箱倒柜才发现我没有向父母要吃午饭的钱。我不会做饭。
  “我没钱吃饭了!怎么办?急!”
  我给网友发信息,那个承诺给我寄小吃的人。我一次一次地发,一刻钟一刻钟地等。
  “烦不烦,你都多大的人了。”
  房间中的热情瞬间凝结,压在了我的指间。我一把拍下了屏幕,等待它慢慢冷却。表面的热情,假的。我焦躁地坐着,失望混着热汗滑下。
  “孩子,来奶奶家吃饭吧,我还给你留着冰西瓜呢。”一双微凉的手搭在我肩上,冰凉的触感使我平静下来。我从未想过,冰凉的手竟传来了阵阵暖意。
  所谓邻里,无论现实与虚拟,远与近,他们都没有去爱你的义务。但,那些会真切爱你的人就在身边。而那些值得你去爱的人,也在身边。冰凉裹藏下的是温暖,永远不要错过它。
  一、切入巧妙,对比鲜明。文章通过对虚拟与现实、网友与邻居的对比,引出对现实中邻里关系的思考、人与人相处的思考,用虚拟世界里表面热情、实际淡漠,来突出现实世界中邻居奶奶“冰凉的手竟传来了阵阵暖意”,切入角度选点准确,形成一种对比与反差。
  二、结构井然,线索分明。作者写网友先热后冷,邻居奶奶冰凉的手无论是送来西瓜还是在“我”饥饿时唤“我”去吃饭,一直都在传递温暖,两条线交织,脉络清晰,结构井然,可见作者较高的谋篇布局能力。
  三、思考深刻,意旨高远。本文虽由邻居切入,思考邻里关系,却又站在人与人相处的高度收束全文,以小见大,对主题的挖掘有一定的深度。虚拟的邻居虽然冷漠,但他没有义务来爱你;现实里的邻居关爱你,不要错过它,要知
  恩并感恩。爱你的
  人在你身边,值
  得你爱的人,也在
  你身边,且行且珍惜。
其他文献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晚风习习,悠悠飘远。窗外风吹叶响,好似清溪细流,化作一卷相思的愁怨,在心头跌宕起伏,哀婉缠绵。   喜欢在秋风萧瑟的境况里,读几首易安居士的词文。尤是悲凉婉转、哀愁缠绵的词句,应景之余,也仿佛身临其境。   易安,多么形象,这是李清照对自己
期刊
老師问:“11伏、30伏、220伏、1000伏和3500伏的电压,哪个可以摸,哪个不可以摸?”   学生:“都可以摸,但有的只能摸一次。”
期刊
這位同学,你知道李时珍的著作是什么吗?
期刊
在做语文卷子时,我总是觉得自己是英国人。在做英语卷子时,我又觉得自己变回了中国人。当我在面对数学卷子时,我頓时发现自己是外星人!
期刊
成长,是一个人人都不能回避的话题,也是多年来中考作文命题热点话题之一,而且热度有延续下去的明显趋势。2017年中考在即,让我们进一步明确此类作文命题的特点和写作技巧,做到有的放矢,赢在“自我”。  人生路上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拼搏的汗水、追梦的艰辛、成功的喜悦……这一路虽有风吹雨打,但更多的是阳光普照:父母师友的鼓励关怀、战胜挫折的自信勇气、读书赏景的美好感悟,一句叮咛、一个眼神、一篇好文、一次顿悟
期刊
黎巴嫩著名作家纪伯伦曾经满怀深情地吟唱:“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古往今来,人们都用最美好的文字赞美母亲,现在我们就来欣赏这样一篇文章吧!  古今中外,歌颂母爱的诗文举不胜举,稍不留意就会落入窠臼,可叶子的《枯萎的蒲公英》写母亲却做到了推陈出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象征,意韵悠长  象征是通过具体形象的描写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
期刊
在一個漆黑的晚上,大家都在教室里学习,忽然一阵风把教室门吹开了,紧接着停了电。   在这慌乱之中,有人说了一句:“猴哥,快保护师傅,有妖怪。”   老师机智地回答一句:“八戒莫慌!”
期刊
“一字千金”,意思是字值一千金,原指改动一个字赏赐千金,形容文字价值极高,文辞精彩奇妙。怎样的文字有如此的价值?这个典故又出自何处?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吕氏春秋》,了解这个故事和这本书。  编者简介   吕不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235年),姜姓,吕氏,名不韦,卫国(今河南)人。战国末年著名商人、政治家、思想家。吕不韦本是一介布衣,但却特别善于经商,往往是“贩贱卖贵”,没有多久,就“家累千
期刊
周末在家,我坐在桌旁,温柔和煦的阳光透过了窗子,是一个温暖的午后。闲来无事,我打开了老师给的网址,找到了“山东省首届青少年经典诵读电视大赛”最新一期赛况直播。观看过后,深感震撼!  关掉电视,我陷入了沉思,山东省利用假期组织青少年经典诵读,既丰富了青少年的暑假生活,又提高了他们的文化底蕴,引领青少年换一种方式去阅读,换一种方式去做高雅的文化交流。它不仅给人呈上了一碗热腾腾的心灵鸡汤,更激发了很多人
期刊
記得初中有次考试,考的数学,天气凉爽,我不小心睡着了,正做梦呢,监考老师呼唤我:同学,醒醒,还有半小时交卷了,把你卷子晾晾,湿的没法装订……   整个考场的视线一下集中在我身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