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件奇怪的事。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宣布,未来将降低部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生活用品的进口关税”—政府正在研究如何促进进口,提到要降低部分能源材料的关税,落实零关税,支持关键零部件的进?口……
可是,海关最近宣布的一个新政却在走向另一个方向,让人怀疑政府在会议精神的传达方面也出了什么问题。
海关总署调整了进境物品的完税价格表,分类税率没有很大的改变,但是对原来比较粗泛的完税价格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设定,比如规定香水超过300元,奶粉超过200元,一件衬衫超过200元就要交税,等等。?
这个新规定将从4月15日起执行,但消息公布后,立即引发了外界的争议。
民众不明白这个价格到底是怎么来的,是否科学,因为有些规定看上去并不很合理。比如,以奶粉为例,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要设定如此严格的关税—中国对进口奶粉的需求量很旺盛,中国奶业频曝丑闻,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牺牲品—有人猜测这与大家都去海外抢购奶粉的现象有关。
面对质疑,海关总署说人们对新规存在误读,强调每人随身携带5000元的免税物品规定并没有改变。
但这显然回避不了跨国品牌的进口原料成本上涨的事实。仍以奶粉为例,雀巢、美赞臣等品牌近日纷纷宣布涨价,原因就是其采用的进口原料奶粉的关税成本上升。
这次新规还给许多公司的经营带来影响,比如,一些快递公司对媒体称,海关政策调整后,所有境外快递企业使用EMS清关派送的包裹,不得按照进境邮递物品办理清关手续,只有使用对方国家邮政系统投递的包裹不受影响。这无形中树立起竞争壁垒—除了中国邮政,其他公司的成本都被变相抬高。
而这些高出的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显然,这与中央政府试图向民众传达的信息不符。
政府强调促进进口,除了要解决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外,其本身所面临的通胀压力也很大—连年的贸易顺差,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3万亿美元,增发人民币给控制通胀带来难度。
关税的作用正在逐渐变小。它占中国财政收入的比例只有3%左右,过去,它的主要作用是为贸易战提供武器,同时保护缺乏竞争力的本土企业,而WTO之后,这一作用减弱。但是,从海关总署眼下的做法及过去跟商务部的争执上看,它做得还远未到?位。
另外一个层面,两会之后,代表委员呼吁减税,税务总局也宣布减税1000万,但承诺之后,人们看到另一种景象—各税务机构突然纷纷加强执法,过去常常是睁一眼闭一眼的问题,现在管得很严,相当于减下的税又补了回来。当然,纳税人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有义务按照规定交税,不能出现偷税漏税的行为,但是,税务机构的这种变化还是引人深思,透露了它们不愿意配合减税的心态。
这大概跟各级税务机构内部的激励方式有关—税额往往被设定为指标分派下去,税务人员的奖金都与完成情况挂钩—说白了,羊毛还是得出在羊身上。
关税事关主权,历来受到重视,但同时我们知道,这些年政府手中不是缺钱,而是钱多到没处可花。这个时候,抛出与民争利的政策显然有失执政风范。而奶粉这种看似“小事”,但与公共话题息息相关,成熟执政者断然不会为此小利而开罪公众。即便涉嫌走私违法,但也应该是调整法律管控范围,哪里可能咄咄逼人,从妇孺嘴里彰显你的主权啊?
温家宝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宣布,未来将降低部分“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生活用品的进口关税”—政府正在研究如何促进进口,提到要降低部分能源材料的关税,落实零关税,支持关键零部件的进?口……
可是,海关最近宣布的一个新政却在走向另一个方向,让人怀疑政府在会议精神的传达方面也出了什么问题。
海关总署调整了进境物品的完税价格表,分类税率没有很大的改变,但是对原来比较粗泛的完税价格进行了非常详细的设定,比如规定香水超过300元,奶粉超过200元,一件衬衫超过200元就要交税,等等。?
这个新规定将从4月15日起执行,但消息公布后,立即引发了外界的争议。
民众不明白这个价格到底是怎么来的,是否科学,因为有些规定看上去并不很合理。比如,以奶粉为例,很多人不理解为何要设定如此严格的关税—中国对进口奶粉的需求量很旺盛,中国奶业频曝丑闻,谁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牺牲品—有人猜测这与大家都去海外抢购奶粉的现象有关。
面对质疑,海关总署说人们对新规存在误读,强调每人随身携带5000元的免税物品规定并没有改变。
但这显然回避不了跨国品牌的进口原料成本上涨的事实。仍以奶粉为例,雀巢、美赞臣等品牌近日纷纷宣布涨价,原因就是其采用的进口原料奶粉的关税成本上升。
这次新规还给许多公司的经营带来影响,比如,一些快递公司对媒体称,海关政策调整后,所有境外快递企业使用EMS清关派送的包裹,不得按照进境邮递物品办理清关手续,只有使用对方国家邮政系统投递的包裹不受影响。这无形中树立起竞争壁垒—除了中国邮政,其他公司的成本都被变相抬高。
而这些高出的成本最终都会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显然,这与中央政府试图向民众传达的信息不符。
政府强调促进进口,除了要解决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需求外,其本身所面临的通胀压力也很大—连年的贸易顺差,中国的外汇储备已超过3万亿美元,增发人民币给控制通胀带来难度。
关税的作用正在逐渐变小。它占中国财政收入的比例只有3%左右,过去,它的主要作用是为贸易战提供武器,同时保护缺乏竞争力的本土企业,而WTO之后,这一作用减弱。但是,从海关总署眼下的做法及过去跟商务部的争执上看,它做得还远未到?位。
另外一个层面,两会之后,代表委员呼吁减税,税务总局也宣布减税1000万,但承诺之后,人们看到另一种景象—各税务机构突然纷纷加强执法,过去常常是睁一眼闭一眼的问题,现在管得很严,相当于减下的税又补了回来。当然,纳税人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有义务按照规定交税,不能出现偷税漏税的行为,但是,税务机构的这种变化还是引人深思,透露了它们不愿意配合减税的心态。
这大概跟各级税务机构内部的激励方式有关—税额往往被设定为指标分派下去,税务人员的奖金都与完成情况挂钩—说白了,羊毛还是得出在羊身上。
关税事关主权,历来受到重视,但同时我们知道,这些年政府手中不是缺钱,而是钱多到没处可花。这个时候,抛出与民争利的政策显然有失执政风范。而奶粉这种看似“小事”,但与公共话题息息相关,成熟执政者断然不会为此小利而开罪公众。即便涉嫌走私违法,但也应该是调整法律管控范围,哪里可能咄咄逼人,从妇孺嘴里彰显你的主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