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能源和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它的清洁、可再生性和储量丰富的特点使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地加大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力度。我国新能源行业的发展既存在机会又存在巨大的难题,技术和利益的重新分配是我国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从市场角度而不是行政角度探讨问题的解决,希望对我国新能源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新能源 市场 利益分配 政府补贴
1 我国新能源行业现状
所谓新能源,是指在1981年舉办的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上,联合国确定的包括太阳能、水力能以及风能等14种能源。本文主要提到的新能源主要指太阳能和风电,针对太阳能和风电的研究结论同样适用于其他种类的新能源。
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新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储量丰富等十分突出的特点,从而促使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的加大了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力度。在2010年,二十国集团在不包括研发项目的情况下,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总投资规模为1980亿美元,而中国将544亿美元投资于该领域,投资规模居各国之首,德国以412亿美元的投资位列第二。
但是国际经济环境风云突变,当美国仍旧笼罩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阴霾中时,欧洲于2011年又遭遇债务危机。欧洲作为太阳能光伏和近海风电技术的主要市场,欧债危机引发的可再生能源产业补贴和投资缩水导致世界范围内新能源需求的大幅度下降。从2011年开始,2012、2013年我国光伏产业相继遭遇欧洲、美国和印度的“双反”调查,这无疑让中国光伏产业陷入更加被动不利的境地。而国内市场短期内难以打开,这种状况对相关行业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企业产品市场缩小,利润下降,部分企业将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倒闭。
与此同时,我国风电市场的并网困难问题依然存在,并且由于电网企业对风电装备技术条件要求提升,风电并网开始从物理“并网难”,向技术“并网难”转化。同时“弃风”成为风电发展的新难题,2011年风电“弃风”超过100亿kWh。所以从当前来看,虽然新能源行业前景诱人,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现实存在的问题却困扰我国政府。
2 我国新能源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2.1 巨大产能空置 我们以太阳能电池为例,陈述新能源项目建设的问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太阳能电池完成1298.39万千瓦(12.98-W)产量,同比增长68.39%,同年全球太阳电池的产品为23-W,我国占50%以上,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占国内产量的23%,大约为300万千万。弱小的国内市场不适应巨大产能的发展,造成我国太阳能企业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因此,国际市场变化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发展。我国企业随着欧洲各国纷纷削减太阳能行业的财政补贴而导致太阳能行业需求下降,从而面临严重的经营困难。
2.2 风能、光伏能发电并网难 新能源发电上网难的问题是由于新能源项目审批与电网规划脱节导致的。国外在发展新能源的时候,是先将新能源发展纳入电网规划,先规划电网后建电站,而我国两者却相互脱节。国家近些年批准开工的风电项目往往突破原定规划,除了总量上的快外,单一项目也盲目求大,各地纷纷争建一千万千万的风电三峡,但是由于很多上马项目没有充分考虑电力输送和系统调峰因素,并且风电场机组分步投产的模式与风电输送输变电程的一次投产要求不适应,从而使得很多安装的风机调试后不能并网发电。系统显示,约有1/3上马的项目不能上网发电而造成巨大的浪费。
3 导致新能源产能空置和并网难的主要原因
3.1 技术问题 如:各界各国都在一直为大规模风电高效消纳世界性难题进行艰苦的努力和探索,至今人在不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此问题是由电源结构、电网结构以及用电结构等决定的技术问题。相对于常规能源,由于新能源的技术复杂且规模较小,从而导致新能源基建和单位投资成本较高,从而很难降低新能源产品的单位成品。目前,只有太阳能热利用、地热直接利用以及沼气的产品成本比常规能源低或相当,但是相对于燃煤发电和水力发电,其他各类新能源发电成本都较高。我们假设燃煤发电的成本为1,那么,核电发电成本略高于煤电,生物质发电成本为1.5,风力发电成本为1.7,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为1.8。相对于汽油和柴油的成本,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成本也较高。
3.2 利益分配 中国能源存在已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新能源的发展会触动旧的利益格局。2013年我国由于经济调整导致煤市下行,马上就有某省省长赴京拜会各部委救市,这是由于宏观政策导致的,很难改变。如果新能源发展将导致旧的能源格局改变,不知旧的利益群体是否束手就擒?我国的风电弃电问题虽然存在技术问题,但也可以看出利益分配斗争的一斑来。具体到风电企业,我国缺乏鼓励建设调峰电源的合理激励机制、火电企业在给风电腾出发电空间上缺乏积极性以及跨区电网核准进度缓慢。
3.3 政府补贴 在技术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企业对新能源产业本应试生产或小规模生产,不应该冒这么大的风险进行大规模投资。但是我国的政府从地方到中央都喜欢指导经济运行,喜欢寻找经济增长点,越俎代庖干预经济运行。干预的方式是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如补贴、税收等优惠,如土地、信贷支持等。在此情况下,中国的某些企业从国家和地方政府获得收益比从市场中更容易,所以,企业会更倾向于要政策而非市场。这也是为什么新能源企业行业产能过剩,连连亏损,但仍有那么多企业前赴后继上马新项目的原因。很多人认为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但现实的直接结果是补贴导致了严重的负面影响:①在技术还未成熟的情况下,过多的补贴导致企业可以在产品成本远高于电价的情况下大规模投资,寄希望于出口市场(并且出口的国家还要有补贴政策,如欧盟、美国等)。这样的市场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便难以承担,这便如这几年欧盟和美国的新能源政策变动产生的影响。②补贴导致新技术研发动力不足。过多的补贴使企业将收益依赖于政府,对新技术投入自然不足。甚至新技术的出现将会淘汰以往的投资或大规模的改造,这对企业来说还有可能造成负担,所以新技术的引进自然也会更加慎重。 4 解决以上两个方面问题应以市场为主,行政为辅策略
对待新能源,我们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应以市场为主导,行政为辅助。下面我们以新能源产业的成功案例——太阳能热水器产品为例,对市场的作用进行说明。
上世纪九十年代,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增大的现状,西方国家主要依靠政府补贴来发展新能源,但是这种发展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而一些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也陷入了“扶持——发展——萎缩——再扶
持——再发展——再萎缩”的怪圈。但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短短十年时间,中国悄然成为世界上太阳能集热器最大的生产和使用国,据国家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員会统计,2010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产量达4900万平方米,约占全球70%的份额;总保有量约为16800万平方米,约占全球63.8%。2011年中国热水器产量约为57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17.6%。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西方同步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之所以启动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是因为中国太阳能企业走了一条商业化之路,建立了与之配套的从产品研发、设备、工装、工艺、到管理体系、检测中心,从物流、营销模式到安装、配件、服务的一整套工业体系。
所以,针对新能源危机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企业要遵照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积极参与竞争,通过市场竞争来配置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来引发技术的提高,通过市场来进行收入分配,通过市场来进行优胜劣汰,这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也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危机的解决办法。在技术和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国家不应制定更多的经济激励政策,不然这会造成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新能源战略地位在不同发展阶段侧重点不同。未来我国的新能源发展着力点应当遵循“补充能源→替代能源→主流能源→主导能源”的发展顺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政府的协调作用,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技术的完善和市场的开发,在考虑发展的同时注意风险的控制,我国的新能源产业会逐渐的做强做大,成为真正的脊柱产业。
参考文献:
[1]张树民.关于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1):52-53页.
[2]乔桂银.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2(10):174-179.
[3]张伟波.我国新能源发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电力,2012(10):48-50.
关键词:新能源 市场 利益分配 政府补贴
1 我国新能源行业现状
所谓新能源,是指在1981年舉办的新型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会议上,联合国确定的包括太阳能、水力能以及风能等14种能源。本文主要提到的新能源主要指太阳能和风电,针对太阳能和风电的研究结论同样适用于其他种类的新能源。
与传统的石化能源相比,新能源具有清洁、可再生、储量丰富等十分突出的特点,从而促使世界各国都不约而同的加大了新能源产业的投资力度。在2010年,二十国集团在不包括研发项目的情况下,在清洁能源领域的总投资规模为1980亿美元,而中国将544亿美元投资于该领域,投资规模居各国之首,德国以412亿美元的投资位列第二。
但是国际经济环境风云突变,当美国仍旧笼罩在2008年经济危机的阴霾中时,欧洲于2011年又遭遇债务危机。欧洲作为太阳能光伏和近海风电技术的主要市场,欧债危机引发的可再生能源产业补贴和投资缩水导致世界范围内新能源需求的大幅度下降。从2011年开始,2012、2013年我国光伏产业相继遭遇欧洲、美国和印度的“双反”调查,这无疑让中国光伏产业陷入更加被动不利的境地。而国内市场短期内难以打开,这种状况对相关行业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企业产品市场缩小,利润下降,部分企业将会出现经营困难甚至倒闭。
与此同时,我国风电市场的并网困难问题依然存在,并且由于电网企业对风电装备技术条件要求提升,风电并网开始从物理“并网难”,向技术“并网难”转化。同时“弃风”成为风电发展的新难题,2011年风电“弃风”超过100亿kWh。所以从当前来看,虽然新能源行业前景诱人,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但现实存在的问题却困扰我国政府。
2 我国新能源行业急需解决的问题
2.1 巨大产能空置 我们以太阳能电池为例,陈述新能源项目建设的问题。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全国太阳能电池完成1298.39万千瓦(12.98-W)产量,同比增长68.39%,同年全球太阳电池的产品为23-W,我国占50%以上,我国光伏系统安装量占国内产量的23%,大约为300万千万。弱小的国内市场不适应巨大产能的发展,造成我国太阳能企业过分依赖国际市场,因此,国际市场变化严重影响我国企业的发展。我国企业随着欧洲各国纷纷削减太阳能行业的财政补贴而导致太阳能行业需求下降,从而面临严重的经营困难。
2.2 风能、光伏能发电并网难 新能源发电上网难的问题是由于新能源项目审批与电网规划脱节导致的。国外在发展新能源的时候,是先将新能源发展纳入电网规划,先规划电网后建电站,而我国两者却相互脱节。国家近些年批准开工的风电项目往往突破原定规划,除了总量上的快外,单一项目也盲目求大,各地纷纷争建一千万千万的风电三峡,但是由于很多上马项目没有充分考虑电力输送和系统调峰因素,并且风电场机组分步投产的模式与风电输送输变电程的一次投产要求不适应,从而使得很多安装的风机调试后不能并网发电。系统显示,约有1/3上马的项目不能上网发电而造成巨大的浪费。
3 导致新能源产能空置和并网难的主要原因
3.1 技术问题 如:各界各国都在一直为大规模风电高效消纳世界性难题进行艰苦的努力和探索,至今人在不断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此问题是由电源结构、电网结构以及用电结构等决定的技术问题。相对于常规能源,由于新能源的技术复杂且规模较小,从而导致新能源基建和单位投资成本较高,从而很难降低新能源产品的单位成品。目前,只有太阳能热利用、地热直接利用以及沼气的产品成本比常规能源低或相当,但是相对于燃煤发电和水力发电,其他各类新能源发电成本都较高。我们假设燃煤发电的成本为1,那么,核电发电成本略高于煤电,生物质发电成本为1.5,风力发电成本为1.7,太阳能光伏发电成本为1.8。相对于汽油和柴油的成本,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的成本也较高。
3.2 利益分配 中国能源存在已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新能源的发展会触动旧的利益格局。2013年我国由于经济调整导致煤市下行,马上就有某省省长赴京拜会各部委救市,这是由于宏观政策导致的,很难改变。如果新能源发展将导致旧的能源格局改变,不知旧的利益群体是否束手就擒?我国的风电弃电问题虽然存在技术问题,但也可以看出利益分配斗争的一斑来。具体到风电企业,我国缺乏鼓励建设调峰电源的合理激励机制、火电企业在给风电腾出发电空间上缺乏积极性以及跨区电网核准进度缓慢。
3.3 政府补贴 在技术发展不成熟的情况下,企业对新能源产业本应试生产或小规模生产,不应该冒这么大的风险进行大规模投资。但是我国的政府从地方到中央都喜欢指导经济运行,喜欢寻找经济增长点,越俎代庖干预经济运行。干预的方式是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如补贴、税收等优惠,如土地、信贷支持等。在此情况下,中国的某些企业从国家和地方政府获得收益比从市场中更容易,所以,企业会更倾向于要政策而非市场。这也是为什么新能源企业行业产能过剩,连连亏损,但仍有那么多企业前赴后继上马新项目的原因。很多人认为应充分发挥政府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但现实的直接结果是补贴导致了严重的负面影响:①在技术还未成熟的情况下,过多的补贴导致企业可以在产品成本远高于电价的情况下大规模投资,寄希望于出口市场(并且出口的国家还要有补贴政策,如欧盟、美国等)。这样的市场一旦有个风吹草动,便难以承担,这便如这几年欧盟和美国的新能源政策变动产生的影响。②补贴导致新技术研发动力不足。过多的补贴使企业将收益依赖于政府,对新技术投入自然不足。甚至新技术的出现将会淘汰以往的投资或大规模的改造,这对企业来说还有可能造成负担,所以新技术的引进自然也会更加慎重。 4 解决以上两个方面问题应以市场为主,行政为辅策略
对待新能源,我们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应以市场为主导,行政为辅助。下面我们以新能源产业的成功案例——太阳能热水器产品为例,对市场的作用进行说明。
上世纪九十年代,面对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压力增大的现状,西方国家主要依靠政府补贴来发展新能源,但是这种发展不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而一些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产业也陷入了“扶持——发展——萎缩——再扶
持——再发展——再萎缩”的怪圈。但中国太阳能热水器的发展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短短十年时间,中国悄然成为世界上太阳能集热器最大的生产和使用国,据国家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員会统计,2010年,中国太阳能热水器产量达4900万平方米,约占全球70%的份额;总保有量约为16800万平方米,约占全球63.8%。2011年中国热水器产量约为576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约17.6%。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西方同步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之所以启动了一个极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是因为中国太阳能企业走了一条商业化之路,建立了与之配套的从产品研发、设备、工装、工艺、到管理体系、检测中心,从物流、营销模式到安装、配件、服务的一整套工业体系。
所以,针对新能源危机应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企业要遵照公平竞争的市场法则,积极参与竞争,通过市场竞争来配置资源,通过市场竞争来引发技术的提高,通过市场来进行收入分配,通过市场来进行优胜劣汰,这是价值规律的实现形式,也是我国新能源产业危机的解决办法。在技术和市场不成熟的情况下,国家不应制定更多的经济激励政策,不然这会造成拔苗助长,适得其反。
目前,我国的新能源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新能源战略地位在不同发展阶段侧重点不同。未来我国的新能源发展着力点应当遵循“补充能源→替代能源→主流能源→主导能源”的发展顺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政府的协调作用,在遵守客观规律的基础上,逐步进行技术的完善和市场的开发,在考虑发展的同时注意风险的控制,我国的新能源产业会逐渐的做强做大,成为真正的脊柱产业。
参考文献:
[1]张树民.关于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思考[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3(1):52-53页.
[2]乔桂银.我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J]生产力研究,2012(10):174-179.
[3]张伟波.我国新能源发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J].中国电力,2012(10):4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