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毕家妈妈立夏,职业撰稿人,全职母亲。主张自然、理性的育儿理念。著有《毕家妈妈育儿经》一书。
有部澳大利亚电影叫做《男孩们回家》,讲的是一个刚刚失去爱妻的男人学习如何跟自己5岁的儿子相处的故事。这部电影成本低,情节简单,却在《纽约时报》上引起了一番争论。因为,这个男人养孩子的办法是:总是说yes!
他无条件地接受孩子的要求:他允许孩子从几米高的绳子上往下滑;深夜时分,为了让孩子高兴,他把方向盘交给孩子,直冲过水洼;孩子在旅店的浴缸里“冲浪”,他鼓励说“多放点水”!
“无条件的爱”来自50多年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他提出了无条件积极关注理论,也就是说无论某人的行为如何,我们都应该接纳、重视和肯定他,这样可以帮助其发展更积极的自我概念。而拥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的人,更容易以积极态度来看待真实自我,从而形成高自尊和高自信。
无条件积极关注理论贯彻到教育上来,就是给予儿童先天真实的自我以无条件的肯定。如果孩子从周围人的态度中感觉到他们对自己是满意的,那么他的行为也会做出相应的积极表现。
5岁的小儿子去年一直耀武扬威地打人,让我十分苦恼。今年换了一个老师,他完全换了一个人,温良恭谦,甚至还学会了分享。我去幼儿园“蹲点”,才明白了究竟:小儿子爱玩游戏,爱动脑筋,同时精力旺盛,喜欢比较粗放的玩耍方式,新来的老师也刚好是这么个性格,小男孩立刻觉得找到了欣赏他的人。能力得到了重视,成就感得到满足,他就不再以其他方式比如打架去赢得别人的关注了。
埃里克森的社会情感发展理论也承认积极认同对儿童情感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孩子开始走路后,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可以实现某些意愿。如果抚养者给予他们信任感,他们会维护自主或独立感;但如果此时对幼儿过多约束和拒绝,或者对他们惩罚太严厉,则可能使孩子对自身产生羞愧和怀疑感,导致低自尊。
但是,要在现实生活中无条件地接受孩子,几乎不太可能,因为我们所生活的文化对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要求和期待。偶尔犯一下规无所谓,但如果完全不遵守规则的话,孩子和家庭都将难以被社会接受,那也是为什么前文提到的电影引起一片议论的原因:按照这个时代的常识,放任孩子从高处下滑,有可能伤害儿童;让孩子把旅店的浴缸放满水,做成汪洋大海,有损害他人财物之嫌;让孩子驾车,更是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置自己和他人性命于危险境地。
我们处在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也处在一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媒体常常将个体的偶然性的不幸遭遇极度放大,从而更进一步加深我们为人父母的焦虑。反映到孩子身上,就是他们遭受到从未有过的关注、监控以及随之而来的无所不在的限制。
据报道:一个美国女人因为允许自己12岁的儿子独自一人从纽约市中心转两次地铁回家而被网络封为全美最糟糕的母亲。想想我们自己,5岁可以自己拿着钥匙开门回家做作业,而如今七八岁的孩子,没有人等在小区门口接的话,校车司机就不敢离开。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之下,孩子被剥夺了去尝试和失败的自由。
当然,我们要承认,生活本来就是由一系列的前提和约束组成的,但当孩子还年幼的时候,让我们尽量给他们空间,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尽可能自由地发展吧。
对此,我们可以做很多。
比如,粗放的玩耍。摔跤,跳跃,追逐,可以尽量满足孩子粗放玩耍的要求,帮助他保留和培养一些进化所需要的野性:跟他一起尽情疯玩,但告诉他,在幼儿园里不能这样玩,因为可能会伤害他人,平时玩耍的时候更不能去撞小朋友。
让我们尽量在被社会和文化接纳的前提下满足孩子的另一个理由是,我们不知道孩子的哪些要求是他们的发展所需要的。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将刚出生的小猴子与母猴分离,放进有两个人造猴妈妈的笼子里。一个猴妈妈是用金属丝做成的,一个是用柔软的绒布做的,都可以喂食,但小猴们明显更愿意依偎在“布妈妈”身边。孩子也是这样,他们的某些要求,你可能觉得完全没有意义,但生命的进化可能把这个程序“安装”进去了,而我们在没有完全弄明白宇宙和生命的奥秘之前,保险一点的做法就是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即使有时我们不懂是为什么。
有部澳大利亚电影叫做《男孩们回家》,讲的是一个刚刚失去爱妻的男人学习如何跟自己5岁的儿子相处的故事。这部电影成本低,情节简单,却在《纽约时报》上引起了一番争论。因为,这个男人养孩子的办法是:总是说yes!
他无条件地接受孩子的要求:他允许孩子从几米高的绳子上往下滑;深夜时分,为了让孩子高兴,他把方向盘交给孩子,直冲过水洼;孩子在旅店的浴缸里“冲浪”,他鼓励说“多放点水”!
“无条件的爱”来自50多年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他提出了无条件积极关注理论,也就是说无论某人的行为如何,我们都应该接纳、重视和肯定他,这样可以帮助其发展更积极的自我概念。而拥有更积极的自我概念的人,更容易以积极态度来看待真实自我,从而形成高自尊和高自信。
无条件积极关注理论贯彻到教育上来,就是给予儿童先天真实的自我以无条件的肯定。如果孩子从周围人的态度中感觉到他们对自己是满意的,那么他的行为也会做出相应的积极表现。
5岁的小儿子去年一直耀武扬威地打人,让我十分苦恼。今年换了一个老师,他完全换了一个人,温良恭谦,甚至还学会了分享。我去幼儿园“蹲点”,才明白了究竟:小儿子爱玩游戏,爱动脑筋,同时精力旺盛,喜欢比较粗放的玩耍方式,新来的老师也刚好是这么个性格,小男孩立刻觉得找到了欣赏他的人。能力得到了重视,成就感得到满足,他就不再以其他方式比如打架去赢得别人的关注了。
埃里克森的社会情感发展理论也承认积极认同对儿童情感发展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孩子开始走路后,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发现自己可以实现某些意愿。如果抚养者给予他们信任感,他们会维护自主或独立感;但如果此时对幼儿过多约束和拒绝,或者对他们惩罚太严厉,则可能使孩子对自身产生羞愧和怀疑感,导致低自尊。
但是,要在现实生活中无条件地接受孩子,几乎不太可能,因为我们所生活的文化对每个人的行为都有一定的要求和期待。偶尔犯一下规无所谓,但如果完全不遵守规则的话,孩子和家庭都将难以被社会接受,那也是为什么前文提到的电影引起一片议论的原因:按照这个时代的常识,放任孩子从高处下滑,有可能伤害儿童;让孩子把旅店的浴缸放满水,做成汪洋大海,有损害他人财物之嫌;让孩子驾车,更是严重违反交通法规,置自己和他人性命于危险境地。
我们处在一个独生子女的时代,也处在一个媒体高度发达的时代。媒体常常将个体的偶然性的不幸遭遇极度放大,从而更进一步加深我们为人父母的焦虑。反映到孩子身上,就是他们遭受到从未有过的关注、监控以及随之而来的无所不在的限制。
据报道:一个美国女人因为允许自己12岁的儿子独自一人从纽约市中心转两次地铁回家而被网络封为全美最糟糕的母亲。想想我们自己,5岁可以自己拿着钥匙开门回家做作业,而如今七八岁的孩子,没有人等在小区门口接的话,校车司机就不敢离开。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之下,孩子被剥夺了去尝试和失败的自由。
当然,我们要承认,生活本来就是由一系列的前提和约束组成的,但当孩子还年幼的时候,让我们尽量给他们空间,满足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尽可能自由地发展吧。
对此,我们可以做很多。
比如,粗放的玩耍。摔跤,跳跃,追逐,可以尽量满足孩子粗放玩耍的要求,帮助他保留和培养一些进化所需要的野性:跟他一起尽情疯玩,但告诉他,在幼儿园里不能这样玩,因为可能会伤害他人,平时玩耍的时候更不能去撞小朋友。
让我们尽量在被社会和文化接纳的前提下满足孩子的另一个理由是,我们不知道孩子的哪些要求是他们的发展所需要的。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将刚出生的小猴子与母猴分离,放进有两个人造猴妈妈的笼子里。一个猴妈妈是用金属丝做成的,一个是用柔软的绒布做的,都可以喂食,但小猴们明显更愿意依偎在“布妈妈”身边。孩子也是这样,他们的某些要求,你可能觉得完全没有意义,但生命的进化可能把这个程序“安装”进去了,而我们在没有完全弄明白宇宙和生命的奥秘之前,保险一点的做法就是尽量满足孩子的需求,即使有时我们不懂是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