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00,天路铸就西藏气质

来源 :管理与财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7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好产品运不出去”,曾经是大多数西藏企业共同面临的困境。而随着西藏铁路的通车,所有的问题迎刃而解。如今,一年多时间过去了,西藏企业不仅仅获得了运输上的便利,随着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旷世好水,不可多得。”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有限公司市场总监燕紫指着面前的一瓶矿泉水对记者说,这也是5100冰川矿泉水的品牌定位。去年,公司刚刚搬到北京,而这仅仅是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进入内地高端饮用水市场的第一步。
  
  此水只应天上有
  
  


  1986年,中国工程院藏族院士多吉和他的同伴们在海拔5100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脉南麓,找到了目前已知水质最好的冰川水源地。经国家矿泉水检测中心检测,水源的锂、锶、偏硅酸三项指标全部达到了国际公认的最佳比例,是中国乃至全球矿泉水中最珍稀的品种。
  “好的矿泉水是讲究出身的,5100米海拔的水源地保证了5100矿泉水的质量。而且我们采用原产地罐装,保证了水的质量。”燕紫自信地对记者说。为了确保水源的“零污染”,西藏冰川矿泉水有限公司决定挑战极限,在海拔5100米处原地建厂,实现水源地零距离封装,并对水源地进行全封闭保护。
  5100的做法,不仅保证了产品的纯净,还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周边的环境。60平方公里的全封闭保护区,无菌化管理的生产车间,原地灌装避免的开山引流对环境的破坏,对开采过程的24小时监控……一切的措施,是对西藏这片“人类的最后一片净土”的最好保护。
  
  “完美之水”面世,天路破解经济难题
  
  作为西藏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冰川矿泉水源被发现时却并没有引起很大的注意。闭塞的交通,给西藏“完美之水”的面世造成了最大的阻碍。而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完美之水”立刻就成为焦点。2005年,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有限公司终于在拉萨市当雄县组建。
  此时,距多吉院士发现冰川水源已过去整整20年。
  “可以说,如果没有天路,就没有5100这个品牌。靠空运、汽车是不可能使5100走向市场的。”燕紫意味深长地告诉记者。
   2007年7月18日,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的第一趟运输班列在海拔4700多米的青藏铁路那曲车站开出,驶向全国市场。5100 西藏冰川矿泉水终于向世人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
  与此同时,青藏铁路的开通让长期困扰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的资金与资源两大难题迎刃而解。“天路”不仅降低了西藏货运成本,而且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注入。青藏铁路沿线地区,也将本地的自然资源优势转变成了经济数字的增长。西藏经济已从过去依赖国家大量补贴的输血型经济,转化为依靠本地资源和产业优势的造血型经济。
  
  品牌建设之路,打造“made in Tibet”
  
  


  现在,5100冰川矿泉水已经出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市场。而5100也开始了打造顶级饮用水品牌的道路。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频频出现在中网、上海汇丰杯高尔夫球赛、上海国际游艇展等众多高端活动上,成为中国顶级阶层的饮水新宠。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作为高端饮用水品牌的领导者地位已牢固树立。
  除此之外,5100西藏冰川矿泉水还将眼光投向了国际市场。燕紫透露说,奥运会之前,他们将全面完成国内市场的布局,形成华北、华东、华南、西北和西南五大地区的渠道网络,同时完成在亚洲、北欧以及北美地区的市场布局。进一步塑造5100 TM西藏冰川矿泉水的国际高端品牌形象。
  短短一年时间,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集万千宠爱于一身”,5100雪域冰川的独特贵族气质和made in Tibet的神秘感,已经成为这个品牌无与伦比的金字招牌,在探寻建立国际化高端品牌的成长之路上,5100冰川矿泉水不仅一次次创造品牌的奇迹,而且为西藏企业走出深闺,寻找一条“made in Tibet”特色的发展之路,提供了最佳范本。
其他文献
匹克是一双鞋,诞生于1989年,这双鞋的缔造者许景南先生是一个中国普通的农民,这双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期刊
“每当夜深人静,李青萍就倦伏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用那些五颜六色的广告颜料在破纸上写写画画,泼泼洒洒。几乎没有人不认为李青萍是因为孤苦伶仃穷极无聊,在一堆废品中疯疯傻傻地打发时光。”
期刊
“化妆笔有爱丽丝,香水有梦巴黎。”生于上世纪70年代初的女孩子对上述上海化妆品品牌记忆犹新。
期刊
军旅生涯锻造奇兵    1994年,就读于南方工商大学的杜万山因台海局势应部队征召,开始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特种兵第二炮兵,这次入队完成了他的第一次个人身份转化——由一名普通的在校大学生转变为中华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名特种部队军人。
期刊
听过李善友演讲的人,都会被他“糊弄”得热血沸腾。
期刊
2006年3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公布,第一次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內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  2007年4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温家宝总理任组长,曾培炎副总理任副组长。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
期刊
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据统计,建筑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占全社会总能耗近28%。在建筑节能这个国家节能战略的战场核心,我们将如何去打呢?记者在2月中旬,特地走访了建设部科学技术司建筑节能与新材料处处长梁俊强。    “十一五”期间,建筑节能主攻方向:在5个方面实现节约1亿多吨标准煤目标    如果把建筑节能比作一场战争,那么,最
期刊
斯端崙,笔名云清。中国著名山水画家。
期刊
张向宁引起我们的注意,已经是很早的事情。
期刊
对“强巴格桑”这个名字,也许有些耳熟,尤其是在看过《布达拉宫》这部迄今为止我国最大规模的布达拉宫纪录影片。强巴格桑的藏语旁白,自然地与影片融合在一起,镜头跟随他缓缓穿行的脚步,记录着布达拉宫的每一个神秘角落。  强巴格桑,布达拉宫管理处的处长,被誉为布达拉宫的“总管”。岁月沧桑,他在布达拉宫管理处工作已经有二十个年头。    “布达拉宫的保护是一流的”      回忆起早些年的情况,头发花白的强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