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社会心理”视角下的极端主义行动溯源

来源 :阿拉伯世界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4392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极端主义行动最终都要依靠个体完成,但是既有研究主要从文本概念、法律制度、宏观结构和组织行为等视角研究伊斯兰极端主义,而较少关注个体投身其中的心路历程.本文从“个体社会心理”的微观视角,分析了“世界观的异化”“存在感的缺失”“极端思想的鼓动”“极端组织的改造”四个要素在促使个体完成激进化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本文详细阐述了四个要素的基本内容、具体作用、彼此间的逻辑关系以及在重要性上的差异,以期为更好地应对伊斯兰极端主义提供有益的启发.
其他文献
听障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特殊教育群体,而因成长过程中遭遇重大疾病、重大意外等而致聋的非先天聋大学生,是听障亚群体.与先天聋人相比,他们曾经拥有健全人的有声有色、声情并茂的世界,又往往在毫无心理准备之中丧失了这一切……这对于他们而言,是身心成长中的一次重大创伤.这一成长中的危机,既四面埋伏着风险又蕴藏着突破、蜕变的机会.在本例辅导中,心理教师基于积极心理学“问题本身不是问题,如何看待问题才是问题”的视角,解构、重构来访学生认知中的“黑暗时刻”,帮助来访学生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
[活动背景]rn同伴关系有助于发展孩子的社交能力.孩子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出社会交往的能力,并获得一种归属感和安全感.rn小学六年级学生进入青春早期,情绪起伏大,自我意识逐渐变得强烈,喜欢用批判的眼光看待其他事物,部分学生经常通过嘲笑、讽刺等语言来挖苦周围的同学,同学之间经常因此发生冲突.
如何帮助新生适应校园新生活,是心理教师要提前预见并思考的课题.在七年级的心理课上,心理教师打造的“绑架—解救”沉浸式课堂深入学生内心,“寻人启事”的书写让每个学生看见自己,“救援行动”让学生们看见他人,在看见和被看见的过程中认识自己、认识新朋友,在集体合作中消解学生们的陌生感,提高团体凝聚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适应力.
[活动背景]rn朋友,是每个人生活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但当朋友的意见和自己的不一致甚至有错误、不合理或过分的要求的时候,学生往往由于缺乏自信及胆量,或为了维系朋友之间的友谊而违心地接受对方的要求,习惯于听从他人摆布,一味地迁就,不善于拒绝.以致压抑个人意愿,事过之后又后悔自责,从而产生负面情绪.
一、引言rn在我二十多年的咨询经验中,有过几对双生子的咨询,我觉得很值得反思.印象深刻的有两对,一对孪生兄弟(B1、B2),一对孪生姐妹(M1、M2),他(她)们分别都是弟弟和妹妹出现了心理问题需要寻求帮助,而哥哥和姐姐则相对比较好.对双胞胎兄弟姐妹的咨询,给了我很多启示.
通过筛查、访谈、初步评估,发现一位初一女生的心理危机严重程度为一级,必须做进一步干预.通过分析认为该生的危机属存在性危机.对该生的干预过程大致分为疑似干预、确定问题、危机评估、寻找资源、给予希望、认知转变、追踪保障几个环节,在为该生提供充分的情感支持和关怀,释放、缓解其负面情绪的基础上,从其成长经历入手探询问题来源,继而通过与她的家庭成员的深入交流找到转变其心理危机的端口,最终助力该生建立积极的认知模式,解除了心理危机.
以一位高自杀风险学生的危机预警过程为例,从学生自身、家庭、学校三方面分析了与危机预警学生家庭沟通时可能存在的困境及原因——学生因各种原因拒绝“保密突破”,家庭系统功能不良,学校危机管理制度不健全及相关人员的职责不明、应对能力不足等.并讨论了突破沟通困境、促进家校合作以有效应对危机的策略:充分讨论保密突破;深刻共情家庭成员的生命处境;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健全学校危机管理制度.
中国共产党与伊朗政党及政界的交流是中伊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考察了以中联部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机构及部分党代表团与伊朗相关政党、重要机构及部分智库的交流发展过程,试图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对外交往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结合不同时期国际形势的变化,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与伊朗伊斯兰联合党、伊朗确定国家利益委员会及外交关系战略委员会等机构的主要交流活动及特点,发现中伊党际交流在增进两国对彼此治理理念及发展模式的理解,协调外交立场,共建“一带一路”和发展经济合作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伊斯兰联合党成为中国共产党与伊
一、缘起rn“老师,我想跟你约个时间聊一聊可以吗?”正在整理资料的我,抬头看到一位既熟悉又陌生的女生.“当然可以了.”我跟她说明心理辅导的基本事项后,给了她一张预约登记表.
规范性身份、力量性身份、调整性身份不仅是“博科圣地”基于不同利益所体现出的三种身份构成,而且也影响到该组织在其“理念世界”“行动世界”“真实世界”中的策略选择.在规范性身份下,“博科圣地”通过反西方现代文明、建立“哈里发伊斯兰国”、暴力“圣战”的意识形态,在文化批判与族群认同等因素中构建话语实践;在力量性身份下,“博科圣地”通过与政府的安全治理博弈,该组织的名称、“面目”、派系、归属均处于变化之中,建立了从“等级制”向“网络化”转变的组织结构;在调整性身份下,“博科圣地”先后存在的社区治理、“以战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