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来源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c7257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尤其是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计算机专业的教育也得到了发展。但现状是大部分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缺乏实际应用开发设计能力,不能很好地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知识应用到生产生活中。计算机专业就业市场上一方面是企业急需大量的人才,却难以选择到满意的求职者,而另—方面是高校培养出来的毕业生难以满足企业的需要,就业率持续走低。因此,怎样培养优秀的计算机应用人才是贯彻教育理念和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提高学院综合办学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问题;培养模式;
  引言: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在计算机人才方面的需求量也逐渐升高。而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点场所,它需要肩负为社会输出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然而目前我国高校教育中的计算机领域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实际教学与现实脱轨、教材内容陈旧、重理论轻实践等。高校应尽快提高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度,加强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度。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深刻地影响着高校教学质量。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针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一些笔者自己的见解。
  一、学校计算机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1、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
  现阶段,部分学校教师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教学,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导致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节。众所周知,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十分强调实践的课程,学生只有多做多练才能真正掌握其中的知识,最终实现融会贯通。但是,部分教师在课程设置时,常常是理论课多,实践课少,留给学生实践的时间不足,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
  现阶段,部分学校教师依然坚持单一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来进行计算机课堂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教师常常按照自己的传统经验来制订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忽视了学生的客观基础和学习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常常是教师在课上讲课,学生被动听课,教师无法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及时调整课堂策略。而且计算机课程课时量相对较少,每堂课的信息量很大。学生一时无法消化,又缺少相关实践,导致无法掌握相关知识。
  3、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现阶段,许多学校虽然采取多种措施提升了教师待遇,引进了一大批教师,但是,这部分教师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学生,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这些新进教师为学生带来了新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眼界。但是,这些教师缺乏实战经验,遇到部分问题常常不知所措,有时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会忽视学生的客观基础,产生诸多问题。
  二、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措施
  近年来随着高校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开展,如何提高应用人才综合素质成为计算机教育的主要课题。国内外专家学者经过几年的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距离培养高素质的创新性应用人才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总体来看,制约我国计算机教育改革的主要问题在于教学体系和评价制度的不完善,具体表现为课程内容无新意、不注重实践能力和计算思维的培养、教学方法不丰富以及考试模式单一等。综合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可行的改革措施。
  1、改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
  即在基础培养以公共基础课和学科基础课为主,注重在夯实学科理论基础。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对计算机专业有所理解后,采用分流培养,按照学生自己兴趣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选择分配,展开相关专业培养以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为主体,增强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及自己探索研究的兴趣。
  2、发展高质量师资队伍
  培养应用型人才对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重大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老师基础知识巩固发展,理论教学能力的不断提升,一方面也要求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实践能力不断提升,能了解掌握本领域先进的知识及技术。学校应定期为教师提供培训课程,不断充实教师的知识素质,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在学习中提升理论实践能力,适当的可以聘请一线的技术研究人员到校进行指导讲座,以提高學生对现代技术发展的了解。
  3、设计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我们提出了“重基础、强实践、求素质”的课程体系设计思路;提出了“知识、能力、素质”统一和融合的课程体系设计目标。采用“平台+模块”的结构,遵循“平台与核心稳定、模块灵活”原则。把4年的学习划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基础与专业基础课学习,约1.5~2年时间;第二阶段为专业课与模块课程学习,约1.5~1年时间;第三阶段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约1年时间。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院提供多样化的业余团队学习与实践机会,如科研团队、竞赛团队。在整个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我们把信息技术应用放在特别重要的位置,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信息技术应用实践机会。
  4、开展主干课程和核心课程建设
  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为加强专业主干课程建设,确保专业建设稳步推进,2000年,我们成立了C语言课程小组,对课程实行“三统一”政策,即统一备课、统一考评方法、统一试卷。2003年10月,经过研讨,我们确定了专业核心课程,建立了C语言课程小组、数据结构课程小组、计算机网络课程小组、操作系统课程小组以及数据库课程小组,重点抓计算机专业的8门主干课程,出台了课程建设相关文件,并以公开竞聘的方式确定课程组组长,建立考核办法,实行严格绩效考核。2007年开始,学院颁布了《信息工程学院课程建设专项实施方案(试行)》,决定以项目制推进课程五项(课程试题库、网络课堂、多媒体课件、教材教辅、特色教改)建设,力争将计算机及相关专业主干课程(20~30门)的基本建设提高到较高水平;2009年,我们实施核心课程提升工程,成立核心课程提升工程考核小组,使核心课程的授课教师采用竞争性上岗方式,切实提高了核心课程的教学质量。
  5、重视学生能力培养,关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
  高校必须密切关注市场方向以及需求,充分掌握企业发展动态,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与企业之间进行共同办学。具体可运用企业资源建立实习训练基地,通过完成项目的方式来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此外,高校?可邀请企业针对实训毕业生开设各类就业培训班,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计算机学生的就业成功率。我校计算机学院在近几年相继与国内外各大知名企业开展联合办学活动,共同建设校企实习基地,并制定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计划,得到了显著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其中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高校必须围绕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操作。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发展,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需要随着发生变化,学校必须具备敏锐的市场嗅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来不断改进自身办学模式,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孟大伟,吴秋凤,刘胜辉.“定制式”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2008(9):51-52.
  [2] 贾庆节,何保锋.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9(11):124-125.
  [3] 李丽萍,于延,盛琳阳. 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计算机教育,2010(12):49-52.
  [4] 吴家培,郑建华,沈玉利.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程序类课程教学模式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10(21):127-129.
其他文献
摘要:无人机在军事应用中具有显著的特点和独特的优势,它可以避免战场人员伤亡;适合长时间、大纵深作战;可实现更高的机动性能;使用灵活方便,实时性、适应性更强。无人机可以完成侦察监视、电子对抗、精确打击、通信中继、战场环境探测等多种任务,还能与卫星、有人机和地面情报系统组网,实现情报资源共享。甚至可以成为空中作战武器平台,支持海、陆、空、天、电五维一体的未来高技术战争。它必将成为未来信息化作战条件下夺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大数据环境下的电网工程造价分析管控为题展开探讨。分析了电网工程造价的体系,而且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电网工程造价仓储体系,并基于大数据环境,提出了电网工程造价的数据管理流程以及管理框架。  关键词:大数据;电网工程;造价分析  一、三维大数据平台介绍  1.平台简介。以中部某省为例,平台以可视化的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将全省22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的输电线路、变电站及电源点的空间信息、地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的提高,电力越来越致力于人们的生活。当前人们在能源节约方面的意识观念不断加强,在电力企业改革深化过程中,线损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断提高,不仅关系到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电力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同时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我国节能政策的实施。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线损管理方面,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可以显著降低线损率,使电力企业的管水平有显著的提高,为电力企业的经营管理带下
期刊
摘要:智能电网在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也在同步发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提高智能电网的工作效率,必须要对智能电网的大数据平台进行完善。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大数据;关键技术  一、智能电网电力大数据概述  (一)智能电网信息数据类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类的日常活动已经越来越依赖电力系统了,而电力系统在平时的运行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种数据信息包罗万象,并且随着智能电网的推广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在经济水平上有了非常显著的进步。其中,在我国各行业日常运转过程中,办公室是办事机构的主要场所,其中所包含的信息量也是非常庞大的。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办公室保密工作上,压力巨大。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关于信息时代办公室保密工作的思考进行详细分析。  关键词:信息时代;办公室;保密;思考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办公室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常常出现信息泄露现
期刊
摘要:在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过程中,网络信息安全技术逐渐融入了各个行业。合理应用数据加密技术可有效解决各种安全问题,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文章主要分析了现阶段网络信息安全隐患,基于计算机网络环境的实际状况,探究了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技术手段,以提高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性。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数据加密;具体应用  引言  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常常受到计算机的影响,但是在计算机使用的过程中经常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背景下,我国电网规模在日益扩大,在电能计量中应用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未来电力行业的必然发展趋势。而电能计量中应用智能技术,不仅可以增加企业的经济利润,而且加快电力企业的发展。智能技术经过不断的改进,已经成为供电企业节能降耗的重要手段。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在电能计量中应用智能技术,保证电能计量的工作质量。  关键词:智能技术;电能计量中;优势;运用 
期刊
摘要:由于在运换流站产生噪音过大扰乱附近居民正常生活,供电公司在换流站围墙出加装了隔音屏障。加装隔音屏障后,换流站内设备常年处于一种高温运行环境中,尤其是换流变区域内的二次控制柜。设计开发一种基于蓝牙传输的温度离线采集系统,用于离线采集二次控制柜内不同区域的历史温度数据,进行二次控制柜不同区域的温度趋势分析。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蓝牙传输的温度离线采集系统系统架构和系统工作流程,并在某换流站选取二次控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国内的环境检测领域发展也在日益进步,过去传统的环境监测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在整个环境检测领域的进步与发展,环境检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环境污染使得各个检测机构开始注重高效的环境检测技术,气相色谱仪性能验证技术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项,所以目前气相色谱仪在环境检测领域的应用效果是毋庸置疑的。本文主要介绍了气相色谱仪的基本构造、原理和应用,以及正确使用气相色谱仪来确定
期刊
摘要:21 世纪是社会各项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当今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许多新型的技术逐渐显露头角在市场占据了大部分的份额。自动化技术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新型产物,可以说是当今社会的一个主流前沿技术,该技术本身具有特异性的优势,被广泛应用在各个领域中。电子信息工程领域注重建筑的设立理念,应用自动化技术后能够更好地降低设计耗费成本,大大提升工作效率,提升了这一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电子信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