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听话的孩子越让人操心

来源 :家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父母都无法忍受孩子哭,为了制止孩子的哭闹,父母以及各路育儿专家们,都曾“前仆后继”想过很多办法。
  最著名的莫过于“哭声免疫法”。这种方法简言之,就是对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通过这种矫正式的育儿方式,获得一个逐渐停止哭闹的孩子。
  按照这种方法训练出来的孩子确实会“乖”很多:很少哭,即使哭了大人一批评就会立刻停止;能自己一个人安静地玩很久;能按照大人的旨意行事,很少反抗。
  可是,父母们也会发现,孩子的快乐越来越少了,不爱笑也不爱看人。直到孩子长大出现越来越多的心理问题后,哭声免疫法才逐渐被摒弃。
  可以说,任何否认孩子天性的育儿法都是反人类的。
  一个孩子来到世上第一件事,就是啼哭。孩子哭,是因为他有这份需要。一个因为哭闹而被大人批评,甚至冷处理的小孩,应该是这个世上最绝望、最恐惧的人。
  而一个哭闹的时候被共情了的小孩,是从漫无边际的无助中被拯救的小孩。正是在这样的回应和共情中,孩子学会了分享爱和传递爱。
  有的父母问,这样会不会惯坏孩子?他所哭闹的那些事,太幼稚了,老惯着他的话,他怎么才能长大?然而,如果不在这时候给他们幼稚的机会,他们就会永远幼稚下去。因为他们会通过持续“幼稚”索要早年应该得到的理解和爱。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这种情况叫做心理“固着”。即,如果一个人在发展的某个阶段受到过多挫折,或者得到过分的满足,会导致固着,无法正常地进入下一个阶段,而是停留在一个不成熟的心理模式里。
  比如,一个婴儿期的小宝宝,正跟妈妈处于共生关系中。当他/她有情绪的时候,不能通过有力量的行为去表达,更无法清晰言说。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推开妈妈的乳房,或者在妈妈的乳房上狠狠咬一口,或者不停地哭闹甚至生病,以此让妈妈难受、困惑、焦虑。
  这个时期未被好好照料,或者被过度照料,未曾跟父母分离的孩子,很容易在成人后,面对问题时,把别人带入到同样的痛苦情绪中,让人理解他的内心。
  那些遇到问题不管不顾、歇斯底里,将自己和对方都拖入难受境地的成年人,其实内心就住着个无法言说的难过的小婴儿。
  比如,一个处于叛逆期前后的小孩,他们的语言能力还不完善,很容易将情绪诉诸行动。当他们的情绪不被看见、接纳,甚至还被频繁批评和打压时,那么他们会用哭闹、就地打滚、喊叫、打砸东西甚至自虐等方式表达愤怒和反抗,同时希望真正的那个自己,能够被理解和尊重。
  这个孩子如果一直不被理解、被父母过度打压,那么他们长大后,遭遇问题,还可能会回到幼时的情境里,用当初诉诸行为的方式,企图让别人明白他的感受。有的人行为上虽没表达,但会潜意识里担心自己的愤怒造成毁灭性结果,所以以反复检查门锁等强迫性动作,妄图“锁住”自己的愤怒。
  唯有被父母接纳、尊重的小孩,才能獲得心理能量,去用言语表达自己的困境。当他有情绪要爆发或者遇到困难时,才有能力去“好好说话”,更好地沟通交流和解决问题。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情绪管控能力也会更好,行为处事看起来也就比较成熟妥当。
  那些看起来不可靠、不成熟的人,其实内心都住着个小孩。那个小孩还有未得到的东西,不得不停留在原地。于是,他整个行为模式和心理状态,也都固着在那里了。
  父母要相信孩子会哭闹、会缠人是再正常不过的心理需求,陪伴、关注才是最好的应对办法。总有一天,你的孩子会独立、坚强,而到了那一天,你会无比地怀念现在他缠着你的每一个日子。
其他文献
成为一个实现了自我价值的现代女性,并不能用你是否事业有成或者是否会经营家庭来单向评价。它得考量综合能力。  “生而不养”也许是个假命题。  你有能力,才能让别人也能让自己,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条条大路通罗马,怎么养孩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的方式,能否让孩子到18岁成年时,变得独立自信充满爱,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心理阴影。  到底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生养孩子的方式?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职业性质、是
期刊
世上最无奈的事,或许就是变老吧,因为谁都无法避免。  当你老了,只能无奈地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豪情壮志已然成烟。  吃饭跟幼儿一样  81岁的公公坐在饭桌前,系着围兜,像幼儿园的孩子一样等着先生给他喂饭。饭食是十分软烂的米饭和一小碗肉汤煮成的土豆胡萝卜泥,跟幼儿的食物一样。  多年的帕金森综合征让公公失去了行动能力,连咀嚼功能也退化了——成塊的肉、蔬菜早已不能咀嚼,只能吃半流食。  先生舀起一勺饭
期刊
一个女人的欲望和能力不匹配时,男人也会迟疑是否要一直为她的欲望埋单。  钻石王老五想结婚了  半年前,新家装修快完工时,Y先生说:“等你和你老公入住时,一定记得要邀请我和我女友过来暖居哦。”看着春风得意的他,我知道来暖居是假,让我们见见他女友才是真。    我愉快地答應了,为他能够找到另一半而开心。  Y先生是个事业型的男人,大学毕业后工作没几年,就开始自己创业。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创业成功。回过头
期刊
小景真心感谢这个安全情人,用沉默的陪伴,  让她在纯洁的爱情梦想和残忍的现实生活之间,  得以泅渡。无关金钱,无关爱情。  情欲复苏  小景推3个月大的球球去楼下散步,球球目不转睛地盯着前面一个男人手里拿的包装袋。应该是他给自己孩子买的玩具,花花绿绿对球球是致命的诱惑。  小景弯腰安慰球球:“长大了妈妈也给你买啰?”  男人笑着把东西掏出来递给球球:“这是给小姐姐学英语的,给你摸摸?”球球欣喜地看
期刊
大多数PUA都迷信,当他们学会技巧,经历很多感情和性伴侣后,会更了解自我,最终找到真爱。但现实往往背道而驰:一个男人越努力追逐把妹技巧,他得到真爱的可能性就越小。  事实证明:恋爱这回事,无论对男人还是女人来说,套路诚可贵,真诚价更高。  这是一幕有点诡异的场景:在北京一栋居民楼的健身房里,11 个男人席地围坐成半圆,全神贯注盯着圆心那位西服男—看他如何走路。  “挺直腰,放松肩,腿的迈步和手摆的
期刊
他是广州有记录以来的第一例艾滋病人,已带病生存了25年。  在四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在死亡阴影铺就的生命底子之上,他一直过着一种双重生活:当体内的艾滋病毒暂时蛰伏,他竭尽一切努力和可能,去做回一个普通人。  这样的身份扮演与双重穿梭,难免吃力、撕裂和错漏。但与死亡相比,“装没事人一般地生活”,已经是一种巨大的幸运。  门把手上的铃铛  2016年11月底的广州,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节,阳光温和、清
期刊
境遇决定友谊  A先生40多岁,几年前开始创业,随着业务量的增加,工作越来越忙。他的发小、同学,大部分在稳定的体制内工作,40多岁事业已经碰到了天花板,生活基本处于半养老状态,特别热衷于同学会,一周两到三次。他因为工作忙,很少去,久而久之,被同学认为是清高、瞧不起人。  我们时常困惑,有些朋友,明明过去是可以交心过命的,他曾经那么理解你,说希望你越来越好。然而当你真的越来越好时,你们之间的误解与摩
期刊
50岁、离过2次婚、有3个孩子,却成功再嫁LV总裁——她是“轻奢女王”汤丽·柏琦(Tory Burch)。  用世俗的眼光看,年过半百且2次离异,对女人而言是极其恐怖的事情,因为它们约等于人生无望。然而,对于被誉为“轻奢女王”的汤丽·柏琦而言,那些标签从来不是人生的阻碍。 汤丽对同名品牌的用心经营程度,到了连模特试装也会亲自检查。  50岁之际,她不仅走向了事业巅峰,将创立的同名品牌汤丽·柏琦在全
期刊
姥姥70岁那年,收到从远处寄来的一摞书信。没上过学的她为了读信,决心从头学习识字。那是迟到了半个世纪的情书,也是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牵挂。  庄户地西施学识字  姥姥没上过学,18岁时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1954年,乡里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扫盲,在很多村设立了识字班。姥姥年龄合适,被叫去学习。她性格活泛,愿意接触新东西,挺想去,但是太姥爷不让。太姥爷养了几头老母猪,平时都要靠姥姥照料,离了她不行。 
期刊
26岁的柯布刚到北京工作一个月,父母就从1 000公里外的家乡赶来,准备给他买房。  那天是周六,晚上加完班见到父母时,他们已看了好几处房源。父母是坐上午的高铁抵达的,两人提着鼓鼓囊囊的行李,中午一下车就直奔中介。一天后,他们又搭乘下午的火车离开。  在2016年5月买房之前的大半年时间里,这样的奔波劳碌,柯布的父母至少重复了10次。柯布一度没做好买房的心理准备,觉得父母想得太远。在这之前,他对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