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印刀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auv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姜家窝堡屯有个姜老铁,祖传打铁的手艺,尤其擅长打菜刀,结实耐用。附近十里八乡家家都用姜老铁牌的菜刀。
  这一年,一个姓王的山东人携家来到东北闯荡,在姜家窝堡扎了根。因为他是从山东来的,当地人都叫他“王山东”。
  王山东在老家也是响当当的铁匠,“王山东”牌菜刀在山东很有名。
  王山东兄弟众多,几个哥哥成家后都干起了打铁的营生,王山东不想和哥哥们抢饭吃,就携妻带女来东北谋生。王山东在自家的路边支起了铁匠铺子,干起了打铁的生意。
  一开始,大伙都怀疑王山东在这里开铁匠铺,不是关公面前耍大刀吗?后来,屯里有人买了一把王山东的菜刀,经过实际操作,说王山东的菜刀比姜老铁的菜刀锋利。经这家人往外一宣传,有不少人就去买王山东的菜刀了。
  不过,渐渐有人又发现,王山东家的菜刀虽然锋利,可刀刃太脆,切不了硬东西,剁个鸡、排骨什么的都不行,一剁刀刃就迸出个豁口,切硬的还得用姜老铁的菜刀。没办法,只得找回丢在一边的姜老铁菜刀,两把刀都用得到。
  两家人表面上相安无事,各自经营着自己的铁匠铺子,实际上暗地里较着劲呢,谁也不和谁来往。每逢大集,他们都将打好的农具拿到集上摆摊儿,叫卖声一个比一个响,恨不得来赶集的人都来买自己家的东西。
  姜老铁的儿子叫姜帅,二十多岁,相貌英俊,为人正直。姜老铁在家忙着打铁,没时间去集上卖货,就让儿子姜帅去摆摊儿。
  同样,王山东也有接到大订单抽不开身的时候,就让女儿王秀英去集上摆摊儿。
  王秀英十八九岁,皮肤白皙,高个子,出水芙蓉一般,是十里八乡少见的大美女。两个年轻人对两家老人之间的过结不以为然。有时候姜帅把菜刀卖没了,他就把买刀的人介绍到王秀英的摊子去;王秀英也时常把想买耐用菜刀的人介绍到姜帅的摊子去。
  天长日久,两个年轻人就有了感情,他俩将摊床并在一起。顾客也喜欢这对“金童玉女”,因此,他们的生意格外的好。
  以后,每逢有大集,两个人都主动提出帮着爹去集市上摆摊儿。
  开始姜老铁和王山东还蒙在鼓里,以为孩子长大了,能帮家里分担些劳动,是好事。可是时间长了,风言风语就传进了他们的耳朵里,说姜帅和王秀英谈恋爱了。
  这下子姜老铁可不干了,跳着脚地骂:你王山东抢了我的生意,还让你女儿勾引我儿子?想和我们做亲家,没门!他把姜帅给臭骂了一顿,关到家里不让出大门了。
  那边,王山东也是倔脾气上来了,骂女儿看上谁不好,单单看上冤家对头的儿子。
  王山东也不让王秀英出门了,王秀英的妈怎么劝都不管用。
  可是,两个年轻人两情相悦,私订了终身,哪是他们说拆散就能拆散的?
  姜老铁年岁大了,有些力气活自己干不了,指使儿子,姜帅说不让他和王秀英好就啥也不干。
  姜老铁没办法,只好和老婆商量对策。
  姜老铁的老伴儿还是挺通情达理的,她对姜老铁说:“你也不想想,咱儿子娶了王秀英,咱家添人进口,还多了个帮手,你有啥不乐意的?”姜老铁一分析,真是这么个理儿!就只好答应儿子姜帅了,要他去给王山东透个信,看看王山东那边有没有啥问题。
  姜帅趁着王山东去集上摆摊儿的空当进了王家,把他爹的意思告诉了王秀英。两个人在一起商量:现在就差王秀英她爹这一关了,看来不用点儿“狠招”是打动不了这个“老顽固”了。
  于是,当晚,王秀英就闹起了绝食,明确地告诉王山东,你不让我和姜帅好,我就饿死给你看!
  王山东是出了名的倔脾气,哪是吓唬吓唬就能妥协的?王山东心说:看你能熬多久?等你饿得受不了了自己就找饭吃了。
  就这样一天、两天,一直到第六天,王山东天天在家守着,眼见着女儿王秀英水米没打牙,整天倒在炕上昏睡不起。王山东害怕了,他让老婆劝劝女儿,可王秀英她妈却对王山东一顿埋怨,骂他是倔驴,还说她支持女儿的做法。
  其实,王秀英的妈妈怎么能让宝贝女儿饿着呢,每天都趁王山东不注意的时候,把好吃的偷偷送进女儿的屋里。王山东一个人郁闷好几天,没人和他顶着干,他的头脑反而清醒了许多,他想:自己就这么一个女儿,如果硬是不让她和姜帅谈恋爱,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到时候没地方买后悔药去!
  没办法,当姜帅再次来恳求他和秀英的婚事的时候,王山东就答应了。不过,王山东提出:王家兄弟打铁的手艺在山东是一绝,祖传的打刀手艺绝不能外传,坏了祖上的规矩。王秀英当场就跪在祖宗牌位前发誓:“王秀英学会的王家打刀技术绝不外传,如违此誓,断子绝孙!”
  就这样,两个冤家对头成了儿女亲家。
  转眼快要过年了,家里忙活着杀猪、宰鸭、备年货。王秀英想把大块的猪肉分成小块,可是,她刚切两下,感觉菜刀太钝了,就在水缸沿上磨了几下,再切,感觉还是不快,猪皮都是连着的,切不断。王秀英嘴上说了一句:“啥破刀啊!”
  哪知道她的话被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公爹姜老铁给听到了,姜老铁生气地说:“这是为你们结婚专门打的刀,你们一辈子也用不坏!还说破刀,你们家的刀快,能剁排骨啊?”
  王秀英一见公爹生气了,忙赔不是,说:“爹,我没别的意思,就是嫌这把菜刀不快,咱家的铁匠炉是不是还生着火?我去把这刀加工加工。”姜老铁没好气地说:“炉火旺着呢,别毁了我这把好刀。”
  王秀英也不吭声,一头钻进铁匠铺,叮叮当当一阵忙活,没一会儿工夫就拿着那把菜刀走了出来。
  这时候,姜帅在杀鸡,叫王秀英把刀递给他剁鸡脖子。姜帅“咔嚓”一刀就砍断了鸡脖子。“好快的刀啊!”姜帅拿着那把菜刀啧啧称赞。一旁的姜老铁说:“咱家的刀一直是能吃硬的,有啥好稀奇的?”姜帅说:“比以前锋利多了!”
  姜老铁不信,抄过菜刀进了厨房,拿起一根排骨放到案板上,“咔咔咔”几下,排骨剁得整整齐齐。再看刀刃,还是和刚磨好的一样。他又叫老伴儿拿来一块猪肉。老伴儿拿来一块猪肥油,那是最难切的。姜老铁“嚓嚓”几下子成了薄片。姜老铁这回也给惊住了。王秀英原本是想按照自家的工艺给菜刀重新淬火,让刀锋利一些,没想到这把菜刀集成了姜王两家刀的优点于一身。   姜老铁忙找出几把他打的菜刀,让王秀英再去试试,看看效果是不是都一样。结果,经过王秀英二次加工的菜刀个个锋利、耐用。
  从此,姜老铁每打一把菜刀,都让王秀英二次加工再拿到集上去卖。这回姜老铁的菜刀可不愁卖了。
  王山东眼见着姜老铁的菜刀供不应求,而自己这边却冷冷清清,他坐不住了。
  就在这时,王山东接到山东老家的来信,几个哥哥都在信里告诉王山东,有一个姜老铁牌的菜刀,既锋利又耐用,这种菜刀流入山东市场,冲击了他们的生意。王山东顿时觉得这件事不容忽视,忙让老婆去打听怎么回事。他老婆回来时手里拿着一把菜刀,交给王山东,说:“你自己看吧。”王山东拿过来一看,这是姜老铁打的菜刀,上面卡着“姜老铁”的印呢。再一看刀刃,王山东顿时暴跳如雷:这姜老铁的菜刀加入了王家的工艺!王山东琢磨问题一定是出在女儿王秀英身上。当即,王山东拎着那把菜刀怒气冲冲地闯进了姜老铁家,指着王秀英的鼻子问:“你是不是把咱们家的手艺告诉姜家了?”
  王秀英说:“没有,我只是把公爹打的菜刀又加工了一次。都是我一个人完成的,绝对没泄露咱们王家的技术。”
  王山东说:“胡扯!你把姜老铁再淬火一次就不一样了?比你在咱们家打的还锋利?”
  王秀英很委屈地说:“是真的,不信你可以随我进铁匠炉当场验证啊。”
  王秀英拿着一把姜老铁菜刀,带着爸爸一个人进了铁匠炉,当着王山东的面,把姜老铁菜刀重新淬火,之后拿给王山东看。王山东一看,女儿还真没有撒谎,经过重新加工的菜刀具备了姜老铁和王山东两家菜刀的优点。
  王山东想起了老家哥哥们的担忧,如果姜老铁菜刀畅销下去,势必影响山东哥哥们的生意,他更对不住老祖宗了。于是,他阴着脸说:“那也不行啊!以后不准给姜老铁加工刀了,愿意干你到我那边去干!”
  一旁的姜老铁一听,不愿意了,说:“亲家,你怎么说话呢?你闺女嫁到我们家就是我家的人,她给自己家干活天经地义。”
  王山东竖起眉毛,说:“给你家干活可以,但是,拿我王家的手艺加工你们姜家的刀就不行!新菜刀是我们王家的工艺加工出来的,应该卡我‘王山东’的印。”
  姜老铁也不让步,说:“笑话!我们家的人打出来的刀怎么能卡你‘王山东’的印呢?做梦去吧!”
  眼见着两个人脸红脖子粗,越吵越激烈,差一点动起手来。王秀英一时也没办法说服两位老人,就和姜帅一起把王山东连推带拽送回了家。临走,她告诉爹说:“你放心,我一定说服公爹把咱们‘王山东’的印给卡上。”
  当天吃晚饭的时候,王秀英和公爹商量给菜刀上卡印的事。姜老铁一听就恼了,将端到嘴边的酒盅“啪”地墩在饭桌上,说:“我姜老铁打出来的菜刀怎么可能卡王山东的印呢,绝不可能!”
  王秀英和姜帅就跟姜老铁商量:咱打出来的菜刀,一半卡“姜老铁”,一半卡“王山东”,你看这样行不行?
  姜老铁的头摇得像拨浪鼓,说:“不行不行,咱们自己家打的菜刀,怎么也不可能卡王山东的印,除非王山东来给我打工。”
  王秀英心里跟明镜似的,如果将这话和爸爸王山东说了,爸爸一准拎着菜刀上来拼命。王秀英见无法说服公爹,也就不再劝了,每天姜老铁干活的时候,她就找个托词不再给姜老铁的菜刀淬火了。儿媳妇不帮忙干活,姜老铁也不好硬指使。
  姜老铁让姜帅劝劝媳妇,哪知道姜帅和媳妇是统一战线。姜帅对姜老铁说:“你求我们没用,问题的关键在我老丈人王山东那里。”
  姜老铁急得干瞪眼,没辙,只好拿着自己打的菜刀到集上去卖。没多久,退货的人纷纷来找姜老铁,说他欺骗顾客,先前卖好菜刀,现在拿不好的刀糊弄人。姜老铁的名声一下子就“臭”了。
  眼见着自家的生意一落千丈,姜老铁愁坏了,只好向王山东妥协。他买了一大堆礼品亲自送到王山东家,说了不少好话。姜老铁说:“只要儿媳妇能继续帮我打出好刀,就算是咱两家合作,菜刀的一面卡‘姜老铁’,另一面卡‘王山东’。”
  王山东一琢磨,自己就这么一个闺女,挣多少钱最后不都是留给闺女的吗?只要能卡上王山东的钢印,对得起祖宗就行了。见目的达到了,也不想让女儿难做,于是,王山东借坡下驴,答应了。
  从此,双印刀在长春北郊农安、合龙一带名声大振。
其他文献
旧时正月十四夜里,湘湖一带有迎紫姑的习俗。据传紫姑具有上天赐予的占卜祸福的能力,凡是农桑耕织、建房造屋、生儿育女,甚至商贾贸易、功名利禄等事,都有问必答,还很准,所以,到了这一天,很多人家都要由未出嫁的姑娘出面点香烛迎紫姑,问祸福。  这一习俗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相传,在唐朝的时候,离山西寿阳城百里的地方住着一个姓何的财主,家有几十亩良田。这何家虽然家业不错,人丁却不兴旺。何财主娶了一房正妻和三
期刊
“神手”是在“机械加工一条街”上开作坊的,专门给人家加工零件,只因手艺精、本领高,同行们都称他神手。  这天,神手做了一件荒唐事,一个网名叫“热吻”的女人用手机摇到了他,聊了一阵就来到神手家里幽会。“热吻”也真是火热,一见神手就扑上来抱住,连门都没顾上锁就“热吻”起来。两个人正如火如荼,只听“咣当”一声,房门被踢开了,一个长着大板牙的男人闯了进来,大喝一声:“你敢强奸我老婆!”  说着,大板牙拿起
期刊
早年间,山东有座直插云天的大山,山脚连绵百里,传说这山是天宫的一个石柱落在了这里,因此人们就给这山起名叫天柱山。  离天柱山十二三里地,有个小村庄,庄里有个名叫玉玛的孤女,十七八岁。十年前,因连着几天大雨,半夜山水下来冲垮了玉玛家的茅草屋。她家人想往山上跑,来不及了,玉玛爹娘为救玉玛,任凭大水漫过他们头顶,始终举着孩子直挺挺地站着。直到三天后,大水下去,人们听到玉玛的哭声赶过来时,玉玛爹娘还都双手
期刊
幸福小区住着个老顽童,名叫楚乾坤。他小眼睛、络腮胡,幽默风趣。楚乾坤有一个嗜好,就是喜欢赌博。但他的赌博很特别,既不输钱,还能增加乐趣。  楚乾坤最喜欢赌“三高”,猜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指数。为了赌博方便,楚乾坤还准备了血糖仪、血压计。  小区里的老人们都喜欢和楚乾坤赌博,输家要装狗叫,围着小区跑一圈,惹得一帮小屁孩跟着输家跑,搞得小区里无比欢乐。  你别看楚乾坤在外面玩得欢,可老伴却在家里唱
期刊
文秀在老街开了一家裁缝铺,主要业务是给顾客制作成衣。由于文秀设计精巧,手艺高超,买卖又公道,所以那些街坊邻居都很喜欢她,几年下来,她的“文秀裁缝店”生意越做越大,越来越知名。  这天,文秀正在专心致志地裁剪衣料,一名四十岁上下的妇女挎着一个小坤包来到了店里。她一进店就东瞅瞅、西瞧瞧,四下里打量起来。  文秀一看来了客人,立刻迎上去询问有什么衣服要做。那妇女看了文秀一眼,笑着说:“哦,我是从省城随丈
期刊
叶兰是一个二十七八岁的少妇,有着川西女子惯有的善良与美丽。  这年正月十六,叶兰在几个好姐妹的簇拥下抱着四岁大的儿子去公园“拉保保”。  “拉保保”是川西地区的一种民俗,自清朝乾隆年间相传至今,已有好几百年。相传小孩在童年时期要闯过几道“关口”,所以年轻父母都要在这一天领着自己的孩子,去公园拉一位游人为孩子“保关煞”。如果被拉的游人接受了,便在古柏树脚下,焚烧香蜡纸,叫孩子向被拉游人行跪拜礼,并叫
期刊
清朝乾隆年间,在宜兴众多紫砂壶大师中,童子禾是个另类。童子禾做的紫砂壶分春、夏、秋、冬四个系列,壶体上分别刻着兰、荷、菊、梅四种花卉,取春兰、夏荷、秋菊、冬梅之意。这四个系列紫砂壶,不但外观不同,沏出来的茶水味道也不同:春兰壶沏出来的茶水,有一股兰花的清香;夏荷壶沏出的茶水,则充满了荷花的芬芳;同样,用秋菊壶沏茶,在品茗的同时,还能闻到菊花的幽香;用冬梅壶沏茶,则仿佛置身梅花丛中,空气中都洋溢着淡
期刊
李长东看过蔡明在蛇年春晚表演的小品后,对腹语术产生了浓厚兴趣,一门心思要学这门艺术。只可惜,在中国还没有专门教授腹语表演的学校,他只好在网上查找了一些文字和视频资料,一边研究一边练习。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李长东可以用腹语简单地交流了。他听人说练习腹语到最后,能够在嘴巴吃东西的时候发音,也可以在喝水、刷牙的时候发音,可以把想说的话随时用腹语说出来。李长东越发痴迷,只要有机会就用腹语讲话,用嘴正常讲
期刊
在湖南省涟源市明镜乡,有一口占地好几亩的大井塘,由四十九口井合成,塘水清澈如镜,人称“明镜井”。据说,明镜井以前不叫“明镜井”,而是叫“人祭井”。  相传,古时候,这儿是一条著名的干山冲,没有水井,也没有池塘。只要几天不下雨,人们就得到十余里外的河里去挑水。为了改变现状,大伙儿决定推村里威望最高的四爷为首,组织人挖出一口大池塘储水。结果,一挖就是两年多,池塘是够大了,却很少有过存水,人们眼睁睁看着
期刊
奇石,又称为怪石、雅石、供石、案石等,它的形与象自然天成,或山水、或人物、或动物、或文字,形神俱备,妙不可言,具有相当大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很多文人墨客、政要显贵对奇石极为喜爱。  韦明案头也有两块奇石,双拳大小,赤橙二色。此二石之奇,在于橙色之中,显现出赤色线条,一为“中”,一为“国”,犹如书法家笔蘸朱砂一挥而就,雄浑粗犷,笔力遒劲。韦明颇为珍爱,置于办公桌上,既可随时把玩欣赏,又可作镇纸,压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