砸锅卖铁去做一件事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onghuidian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乔乔是中国电影界的苦行僧,人称“最有担当的青年导演”。身边的朋友说他简直是个疯子,认准了一件事,就会一条道走到黑,不撞南墙不回头。而他自己则称,有时候砸锅卖铁也要去做一件事。
  在人们心目中,导演是个很风光的职业,如果拍商业片,既赚钱又体面,还能在星光熠熠的圈子里积累人脉和经验。但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的青年导演乔乔却走上了一条绝对非主流的羊肠小道:拍公益电影,用光影来保护生态环境。因为他对自然环境出奇地热爱,对逐渐恶化的生存环境痛心疾首。他的梦想是:当今的互联网不再需要偶像,但一定需要正能量,用电影人的担当唤醒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良知。
  2008年,6个年轻人怀揣着梦想上路了,为了拍摄中国野生动物电影,他执着地走上了一条孤独艰辛而危险重重的旅程。摄制组一年四季奔波在野外,风霜雨雪,披星戴月。因为没有车,每天扛着一百多斤摄录器材往返于驻地和拍摄地,有的时候要走上一两个小时。早上常常4、5点就起床,而晚上收工回到驻地就已经11点多了,一天只有3、4个小时的睡眠时间。为了省钱,住最便宜的旅店,或者就在拍摄地附近搭个帐篷,风餐露宿,常常是一天只吃一顿饭。
  常年在野外拍摄,危险不可避免。为了不惊扰野生动物,并找到最佳拍摄角度,高难度的拍摄动作常常上演。一次在山西,为了拍摄悬崖上的鹭鸟,乔乔系着安全索,猫在峭壁一块突起的石头上,身后是无可依傍的峭壁,下面是深不见底的黄河。虽然后怕,但拍摄的时候根本顾不上想太多。2010年夏天,乔乔和摄制组拍摄黄苇鹣繁殖,乔乔肩扛三脚架、手举摄影机等重型设备艰难行走在齐腰深的黄河中,不料一条红点锦蛇迎面游来,乔乔一个趔趄,连同摄影机淹没在滚滚黄河中,幸好他水性好,才躲过一劫,摄制组为此付出了惨痛代价。
  理想和现实总是显得格格不入,拍摄的过程中,资金成为最大的困难。自然及环境类纪录片摄制在中国尚处于零起步状态,没有投资者的投资,没有基金会的援助,没有政府的支持,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乔乔身上。有人建议他通过植入广告的方式解决资金问题,乔乔却做不出这样的事来:“纪录片里植入广告,那成什么了?太不伦不类了吧。”为了筹措资金,将纪录影片继续拍摄下去,他卖了房子又卖车,借完亲戚借朋友。5年的拍摄过程,已耗资数百万,对于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来说,无疑是一笔巨大的数字。乔乔已经砸锅卖铁,负债累累,但他却毫无怨言,乐在其中。
  经过5年的拍摄,从2000多个小时的拍摄素材中,乔乔剪辑而成一部仅有4分钟的《迷失的家园》。本片以野生动物为主人公,全片无台词,无解说,无旁白,无字幕,没有任何人为的语言和文字说教,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刻画了我们人类给自然以及动物所带来的伤痛,真实地展现了它们的悲惨命運,具有深切的人文主义关怀,感人至深,催人泪下。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影像节上,《迷失的家园》从来自全球35个国家和地区的一万多部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在主竞赛单元角逐中获得“最佳短片奖”。
  用光影的温度感染心灵,用光影的力量呼唤公益,获奖之后的乔乔开始被社会广泛关注。李安的御用摄影师林良忠先生非常欣赏乔乔和他的作品,曾戏谑地送他一副对联,上联:做公益,卖车卖房拍电影;下联:为环保,愿做电影苦行僧。乔乔来了个横批:自讨苦吃。
  独立导演人王笠人曾说“艺术需要一些疯狂”。其实,为了追逐心中的梦想,那个行业不需要疯狂精神?疯狂就是无限执着,不怕危险,不怕牺牲,要想成功,就要像青年导演乔乔一样,即使砸锅卖铁也要去做一件事。
  (编辑/杨逸)
其他文献
奶牛农场
期刊
她出生于兰州,长在深圳。父母亲都是深圳企业高管,家庭富裕。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天资聪明,乖巧听话,父母把她视为掌上明珠。从小学到高中,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在学校名列前茅。可是,父母对她的成绩并不满意。母亲说:“女孩子不光要学习好,还要像老虎一样健壮,像蝴蝶一样美丽,像燕子一样轻盈。像狐狸一样睿智,像鹦鹉一样多才多艺。只有这样。你才会出人头地!”  母亲的要求也真是太高了。可是。她是一位听话的好孩子,她
牛根生,何许人也?曾经的伊利集团副总,现在的蒙牛集团当家人。虽是闻名天下,但有些人只知其名却不知其事,更不识其人。  1983年,牛根生还是呼和浩特市回民奶食品厂(伊利前身)的一名普通工人。那时,一个叫郑俊怀的人调到濒临倒闭的奶食品厂任厂长。当时的奶厂一片凄凉,只有两间布满蜘蛛网的车间和一个狭小的门面。在一次动员大会上,为号召全体职工艰苦创业。郑俊怀向全厂职工讲起自己的母亲如何在贫困中支撑一个家。
1927年10月,一阵初秋的骤雨后,宁静肃穆的比利时布鲁日圣安德诺隐修院,遍地金色的梧桐叶,像飘落一地的心,纷飞,旋转,渐至沉寂。空旷的隐修院大厅内,一场简单又隆重的更衣礼正在举行。一个身材挺拔。气韵高雅,面容沉静的中国人。正缓缓脱下浅灰色的笔挺西服,换上黑色宽松的修士青袍,正式成为隐修院的修士。他就是民国初年煊赫一时的内阁总理陆征祥。这年,他五十六岁。  陆征祥先后八次出任民国外交总长、两次担任
1925年,冯理达在天津呱呱坠地。对这个女儿,冯玉祥除了教育要认真读书,要有真才实学,要勤俭过日子,不允许奢侈浪费之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不要当大家闺秀,要自爱,要自强,要靠自己的双手去生活。”所以,从很小的时候起,冯理达就被要求练字,每周要写100个大字,1000个小字;每天必须要细心的恒心的写日记,并且万不可间断,越详细越好;每天要到室外耍大刀,即使天寒地冻、刮风下雨也不例外;经常要给警卫员
工作向左,生活向右    芬兰是一个地处北欧的小国,在芬兰独立之前,曾先后被瑞典和沙俄统治过。但别看它国小人少,却被评为世界上最廉洁的国家之一。我在踏上芬兰国土之前,因为“廉洁意识”的先入为主,潜意识里感觉到芬兰人一定循规蹈矩,尤其是公务员,我把他们想象成了铁面无私的“包青天”。  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下了飞机后,我所接触到的芬兰人并不是我先前想象的那样,他们热情开朗、有礼有节。比如我们在机场出安检
李同的家在一个偏僻的小县城,凭着勤奋,考上了北京一所不错的大学。毕业后,他留在北京,发誓一定要混出个人样,来个衣锦还乡。  一次次投简历,跑招聘会,终于找到一份可供温饱的工作。从此,他像一头拉磨的驴,自己鞭打着自己,不停地奔跑。每天天不亮起床,一边啃早餐一边挤公交,午餐随便凑合,晚上经常加班到深夜,领导一个电话,就得放弃休息日,拉起行李就出差。  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两年后,他升了职,薪水也有了大幅
2013年8月15日,黄永玉邀请宋祖英出席他的九十岁生日庆典,这是宋祖英升任海政文工团团长后首次公开露面,尽管当天她一身便装,可刚一露面,就被在场的各界人士认了出来,很快,她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面对越来越多的签名和合影请求,宋祖英一再微笑解释:“今天的主角是黄老先生,我们还是不要喧宾夺主。”有家媒体自认和宋祖英交情匪浅,不肯放弃这个难得的采访机会,待到人群散开,凑上前再次争取,宋祖英同样用笑容婉
外婆家门外有一个荷塘,一个调皮的孩子急匆匆奔来,怀里抱着一个大脚盆。外婆要找他算账呢!赶紧进荷塘。瞧!荷花高高地开在上面,根底下有很多水草,那种光的反映、色彩的层次,在他眼里丰富极了。  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十足的“荷痴”,他一有闲暇就用画笔描绘。从古至今,荷花已被画了上千年了,很多流派都表现荷花那种清高的感觉。然而,他笔下的荷花并不孤傲,而是着重表现一种很灿烂的气质。原来,他对荷花的审美有自己的一
在上海市青浦区朱家角镇的一间民房里,呼吸机维持着她的生命,已经整整7年了。为了给她治病,生活从富有变贫困,身为丈夫的他不仅毫无怨言,还为了他们的梦想,奔走在公益之路上。  1995年,他在上海打工时,认识了来自成都的她。相同的贫困家境,让他们一见钟情。相恋的日子没有浪漫的烛光晚餐和惊喜的生日礼物,有的只是共同的信念,要通过不懈的努力,让生活好起来。后来,他们结婚并有了一个女儿,生活的负担更重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