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教育活动中两次“歪打正着”现象的反思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3280618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次现象:
  1、“歪打”:在出示第一幅图进行集体阅读的时候,我刚出示图片,没等我开始提出问题,一孩子就大声说:“上面有一只大老虎,我觉得它要过生日了”,其他的孩子随着他的回答也开始七嘴八重的议论起来,场面一时出现混乱的现象。针对孩子的情况,怎么办?是阻止孩子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还是就事进行引导,我对孩子说:“这样吧,你们仔细看一看,上面有什么?你觉得表示什么意思?请你先跟旁边的小伙伴说一说。”
  2、“正着”:随着我的话,孩子们开始三三两两的围成小组,进行自由的交流,我也很快溶入到孩子交流的氛围中,倾听着他们不同观察与理解,活动也很自然的过渡到集体交流的环节,我发现:有了同伴的交流,在集体交流时,孩子的观察和理解更加的全面和细致,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发表着自己不同的意见:有的从蛋糕、有的从文字、有的从小老虎的表情等等方面推测出小老虎要过生日,有的则从符号想到了老虎的心理变化,呈现出孩子们不同的思维方式。很快在集体的交流中,大家总结出了图示的内容:小老虎要过生日了,可是一个朋友也没来,他心里很孤单,于是,它想了一个好办法,是什么好办法呢?孩子们的想象精彩丰呈:打电话、写信、直接去通知朋友、利用电脑发EMAIL,用手机发短信,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的强烈,每个孩子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进行着讲述。
  3、反思:幼儿根据看懂信封的经验,在此环节进行迁移,特别是看到色彩鲜艳、具体形象的新的图示的时候,每个孩子产生了强烈的说的愿望,如何教师忽视幼儿说话的愿望,只采用集体中一对一的交流方式,那么幼儿就会成了等待教师点名发言的被动的“交往者”。我们幼儿教师要特别注意保护幼儿运用语言交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幼儿想说的时候,给予孩子说的机会,让他们有丰富的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我庆幸当时没有阻止孩子:“你们先别乱说,我们一个一个举手说。”
  有了同伴交流作为铺势,幼儿在集体交流时,语言组织比较清晰,能准确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每个孩子表现都很积极与自信,可以看出:有了语言运用的机会,他们的愿望得了满足与鼓励,我不由的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为幼儿提供想说、敢说、有机会说的的语言环境”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第二次现象:
  1、“歪打”通过集体阅读引发了幼儿的阅读兴趣:小老虎会用什么办法请朋友来呢?幼儿进一步的自主观察第二幅和第三幅的图示,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推测下面的内容;第二幅图与第三幅图的结构是一样的,只是中间的角色不同,在讲第二幅图的时候,是由教师发起互动,总结提升前一个孩子讲的内容,为第一个讲述的幼儿提出新的要求,在教生互动的基础上帮幼儿理解阅读的内容。到了第三幅图的时候,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情况:能力强的孩子结合前面的阅读图片,进行经验迁移,很快讲出了大概的内容,而能力弱的孩子一时还没有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力强的孩子开始出现注意力转移的情况,怎么办呢?当彬彬讲完自己的阅读理解:“小老虎给小熊找电话……小熊觉得怕大老虎,它说我不去参加你的生日,你光打我……”我灵机一动,问:“彬彬说小熊是这么想的,谁跟他的想法不一样。谁来说一说,这个小朋友讲时,你有什么问题也可以问他。”随着我的话刚落,婷婷一下子举起了手,我请她来讲,她非常流畅的讲到:“小老虎给小熊打电话,小熊想:大老虎在吃面包的时候光抢我的东西,老欺负我,我才不去参加你的生日晚会呢?”当她讲完,我说:“谁有问题来问她呢?”王沛辰站起来说:“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是小熊想的呢?”婷婷马上指着小熊头上从小递增的圆圈说:“从这里,头上一圈圈的不是表示想的问题嘛。”王沛辰点点头,婷婷又问:“谁还有什么问题?”孩子们一下子开始兴奋起来……
  2、“正着”孩子们纷纷向婷婷提出自己的疑问:“你从哪里知道小熊为什么不去参加小老虎的生日晚会呢?”“小熊扭着头,摆着手表示什么意思?”没想到,孩子们的疑问正是教师要引导幼儿观察理解图示的重点部分,也就是说教师预设的重难点问题也正好是幼儿的疑难问题,如何把这些问题更进一步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呢?我继续把“问题”交给大家,我说:“如果你与婷婷的想法不一样,你觉得自已的答案更能说服大家,你也可以大胆的说出来。”一下子,引发了更多的孩子参与到活动中,当婷婷的解答不能说服大家时,其他孩子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当新的问题又出现时,大家一起讲述,更后大家共同评价谁说的更有道理,为什么?师生的个别互动一下子成了教师、同伴、幼儿之间的思考与讨论,在讨论热烈的氛围中中完成了第三幅图示的阅读。
  3、反思:新的课程观强调教学过程应成为教师与幼儿之间相互交流、彼此影响的互动的过程,在集体的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往往是最为密切的,若教师没有一定的策略与技术,便会影响师幼互动的质量和有效度,乃至演变为教师单方面控制互动过程和内容的局面,失去师幼之间的交互作用,容易抹杀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此环节中,教师利用个别幼儿想法和意见,给予适宜回应,顺水推舟,抛出新的问题情境,引发幼儿群体的共同讨论,扩大师幼互动的范围,由教师与幼儿之间的“个别互动”带动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普遍互动”,由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垂直性互动”拓展为伙伴之间的“水平性互动”,从而引发大部分幼儿共同参与讨论,自然的拓展幼儿对活动的认识。
  总之,在集体活动中,既考虑到幼儿的普遍年龄特点又兼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使他们在与同伴的思想碰撞中不断整理着个体零散的阅读经验,调整着对图示的理解,使其系统化、条理化,不断获取着新的阅读经验,共同分享阅读的快乐,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其他文献
<正>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起义,多数都有皇权主义思想。他们起义“打天下”的目的,是为了“清君侧”、“诛奸臣”,拥戴一个从奸臣中解脱出来的“明君”,如果找不到这样的“好皇帝”,他们就自己“称王称帝”,自己来“坐天下”。农民这种“打天下”、“坐天下”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运动的进程,是农民战争史应当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曾有专家讲,做幼儿教师要向孩子学习,用孩子的眼光去看这个世界,才能走进童心世界。其实只要老师用心细心观察,仔细体验,孩子自然会带领我们走进他们美丽的童真世界。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新建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未来3年内,还将新增幼儿园30所,届时,幼儿园总数(含分园)将达80余所。其中,乡镇公办园和民办园占总数的80%以上,园龄在5年以下的新办园居多。园区幼教师资存在着年轻化和专业化水平相对偏低的状况,尤其是缺乏业务领军人物,骨干教师梯队建设尚未形成,出现了区域及园际间存在差距较大的现象,教育资源不能很好地做到均衡发展。如何改变这种现
<正> 伟大的共产主义者鲁迅的彻底革命精神,是建筑在先进科学思想基础之上的。从他早年的关于自然科学、科技史的论文和译著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他及时地吸取不少国家的最新科学成就,在物理、化学、地质、医学、生物等方面的研究,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由于鲁迅在青年时代不仅学习过自然科学,而且编写和翻译过有关自然科学的论著,这就使他在运用“科学”这个武器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时,能够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
一、让学生在兴奋状态下接受知识  课堂是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是决定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舞台。教师走进应立即进入角色,无论在生活中遇到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决不能将其情绪带入教室,若将不愉快的情绪传染给学生,注定这节课失败无疑。教师微笑的面容、亲切的目光,可以消除师生间的鸿沟,缩短师生间情感的距离,可以给课堂定下一个愉快而详和的基调,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
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里的“乐”指的正是“兴趣”。为了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必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兴趣教育。随着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为提高课堂趣味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为此,必须充分利用这一手段,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一、营造生动和谐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听课兴趣  课堂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地方。有效的教学是以促进学生基本素质全面、和谐
根据《学前儿童体育》及国内外相关资料的阐述,球类活动是最适合幼儿开展的运动内容,其趣味性、多功能性可以有效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对发展幼儿的整体素质具有独特的作用。但是幼儿园开展球类活动时却往往陷入训练式、练习式的怪圈,使得幼儿在幼儿阶段就失去了对球类活动的兴趣,导致其失去了利用球类得到最大限度体能及智能发挥的可能性。  兴趣是以人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需要为基础,着力认识、探索该种事物
<正> 中朝两国山水相连,自古就有着密切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两国还在军事上互相支援、共同御敌。清初,中朝军民共御沙俄侵略者,便是其中一例。中朝军民御俄战争发生在1654—1658年,即清顺治11—15年。从十七世纪四十年代开始,沙俄利用中国明、清两朝交替,清军主力南下的时机,以雅库茨克和叶尼塞斯克为基地,多次派遣全付武装的哥萨克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和贝加尔湖以东地区,窃据尼布楚、雅克萨等地,到处抢夺财物,焚烧村庄,剽劫人口,杀戮居民,妄图把我国大片领土一口吞并。1654年
语感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语感的形成来
活动背景: 学生节约用水的意识很淡薄,浪费水的现象经常存在,针对这些现象产生这一活动主题——水的危机,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并扩展对水的用途的认识,在头脑中掀起一场革命—水是会枯竭的。并以此为切入点,把节水观念带入每个家庭中,让每一个人都珍视人类的生命之源。  活动目标:1、通过开展“水的危机”的综合实践活动,了解水在动植物的生长和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了解地球上水资源情况,增强节约用水的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