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视觉文化语境中武术套路观看的文化学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_w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视觉文化占主导、充斥着视觉诉求的今天,武术套路因其独特的身体叙事方式受视觉文化的影响而具有鲜明的视觉化特征。本文从观看的情境主义出发,强化“视觉”作为(观者)主体能力的“观看”,根据“视框”、“视角”和“境遇”三维框架对武术套路进行观看的文化学分析。作者认为:武术套路的研究路径可以从表征转向观看,从表征的“意指实践”转向观看中的“意义/快感实现”;强化对媒介的重视、聚焦观看的情境、指向观看中意义与快感的效果从而为武术套路的理论研究切入视觉文化提供较为恰当的路径。
  关键词: 视觉文化语 武术套路 文化学
  1.引言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以“看”为主的“视像”时代,传播形态也悄然从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传播向以视觉为中心的感性传播过渡,“视觉文化”已经逐渐成为当代的主流文化,在视觉文化转向中,“观看”及其方式的问题被异乎寻常地凸显出来,在这个充满视觉诉求的时代中,视觉文化已悄然渗透到人们所能看到的一切之中。武术套路———这一民族文化的精华也身在其中。然而,当今的武术套路却因传统韵味丧失、视觉疲劳、审美距离消融等而被排除在观者的视觉场域之外,观看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生理反应,更是一种有意识的选择。武术套路观看同样是观者的一种有意识的文化行为,以往武术套路研究多集中于武术表征的探讨而忽略对观看主体即观者的思考,在武术套路陷入视觉文化的今天,我们不禁追问:武术套路观者观看的动机是什么?武术套路表征有哪些东西被观者所看见?效果如何?观者、观看行为与表征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而这些归根到底就是观看中意义与快感的实现问题。
  2.视觉文化语境下武术套路观看影响因素分析
  2.1社会文化语境下的视觉转向
  视觉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话语模式。随着接受语境、接受主体和接受客体的变化,视觉文化语境下的观看动机从审美逐渐走向消费,视觉快感成为接受活动最为直接的追求,观看过程由一种情感活动变为一种解码活动。在此过程中,传统武术接受活动中的形象思维慢慢隐去,视觉拟像则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武术文化接受活动从理性思维主导下的审美走向一种感官直觉。
  2.2视觉文化对武术套路观看的影响
  武术,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从技击实战的军事武艺转向以表演和个人修炼为主的套路演练后就不自觉地融入了视觉文化的范畴。在国内,竞技武术赛事活动几乎没有市场,又是为什么呢?现在的许多武打片都有着一种俊、冷、漂的气质,带给观众的却是真实的错觉。因为影像具有真实的迷惑性,观众总是趋向于将影像经验等同于直接经验。也就是说武术动作影像的某些特技看做是自己的直接经验,它们可以调动多种身体器官去直接体验,或从视觉满足中获取一种感官的审美快感和审美享受。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忽略了东方文化是内视的:中国的禅观则是建立了一种人类的内视文化,通过禅观可以发现人体内的另一个小宇宙,它与外在宇宙是有某种契合关系的,它创造了佛教教义和哲学及中国的养生文化;武术是体现道的载体,在修炼过程中讲究内劲、内气、内功等,所以常常需要反求诸己的体悟。而当今竞技武术太看重外在的动作、技巧等,缺少内涵的东西,所以,它给观众带来的是传统韵味丧失,审美距离消融和视觉的疲劳。
  3.武术套路观看的文化分析
  3.1视框:着眼于武术套路在现实观看情景中的存在方式
  线条作为最古老的世界语,是人类独有的一种生存感悟,是对自然物象的一种心灵感应和审美需求。就线条的状态而言,它有着自身的形状变化和特定空间中的视觉感应和心理变化,具有强烈的长度、线形和运动等视觉特征。武术套路在现实观看情境中也可以说是以线条的方式而存在,轮廓线为武术的演练选择场地而分界线则为武术的演练选择造型。
  从心理视框来看,观者的观看其实是一种“进入”的状态,意味着观者的视线从对“现实的观看”状态中调整为“视像的观看”方式,将目光聚焦于视像来获取意义和快感,是一种“投入”和“抽身”的“进出游走”的观看状态。在追求高难美新现代体育精神的今天,竞技武术赛场的冷落,正是因为在动作线条设计好后,运动员用单调的线条描绘统一的形象,直观的人物形象难以让人从心底接受。观者只看到直观而表面的拳脚动作,无法想象现实环境下出现的效果,更重要的原因是竞技武术形式(线条)设计与意义关怀的失衡。过度追求技术难度等视觉形式设计必然会影响到视觉本身的传达效果,消解视觉的意义关怀所在,同时也造成了观众的视觉疲劳,竞技武术理应在借助视觉传播技术先进性同时加强武术真善美意义关怀的传递,在武术视觉场通过借鉴背景、服饰、情境等为武术的再现提供合理的或者说当时的感觉,通过心境的迁移和各种浓厚的轮廓线和分界线使观众身临其境。
  3.2视角:着眼于观者的观看意向
  意向性即心灵活动的指向性或关于性。亚里士多德在其著作《形而上学》中讨论过思与可思物、视与所视物之间的关系,强调所思、所视的对象与心理活动有密切关系。意向性,作为人类心理现象的特征,强调人和世界是有机的一个整体,人对世界的认识通过意向关系进入内心世界得以实现。武术套路演练过程中,视像符号的意指性与观者身处具体情境中的观看意向性二者处于一种“视取向”的博弈之中。武术套路是对技击实践的思维超越,是对技击意境的精神表达。承载着创编者一种生与死的体悟、一种战斗的思维意识、一种对生活的渴求。在视觉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今天,武术套路这些意指性可以通过色彩、线条、明暗、框架等技术手段的运用及人物眼神吸引观者,然而这只是实现其意指第一步,当代视觉文化传播在相当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说服性传播”,将自己的“视取向”强加于观者并内化到观者的观看习惯和观看行为,从而完成视觉吸引、说服直到达到观者视线认同的过程。但在具体的观看过程中,观者也不是一种完全的被动角色,他/她完全可以不服从表征体系的视线控制,不被其视觉说服,并在这一过程中发展出一套与之对抗的策略——“目光游移”。
  3.3境遇:着眼于观看情景的宏观维度   在观看的现实情境——日常生活中,商品经济和消费主义的文化逻辑渗透其中,为我们提供了观看的经济学维度。从视觉心理的角度看,无论是“静观”还是“震惊”,无论是“反复的品玩”还是“一次性消费”,它们诉诸观者的其实都是一个东西:注意力。在抽象的感知中通过联想、附会等把自己的意向,一种对生命的体悟、对战争的体会通过动作来以一种艺术的、空旷的、虚假的形式展示于外部环境,它以鲜明的动作意向、一种审美的情趣与自己的内心、观众的体悟相互表里,相互映衬,以一种生动的、易于感知的、能够整体把握的、超脱于周围环境的注意力,吸引自己及周围观众的注意力,成为视觉生产与消费的焦点。
  格式塔心理学原理认为,所谓风格,就是态度和具体显现的抽象的典型。武术动作中所要表达的攻防意识或内涵就是态度,由标准意象衍化而来的武术动作就是具体显现。这种在观看者的视觉思维中相互映照而形成的抽象典型,是在追求一种质的事实,即武术动作的风格。由于量度值只能局限于事物的长度、形状及它们的数值关系,因而会忽略整个式样之内各种特征或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所以,风格的量度,只能从演练者的态度与具体显现上相互考量,这就要求对同一个视觉意象,演练者要竭力地将攻防涵义的态度与衍变的具体显现完美的结合并充分表达,让观看者更易理解,这种对表现力的无限追求与不满是中国武术艺无止境的根源。
  4.结语
  视觉文化的物质技术根基和传播应用形式在制造视像产品、传播“虚拟现实”、消解“审美距离”、解构人的主体性和想象力的过程中,逐步剥夺了传统文化艺术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空间,进而消解了静观这种传统的审美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武术套路的生存状态及其审美接受方式。身体的价值在以视觉化为主要审美原则的当代社会受到相当的重视,审美重心逐渐向以身体为代表的视觉符号下移。受此影响,观者对竞技武术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身体运动所带来的感性欲望的追求与满足上,而对精神的烛照与意义的思考则退居次要地位。竞技武术对感性愉悦的追求体现出对个体生命的关怀和尊重,从身体主体和观者角度两方面被赋予新的审美功能和价值。
  参考文献:
  [1]傅守祥.经典美学的危机与大众美学报,2007(2).
  [2]曾军:观看的文化分析[M].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
  [3]金元浦.观看,一个曾被忽略的命题——读曾军的《观看的文化分析》[J].中国图书评论,2010,4:69—72.
  [4]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5]金燕明,司红玉.从视觉文化谈竞技武术的发展[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社,2008,23:78.
  [6]邱丕相.中国武术文化散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96.
其他文献
摘要: 根据“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路,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应不断思考和改进教学方法,推动幼师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培养实用性的师范人才,以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作者从幼师生英语学习的实际状况出发,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针对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改革谈一些想法和认识。  关键词: 英语语音教学 幼师英语 改革  语音学习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学好语音,才能把所学的语言
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同时也是数学的启蒙阶段。因此小学数学课堂的质量影响着学生学习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关乎整个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接受
目的:本实验通过研究电针对实验性癫痫大鼠发作等级影响和对其脑电图的变化影响,通过观察电针对海马区神经元内钙离子浓度的干预作用及对细胞内CaM(钙调素)表达水平的影响,来探讨
摘要: 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名作《捕鼠器》之所以经久不衰,有它的魅力所在。本文试图应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理论来解读此剧本,通过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分析构架出了本剧的符号矩阵图式,揭示了对人性的关注。人性关怀是作者制胜的法宝之一。  关键词: 《捕鼠器》 符号矩阵理论 人性  1.引言  克里斯蒂的《捕鼠器》除了创下世界吉尼斯纪录以外,也是迄今为止全球连续上演时间最长的剧目,2007起在上海
自古以来,在我国大西南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指的是以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为首的四个地方,孩子不用教育就自小知道生活艰苦与生存不易.酉
期刊
目的 本实验以成年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血浆中ET-1(内皮素-1)/NO(一氧化氮)的含量及颅脑损伤后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变化,探讨针刺对重度颅脑损伤促醒作用的机理,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发展,历代流传下来的。今天随着东西方文化冲突的日益加深,社会道德衰退,以及责任、义务意识的淡薄,特别是信息膨胀、网络对未成年人影响
在新课程理念春风的吹拂下,在新课程标准的正确指向下,整体教育改革呈现出风生水起、如火如荼的大好势头。然而,在现实中我们能够感觉到,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明显滞后,这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在金雅苑社区一间不大的活动室,每到周二和周五,都会有朗朗读书声传来,唐调吟诵特有的顿挫跌宕和拉长的尾腔在小区上空盘旋回荡.这
期刊
社会的各个领域都越来越注重充分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和合作技巧,合作是一种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它越来越成为当代人的一种重要素质,受到大家的青睐。我们把小组合作学习引进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