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题记
在大城市坐地铁,印象最深的是,乌泱泱的人群中不时闪现的眼神,那是独属于年轻人的眼神,疲惫却又带着不甘。得知周浩从北大退学后转学技师的消息,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了这样一双眸子。
这让我想到了顾城的《一代人》,短短两行诗却有筋有肉有骨有气,既是那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那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正是黑暗使那一代人觉醒,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和动力。
可我们这一代人呢?彼时,我正坐在周浩曾乘坐了无数遍的通往北大的地铁上,窗外是车水马龙的二环马路,钢筋铁骨的高楼冷冷地睥睨着周围的人。也许这就是周浩眼中的世界,饶是再踌躇满志也是心生彷徨。
我们从小被齐刷刷地逼着望向金字塔尖上那个“一览众山小”的位置,然后冒着被迫滑落的危险艰辛攀爬。有人中途放弃,也有人幸运地拥有了顶峰的光环,可拥有这种光环却未必是一种幸福。
我们这一代人不过是遵从了父辈的期望和踩在了前人的脚印上按部就班,因而永远受表扬,永远不受质疑。可是呢,我们所谓“丰富”的人生,只是没吃过苦、没摔过跤的平庸,是对世界软弱而无能的妥协,从未有过为自己思考的胆量,不过是帕斯卡尔所以为的“芦苇”。
不知你发现没有,我们总说人要适应社会,可是,这个社会的每一次变革,都是由那些愿意张开“黑色的眼睛”排除干扰、面向未来,并承担责任的人完成的。华盛顿推动了美国统一,却无把持朝政的野心,甘愿放弃权力,因而开创了美国先进的民主制度,永被后世銘记;鲁迅弃医从文,挈妇将雏,荷戟独彷徨,“怒向刀丛觅小诗”,以此来拯救国人麻木的灵魂,引领了新文化运动;“纵使生命卑贱,也不愿扭曲如蛆虫”地过了二十七年铁窗生涯的曼德拉,在面对种族隔离、白人统治的南非,仍毅然选择接收这“生命中的挑战”,翻开了黑人运动的新篇章,实现了他自认为的“最奇异的梦想”。反观当下,似乎人人都在随波逐流和默默忍受。说到底,我们之所以害怕变化,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却清楚地知道我们将失去什么。与其说人生的纠结因素来自于“得不到”,倒不如说是“舍不得”。因而或抱怨或愤恨,却不敢为之付出努力去改变。
惜乎,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人有多拥挤,就有多匆忙。朝九晚五的生活早已使我们的人生失去了真正打开的可能性,过早被强制着留在原点,接受着别人给我们设计好的蓝图。我们这代人,更害怕经历冲突、失落、挫折,害怕被落下,害怕活得不正确,因而甘愿做鲁迅笔下神情麻木、眼光呆滞的“庸众”。曾经,黑暗想要扼杀我们明亮的眼睛,可它并未达到目的,反而让我们看到了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本质。可如今在这样一个和平安逸的年代,我们反而失去了在繁华中看清自己的“黑色的眼睛”。
好在我们中还有周浩,还有为追梦而放弃港大选择复读,最终考上北大的刘丁宁。刘丁宁不仅放弃了“亚洲第一学府”和72万奖学金,更背上了沉重的舆论压力。可她“明明眼泪在眼角,还是开心地笑”。我想,当她也乘上这班地铁时,或许更能懂得大鹏的“九万里而南为”吧。
两位少年,一个放弃北大,一个追求北大,相同的,便是他们都拥有这代人“黑色的眼睛”。
车厢驶入隧道,眼下,是一片充满生机的黑暗。
点评
在当下,很多人越来越习惯于按部就班地生活,越来越害怕改变,越来越迷失自我。面对这种情况,作者痛心疾首,号召大家向周浩、刘丁宁学习,寻回看清自我的“黑色眼睛”,做一个排除干扰、面向未来,并勇于承担责任、拥有独立人格的人。作为一个高中生,能从时事新闻中获得启发,并对当代人的精神状态作一番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见文中画线处的句子),写出这样一篇思想深刻、说理精辟的文章,实在难能可贵。
——题记
在大城市坐地铁,印象最深的是,乌泱泱的人群中不时闪现的眼神,那是独属于年轻人的眼神,疲惫却又带着不甘。得知周浩从北大退学后转学技师的消息,我的脑海里便浮现出了这样一双眸子。
这让我想到了顾城的《一代人》,短短两行诗却有筋有肉有骨有气,既是那代人的自我阐释,又是那代人不屈精神的写照。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正是黑暗使那一代人觉醒,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寻找光明的愿望和动力。
可我们这一代人呢?彼时,我正坐在周浩曾乘坐了无数遍的通往北大的地铁上,窗外是车水马龙的二环马路,钢筋铁骨的高楼冷冷地睥睨着周围的人。也许这就是周浩眼中的世界,饶是再踌躇满志也是心生彷徨。
我们从小被齐刷刷地逼着望向金字塔尖上那个“一览众山小”的位置,然后冒着被迫滑落的危险艰辛攀爬。有人中途放弃,也有人幸运地拥有了顶峰的光环,可拥有这种光环却未必是一种幸福。
我们这一代人不过是遵从了父辈的期望和踩在了前人的脚印上按部就班,因而永远受表扬,永远不受质疑。可是呢,我们所谓“丰富”的人生,只是没吃过苦、没摔过跤的平庸,是对世界软弱而无能的妥协,从未有过为自己思考的胆量,不过是帕斯卡尔所以为的“芦苇”。
不知你发现没有,我们总说人要适应社会,可是,这个社会的每一次变革,都是由那些愿意张开“黑色的眼睛”排除干扰、面向未来,并承担责任的人完成的。华盛顿推动了美国统一,却无把持朝政的野心,甘愿放弃权力,因而开创了美国先进的民主制度,永被后世銘记;鲁迅弃医从文,挈妇将雏,荷戟独彷徨,“怒向刀丛觅小诗”,以此来拯救国人麻木的灵魂,引领了新文化运动;“纵使生命卑贱,也不愿扭曲如蛆虫”地过了二十七年铁窗生涯的曼德拉,在面对种族隔离、白人统治的南非,仍毅然选择接收这“生命中的挑战”,翻开了黑人运动的新篇章,实现了他自认为的“最奇异的梦想”。反观当下,似乎人人都在随波逐流和默默忍受。说到底,我们之所以害怕变化,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它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却清楚地知道我们将失去什么。与其说人生的纠结因素来自于“得不到”,倒不如说是“舍不得”。因而或抱怨或愤恨,却不敢为之付出努力去改变。
惜乎,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人有多拥挤,就有多匆忙。朝九晚五的生活早已使我们的人生失去了真正打开的可能性,过早被强制着留在原点,接受着别人给我们设计好的蓝图。我们这代人,更害怕经历冲突、失落、挫折,害怕被落下,害怕活得不正确,因而甘愿做鲁迅笔下神情麻木、眼光呆滞的“庸众”。曾经,黑暗想要扼杀我们明亮的眼睛,可它并未达到目的,反而让我们看到了掩盖在生活表象之下的本质。可如今在这样一个和平安逸的年代,我们反而失去了在繁华中看清自己的“黑色的眼睛”。
好在我们中还有周浩,还有为追梦而放弃港大选择复读,最终考上北大的刘丁宁。刘丁宁不仅放弃了“亚洲第一学府”和72万奖学金,更背上了沉重的舆论压力。可她“明明眼泪在眼角,还是开心地笑”。我想,当她也乘上这班地铁时,或许更能懂得大鹏的“九万里而南为”吧。
两位少年,一个放弃北大,一个追求北大,相同的,便是他们都拥有这代人“黑色的眼睛”。
车厢驶入隧道,眼下,是一片充满生机的黑暗。
点评
在当下,很多人越来越习惯于按部就班地生活,越来越害怕改变,越来越迷失自我。面对这种情况,作者痛心疾首,号召大家向周浩、刘丁宁学习,寻回看清自我的“黑色眼睛”,做一个排除干扰、面向未来,并勇于承担责任、拥有独立人格的人。作为一个高中生,能从时事新闻中获得启发,并对当代人的精神状态作一番深入的思考和探究(见文中画线处的句子),写出这样一篇思想深刻、说理精辟的文章,实在难能可贵。