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站斯德哥尔摩?

来源 :民主与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LER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的鲁迅先生曾经写过一句著名的话,他说世上本没有路,但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这句话实在太出名了,我猜很多人大概从会写字开始就将它抄到小本上时时拿出来温习,并因此而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走路。关于路,网络时代的“但丁”则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打的去吧。我猜这句话也同样被许多人抄在小本上,不但稔熟于心还会时时抛出来用,恨不得让所有人都看到自己脑门上明晃晃的三个字儿——“有个性”。
  路的意蕴就是这样深远,几乎所有与路有关的语言或文字总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而路的象征意义也总是在许多不同场合被使用、被解释。有路必有人,路因人而精彩,因为路是人走出来的;即使是相同的路亦有不同的走法,因为走在路上的人是不同的,于是不同的人使得路有了不同的精彩。这是将上述两句话合而为一所能得到的推论。而一本《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诺贝尔奖、科学和科学家》读下来,我越来越相信,此书作者、来自匈牙利的化学教授豪尔吉陶伊多半会成为鲁迅先生与但丁的异国知音。
  自1901年首次颁发,在百余年间,诺贝尔科学奖走过了激动人心的年代,也见证了科学与政治的恩怨,更让那些常常远离公众视野的科学家们成为每年10月与12月的焦点。所有的故事皆因人而展开,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走向斯德哥尔摩的人们,便也有了“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不过,假如因此而将此书视为一本“诺贝尔奖获奖指南”并想要从中找到如何以尽可能快的方式与途径获得诺贝尔奖,那么阅读的结果无疑将是令人失望的。因为当作者以300余页的篇幅讲完了诺贝尔奖得主们精彩的人生片段之后,在正文的倒数第三页写道:“通过调查诺贝尔奖得主走过的不同道路,还有一个教训必须知道,那就是不存在得奖的终南捷径。”
  也许这本来就是一个并不需要更多解释的结论,如同所有其他领域的成功并无独门秘笈可言。不过,这部关于“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的书并不会因此而失去意义。该书以一种积木式的结构,从各个不同角度呈现了诺贝尔奖得主的科学人生,从走上科学研究之路,到做出发现的那些重要时刻,从科学工作的氛围环境,到前辈同行的影响,从对获奖的预期与揭晓之后的如愿或失望,到获奖对个人生活的影响,作者以问题结构全篇,并以其通过访谈与文献查阅所获得的大量资料来对这些问题逐一进行解答。作者在此书中想要做的不是历史学或社会学的研究,而更多的是“关于个人的描述”,这一角度要归因于作者本人的职业身分与学术兴趣,他是一位化学家,作为科学研究与发现的亲历者,他显然会更关心也更乐于在此书中展示那些“具有决定性的时刻,这些时刻既引领科学家们的事业走向诺贝尔奖,也引领隐身于当代诺贝尔奖项之后的科学自身向前发展”。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将此书视作“一位科学家眼中的科学”其实并无不可。按照作者自己的说法,他希图以此书实现的目标是“让科学、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走近公众”。虽然不能指望仅凭一本书就让科学与科学家成为公众视野的明星,但是正如诺贝尔奖令科学与科学家成为公众话题一样,这部围绕诺贝尔奖展开的书中有颇多内容将会成为这些话题中最出彩儿的片段,而这正是“让科学、科学家和诺贝尔奖走近公众”的最具体表现。
  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吉尔伯特的研究领域横跨理论物理学与实验生物学,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企业家。如此丰富的经历也许会被许多人归结为精力充沛与超强的学习能力,也许这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吉尔伯特自己看来,他更愿意将如此种种归功于接受广泛教育的好处,而他自己的经历可谓现身说法:他获得诺贝尔奖的发现DNA序列测定,就是因为在某个时刻,他知道了DNA中糖的某个小知识。很难准确地指出他是怎么碰巧知道的,但是“了解足够多的关于世界的零星小事”而不是将视野局限于自己所研究的一隅,这对于科学家而言实在意义深远。爱迪生曾经有言:作为一个发明家,需要知道所有表面上没有任何关系的关于世界的联系。事实上,这种“表面上没有任何关系的关于世界的联系”所构成的才是完整的世界图景吧。于是也就很容易理解吉尔伯特的主张,他提倡大学教育主要以哲学、心理学和文学为主,而不要那么关注化学、物理学和数学。
  如果说广阔的视野让吉尔伯特迈出了走向成功的决定性一步,那么对于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普利高津来说,其广泛的涉猎似乎从他进入科学领域之时便注定了他与成功的缘分。受到家庭的熏陶,他的阅读生活开始于对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学习,后来又对哲学发生了兴趣。当他进入大学读书时,每个人都说那时候不适合成为哲学家,于是他又开始了对化学与物理的学习。时间是哲学家们所热衷的问题,但同时也是一个科学问题。不过当他同时具有了哲学与科学的双重背景之后,他“非常惊讶地发现在哲学和科学中,时间意味着非常不同的东西”。于是,尽管他的物理老师对他解释说,时间的问题已经被牛顿解决了,并且由爱因斯坦彻底完成了,没有什么可以再寻求的人,普利高津却决定把他的一生奉献给理解和解决这个矛盾。
  在豪尔吉陶伊看来,“要了解问鼎诺贝尔奖的复杂性,仅仅了解诺贝尔奖得主是不够的”,为此,他在书中专门以一章的篇幅来谈论“未获奖者”。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使读者从另一个角度理解这条“通往斯德哥尔摩之路”,未获奖者们对于未获奖之事的态度亦具有启发意义。
  197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两位得主之一的休伊什,其获奖是有争议的,因为他的前研究生乔斯林·贝尔并未一起获奖。1967年,乔斯林·贝尔还是休伊什的一名研究生,正是她在分析射电望远镜每天长达20多米的记录纸时观察到一种奇怪的脉冲信号。同年11月,他们利用新安装的快速记录装置探明这个射电源在狐狸座方向,脉冲周期为1.33730109秒。休伊什认为,他们正在观测的是一种“脉动的恒星”,又称“脉冲星”。脉冲星的发现使休伊什于1974年获得诺贝尔奖,但贝尔则被遗漏在获奖者之外。多年以后的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被颁发给发现了一种新型脉冲星的泰勒与赫尔斯,而贝尔则受邀出席了颁奖典礼。那一天,物理学奖评奖委员会的现任秘书安德斯·巴拉尼告诉贝尔说,她也应该分享1974年的诺贝尔奖,并给了她一个小的诺贝尔奖章的复制品。巴拉尼告诉她,“这是我最多能做到的了”。关于这位被诺贝奖遗漏的发现者,豪尔吉陶伊这样写道:“尽管贝尔没有以身居诺贝尔奖得主名单之中的形式被记载在科学史的书籍中,但是她会由于她的发现以及诺贝尔奖对她的遗漏而出现在那些书中。今天当问她是否因为没有获得诺贝尔奖而难过时,她的回答是:‘为什么我应该悲伤呢,我成就了一番没有诺贝尔奖的事业。’”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便联想到了去年4月间贝尔的中国行。其时,贝尔应邀在北京天文馆做了一次报告。她在那次接受北京媒体访问的时候曾被问及是否因为没有获得诺奖而感到遗憾的时候,贝尔说:“没有获奖,我一样也很好,很轻松。没有获得诺贝尔奖,我才更有获得其他奖项的喜悦。因为如果获得了诺贝尔奖,就没有获得其他奖项的意义了……”尽管当时有人曾评论这个答案太像一个标准答案,更让憋足了劲儿等着看好戏的人感到沮丧,但我却更愿意将这个回答视作一种率性的表达与淡定的态度,并且因此又对贝尔老太太增加了许多好感。
  除了诺贝尔奖得主与未获奖者的故事,书中一些很少为人所知的关于获贝尔奖的错综复杂内情的介绍亦成为此书吸引人之处。对于此书,作者曾坦言:“我在写这本书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就像其他人一样敬畏诺贝尔奖。当我了解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事业的细节,知道他们赢得诺贝尔奖的一些曲折之后,我偶有的幻想破灭之感也得到了补偿……”
  ——对于一位以发现为事业的化学家来说,发现本身所带来的快乐永远是如此直接;而对于路上的行者而言,行走本身就是意义,至于下一站斯德哥尔摩抑或其他,其实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其他文献
现在,云计算随处可见,连个人终端也不例外。一直专注在瘦客户机领域的网思(WYSE)公司,最近宣布了可扩充的云客户端计算战略。  网思首席市场策略官兼首席客户顾问Jeff McNaught来华访问时表示:“PC已死”。他是根据近年PC的增长率以及各类终端的增长率而得出的结论。另外据Gartner预估,2010年~2012年这三年里,瘦客户机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4%,远远高于PC的增长率。  相比
CDN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服务。因此,服务将成取胜的撒手锏。    世纪互联也要做CDN(内容传送网)服务了。在最近的一次媒体沟通会上,世纪互联总裁雷紫东向记者表示,“CDN服务是世纪互联第二个10年发展中的重中之重,它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攻坚战,所以公司的管理层会全力以赴来支持这项业务。”  有业界人士称,世纪互联进入CDN领域其实是蓄谋已久的。“CDN产业将从成长期走向高速发展期,机会难得。”雷紫
近日,为期50天的科华恒盛“2010高端UPS与整体电源解决方案全国巡展”落下帷幕,这是继榕城、上海等城市之后,其全国巡展的最后一站。  “我们将从一个单一的UPS产品制造商与提供商向整体电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发展。”会上,科华恒盛销售中心副总经理林清民自信地对本报记者表示。  林清民的这种自信缘于科华在UPS领域的进步。据2009年的相关UPS市场报告体现,科华在中国UPS市场销售额排名第四,在本土
科技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超越时代的产品设计始终驱动着市场,让我们领略一下前卫科技的独特魅力吧。     1.飞利浦的Momento     看起来像一个晶莹剔透的雪球,不过飞利浦的Momento实际上是一台数字视频播放器。相信大家都看过童话中的女巫,手掌触摸一下魔球就会显现出影像,而通过传感器,Momento也可以实现这一奇妙功能,用户手掌的运动就好像被注入了神秘的魔法。另外,通过轻轻晃动Mome
近日,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ERP产品Aisino A6 3.0正式发版,这是在航天信息提出“互联网时代信息化企业构建者”的核心品牌定位之后推出的首款产品。此款产品究竟是如何体现这一定位的?带着这一疑问,记者采访了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管理软件事业部副总经理吕俊杰。  “要审视这款产品如何实现航天信息的宏观定位,就要看它是否满足了企业融入互联网这一信息时代,实现信息化企业模式的构建。”吕俊杰表示,互联
摘要:单元复习课是对一个单元所包含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巩固,如何将单元复习课发挥出更好的效果,真正提升学生的化学水平,是化学教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文章基于核心素养,就如何制定教学策略、如何将基本核心素养教学理念融入教学内容中以及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思维逻辑进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几方面进行了探究,为更好地开展单元复习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单元复习;化学;核心素养  一、 引言  当前的单元
9月25日9时,中国联通在中国内地市场全面推出了iPhone 4,并为iPhone 4用户量身定制了合约计划。联通版iPhone 4的入华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此次中国联通宣布iPhone 4在华上市的时间,距iPhone入华将近一年。这一年来,iPhone为联通赚足了人气,但在销量和增值服务等方面,中国联通仍有更多的期望。  据了解,此次推出的iPhone 4将以合约计划方式进行销售,用户办理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也在凸显,那些不懂得创新的人最终将会被社会淘汰的。物理学科的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是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科研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也是创造性人才所必备的理论基础。侧向思维作为创新性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在物理学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初中物理学是学生们接触物理知识的启蒙,在启蒙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注重侧向思维的培养,将使学生们受益一生。  关键词:侧向思维;物理实验;
自马云7月份抛出“互联网过冬论”,国内信息通信业(ICT)忽然也都开始惶恐冬天了。这距离上一个“IT的冬天”不足8年。这波过冬恐惧症还在蔓延: 不仅仅体现在互联网业务,还波及到电信设备商、软件服务提供商等整个产业链条。  互联网过冬论,其实是阿里巴巴这一电子商务平台,对于当前中小企业经济气候的直接反应。在国内电信重组、大规模3G网络建设启动在即的格局下,电信设备商照说不应该有过冬论。但是在运营商自
本报综合消息在上一周的深圳市四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深圳市市长许宗衡在做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谈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时,表示要将“山寨”产品的转型升级纳入该市2009年自主创新、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工作任务中,并为“山寨”发展规划出“模仿开发创新”的发展路径,规范引导“山寨”产品提升品牌,转型升级。  巧合的是,在此次深圳市“两会”上,不少代表委员为“山寨机”说话,希望政府给“山寨机”一条出路。深圳市政协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