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经注》名胜古迹描写特点的嬗变解析

来源 :名作欣赏·评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si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水经注》为代表的北朝散文中的名胜古迹描写和以司马相如、张衡和班固等为代表的汉晋大赋作品,分别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发展成就。本文试图从侧重点的选择和内容的组织方式,以及名胜古迹的表现手段上简析两者的差异或不同。
  关键词:《水经注》 大赋 差异
  《水经注》是北朝著名文学家郦道元的一部记叙水道的地理著作,它不仅详尽地描述了祖国山河丰富多彩的水道,还描绘了许多山水等自然景观和城阙、宫殿、园林、寺庙、名人故居、墓葬和碑刻等人文景观,因此,它既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同时还具有很高的历史学和考古学价值,尤其在艺术领域取得了前瞻性和开拓性的成果。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水经注》精妙绝伦的名胜古迹描写颇受古今学者的高度赞誉。明代学者杨慎曾计划将《水经注》中描写山水名胜的文字摘录成一册汇编,他在《丹铅余录》中云:“《水经注》……叙山水奇胜,文藻骈俪,比之宋人《卧游录》、今之《玉壶冰》,岂不天渊?予尝欲抄出其山水佳胜为一帙,以洗宋人《卧游录》之陋。”a清人刘献廷曰:“其(郦道元)注《水经》……铺写景物,片语只字,妙绝古今,诚宇宙未有之奇书也。”b近代著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把《水经注》中描写名胜古迹的文字编纂为《水经注写景文钞》。本文拟就《水经注》在名胜古迹描写方面的新突破,分三点论述。
  第一点,郦道元通过名胜古迹的描述,不仅“即地以存古”,“发思古之幽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爱憎感情和是非功过的评价。
  《水经注》中的写景与南朝山水文之写景颇为不同,后者如鲍照的《登大雷岸与妹书》、陶弘景《答谢中书书》、吴均的《与顾章书》《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王融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等,皆仅仅描写了山水自然景观;与同为北魏的写景文(有的只是写景片段)如姜质的《亭山赋》、郑道昭的《天柱山铭》等也不同,它们也只关注到山水自然景观的描绘;而《水经注》却既写自然景观又写人文景观,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交相辉映,和谐统一。无论是人文景观还是自然景观,《水经注》中俯拾即是,处处皆景。可以说,《水经注》是古今第一部以水道为经,以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为纬,规模宏大、结构谨严的写景散文。
  《水经注》在写景中又融入有关人文内容的叙事,叙事服务于写景,为写景营造人文氛围。正如唐子奕所指出的:“郦道元在描绘自然景观的同时,将大量的文化内容融会其中,诸如上古神话,历史人物,民间传说,人情风俗,乃至冢墓碑祠、聚落建筑等等,使读者在领略祖国大好风光的同时,对中华民族悠悠而灿烂的文化神往而敬仰。这是《水经注》百读不厌的原因之一。”c罗宗阳亦指出:“人类对山水的热爱和向往,不仅出自山水的外表美,还由于对前辈在某山某水与自然界和恶势力作斗争的敬仰和怀念。有时某山某地,既不雄奇也不壮丽,既不险要也不秀媚,只是因为劳动人民和知名人物曾在这里有着惊人的劳动和斗争,或曾在这里出游览胜留下什么题咏碑刻,同样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兴趣。”d例如写孔子庙堂时,显然怀着对这位儒家圣人无比崇敬的感情。记屈原旧宅、贾谊故居则流露出对他们怀才不遇忧愤而死的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描述八阵图、定军山,充分肯定诸葛亮的军事才能。记浪荡渠、刘靖碑,热情赞颂王景、刘靖父子兴修水利的巨大贡献。对于历史上为人民做过好事的清官循吏的政绩,如开渠造田、修桥筑路、除暴安良种种遗物古迹,他都睹物思人,随时随地加以称颂,以示纪念。对于历史上反动统治者,滥用民财、不恤民力、大兴土木、奢侈浪费等种种罪行,他又总是结合古代建筑的描绘,予以严峻的批判。如秦始皇筑长城,“死者相属”;梁孝王修睢阳兔园,“势必皇居”;魏明帝大整洛阳宫室;石虎掠夺各地文物,修建邺城,《水经注》都表示强烈不满。有些厚葬的墓主,无德而自颂,如宦官州府;虚言以欺人,如伪君子张詹;不义而富贵,如张伯雅。郦道元皆用尖锐的语言给以辛辣的嘲讽。
  在《水经注》之前,两汉辞赋最重要的题材之一就是描写名城、名苑、亭台,著名的篇目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和《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等。他们的目的,主要是颂扬封建帝王的优越生活环境和豪华的物质享受,以京都的繁荣富庶来衬托天子的无比声威。最后虽然点缀几句“归之于节俭”的劝诫语言,但不过是“讽一而劝百”,改变不了他们歌功颂德的实质。《水经注》写到的大城市有长安、洛阳、邺城、平城、成都等,基本上不存在这种不良倾向。即使北魏京城洛阳和旧都平城,郦道元的描写也是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没有借机炫耀国威,讨好邀宠的意思;有时也以前朝覆车之鉴,为北魏统治者提供历史教训,较之汉赋切实而深沉。这种写作态度和思想境界,不能不说是一个进步。
  第二点,《水经注》对于名胜古迹的描写,以历史真实为基础,准确详细,条理清楚,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恰似一幅幅导游图,和大赋风格迥然不同。
  汉晋大赋的常用手法是铺张扬厉,夸饰渲染,往往华而不实,添枝加叶,踵事增华,结构则呆板而流于模式化,读来如雾里看花,难以求真。文学作品固然允许夸饰,但作为科学著作来说就不足征信了。《水经注》基本上属于真实之作。郦道元对汉赋的描写颇不满意,曾说过:“都赋所述,裁不宜意。”(《永乐大典》本《水经注》原序)因此他在描述名胜古迹时,力求有根有据。有的来源于亲身经历和直接观察,有的参考了大量的历史记载,进行过周密的考证。有些建筑物的方位、距离计算得非常准确,数据竟然与现代考古发掘基本相符。其叙写方法,既不像今天的城市街道交通图那样不分巨细全面介绍,也不同于《邺中记》《洛阳记》 《三辅黄图》那样东鳞西爪,散漫无章。他以水道为纲,让读者沿着河流一路走去,遇到什么名胜古迹,就介绍什么:名称、形状、规模、颜色、高度、何人何时修建,后来有什么变化,有何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等等。写长安即顺渭水而下,写洛阳沿着谷水,写邺城沿着浊漳水,写平城沿着浑水,写成都以锦江为轴线等,因水纪胜,有啥写啥,没有就不写。抓住重点,约略一般,突出特色。长安是几代古都,古迹极多,着重介绍的是十几座城门。洛阳长期为文化中心,于太学叙述特详。成都重点写了与锦江有关的七座桥梁。邺城突出著名的銅雀、金凤、冰井三台。这种实录的方法,对于汉赋是一种创造性的发展;对于后世乃至今天的游记文学,都是可贵的借鉴。   第三点,《水经注》叙述介绍名胜古迹时以散文体为主,形容描写时则骈散相间,以散驭骈。有时轻笔勾勒,有时浓墨重彩,疏朗委婉,曲折有致,没有汉赋堆砌雕琢的习气。
  试看《谷水》洛阳华林园:“谷水又东,枝分南入华林园,历疏圃南,圃中有古玉井,井悉以珉玉为之,以缁石为口,工作精密,犹不变古,璨焉如新。又径瑶华宫南,历景阳山北,山有都亭堂上结方湖,湖中起御坐石也。御坐前建蓬莱山,曲池接筵,飞沼拂席,南面射侯,夹席武峙,背山堂上,则石路崎岖,岩嶂峻险,云台风观,缨峦带阜,游观者升降阿阁,出入虹陛,望之状凫没鸾举矣。”这一段描写人工园林,有假山,有曲池,有引来的飞泉,有高悬的瀑布,有花草树木,有风声水响,还写了花香石色,游人出没升降。镜头角度各个不同。在汉《子虚赋》和《上林赋》等鸿篇巨制中,是不可能看到这样具体而又秀丽的场景的。它既表现出艺术创作方法从夸饰到写实的演进,也说明当时园林建筑艺术的影响已经深入到了散文的领域。
  又如写邺城城门楼:“西曰金明门,一曰白门。凤阳门三台洞开,高三十五丈,石氏作层观架其上,置铜凤,头高一丈六尺。东城上,石氏立东明观,观上加金博山,谓之‘锵天’。北城上有齐斗楼,超出群榭,孤高特立。其城东西七里,南北五里,饰表以砖。百步一楼,凡诸宫殿、门台、隅雉,皆加观榭。层甍反宇,飞檐拂云,图以丹青,色以轻素。当其全盛之时,去邺六七十里,远望苕亭,巍若仙居。”作者突出形容其楼观之高耸华丽,像一个建筑师在临空鸟瞰。平城的永固石室,写法又不一样:“堂之四周隅雉、列榭、阶槛及扉户、梁壁、椽瓦悉文石也。檐前四柱采洛阳之八风谷黑石为之,雕镂隐起,以金银间云矩,有若锦焉。堂之内外四侧结两石趺,张青石屏风,以文石为缘,并隐起忠孝之容,题刻贞顺之名。庙前镌石为碑兽,碑石至佳。左右列柏,四周迷禽暗日。”着重描写石雕之精湛富艳,宛如一位雕塑家在悉心观赏。这两段文字若同王延寿的《鲁灵光殿赋》、何晏的《景福殿赋》相比,就更可见出其真切雅洁的风格来。其他如写平城皇舅寺塔,云冈石窟,金乡石墓,雖然比较简略,但重点突出,色彩鲜明,对稍后的杨伭之的《洛阳伽蓝记》,无疑有直接的启发。
  此外,《水经注》还记录了全国各地许多风俗习惯、土特名产、动植矿物,以及千奇百怪的自然现象,反映了广泛的社会生活。文字晓畅,描写生动,叙述有趣。能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是优秀的知识小品、随笔、札记,科学性和文学性兼而有之,对后世笔记如《酉阳杂俎》《梦溪笔谈》等,不无一定启发。
  a杨慎:《丹铅余录》,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9页。
  b 刘献廷:《广阳杂记》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197页。
  c 唐子奕:《〈水经注〉山水散文的历史贡献》,《中国民航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第65页。
  d 罗宗阳:《〈水经注〉描写山水的艺术技巧》,《南昌大学学报》1979年第4期,第95—96页。
  作 者: 赵育辉,教育硕士,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古代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倪瓒作为元代“文人画”的代表,推动了山水画发展的变革。本文以倪瓒《虞山林壑图》为例,结合其早期、中期代表作品,从构图、笔墨、意境等方面进行比较赏析,以求进一步解读倪瓒绘画外在形式的发展及其绘画思想的成熟过程。  关键词:倪瓒 《虞山林壑图》 外在形式 绘画思想  倪瓒《题彦真屋》 诗云:“只傍清水不染尘”a,寥寥数字道出其毕生的艺术追求。他身处外族统治的时代,不畏权贵和政治的束缚,晚年弃家
摘 要: 《跳出油锅的鱼》让笔者关注到张执浩运用的独特的时间倒流的手法,而在阅读其他诗歌的过程中,多处都有这种时间意识的存在。张执浩笔下有一天的日常性场景,也有一生生命存在的状态,有今生的回忆,也有来世的幻想。笔者认为张执浩诗歌中所反映的时间意识这一主题仍然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文提取了张执浩诗歌中体现出来的两种独特的时间意识,分别是生命周期一生与一天的时间、荒诞神奇的倒流的时间,分别以《葫芦里》
摘 要:“抗战”之于作家艾芜而言,不仅是文学创作和思考的主旨,更是其体察现实、感悟人生的经验背景。艾芜于1947年创作的小说《都市的忧郁》 便是作家“抗战” 体验的审美表达,在宽广的社会视野下艾芜从容不迫地描述着最普通的中国民众战时语境下的日常生活,这部常常被学界所忽略的小说,因融入了作者无比深刻的生命体验与热切的现实关怀而显得更厚重深沉。  关键词:“抗战” 日常体验 《都市的忧郁》  中国的近
摘 要: 老区高校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上先天地具有其他高校所没有的地域优势和文化优势。优秀的红色文化能够有利于解决当前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出现的诸如部分学生理想信念缺失、校园文化娱乐化、红色文化宣传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发展红色文化的路径则需要各高校自身紧密结合地方,整理红色文化遗产;挖掘红色文化,发展非对称优势,传承红色文化,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红色文化。  关键词:红色文化 老区高校 背景 路径  
摘 要:街道名称属于词汇系统,有其自身的语音、结构、词义特点。同时,街道名称还包蕴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忻州市忻府区有170条街道名称,对其从语言和文化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可以全方位展现忻州市忻府区的街道名称。  关键词:忻州市 忻府区 街道名称 语言 文化  忻州是一座已有一千八百年历史的古城,位于山西省北中部,与太原紧紧相邻,是历史上太原以北南北交通的唯一通道。它历史悠久,文物古迹甚多。忻州市忻
摘 要: 主要论述了《红楼梦》中贾府一族在家族不同的生存时期,出于不同的利益考量,从而选择了不同的婚配对象;并选取了其中贾政与王夫人,贾珠与李纨,贾琏与王熙凤等几对具有典型意义的夫妻,从家族背景、婚姻目的等方面,结合家族命运对这些婚配选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红楼梦》 家族 婚配 利益 目的  《红楼梦》这部举世公认的文学巨著,叙事宏大,人物鲜明,可以说是写尽了世情百態,父子、母女、祖孙、兄弟
摘 要: “气”作为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在中国哲学中具有普遍意义。元代吴澄,由于兼具理学家与文学家的双重身份,将理学思辨方式运用于文艺理论方面,因而使其文艺理论具有理学气息。本文以元代吴澄“气论”思想为研究对象,对其理学思想下的“天地之气”与文艺理论方面的“文气”进行探讨,进而探究吴澄文艺思想中的理学倾向。  关键词:吴澄 理气 文气  吴澄在元代理学中有崇高地位,与许衡并称“南吴北许”。然而当前
摘 要: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颇受关注的文学批评家,他以坚持新人文主义和古典主义的观点而闻名。对于五四时期的文学他基本上持否定态度,尝试运用新人文主义的观点对五四新文学进行批评,在当时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虽说他对于五四新文学的论断并非完全正确,但也对新文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现代中国文学之浪漫的趋势》是他对五四新文学反思的代表作品,能够集中体现他早期的批评特点,了解梁实秋对于五四
摘 要: 一部电视剧从制作到播出的过程,与制作方、投资方、审查方、广告商和观众密切相关。在我国,由于电视剧行业收益分配不均,再加上部分制作者的职业道德与理想信念相对缺失,电视剧创作频频出现抄袭、跟风与翻拍等问题,许多情节夸张、逻辑混乱、思想浅薄、艺术价值不高的电视剧作品充斥着市场。这种现象不仅限制了我国电视剧作品的批判性表达,也使得部分电视剧作品出现了价值表达的混乱。另外,投资方与广告商给电视剧创
每年开学,大学校园里都会出现一群新生,他们基本处于相似的状态:好奇,迷茫,略带稚气。他们常常好奇地问自己:大学四年,我将如何度过?四年后的自己,又会是个什么样子?2016年新学年开学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一班的辅导员给大一新生布置了一道颇具有仪式味道的“作业”,要他们“给四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下边盘点出来的就是其中7位同学的“致自己”,他们充满好奇也充满想象的心声,读来激情满怀又催人奋进,还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